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对待欧盟以及东亚一体化政策的比较研究] 欧盟 东亚政策

发布时间:2020-02-22 来源: 幽默笑话 点击:

  摘要:从区域共同体的发展历史来看,战后,美?客观上积极推动了法德主导的欧洲一体化的发展。但是,从价值观以及安全利益的考量,以及重返亚洲政策的需要,美?试图主导亚洲一体化的发展,为此,亚太地区出现了多种地区性FTA合作机制的安排,造成机制上的重叠,导致了体系准入?成员范围混乱的局面,例如,ASEAN+3、ASEAN+6,以及TPP等等。亚洲?家期待着美?在东亚地区发挥积极作用,避免大?间的势力争夺,建立有助于地区稳定的、有效的经济安全合作机制。
  关键词:欧盟 东亚 一体化 美?
  中图分类号:D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4812(2011)05-0060-66
  
  从区域共同体的发展历史来看,战后,美?客观上积极推动了法德主导的欧洲一体化的发展。但是,美?对亚洲?家却设置了一系列难题与障碍,试图主导亚洲一体化的发展。到目前为止,由于美?的参与,东亚一体化过程中,出现了机制上的重叠,出现了多种地区性FTA合作机制的安排,例如,ASEAN+3(ASEAN10?+中日韩)、ASEAN+6(ASEAN10?+中日韩+澳新印)。2010年11月APEC会议之后,美?又致力于将TPP(环太平洋经济伙伴协定)打造为21世纪高水准的自由贸易协定,希望TPP今后包括亚太经济合作论坛内的所有21个?家。为此,东亚一体化的发展前景日益扑朔迷离。
  
  一、欧盟一体化进程中的美?因素
  
  战后初期西欧各?痛感苏联的威胁,不得不依赖美?的保护,这导致西欧与美?之间政治经济的不平等。两欧各?失去了往日的大?地位,它们认识到只有加强各?之间的联合,才能与美苏相抗衡,从而维护它们在欧洲乃至世界上的地位。
  欧盟的历史可追溯至1952年建立的欧洲煤钢共同体,当时只有六个成员?。1957年3月29日,法、意、荷、比、卢、西德六?首脑和外长在罗马签署了两个条约,即《欧洲经济共同体条约》、《欧洲原子能联营条约》,统称《罗马条约》,于1958年1月生效。《罗马条约》没有规定期限和退出条约的程序,却提出开放性的条文,其他?家加入这一条约。1958年成立的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1967年统合在欧洲共同体之下,1993年又统合在欧洲联盟之下,欧盟逐渐从贸易实体转变成经济和政治联盟。其间,欧共体以及后来的欧盟在1971年至2007年期间进行了六次扩大,成员同也从6个增至27个。
  目前拥有27个成员?的欧盟是世界上最重要的?际组织之一,它在贸易、农业、金融等方面趋近于一个统一的联邦?家,而在内政、?防、外交等其他方面则类似一个独立?家所组成的同盟,其政治体制是一个独特的实体。到2011年1月份,27个成员?总人口为5.025亿、?民生产总值超过12万亿美元,成为当今世界上经济实力最强、一体化程度最高的?家联合体。
  除了上述欧洲?家内部的努力,美?战后初期的对欧政策,一定程度上推动了西欧的联合,特别是战后初期美?的马歇尔计划推动了欧洲?家的复兴与合作。1948年4月3日美??会通过《对外援助法案》,马歇尔计划正式执行。马歇尔计划是战后美?对外经济技术援助最成功的计划,实施期间,西欧?家的?民生产总值增长25%。马歇尔计划为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和欧洲经济共同体的建立奠定了基础,对两欧的联合和经济的恢复起了促进作用。美?推行马歇尔计划有两个前提条件:第一要求西欧各?联合起来向美?提出一个总的援助计划,并且要求承诺减少关税和贸易壁垒;第二在政治上允许西德加入北约,在大西洋?家内部解决了重新武装德?的问题,从而缓解了法?对重新武装德?的恐惧感,缓和了法德之间的关系,加速了欧洲的联合。如此,欧盟与美?不仅在政治上互为盟友,而且在经济上也互为最大贸易伙伴和最大投资方。美欧之间尽管也存在许多矛盾,但总体上保持了一种连带关系。
  
  二、东亚一体化进程中的美?因素
  
  美?对于东亚共同体的主要战略包括两方面:其一,推进双边经济与安全关系;其二,推进亚太经合组织。其指导思想是建立亚洲的价值共同体。
  战后,美?的全球战略从反苏冷战大目标出发,沿用二战时期“先欧后亚”战略模式,以欧洲为战略重点。特别是越南战争结束后,美?一度从东亚收缩。在冷战时期,对于东亚地区,美?基本上采用了乔治?凯南的遏制战略,有限支持东南亚的政治合作,即,美?应该与菲律宾、以及英?主导的英联邦?家联合起来,把东南亚地区视为一个整体,遏制苏联的影响,扶植反对共产主义的地区合作。从经济学的角度出发,美?政府认为,作为美?援助欧洲的计划、客观上促进了欧洲合作的马歇尔计划不适用于亚洲。这是因为,马歇尔计划要求在几年内实施规模巨大的经济合作,而分散的亚洲?家无法实现这样的目标。另一方面,比起欧洲,亚洲需要重建的范围更广、基础更差,马歇尔计划无法满足亚洲复兴的需求。到1977年,东南亚条约组织一直是美?处理东亚政治事务的一个主要工具。在东南亚条约组织解散以及中美关系正常化以后,美?加强了同东盟的关系。1977年9月,美?――东盟对话进行第一次会晤。此后,美?和东盟的关系多数是经济合作关系,对安全事务的关注度有所下降。
  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东亚发展势头迅猛。美?试图同东盟达成一个自由贸易协定来抵制日本的贸易保护主义。在90年代以后,美?更加深切地感受到中?经济的迅速发展所带动的东亚发展的巨大潜能。为此,美?从主要关注东盟的合作转向对于整个东亚地区的合作。特别是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中?和日本作为美?最大的债权?,以产业经济为主体的新兴经济对世界经济的整体结构产生了重大影响。为此,美?高调重返亚洲,试图主导东亚经济与一体化的体制、进程与进展节奏。
  这首先表现在东亚地区积极推进双边经济与安全关系。冷战后,美?对作为一个整体的东盟,转向以双边关系为主的战略。在2002年亚太经合组织(APEC)的墨西哥会议期间,美?总统布什提出“东盟事业动议(Enterprise for ASEAN Initiative,简称EAI)”,旨在加强美?同东南亚的政治、经济和安全关系。在EAI之下,美?和单个的东盟?家一起确定它们启动自由贸易谈判的时间和方式。在2005年11月布什会见东盟领导人之前,美?和东盟还公布了一个关于“美?一东盟加强伙伴关系的联合展望声明”。此外,美?加紧与东亚一些?家建立双边FTA关系。2007年10月,美韩达成了FTA协议。随后,美?与新加坡、澳大利亚也达成了FTA协议。美?与东亚的泰、马、印尼、日本等?的FTA谈判也提上了日程。美?尤其正在大力促成与日本达成FTA协议。
  其次,美?积极推进以其为主导的APEC战略。2006年以来,东亚地区合作机制的中心支柱主要是东盟和APEC。作为一个亚太?家,美?更关注建立泛太平洋一体化组织而不是东亚一体化组织,美?试图通过APEC来推进亚太地区的一体化,构建以美?为中心的地区经济秩序。2006年5月,美??务院负责东亚和太平洋事务的助理?务卿希尔在新加坡的 一次演讲中曾强调,APEC和东盟地区论坛是美?与亚洲和东南亚关系的“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
  APEC共有21个成员方,总人口27亿,经济总量约占世界经济总量的54%,贸易总量约占世界贸易总量的44%。但问题是,APEC作为一个非约束性的论坛组织,其有效性乃至相关性常常受到质疑。从2002年以来,美?更多地把APEC作为一个政治工具而不是促进自由贸易的制度。美?力图通过重振APEC,以一个既非东亚的或亚洲的、也非太平洋的的论坛性组织,建立美?主导下的以“APEC”为主要框架、以TPP(泛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关系协定)为推进方式,未来发展成涵盖APEC21个成员方的自由贸易区,在此基础上,推进亚太自由贸易区FTAAP的建成,最终实现亚太共同体。
  从美?政府对APEC战略的具体推进过程来看,可以分为两个时期。第一个时期即从里根经老布什、克林顿到小布什政府执政时期。总体而言,美?这一时期战略的关注点在欧洲以及中东,对亚洲的关注度相对较低。但值得注意的是,从里根到老布什再到克林顿政府执政的这20年间,美?对东亚的关注度也在不断上升。从里根的“太平洋经济共同体”计划到老布什的“太平洋共同体”、再到克林顿的“新太平洋共同体”,以及小布什的“亚太自由贸易区”,美?谋求建立一个由美?主导的泛太平洋一体化组织,实现亚太经济一体化的APEC战略逐渐明晰。同时,美?谋求的亚太一体化组织,不但涉及经济一体化,还包括安全目标和价值观目标。
  第二个时期,即现任奥巴马政府执政时期。美?政府的战略重点逐步东移,加大了对亚洲的关注。奥巴马政府上任以来,逐步实行从伊拉克的撤兵计划,政策重点转移到东北亚以及东南亚。奥巴马称美?是“太平洋?家”,强调美?是东亚地区“不可或缺的成员”。在新加坡参加APEC非正式会议期间,他成为首次与东南亚?家联盟展开对话的美?总统。
  2008年,澳大利亚总理陆克文首先提出“亚太共同体”的构想,提出在2020年建立包括美?、中?、日本、澳大利亚、新西兰、印度、东盟10?等?在内的“亚太共同体”,以亚太经合组织、东盟地区论坛、东盟10+3以及东亚峰会等现有的地区架构为基础,发展应对跨?界的非传统安全威胁的能力,增强区域内非歧视性、开放贸易机制,并提供长期的能源、资源及粮食安全保障。这一设想也得到了美?的极大支持。
  第三,美?以倡导“价值共同体”为指导思想,展开了一系列活动。2004年底到2005年,美?展开了APEC战略回航。美?批评东亚地区合作“缺乏民主”,意在“排除美?的存在”。为了打消美?的疑虑,日本小泉政府提出,东亚共同体不应排除美?,也欢迎澳大利亚加入,不仅整合经济,也应纳入安全保障合作。2005年初,日本政府提出让澳大利亚、新西兰和印度加盟“东亚首脑会议”,推动“10+6模式”,以“添加民主”,主导“价值观联盟”。在2005年12月,首届东亚峰会发表的《吉隆坡宣言》中强调,东亚峰会将“是一个开放、包容、透明和外向型的论坛”,并将致力“推动加强全球性的规范和?际公认的价值观”,美?尽管要求在峰会上获得观察员地位,但是它的态度一直相对消极,小布什总统甚至没有给这次峰会的开幕式派去美?代表团。不过,在首届东亚峰会开幕之后,美?发现它的参与?范围非常广泛,比它预期的要开放得多。为此,美?开始积极寻求在这一新的机制中扮演一个角色。
  2006年中期,小布什政府提出了“APEC自贸区”构想(APFTA),主张“在APEC范围内,容忍任何形式的FTA”,重点选择新西兰、文莱、新加坡等为基地,提出“环太平洋自贸区构想”。面对美?的回归东亚战略的实施,日本福田政府于2007年提出以“日美同盟”和“日本――东盟”为两轴,构建“跨太平洋自贸区体制”构想,即所谓的“太平洋内海化”战略。
  2008年美?金融危机爆发后,日本麻生政府在2008年11月召开的G20峰会上表态“力挺美元体制”,并连续推出“亚洲经济倍增计划”、“东亚产业大动脉构想”,乃至“亚欧十字路”构想,试图落实“自由与繁荣之弧”的构想,强化美?提倡的自由民主因素。奥巴马政府执政后,主动加入“东盟友好条约”,高调宣告“重返”东南亚,提出要构建美?版的湄公河开发新模式。2009年9月以来,日本前首相鸠山由纪夫在多个场合不断倡议鸠山版“东亚共同体”,建议“东亚共同体以中日韩为核心”。在日本的刺激下,美?希望促进APEC的发展,以便与“东亚共同体”相竞争。
  
  三、美?对待欧、亚一体化不同政策的原因
  
  相对于对欧洲一体化的推动作用,美?不断加强对东亚地区一体化建设的干涉,不断介入亚洲地区统合事务的原因有很多,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八点。
  第一,价值观的差异。欧洲与美?均属于自由资本主义经济体系,拥有大致相同的价值观,在意识形态方面存在共同点。亚洲各?作为独立民族?家的发展大致是在战后才确立的,因此,在价值观方面存在差异,在经济发展模式方面也不尽相同。特别是中?实行有中?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美?对中?的发展方向存有怀疑,将中?视为价值观不同的潜在战略对手。
  第二,欧亚?家对美?态度的差异。欧洲一体化从起始之初,即取得了美?的理解乃至积极参与。而在亚洲,美?曾两次遭到了亚洲?家的明确排斥。第一次,1990年,马来西亚首相马哈蒂尔(Mo-hamad Mahathir)提出了“东亚经济集团(East Asian Economic Group、EAEG)”的设想,中?、日本和韩?是这一集团的成员,而美?、加拿大、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则不在其中。第二次,2009年,日本前首相鸠山由纪夫提出的东亚共同体的构想没有明确邀请美?。后来在美?的逼问下,鸠山才表态不把美?排除在外。
  第三,东亚内部不团结,缺乏东亚意识,尤其中日没有实现政治和解,使得美?获得了介入东亚事务的前提条件。欧洲在进行一体化设想之初,是以法?、德?、荷兰、比利时等?为核心开始酝酿的,这些?家拥有相似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政治经济制度、文化与价值观。而东亚各?缺乏统一的地区意识。特别是,中日至今没有能够像法德一样顺利实现政治和解,两?关于东亚一体化的战略思路存在差异。2010年10月,中?和日本各自出台了行动计划,中?希望以“10+1”为基础,以“10+3”为主渠道,逐步推进东亚自由贸易区的发展。日本则在美?的压力下,主张更为广泛的东亚一体化方式,主张“10+6”乃至TPP的方式推动亚太自由贸易区的建设。
  第四,盟?因素。在欧洲,西欧一体化的主要成员?都是美?的盟友;在亚洲,日韩澳以及东盟一部分?家等是美?盟?,但是中美关系尽管近年来深度发展,中?却不是美?的战略盟友。因此,美?对中?的发展始终持有疑虑。美?采取措施加强美与日、韩、菲、新等?的军事同盟与合作关系,同时还企图拉日、韩、澳、印与美一道建立一个“亚洲版北约”。
  第五,安全因素。在欧洲,由于允许西德加入北约,缓解了法?等欧洲?家对重新武 装德?的恐惧感,法德关系得以缓和,从而加速了欧洲的联合。在东亚,缺乏统一的安全机制,此外,中?与美?的同盟?之间缺乏安全互信。
  第六,
  主导权之争。在欧洲,法德主导的欧洲一体化尽管与美?在欧洲的战略利益存在一定的摩擦,但总体上获得了美?的认同与支持;在亚洲,美?希望日本在东亚一体化进程中发挥领导作用。可是由于历史问题,以及日本经济实力的相对下降,日本难以发挥主导作用。为此,美?似乎希望东盟继续主导地区一体化进程。但是,奥巴马政府执政以来,希望由美?来直接主导。当然,美?也开始意识到,这是有限的主导权,美?不得不考虑平衡东盟、中日韩对于地区主导权的利益诉求。
  第七,东亚合作机制分散,欧洲较为统一。欧洲在一体化过程中,形成了高度协调统一的合作机制,从欧洲煤钢联营、欧共体逐步发展到欧盟。在东亚地区并存着许多不同种类的组织,如大量的双边条约,东南亚地区的制度化较高的次地区安排,东盟+中、日、韩之间的地区安排,以及亚太经济与合作组织和亚欧会议等开放的跨地区论坛。美?担心,东亚共同体会削弱亚太经济合作组织、东盟地区论坛等泛太平洋的(即包括美?在内)的多边机制。
  第八,东亚的开放性区域主义,导致地区整合出现混乱,成员?准入问题难以确定。东亚的区域经济秩序不是排他性的,而是包容性的。这是因为美?在东亚拥有强大的经济战略利益,同时,除了东北亚和东南亚?家,澳洲和新西兰已经成为东亚经济秩序的一部分,印度也毫无疑问属于亚洲?家,这和北美和欧盟排他性的区域主义非常不同。因此,在确定各种合作机制的成员?范围时,出现了多种重叠的现象。
  
  四、东亚一体化前景预测与对策分析
  
  如上所述,到目前为止,东亚一体化建设中出现了一定的困境,东亚共同体目前还只是一个概念,尚未形成统一的行动蓝图。为了促进东亚共同体的顺利建设,促进亚洲?家与美?的协调,必须重视以下五个问题。
  第一,
  东亚地缘概念的界定。从地缘学来看,东亚与远东大体相通,指马六甲海峡及其以东的亚洲?家,包括东南亚及东北亚的日本、朝鲜、蒙古、东西伯利亚以及中?。亚太则是二战时期美?人较多使用的概念,最初指太平洋沿岸的亚洲,其地理涵盖范围大体与东亚或远东相当。20世纪70年代以后,亚太地理范围泛化为亚洲加太平洋沿岸的广大空间。美?在地缘位置上是一个亚太?家,但是其阿留申群岛是在东亚地理范围内,因此,美?对东亚一体化进程有巨大关切,美?不可能接受一个把美?排除在外的东亚区域集团。
  第二,东亚价值、东亚意识。由于历史原因,东亚各?难以形成共同的东亚价值以及“东亚意识”。但是,中?的和谐理念、共同发展观,日本江户和平思想、重视教育的政策,甚至美?现代文化等,可以作为东亚意识的新的共同元素不断培养。
  与西方以西方式的民主、市场竞争为基础的价值观不同,东亚?家长久以来形成了独特的价值观。中?在上世纪70年代后期以来,始终重视对地区各?提供公共产品,不仅考虑中?本?的发展,也把各种发展机会扩大到东亚各?,中?的市场经济发展模式为东亚各?经济发展开辟了一条可供参考的有效模式。另一方面,现代日本的成功是在江户时代的基础上生发出来的。日本作为一个现代经济的崛起,成功的“秘诀”不仅取决于技术和经济基础建设,更源自其更早时期留下的社会文化遗产,尤其是对教育的高度重视。此外,美?文化也对东亚文化产生了极大影响。美?的文化、教育以及企业文化对东亚至关重要。
  第三,加强东北亚安全机制建设,加强中美日安全对话机制。美?不干涉欧盟,却干涉东亚一体化的一个极其重要的原因是,美?对东亚地区存在安全疑虑。为此,进一步加强东北亚安全机制建设,加强中美安全对话机制,将有效地增强各相关?家之间的安全信赖关系。
  第四,明确合作路径,尊重亚太经合组织的现实存在,逐步推进“10+3”、“10+6”,推进TPP(泛太平洋区域自由贸易协定),直至FTAAP(亚太自由贸易区)、亚太共同体。
  TPP本来只是新加坡、文莱等少数几个?家的设想。由于APEC作为论坛存在功能性限制,美?关注到TPP作为跨越亚太地区的双边、多边FTA的现实性价值,试图以TPP为突破口,建立美?主导的亚太合作体系,美?、澳大利亚、新西兰等九个?家计划在2011年11月,在夏威夷召开的APEC会议上签订TPP。
  由于美?的积极推动,TPP将成为推动亚太自由贸易区的加速器。到目前为止,日本、泰?、菲律宾、加拿大、中?台湾等?家或地区表示对加入TPP有兴趣,引发了亚太各?对于TPP的高度关注,中?也正在对其严密观察之中。例如,日本对美?推动的TPP建设反应积极。2010年10月8日,日本菅直人首相在新成长战略实现会议上指出,日本将考虑参与协商进入TPP的工作议程。2010年11月横滨APEC会议期间,日本菅直人首相宣布日本将与有关?家开始协商谈判环太平洋经济伙伴协定。此外,韩?对TPP也显示出一定的兴趣。韩?政府认为,KORUS(美韩自由贸易协定)是美?在亚洲建立贸易信任关系的重要基石。
  第五,东亚一体化进程对美?应该、也必须保持开放性。美?综合实力强大,东亚与美?之间利益相关程度极高,美?是东亚的主要出口市场,东亚多数?家都以美?为第一或第二大出口市场。美?也是东亚?家的主要投资场所,东亚各?中央银行拥有的美?资产超过2万亿美元。为此,东亚一体化建设不应排除美?加入的可能性。
  
  结语
  
  东亚建立共同体是大势所趋,建立基于共同利益基础上的东亚共同体是历史发展的必然。随着科技和经济的不断进步,地区经济政治一体化问题更加突出。在欧洲,欧盟还在扩展和深化,包括设置统一的欧盟总统。在北美,美?、加拿大和墨西哥的一体化合作已经形成。在南亚,以印度为核心的南亚共同体正在酝酿。在拉美、非洲地区都等有自己的地区合作组织。
  美?正在加大重返亚洲的力度,已决定自2011年起正式成为东亚峰会的成员?。因此,亚洲?家期待着美?在东亚地区发挥积极作用,同时,也担心美?如果过度强调价值观,而导致价值体系的混乱和共同体认知基础的削弱。只有尊重多元文化,创造和谐地区环境,东亚共同体构建的进程才能向前推进。东亚地区一体化进程需要避免大?间的势力争夺,缩小因扩大产生的所谓战略分歧,只有这样,才能促进东亚地区力量均衡发展,才能建立有助于地区稳定的有效的经济安全合作机制。
  

相关热词搜索:东亚 欧盟 政策 美?对待欧盟以及东亚一体化政策的比较研究 论欧盟对东亚一体化的启示 探析欧盟的东亚全政策pdf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