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记忆普通话三分钟 中国远征军,抗战史上重拾的记忆

发布时间:2020-02-21 来源: 幽默笑话 点击:

  这是一段我们绝不能忘记的历史,它是中华民族抗击外来侵略所必须铭记的时刻。在纪念抗战胜利60周年大会上,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讲到,“中国国民党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军队,分别担负着抗日战争中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作战任务,形成了共同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战略态势”。于是,“中国远征军”这个称谓再次进入了人们的视野。
  抗日战争时期,缅甸战场既是中国和太平洋两大抗日主战场的战略结合部,又是东南亚战场的主要作战地区。中国远征军是1942年抗日战争进入最艰难阶段、为保卫中国西南大后方和抗战“输血线”而出征滇缅印、抗击日军的英雄部队,是中国与盟国直接进行军事合作的典型范例。从中国军队入缅算起,中缅印大战历时3年零3个月,中国投入兵力总计40万人,伤亡接近20万人,日本在中缅印战区投入兵力总计30余万,被歼灭18.5万千余人。中国军人在滇缅印战场以巨大的牺牲换取了自甲午战争以来中国军队首次打出国的彻底胜利,向全世界表明了中华民族伟大的国际主义和民族牺牲精神,对亚洲太平洋战场和整个世界的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
  
  中国远征军的成立
  及两次缅甸战争
  
  缅甸是东南亚半岛上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国家。西屏英属印度,北部和东北部与中国西藏和云南接壤。滇缅公路是中国重要的国际交通线,日军据此还可以威胁中国西南大后方。缅甸对于盟国中的中英双方来说都有重要战略意义。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军在短时间内席卷东南亚,随即矛头直指缅甸。
  为了保卫缅甸,中英早在1941年初就酝酿成立军事同盟。中国积极准备并提出中国军队及早进入缅甸布防。太平洋战争爆发后,1941年12月23日,中英双方在重庆签署了《中英共同防御滇缅路协定》,中英军事同盟形成。
  但是,由于英军轻视中国军队的力量,过于高估自己,又不愿外国军队深入自己的殖民地,一再拖延阻挠中国远征军入缅,预定入缅的中国远征军只好停留在中缅边境。然而,1942年1月初日本展开进攻后,英缅军一路溃败,这才急忙请中国军队入缅参战。中国成立远征军第一路司令长官司令部(原定第二路在越南方面,后因情况变化取消),开赴缅甸战场。但是,由于已经失去作战先机,造成缅甸保卫战的失利。这主要由于英国极端坚持先欧后亚的既定战略,战局一旦不利,便对保卫缅甸完全失去兴趣,而是一再撤退,使中国远征军保卫缅甸的作战变成了掩护英军撤退的作战。
  但是,中国远征军却仍然做出了让英美盟国盟军钦佩的战绩,并达到了一定的战略目的。从1942年3月中国远征军开始与日军作战,至8月初中英联军撤离缅甸,历时半年,转战1500余公里,浴血奋战,屡挫敌锋。在仁安羌援英作战中,中国远征军新编第38师师长孙立人凭借一团之力与数倍于己之敌连续英勇作战,以少胜多,解救出被围困数日濒临绝境的英缅军第1师,轰动英伦三岛。第5军200师师长戴安澜屡建奇功,掩护了英军的平安撤退,后在翻越野人山对敌作战中不幸受伤殉国。
  第一次缅甸战日军伤亡约4500人,英军伤亡1.3万余人,中国远征军伤亡5万余人(大部分牺牲在胡康河谷野人山)。
  缅甸作战失利后,中国远征军一部分退入英属印度。在中国战区参谋长史迪威的指导下,以退入印度的新38师、新22师在兰姆珈训练营受训并进行整编,于1943年8月改编为中国驻印军,用美援物资配备全副美式装备英国提供给养,大批知识青年踊跃参军,利用从驼峰返航的飞机空运到印度,士兵的素质有了极大的提高,驻印军的战斗力大为提升。
  同时,中国鉴于缅甸的重要性,积极酝酿反攻缅甸,在滇西重新组建并整训第二批远征军,于1943年2月设立中国远征军司令长官部辖第十一和第二十集团军,随时准备与英美军队协同反攻缅甸。
  1943年10月,为配合中国战场及太平洋地区的战争形势,中国驻印军制定了一个代号为“安纳吉姆”反攻缅北的作战计划,以保障开辟中印公路(中国昆明一印度利多)和敷设输油管。10月新30师调入缅甸编入驻印军。计划从印缅边境小镇利多出发,跨过印缅边境,首先占领新平洋等塔奈河以东地区,建立进攻出发阵地和后勤供应基地;而后翻越野人山,以强大的火力和包抄迂回战术,突破胡康河谷和孟拱河谷,夺占缅北要地密支那,最终连通云南境内的滇缅公路。
  1944年3月,我驻印军占领孟关,消灭日本最精锐的第18师团主力,缴获其军旗、关防、大量文件及各种武器。继而又乘胜进军,一鼓作气,攻占缅北重镇孟拱,再次告捷。
  1944年3月初,日军纠集其15军8万兵力进攻印度英帕尔英军基地,英帕尔吃紧危及整个东南亚战局,4月初驻滇西的中国远征军第二十集团军54军第14师、第50师急调入缅甸编入驻印军增援牵制日军,新30师第88团、第50师第150团与美军拉加哈特部队合编组成中美联合突击队随即对密支那发动进攻。5月11日,滇西远征军第二十集团军强渡怒江,血战高黎贡山拉开滇西反攻序幕。新38师在孟拱战役结束后,也进军密支那。经过近3个月的激烈战斗,8月初密支那终于被攻克,缅甸战场的主动权从此转入盟军手中。对中国来说,意味着两条被阻断的运输线――中印公路同滇缅公路的连通指日可待,危险的“驼峰航线”从此载入史册,空军可以从东南部更安全、更便捷的航线飞往昆明和重庆,中国西南战略形势根本改观,抗日大后方真正有了稳定感;而日军对缅甸的占领日期已屈指可数,其在亚洲大陆的全面进攻,也从此演变成节节防御,最后彻底崩溃。  反攻缅北、滇西历时一年半,史载中国驻印军伤亡2万多人,歼灭日军4.8万余人;滇西远征军伤亡6万余人,击毙日军2.1万余人,合计毙敌7万余人。战争期间,涌现了大批的抗日名将,如第200师师长戴安澜、新编第38师师长孙立人等。
  中国驻印军和中国远征军的反攻胜利,重新打通了国际交通线,使得国际援华物资源源不断地运入中国;把日军赶出了中国西南大门,揭开了正面战场对日反攻的序幕;钳制和重创了缅北、滇西日军,为抗战取得最终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
  
  荧屏频现中国远征军热
  
  荧屏上对于这段历史的记忆,早在1995年就由中国电影文化发展中心、峨眉电影制片厂音像出版社联合搬上了电视的舞台,被喻为“一部举世瞩目、全面反映二战中东亚战场的影视作品,为保住中国唯一的血脉交通线,在中缅公路上与日军决一死战的战争巨片”,获美国旧金山电影委员会特别奖。中央电视台第10频道的“探索?发现”拍摄了12集的纪录片《中国远征军》,以纪实的手法,展现了这场战争;凤凰卫视也拍摄了相同体裁的纪录片《中国远征军》;美国BBC也以纪录片的形式拍摄了《缅甸――被遗忘的战场》,展现这场战争;旅美影视导演秦剑创作的30集电视连续剧剧本《战火飞虎队》,自诩为“长篇战争史诗电视连续剧”。而中国的电视剧创作上,自《我的团长我的团》、《滇西1944》起,关于中国远征军的历史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电视剧题材。40集电视连续剧《中国远征军》为观众讲述了60多年前,一场前所未有的惨烈战争。殷殷的红土,坚硬的岩石,莽莽群山之中,历时10月有余,近20万妇孺老幼为主的筑路大军,创造了世界路桥史上的一个伟大奇迹:上千公里滇缅公路(中国段)的全面贯通。源源不断的国际援华物资通过滇缅公路运往中国境内,分散到内地的抗日战场。在上世纪的1938年,对于积贫积弱的中国而言,这是一条坚持抗战的生命线。
  《中国远征军》以全景式展现远征军的历史,时间跨度从1941年至1945年,大小战役都有所涉及。剧情80%都是有史可依,虽然主人公是虚构的,但他参与的一切活动和战役都是真实的。戴安澜、孙立人、杜聿明、史迪威等历史人物也是全面还原。(作者为《物流时代》主编)

相关热词搜索:远征军 史上 抗战 中国远征军 抗战史上重拾的记忆 抗战之中国远征军txt 重生抗战之中国远征军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