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人》社论话语分析与启示_经济学人期刊

发布时间:2020-02-17 来源: 幽默笑话 点击:

  英国《经济学人》(The Economist)杂志创办于1843年,在国际上享有较高的知名度。该杂志以新闻、评论和分析见长。它对世界微观和宏观经济的报道及分析,特别是越来越多的有关中国政治经济的新闻评论文章,常是各国政要和工商界高级人士的必读内容。
  该杂志认为谁说的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说了什么,因此该刊一向不署名,但仍然很有份量。作为国际化周刊,该杂志社论主题往往涉及世界热点问题,如贫困、爱滋病以及环境等,近年来,对全球环境最热门的话题气候变化问题尤其关注。本文作者对2006年至2008年间英国著名杂志《经济学人》上发表的有关气候变化的十篇社论进行了话语分析,试图回答四个基本问题:社论是否反映多元观点?社论的鲜明立场是什么?社论如何呈现建议类话语?社论的语言风格有什么独特性?通过回答这些问题,考察该杂志对气候变化这个全球性问题的态度和观点,也能在一定程度考察其社会责任意识。
  
  导入多元观点
  
  气候变化已经成为当今最热门的全球环境问题。
  但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原因以及人类应如何应对气候变化等问题,人们看法不尽相同。有人认为气候变化是工业污染所致,有人认为是一种自然规律的结果。关键是在应对气候变化的策略上也存在争议。《东京议定书》要求世界上40个主要工业化国家在10年之内,将温室气体的排放量减少到1990年的水平。世界大部分国家对此都表示赞成,但美国参议院却没有批准这一议定书。 前总统布什说“我们应该认识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同等重要性。”
  最令人担忧的是,《东京议定书》到了2012年就要失去效力,到那时世界该怎么办?
  对于气候变化这个尚存分歧的问题,从话语表象上看,《经济学人》社论反映了学者、媒体、政府各界的看法,积极容纳各方观点,并尽量全面地呈现出来。例如,在《斯特恩的警告:气候变化的经济学》( 2006年11月4日)这一社论中,作者在具体阐释说明这一问题的同时,转引了评论家、政治家、经济学家以及学者们对该报告的不同态度和观点。这种转引策略的运用扩大了对话空间,形成磋商机制,使文风显得较为亲切自然,从而拉近了作者和读者的距离,体现了对读者负责任的态度。
  
  表达鲜明立场
  
  在期刊市场化繁荣的今天,一本刊物就是卖自家的观点。而观点要站住脚,除了积极容纳不同声音,还要对自己的观点做出细致合理的分析,这样才能起到影响读者或改变政府立场和观点的作用。
  通观《经济学人》的社论内容,主要观点可以归纳为三个方面:一是对有关气候变化带来的危害等问题发出警告。例如,社论《斯特恩的警告:气候变化的经济学》全面解读了经济学家尼克拉斯?斯特恩有关气候变化经济学的报告。斯特恩对因气候变化导致非洲干旱、欧洲洪涝灾害、美洲飓风以及海平面上升等问题带来的巨大经济代价进行了估算。该社论借此向社会发出警告:“治理气候变化问题的费用只需占世界国民生产总值的百分之一,但是,如果听之任之的话,代价可能高达5%-20%,危险将是巨大的。”二是批评美国在处理气候变化问题上做得不够。在《气候变化:使美国变绿》(2007年1月27日) 一文中,社论作者毫不留情地批评了布什政府反对作者认为是最有效的两种减排方法,即“碳税制”和“限额和贸易制”,并把希望寄托在布什的接班人身上;在《能源政策:暗淡的绿色》(2007年7月14日)一文中,作者指出民主党忽视气候变化问题,对其将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计划束之高阁的做法进行了批评。三是提出了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量的措施和政策。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社论在减排措施上观点鲜明,但对气候变暖的“主谋”以及环境伦理等终极价值问题采取模糊策略或者避而不谈,大有“犹抱琵琶半遮面”之嫌。至于工业化造成的环境危害对整个人类文明的破坏等终极环境伦理问题,所有的文章都未提及。因为这牵涉到对大公司商业行为的质问,等于承认商界对于气候变暖带来的后果负有直接责任。而作为自由市场经济代言人的《经济学人》杂志对此采取回避策略不是没有道理的。
  以上分析表明,社论发挥了警醒世人、批评监督以及推动政策制定的重要作用,在一定程度上承担了媒介应有的社会责任。同时,社论在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上,具有变通性和预见性。笔者认为,这种表达风格不仅是成熟度的表现,也是媒介社会责任在话语上的直接反映。总而言之,虽然该杂志社论作者没有能象哲学家或社会学家一样思考社会终极目标和价值观等问题,但他们在话语表达的成熟性上为杂志赢得了很高的分。
  
  谨慎提出建议
  
  在叙述方式上,《经济学人》杂志的社论有一个基本模式:作者首先对某个有关气候变化的热点问题或是观点措施进行充分的阐释和说明(或是提醒,或是批驳),把与之相关的各种观点呈现出来,然后提出自己的观点和建议。
  另外,就建议类话语的呈现方式来看,社论采用了多样化的表达方式,概括起来可以分成三类:一是直接提出,坦率而明确地表达自己的观点。例如,社论在呼吁人们对二氧化碳征税时直接提出:“第三种方法是可行的”;二是起敦促作用多以“应该”、“能够”、“必须”等用语体现,例如,“布什的接班人‘应该’抓好这件事(减排问题)。”此类用语隐含了一种期待。由于各个国家之间不存在相互之间的隶属关系,是平等的国与国之间的关系,《经济学人》没有权利以行政命令的方式要求每个国家都采取二氧化碳有偿排放措施,它能做的只是一种建议和呼吁,也就是一种期待,而不是要求其他国家“必须”去做。建议表达的第三种方式则是一种假设的违反。作者通常用“如果不采取什么样的措施,就会出现什么样的结果”这一类话语来说明采取措施的急迫性。
  从社论建议类话语的分析来看,《经济学人》不仅讲求建议的可行性,而且措辞严谨,从某种程度上体现了作者的责任意识,让我们看到了该杂志谨慎负责的形象。
  
  诙谐表达观点
  
  虽然社论话语体裁相对其他新闻体裁来讲属于比较严肃的话语类型,但是《经济学人》社论作者在写作时经常使用一些典故或比喻,增强语言表达的幽默感和诙谐性。剑桥大学的马克博士(现任教于北京科技大学)从《经济学人》社论中挑选了几个他认为最出彩的表达。例如,社论在谈到英国保守党领袖大卫?卡梅伦与戈登?布朗之间在环境保护政策方面的竞争时,指出这种竞争是一种“比你更环保”的竞争(green than thou)。该典故来源于《圣经》中的“比你更虔诚”;社论在批评布什政府的不作为时,用了有毒的得克萨斯人(Toxic Texan)这一诙谐的称呼,这种表达在讽刺了布什的同时还恰当地运用了首字母押韵这一修辞方式。
  这种幽默生动的语言很容易被读者接受并记住。
  结语:经过对《经济学人》有关气候变化社论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其文本话语表象所传达出来的某些本质特征,概括起来,有以下几点:一是能够积极容纳多元观点和声音,所以使分析看起来比较深入全面;二是极力倡导自己的主张,同时体现变通性,讲究实效性,显得比较圆通成熟;三是努力寻找解决问题的措施或提出建议,但尽量使用不同的话语表达方式,表现出委婉柔和的态度,使读者感到言者谨慎成熟的性格;四是虽然话题有一定难度,文章语言却明白易懂,诙谐生动,给人以一种亲近感。这一切都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社论老练成熟的文风以及对读者负责任的鲜明个性。当然,作为世界品牌杂志,如果《经济学人》还能够对诸如气候变化等全球问题从哲学或社会学视角思考的话,就更能体现其独特的品位。
  以上这些特点也许值得我们对外传播的社论写作借鉴,特别是在话语表达方式上。这样,我们的社论就会显得更加生动丰富,就会更接近读者,更容易被外国读者所接受。
  
  (作者分别为北京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国际新闻与传播系副教授,英语学院副院长兼国际新闻与传播系主任;北京科技大学外语学院副教授)

相关热词搜索:社论 学人 启示 《经济学人》社论话语分析与启示 社论话语分析与启示 经济学人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