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崎滔天与辛亥革命】辛亥革命时间

发布时间:2020-02-22 来源: 幽默笑话 点击:

  中国民主革命时期,孙中山曾两度流亡日本,长期在日本宣传革命主张,组织革命力量,寻求对中国民主革命运动的同情和支持。日本成为中国资产阶级革命派活动的重要阵地,许多日本友人为中国民主革命事业作出了贡献。其中,最为坚决、最为忠诚的,当属富崎滔天。
  
  宫崎滔天本名寅藏(或虎藏),号白浪庵滔天,1871年生于一个乡绅家庭,有七个哥哥、三个姐姐,滔天最小,不幸其中五个哥哥和一个姐姐早逝。
  滔天的父母对穷人非常和善,思想开明。滔天的长兄八郎才华横溢,是远近闻名的民权论者,后在反藩阀政府的战斗中英勇牺牲。二兄民藏提出的“恢复地权论”――即通过平均地权来实现经济上的平等权利,从而促进社会的进步――不仅影响了日本人,也得到许多中国革命者的赞同。孙中山“三民主义”中的“民生主义”无疑受到这个理论的影响。滔天的三兄弥藏英年早逝,但他的“革命行动论”成为滔天一生的指南针与人生目标。
  
  初会中山先生
  
  1897年9月15日,在横滨,宫崎滔天在陈少白家中邂逅了孙中山。
  关于滔天与孙中山初次见面的情景,滔天的孙女宫崎??女士介绍说:“我的祖父宫崎滔天于1897年9月在日本横滨认识了孙文先生。当时滔天不会中文,孙文先生不会日文。他们只能用英文交谈,遇到特别复杂的话就用笔谈。那时在一幢旧宅里,两人并排而坐,一会儿用毛笔,一会儿用铅笔。谈话继续了数天时间,内容涉及中国进行民主革命的战略战术,以及如何抗御欧洲列强等问题。”通过笔谈,孙中山更加敬重滔天的为人,立即手书“推心置腹”四字横幅,以赠滔天。滔天的妻子槌子说:“这次笔谈留下的纸片和秘密文书都非常有意思。其中的许多东西,直到今天依然具有参考价值和史料价值。由于警察干涉并搜查住处,笔谈的记录几乎全被烧掉或扔掉。现在留下的这部分是滔天送回故乡才得以保存下来的。”幸存的笔谈资料和孙中山手书的横幅现保存在宫崎??家。这些是研究中日交流史非常宝贵的资料。对滔天来说,与孙中山初次见面时记录笔谈的纸片是他人生中永不褪色的东西。此后,滔天又采用同样的方式与其他许多中国革命者进行交流。这些笔谈记录也都保存在宫崎??家。
  从滔天的回忆记录中可以看到,初次会见孙中山时,滔天有点失望,甚至有点惊讶。身高1米8的滔天看到矮小、瘦弱的孙中山时,觉得他没有任何伟大之处,并且还“有点轻率,不够稳重”。见面时,孙中山刚刚起床,没漱口,也没洗脸。滔天有些迷茫,心想:“这个人能够肩负起四百余州(指中国-引者注)的命运吗?他能够身居四万万群众上掌握政权吗?帮助这个人能否完成我一生的志愿呢?”
  谈话开始后不久,滔天对孙中山的看法就渐渐发生了变化。“他的谈话言简而意赅,并且句句贯义理。他的口才虽然不是很出色,但是决不矫揉造作,使人在不知不觉中为之感动、首肯。”滔天为自己见面之初的想法感到羞愧。
  初次见面,滔天便非常直率地问到孙中山的革命宗旨和方法手段。孙中山真诚而热情地作答。滔天第一次听到孙中山的革命思想,就深表理解并赞成。他写道:“孙逸仙实在已接近真纯的境地。他的思想何其高尚,他的见识何其卓越。在我国人之中,像他这样的人究竟能有几人?他实在是东洋的珍宝。从此时起,我已把希望完全寄托在他身上了。”15年后,在重新回忆起这一幕时,滔天说:“与孙中山的初次见面是我人生中最重要的一页。”
  孙中山在谈话中提出了“人民自治是政治的最高原则”,“避免灾祸的方法,只有实行迅雷不及掩耳的革命”,“为中国苍生,为了亚洲黄种人,更为了世界人类”。通过长谈,滔天感到,孙中山的主张与他和弥藏所坚持的中国革命的观点有很多相似之处。尽管当时知道孙中山的中国人很少,日本人更是对其一无所知,滔天仍把自己的希望完全寄托于孙中山。他更加坚定了为社会革命的理想奋斗终生的信念,决定全力支持孙中山,并确信中国革命能够取得成功。
  
  支持中国革命
  
  宫崎滔天是一介平民,没有显赫的地位,也没有多少财产。在如此艰难的情况下,他不仅在情报、财物、武器等方面支援中国革命者,还在其他方面为中国革命尽其所有。
  
  担当中国革命者的联络人
  与孙中山见面后不久,滔天就把他介绍给关注中国革命的日本政治家犬养毅。犬养毅又把孙中山介绍给外相大隈重信和尾崎行雄等。当时,日本政府不允许外国流亡者住在东京。经犬养毅和大隈重信的多方活动,日本政府默许孙中山作为平山周的语言教师住在东京。孙中山的生活费则由企业家兼政治家的玄洋社社长平冈浩太郎捐赠。在他们的帮助下,孙中山才得以把日本作为基地,推动中国的革命活动。
  1900年,孙中山发动的惠州起义失败后,滔天悲愤难耐,也变得穷困潦倒。为了调节情绪,挣些生活费,滔天做了浪曲师(即吟游诗人),但仍热心中国革命。他出版了《三十三年之梦》一书,详细记述他和中国革命的关系。
  当时,许多中国革命党人纷纷流亡日本,在东京各自从事革命活动。1904年,湖南长沙起义失败后,宋教仁和黄兴流亡日本,创办了宣传革命思想的杂志《二十世纪之支那》,并考虑建立革命团体。黄兴在日本生活很拮据。他想起了过去看过的《三十三年之梦》的作者宫崎滔天,便去寻找。滔天初次见到黄兴时,与初见孙中山的感觉一样,很快就建立了相互信任的关系。1905年7月19日,孙中山从欧洲回到横滨。不久,他和黄兴在滔天的牵线下相识,就团结各个革命派别及成立中国同盟会等问题进行协商。
  在滔天的介绍下,孙中山认识了黄兴、宋教仁、张继等革命党人。中国革命者实现了大团结,成立了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政党――中国同盟会。在这一过程中,宫崎滔天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向日本人宣传中国革命
  在支持中国革命的过程中,滔天发表文章和著书立说,积极向日本人宣传中国革命。
  1896年,孙中山在伦敦遭清政府的官吏诱捕,被关押在清朝驻英使馆。后来,靠友人康德黎的帮助重获自由。孙中山用英文写成《伦敦被难记》一书。1897年,孙中山结识滔天。次年,滔天成为福冈《九州日报》的记者。在滔天的建议下,《九州日报》以《清国革命党领袖孙逸仙幽囚录》为题,连载了孙中山的《伦敦被难记》。滔天还为该文撰写了编者按:“中国革命者孙逸仙以及其运动,在英美各国报纸上已经大大报道过。因此,几乎每一个国家都知道孙逸仙,但同文同种的日本却知之甚少。这不可避免地对邻国的状况有些过于冷淡。于是我在报纸上翻译介绍他的《伦敦被难记》,以及介绍中国的实情。”
  这一宣传使孙中山被更多的日本人所 了解。该文连载后,孙中山结识了头山满、内田良平、平冈浩太郎和山田良政(后在惠州起义中战死)等九州籍民闻人士,还结识了后来为中国革命提供巨额经费的中野德次郎、岛田经一、安川敬一郎等九州大企业家。
  《伦敦被难记》1911年才在中国出版,与日本相比晚了13年。所以,滔天在《九州日报》上连载《伦敦被难记》,不仅是向日本人介绍孙中山,同时也使旅日中国人更早地了解了孙中山。
  中国同盟会成立后,发行了机关报《民报》。《民报》使用中文,宗旨是启蒙在日本的中国人的革命思想。滔天创办了报纸《革命评论》,与《民报》相呼应,向日本人介绍中国的革命情况。他在《革命评论》的创刊词中满怀热情地欢呼:“我们热望完全的和平,故欢迎其之根底的革命。只有革命,才能够破坏社会腐败,更新开拓清新的新天地……”
  《革命评论》第四号的头版刊登了孙中山的大幅照片,并配发滔天的《志士的风骨》一文,介绍孙中山的简历与人格。第七号以《支那革命殉难者小传》为题,刊登了史坚如、邹容、陈天华、吴樾等革命烈士的照片,并指出:“要求实现共和民权的支那革命者与专制的清王朝不共戴天,所以才会有志士的流血牺牲。”
  1907年3月25日,《革命评论》停刊。虽然它只发行了半年,但在帮助日本人了解中国革命上起到了重要作用。《革命评论》引起众多革命者的关注,频繁拜访《革命评论》编辑部的,除黄兴等同盟会会员外,还有刚从仙台医专学校(现东北大学医学部)退学来到东京打算弃医从文的鲁迅等人。俄国作家托尔斯泰也曾写信对《革命评论》给予鼓励。
  
  为中国革命者提供栖身之处
  在支持中国革命的漫长岁月里,滔天的家成了革命者的避难所。由于自始至终坚持帮助中国革命,滔天经常处于赤贫状态。再加上原来住在熊本荒尾的妻子和三个孩子也搬到东京同住,生活变得更为清苦。滔天忙于革命活动,根本无暇顾及家计。妻子槌子既要筹划生计、教育孩子,还要照顾滔天带回家中的中国革命家。
  很长一段时间里,无法偿还高利贷的黄兴、孙中山等人,常常去滔天家暂避,然后重新投入革命。不论是中国的或是其他国家的革命者,滔天和家人总是热情招待。
  1906年11月,宋教仁在滔天家养病。《宋教仁日记》中写道:“滔天的夫人前田氏,和蔼可亲,其家庭之乐甚足羡。”宋教仁在滔天家休养了近三个月。
  黄兴的儿子一欧也在滔天家住过一段时间,被滔天一家人称为“欧坊”(“坊”在日语中是对小孩的昵称)。那时,黄一欧和龙介等人一起上学。一天,一欧在学校被同学取笑为“支那坊”(清国少爷),一欧非常生气,与同学扭打后回家,向滔天夫妇哭诉说:“我不是‘支那坊’,因为我没有辫子,我没有过错。你们说是不是?”滔天和夫人一边安慰一边鼓励,以后按照黄兴的教子之法培养一欧,希望他也能够成为革命者。
  
  对华友谊世代传承
  
  1922年12月6日,滔天因肾病、心脏病、肝病并发逝世于东京,结束了他全力援助中国革命的动荡人生,时年51岁。12月8日,孙中山从上海给滔天的家人发来一份唁电。文字虽然简单,只有“痛失滔天盟兄”六个字,但充分表达了孙中山无以言表的巨大悲痛。
  在宫崎家族中,滔天的哥哥民藏和弥藏,也同样对中国非常友好,积极支持中国革命。宫崎滔天的儿子龙介,侄子世民、世龙,孙女菇?等都继承了滔天的事业,继续与中国保持着非常密切的关系,积极促进中日友好。龙介一生都深爱着中国,临终时曾咏歌一首:“陈旧的瓶子,插着梅花一枝,放在鲁迅送来的挂轴边。”世民担任日中友协的理事长长达17年之久,为实现中日邦交正常化、促进日中两国民间交流,做了大量工作。世龙在朝日新闻社负责中国方面的报道三十年有余,退休后继续关注中国社会,留下一批高水准的论文。
  在滔天家中,保存着有关中国革命的400多封来信和300多件题词,以及许多中国革命者的照片。从1897年滔天结识孙中山,到1922年滔天去世的二十多年间,滔天家由于贫穷而多次搬家。但无论多苦多难,他们总是千万百计地保护这些珍贵的物品。龙介经常告诫女儿??:“这些东西绝对不要散失。”??女士继承了父亲的遗志,成立了“滔天会”,编辑出版《滔天》杂志,直到今日,她仍在从事滔天与孙中山的交往、中日交流史和中国社会的研究。
  现在,研究孙中山和辛亥革命的学者都要参考滔天家族保存的相关资料。走进菇?女士的家,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黄兴赠给滔天夫人槌子的“儒侠者流”四字横幅。在客房正面,还有孙中山初次会见滔天时赠送的四字横幅“推心置腹”。看到这些,人们不禁想起滔天对孙中山和中国革命的热情帮助,想起他们的后裔为中日友好的积极奔波,使人们感受到中日两国人民友好的融融暖意。

相关热词搜索:辛亥革命 滔天 宫崎 宫崎滔天与辛亥革命 辛亥大革命 电影辛亥革命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