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决策与网络舆论良性互动研究]网络舆论对公共决策的影响路径

发布时间:2020-02-23 来源: 幽默笑话 点击:

  【摘要】本文分析了网络舆论参与公共决策的必要性以及可行性,重点探讨在公共决策过程中,如何更好地利用网络舆论,从而促进决策的科学性和民主化。本文认为,应从信息利用、价值区分、舆论引导、多方商议以及专业的舆情分析机构这五个角度,加强公共决策和网络舆论的良性互动。
  【关键词】公共决策 网络舆论 互动
  
  公共决策,就是公共决策主体为了实现公共政策目标,对公共政策进行方案选择、择优选择、最终采纳并使之规范化的过程。
  公共决策过程本身很复杂,即使在市场经济体制相当完善的情况下,也难免出现公共决策失误。这是因为现实社会中存在多元、分散甚至对立的利益,公共决策不可能将其全部满足;即使公众利益大体一致,但由于现存的各种决策体制和决策方式各有缺陷,很难达到最优或理想的结果。按照公共选择理论之父布坎南的观点:“在公共决策中实际上并不存在根据公共利益进行选择的过程,而只有在各种特殊利益之间的缔约过程。”此外,由于政府获取完整决策信息的难度,造成许多政策实际上是在信息不充分的情况下做出的,这样难免出现决策失误。可见,获取全面真实的信息和有效的监督,是公共政策得以合理存在和有效执行并产生良好的效益的基本前提。而大众传媒是决策者收集信息的主要工具之一,也是对决策进行监督的主要方式之一。
  在我国,传统媒体作为党和政府联系民众的桥梁和纽带,是重要的民意上达工具。舆论是自然存在的公众集合性意见,现代传媒的内容是关于外部世界的反映。从理论上说,大众传媒己经成为现代舆论的主要表达渠道,并经常通过营造世界的真实(媒介真实),树立榜样和制造媒介人物,利用报道和评论,影响舆论的形成和发展方向。但在信息爆炸的现代社会,传统媒体在传达公众舆论方面,面临时效性不强,以及版面、人力物力上的不足难题。而网络媒体自身的技术优势,能够为政府决策走向“市场之外,人民之中,阳光之下”提供多元参与决策模式。胡锦涛总书记2008年6月20日在人民日报社考察工作时指出“互联网已成为思想文化信息的集散地和社会舆论的放大器,我们要充分认识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兴媒体的社会影响力”。可以说,网络已成为了党和政府治国理政的重要新平台之一,政府和网络舆论的良性互动问题,也越来越受到重视。所谓网络舆论,是在以互联网为公共载体的基础上形成的公众群体,对某些公共事务或公众人物进行讨论或相互影响所形成的具有一定影响力、倾向性的意见、态度和观点。
  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2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09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3.84亿人,增长率为28.9%。手机网民规模已达2.33亿人,占整体网民的60.8%。手机和笔记本作为网民上网终端的使用率迅速攀升,互联网随身化、便携化的趋势日益明显。84.3%的网民认为互联网是其最重要的信息渠道,48%的网民对互联网的信任程度比电视更高。网络应用使用率方面,网络新闻占据80.1%,居于第二位。我国农村网民规模达到8460万,较2007年增长3190万,增长率超过60%,增速远远超过城镇。农村网民规模的大幅提升,城乡差距有望逐步缩小。
  由于网络的开放性和信息传播的易得性,网络舆论能够体现网民呼声,尤其是一段时间内针对某一热点问题的看法和集中情绪倾向性。林肯认为:“舆情(民意)就是一切,得到民意的支持,任何事情都不会失败;得不到它的支持,任何事情都不能成功。”孙中山认为:“舆论者,造因之无上乘也,一切事业之母也。故将图国民之事业,不可不造国民之舆论。盖舆论者,必具有转移社会,左右社会之力也。”从现实看,无论是孙志刚事件对《收容遣送条例》的废除起到的推动促进作用,还是两会期间网民的建言献策,都体现了网络舆论的巨大影响力。
  实现公共决策和网络舆论的良性互动,应从以下五个方面入手。
  一、从信息角度,把网络舆论看作政府决策的信息库
  一个科学的公共决策,需要充足的信息量。一个表达自由的完善机构必须符合两个条件:一是人们应该置身于任何信息下,而不应事先被筛选;二是大部分公民应有一定程度的共同经验。网络舆论有助于公民形成共同经验,表现为网络舆论可以让人们知道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所发生的事情对国家、民族、社会、对自己有什么影响,影响的持续时间和强度有多大。也可以使人们了解网民对所发生的事情抱有何种态度,以及这种态度的强烈程度。在此基础上社会公众才能确定其对网络舆论的态度。
  政府做出的公共决策,以满足最广大人民的利益为出发点,因此必须重视网络舆论源头。从培养党的优秀干部体制角度来说,决策高层应树立重视网络舆论的意识。重视网络舆论,不应仅机械化地设立网络新闻发言人,而应深入网络大众意见的海洋中,从源头发现真实的民情民意;从操作层面说,决策一把手应培养每天上网半小时浏览新闻的习惯。从境内外报刊的新闻报道和评论、门户网站的新闻跟帖、知名论坛/BBS、网络“意见领袖”博客、以及微博客和播客网站获取信息,把握舆情。
  二、从价值角度,选择适合网络舆论参与的公共政策
  并非所有的公共决策都适合网络舆论参与。在现代决策科学中,界定公众参与的适宜度主要取决于两项基本要素:最终决策的政策质量要求和政策可接受性要求。脆弱度越高,对政策质量期望越高的公共问题,对公众参与的需求程度就越小;敏感度越高,对政策接受性期望越高的公共问题,对吸纳公众参与的需求程度就越大。政策质量要求高的比如货币政策、食品和药品监管政策、公共卫生政策、规划政策、环保政策等;敏感度较高的政策包括消费价格、社会治安、教育、社会保障等民生领域。一般来说,决策机制分为广泛协商、自主决策、自由裁量和听证会四种类型。我国政府了解民意的传统渠道包括人民代表大会与政治协商会议、社会协商对话制度、决策听证制度、直接的政治参与、人民来信来访制度、公众咨询制度。出于节约决策成本和提高决策效率考虑,在敏感度高且脆弱度高的问题上广泛听取网络舆论,可以有效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和易执行性,例如事关民生的问题。
  三、从舆论引导角度,善加利用网络舆论的两面性
  网络舆论具有优于传统媒体的开放性和民主参与度,使之有助于政府决策,但网络舆论作为自下而上的自发型舆论,具有分散性和匿名性,容易出现表达信息失真、参与者非理性化以及“网络暴政”,例如饱受非议的“人肉搜索”。这就需要政府对这些信息进行筛选,去粗取精,摘取准确和有用的信息。决策主体有意识地培育意见领袖,加强把关,可以有效避免网络非理性的情绪宣泄性发言,从而为科学决策提供可以反映民意的有效信息。以BBS为例,针对某一事件的发帖,可能引起许多网友跟帖和热烈讨论,从而实现了意见的聚合。在意见聚合的过程中,有些网友的观点往往会被一个或几个文字水平高、思想深刻的人的意见所左右,这些能左右他人意见的网民被形象地称为“意见领袖”。这些“意见领袖”的观点往往能够促进网络舆论的最终形成,并引导着论坛的舆论方向。
  四、从多方商议角度,促进网络、传统媒体、决策者的意见合流
  现代媒介传播环境,已经走向新媒体和传统媒体的融合时代。网络媒体虽然存在没有采访权以及网上信息参差不齐的劣势,但能弥补传统媒体和决策体系在吸收民意上开放度和时效性不足的缺憾,因此将这三者结合,有助于科学决策。两会期间,网民积极参与提案的讨论,最终汇聚成为政府、人大代表、传统媒体合流的态势,有效促进了政府的良政和善治。
  五、从专业舆情分析机构角度,帮助科学决策
  专业的舆情分析机构,能够更好地为决策机构提供尽可能客观、科学的舆情参考数据和舆论引导建议。典型案例是人民网舆情频道。人民网舆情监测室以技术为依托,从各种网络舆论载体中梳理地方热点舆情,并借助已形成的一套舆情研判指标体系,陆续发布了“2009年中国互联网舆情分析报告”、“2009年地方应对网络舆情能力排行榜”等。在10月26日发布的2009年第3季度地方舆情应对能力排行榜上,通过梳理“舆情热点事件”,并按照“政府响应、信息透明度、政府公信力”3个常规指标,以及“恢复秩序、动态反应、官员问责”3个特殊指标,对“舆情热点事件”的政府应对、处置能力做出了评估。政府应对总体较为得体的(蓝色警报):重庆打黑风暴、云南陆良事件;政府应对有待进一步加强的(黄色警报):山西煤矿改革“国进民退”、新疆乌鲁木齐“针刺”事件;政府应对存在明显问题的(橙色警报):内蒙古赤峰饮用水污染事件、陕西凤翔血铅事件、吉林通化通钢暴力事件、河南新密农民工“开胸验肺”;政府应对严重失当,存在重大缺陷的(红色警报):上海市交通行政执法部门“钓鱼执法”、河南杞县“钴60”事件。通过舆情榜,有助于决策机构准确把握社情民意,提高社会管理水平。
  结 语
  重视网络舆论在公共决策中的作用,已经是现代社会决策者的共识。应对网络舆情关键在于透明。公众是公共事务的参与者,是政府和公权力的监督者,与政府所捍卫的公共利益是一致的。政府应坦诚地公开信息、面对舆论,让公众可以参与到一些公共问题的治理中,与政府共同面对一些棘手的问题,献计献策,帮助政府做出科学决策。■
  参考资料
  ①[美]凯斯•桑斯坦著,黄维明译: 《网络共和国:网络社会中的民主问题》,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②[美]约翰•克莱顿•托马斯著,孙柏瑛译:《公共决策中的公民参与:公共管理者的新技能与新策略》,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P32
  (作者:中央民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新闻学08级研究生)
  责编:周蕾

相关热词搜索:互动 舆论 决策 公共决策与网络舆论良性互动研究 网络舆论对政府决策的影响 影响社会决策的案例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