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到社会和谐【矛盾与和谐社会】

发布时间:2020-02-16 来源: 幽默笑话 点击:

  摘要: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核心和实质,矛盾范畴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范畴。从哲学矛盾范畴的视角探讨和谐社会的理论,分析当代社会生活中的矛盾,可以使我们认识到当今中国和当今世界都充满了矛盾。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构建和谐世界,都是为了化解社会生活中的矛盾,使社会在平稳有序中发展。矛盾制造和谐,和谐化解矛盾,和谐的真谛就是在对立中求统一,由此而推动中国社会和人类社会不断前进和发展。
  关键词:矛盾;和谐社会;和谐世界
  中图分类号:B024 文献标识码:A
  
  中国大局稳定,各种关系基本协调,经济快速发展,社会基本和谐,但也存在影响社会和谐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早在2002年11月8日,江泽民在十六大报告中把“社会更加和谐”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之一;2005年2月19日,胡锦涛《在省部级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全面阐述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意义、科学内涵、基本特征、重要原则等,加深了人们对和谐社会的认识;2006年10月11日,中共召开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全面、深刻地阐明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工作原则和重大部署;党的十七大从“四位一体”的角度对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作了全面部署,使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历史任务成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组成部分。胡锦涛指出:“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属性。科学发展和社会和谐是内在统一的。没有科学发展就没有社会和谐,没有社会和谐也难以实现科学发展。”①发展观的核心内容是矛盾论,故此需要从哲学矛盾范畴的视角,学习和探讨和谐社会的理论。
  和谐的实质是在对立中求统一。探讨矛盾与和谐的关系,就是要正视当代中国改革处于攻坚阶段,发展处于关键时期,社会生活面对各种各样的矛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要敢于正视矛盾,提高解决矛盾和预测矛盾的能力,找到化解矛盾的途径和方法,使社会在平稳有序中发展。
  
  一、从矛盾普遍性的视角看问题
  
  唯物辩证法认为矛盾就是对立统一,矛盾是反映事物内部或事物之间的对立和同一及其关系的哲学范畴。矛盾问题是一个古老而又常青的哲学问题。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说:“对立的东西制造出和谐,而不是相同的东西,例如将雌雄相配,而不是将雌配雌,将雄配雄;联合相反的东西造成协调,而不是联合一致的东西。”“疾病使健康成为愉快,坏事使好事成为愉快,饿使饱成为愉快,疲劳使安息愉快。”①中国早就有了“矛盾”一词,如《韩非子•难一》中的“楚人有鬻盾与矛者”,但是这里的矛盾不是辩证法中的矛盾,而是形式逻辑中的矛盾。在中国思想史上,作为辩证法意义的矛盾是阴阳。阴阳是《周易》的两个基本符号,《周易》认为事物运动发展变化的原因在于阴阳交感,主张物极必反、否极泰来的矛盾转化,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事物内部的矛盾性。
  人们在论述毛泽东《矛盾论》时对矛盾问题作了较多的论述,认为毛泽东《矛盾论》充分展开和论述了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史上的杰作。毛泽东说:“一切事物中包含的矛盾方面的相互依赖和相互斗争,决定一切事物的生命,推动一切事物的发展,没有什么事物是不包含矛盾的,没有矛盾就没有世界。”②他认为矛盾的普遍性在于: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中,每一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自始至终的矛盾运动。社会主义不是能否找到矛盾的问题,而是充满了矛盾。所谓工作就是解决矛盾,问题就是事物的矛盾,哪里有没有解决的矛盾,哪里就有问题,哪里就有许多工作需要去做。
  
  二、分析当代社会生活中的矛盾
  
  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当代中国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资文化生活需要与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毛泽东说的 “十大关系”就是十对矛盾,需要妥善地予以解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不断化解矛盾的持续过程。胡锦涛说:“随着我国改革发展进入关键时期,我国社会存在的一些人民内部矛盾出现了多发多样的状况。这是我国社会深刻变革中难以完全避免的现象。关键是我们要正视矛盾,找到化解矛盾的正确途径和有效方法,形成妥善处理矛盾的体制机制,而不能让矛盾积累起来和发展起来,以致影响国家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③中国经济起飞,迅速地走完了西方国家近代工业化的几百年的历史,也浓缩地汇聚了西方工业化中遇到的各种矛盾,使人们感到似乎问题成堆,存在着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活各个方面的矛盾。经济方面:先富和后富、贫富悬殊、分配不公、就业失业、征税逃税、制假打假、三农问题、征地拆迁、歉薪讨薪等;政治方面:民主与法治、人治与法治、腐败与反腐败、官僚主义与反官僚主义、机构臃肿与精简高效,“台独”、“疆独”、“藏独”与祖国和平统一等;思想文化方面:马克思主义与反马克思主义、科学与迷信、解放思想与思想僵化、社会主义文化与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文化、爱岗奉献与利己主义、艰苦奋斗与享乐主义、勤俭节约与铺张浪费、真善美与假丑恶、主流意识形态与非主流意识形态等;社会生活方面:生活环境恶化、社会治安、黄赌毒、黑恶势力、车匪路霸、杀人抢劫、卖淫嫖娼、教育公平、医疗卫生、养老保险等。我们应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居安思危,科学分析影响社会生活中的矛盾和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敢于正视矛盾,充分调动各个方面化解矛盾的积极性,保持社会稳定,使社会在平稳有序中不断向前发展。
  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的问题决定以及十七大报告对我国社会目前存在的矛盾进行了冷静的分析,认为突出的矛盾和问题是:经济增长的资源环境代价过大;城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仍然不平衡;农业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难度加大;劳动就业、社会保障、收入分配、教育卫生、居民住房、安全生产、司法和社会治安等方面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仍然较多,部分低收入群众生活比较困难;一些社会成员诚信缺失、道德失范,思想道德建设有待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同新形势、新任务不完全适应,对改革发展稳定的一些重大实际问题的调查研究不够深入;一些基层党组织软弱涣散;少数党员干部作风不正,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比较突出,奢侈浪费、消极腐败现象仍然比较严重;敌对势力的渗透破坏活动危及国家安全和稳定等。例如,在反腐倡廉、企业改制、房屋拆迁、土地征用、就业再就业、收入与分配等方面的矛盾增多,出现了许多上访、群众性事件。尽管当前中国存在这样和那样的矛盾,但是我们必须指出,这些矛盾和问题是在我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中国进入历史上少有的太平盛世的条件下发生的。中国社会总体上大局稳定,社会关系协调,社会基本上是和谐的,问题是前进中的问题,是发展中的问题。冷静地、客观地分析我国社会生活中存在的矛盾和问题是有信心的表现,显示了我们建设和谐社会的信心和决心。
  国内生活存在着许多矛盾,国际上也不太平。政治上,中华民族的复兴与限制打压中华民族崛起的矛盾,单极与多极的矛盾,称霸与反霸的斗争,将成为相当长一个时期国际斗争的焦点;经济上,经济全球化与利益流向的矛盾,跨国集团与民族国家的矛盾,资本全球化与国家金融安全的矛盾;富国和穷国的差距拉大,全球环境日益恶化,恐怖主义泛滥;核威胁,南北问题,金融风暴,文化冲突,中印边境问题,东海争端,南沙群岛争端等,令人不能有丝毫的懈怠。
  
  三、和谐社会就是化解社会生活中的矛盾
  
  矛盾制造和谐,和谐化解矛盾。和谐是指事物的对称,匀称,协调,和睦,有序。和谐是事物矛盾的融洽、整合和化解,是在对立中求得统一、同一、相互依赖、相互依存。和谐是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井然有序、安然详和,互相包容、共同生长。和谐社会是社会的稳定、安宁和详和,是按矛盾规律构建社会生活,是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和谐社会是人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没有战争,没有恐怖,没有饥饿,没有寒冷,没有人压迫人、人欺负人的现象存在。人与人和睦相处、和舟共济,心灵和环境均平和安定。
  和谐社会中的“社会”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社会是以一定的物质和生产活动为基础而相互联系的人类活动的共同性,它包括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即“大社会”概念。狭义的社会是与经济、政治、文化并列的社会即“小社会”概念。今天我们讲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四位一体”就是从狭义的意义上讲的。矛盾既存在于广义的社会之中,也存在于狭义的社会之中。既要从“大社会”着眼,解决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中的矛盾;又要从“小社会”着手,重视解决以民生为重点的各项社会事业中的矛盾,和谐社会是不断解决社会生活中的矛盾的过程。
  但是绝对稳定、绝对和谐的社会在人类目前是不存在的,冲突和矛盾是坏事也是好事,一个成功的社会不是没有矛盾和冲突的社会,而是善于处理和成功化解冲突的社会。按美的规律构建我们的社会,使人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不是说社会再没有矛盾了,即使人类到了共产主义社会也有矛盾,只是矛盾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有了新的表现。
  (待续)

相关热词搜索:和谐社会 矛盾 矛盾与和谐社会 社会和谐意味着矛盾的绝对统一 和谐社会的矛盾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