【房地产泡沫是中国经济最大隐患】房地产泡沫破灭的前兆

发布时间:2020-02-14 来源: 幽默笑话 点击:

  应下决心对第二套房收不动产税。如不能把房价打下来,那么未来数年就有可能酿成金融危机。   目前大家都在议论:通货膨胀何时到来?其实,对于生产资料价格和消费物价指数上升的担心过早,而资产价格即房地产价格的大幅度飙升已成事实。2009年底某央企在北京以天价竞拍地块,成为新一轮房价上升的标志。2003年以来,中央政府出台无数政策,但房地产价格在每一轮调控后都出现暴涨,老百姓将调控戏称为“空调”。
  对于房地产价格会继续上升的论调一直很有市场,基本根据就是未来供求关系:中国16亿人口要持续涌向沿海大城市,农民要进城,人民要扩大住房面积,需求几乎是无限的,而供给总是不足。加上土地成本,劳动力成本,原材料成本都在提高,住宅价格就总是要涨。
  以供求关系看房地产价格是错误的,因为房地产的本质是投资而不是商品。投资产品价格的基础不是成本,而是未来收益的贴现,并具有“超调”性质:目前的房地产价格,已包含未来供求关系预期,提前过度反映了,到一定程度肯定会跌,而不可能持续上升。市场经济的“均衡”,只是理想化假设,特别在金融市场由于垄断和预期的作用,非均衡是常态,房地产和股票类似,都逃脱不了追涨杀跌,大起大落的结局。
  如说美国房地产危机还没有警醒中国人,那么迪拜危机引起世界银行严重警告:亚洲有房地产泡沫,肯定促使中央政府再次打压房地产。如仍旧不能把房价打下来,那么未来数年就有可能酿成崩盘,引发金融危机。
  
  根源是利益集团垄断
  人们忍不住要问:谁有这么大能耐,干扰国家调控?答案只有一个:存在一个由房地产商、商业银行、地方政府官员、某些经济学家及媒体组成的庞大利益集团。在2003年出现了独立的房地产商协会。每次中央宏观政策出台,房地产商就采取集体行动,化船政策于无形。他们经常聚会决定垄断价格,对抗中央政策,在某次会上他们这样说:“都要挺着,圈子里就这么定了。只要挺过3个月,市场就会回暖。”针对住宅面积低于90平方米的限制,一个开发商说:
  “实在不行我们就开发‘房中房’,合二为一,横向联合。”另一个说:
  “我设计住房是上下两层预留接口,梯子一架,立马就成复式楼。这叫上下贯通,纵向联合。”
  2007年9月,央行决定提高第二套房的首付款比例,有人上《万言书》,认为央行做法是“宁要社会主义的草,不要资本主义的苗”。
  政府主管部门竟然帮助房地产商去逃避宏观调控。在有关房地产泡沫的争论最为炽烈的2004年10月,他们的报告说,房地产泡沫根本存在。
  当房地产业处于上升时期,对商业银行来说,房地产信贷是优良资产。中国80%左右的土地购置和房地产开发资金直接或间接来自商业银行信贷。商业银行通过住房消费贷款、房地产开发贷款、建筑企业流动性贷款和土地储备贷款等,承受了房地产市场运行中各个环节的市场风险和信用风险。
  房地产开发商如果不能顺利卖出房子,可以宣布破产,把房子给银行还贷。银行只能低价卖房,形成巨大亏损,使居民存款遭受巨大损失。破产的房地产商并不亏损,他们在提成中间早已吃肥了。
  地方政府“经营城市”,卖地成为他们最大的“钱袋子”。政府廉价从百姓手中买到土地,转手高价卖给开发商,是一本万利的生意。在这方面,土地资源最为宝贵的江浙、上海抢了先机,尝了甜头。官方公布的数据,仅浦东征地就为市政府带来高达百亿收入。其他地方政府迅速跟进,天津提出“经营城市”口号,让百姓搬出黄金地段,低价征地,高价出售。2003年累计拆迁500万平方米,涉及两三百万人动迁。政府征地收入让穷惯了的部门一下子不知所措,一位官员对记者说:“过惯了苦日子,一下子富了,还真不知道钱怎么花。”
  土地出让金占地方财政的比重迅速上升,1990年土地10.5亿元,2005年高达5505亿元,1990~2005年土地出让金收入累计达2.19万亿元。2002年和2003年土地出让金收入增长率达到85.9%和122.8%。2006年土地出让金一季度全国土地出让金总额高达3000亿元。地方政府普遍不承认存在房地产泡沫。
  有学者揭露地方政府与房地产商抬高价格的五招:第一招大搞城市拆迁,创造住房需求以拉高房价。三分之一住房需求由城市拆迁拉动。第二招提高拆迁的补偿标准,立即刺激新房价格上涨。第三招土地的招标拍卖,政府不断抬高出让土地价格。一旦房地产价格走软,地方政府就会减少土地供应,抬高单位土地的价格,造成地价不断上涨的假象。第四招控制或取消经济适用房和单位集资建房。第五招,操纵房地产统计数据,误导消费者。
  商业银行有权或负责放贷的官员、地方政府有权负责批地的官员,一直是房地产商重点寻租对象。宏观政策收紧,被掩盖的腐败就可能暴露。一个房地产商倒下,一批银行与政府官员跟着倒下。
  某些号称“主流”的经济学家为利益集团讲话,背弃人民群众利益,早已为舆论所不耻。上海某著名大学房地产研究中心主任,在中央每次调控政策出台之时,总要与房地产商一起对政策唱反调。
  房地产广告通常在都市类报纸上占30%。发达国家有关于限制行业对舆论构成“事实影响”的立法实践表明,当某个行业广告占到媒体10%以上,这一行业就具有对舆论的事实影响力。媒体一旦受到某个行业挟制,就会影响报道的公信。
  电视节目给房地产公司做喉舌的比比皆是,我参加过一次,两对年轻夫妇,讨论得挺有意思。主持人规定:节目不许谈房价高的问题,只能谈在高房价下大家如何买房子。想买,就只能把父母的退休金和未来的看病钱拿出来。年轻小夫妻非常恳切,说没有房子多么可怜。搬远了不行,小一点也不行,非得向父母要钱不可。还有一个姑娘恬不知耻地说:反正我家就我一个孩子,父母的钱将来也是我的;现在买了房子,将来还可以升值,有什么不好?我问:如果将来贬值呢?――她说这不可能,报纸电视都告诉他们,房价只涨不跌啊。
  《广东卫视》做节目,来了一个房地产中介公司的代表,鼓吹房价不会跌,大家赶快买房子。我说手机上推销房子的比比皆是,这在前一年是绝对没有的。这位中介真是能言善辩,说那都是远郊区地段不好的房子,我注意了一下,手机上推销房子,也不乏“黄金地带”。
  
  房地产泡沫的严重后果与对策
  高房价将套牢中产阶级三代积蓄。丧失了艰苦奋斗精神的年轻人,贷款买房一步到位,结婚就要100平方米的大房子,每平方米10000元,就是100万,首付要双方父母甚至祖父母出,自己负担30年以上的分期付款。当高房价把多数居民三代人的积蓄套牢以后,泡沫就该破灭了。没有只涨不跌的市场,当房价暴跌以后,财富就大规模缩水了。中产阶级根本崛起不了,他们将被套牢在房子上,没有消费能力。
  大多数年轻人“居者有其屋”的梦想破灭了,不得不由买房变成租房,一辈子交房租的滋味是极不好受的。所谓“有恒产者有恒心”,大多数人一辈子依靠租房生活,社会能够稳定吗?这就是小康社会,和谐社会吗?我们警告了多年的社会两极分化,终于在住宅问题上暴露无疑。一批大房产主出现了,他们把住宅作为投资品出租,或者作为投机品出售。这样下去,他们也会亏损,因为大多数人无法支付高房租。如果高房价会引起如此大的社会经济政治问题,那么就不可以“政府被套牢,银行要亏损”为理由,再纵容这一利益集团横行。
  长痛不如短痛,提前引爆,损失较小。国家应下决心对第二套房收不动产税,这才是国际惯例。美国人一般只买一套大房子,把上层出租,自己住下层,很少买第二套房,以避免交税。加上提高首付比例,足可以把一般住宅价格降低30%。
  对于豪宅应控制开发数量,提高税收,容忍高价,以满足富豪们的需要。对于贫困居民和进城农民,由政府提供廉租房。
  纠正房地产开发体制的垄断和腐败,是我国房地产业健康发展的关键。政府要控制一般住宅面积,查处各环节提成,把造价压下来。打破大房地产商的垄断,允许居民自己组织住宅合作社,允许单位自己建房。
  在理论上应该明确,房地产的性质主要是消费品而不是投资品,更不是投机品。住宅具有社会保障与公共福利的性质,不能完全由市场经济左右,更不可由政府与大开发商谋取垄断利益。
  当然,大多数人买不起房子的问题,不仅是因为房价过高,也因为收入不能提高。经济学界长期争论的中国有没有两极分化,两极分化对经济发展有什么作用,有没有垄断和利益集团,他们会把中国引向何方?在房价暴涨,大多数人被逐出买房行列,变成租房者的无情现实中,已经有了答案。中国经济高速发展背后隐藏的深层次矛盾,终于暴露无遗。中国现代化的方向,并没有解决。
  能不能把住宅问题解决好,乃是一个关键,非下大的决心进行利益格局调整。不能纠正,那么我们面临的,将是一次葬送30年改革成果的金融危机。

相关热词搜索:中国经济 隐患 泡沫 房地产泡沫是中国经济最大隐患 中国房地产泡沫经济 中国房地产经济泡沫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