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重道远,砥砺前行意思 曲艺发展,,任重道远

发布时间:2020-02-24 来源: 幽默笑话 点击:

   曲艺,作为人们喜爱的艺术门类,始终扎根于人民群众之中。多少年来,曲艺的宣传、传播功能是其他艺术门类所不可替代的。安徽的曲艺,更是以它特有的地域优势,在江淮大地上蓬勃发展,成就了至今还活跃在各种舞台上的主流艺术形式。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变迁,现代化、时尚化、科技化的冲击,文化艺术受到了很大的挑战,曲艺也同样面临着传承、发展的问题。作为省会的合肥市,安徽唯一的一家、黄河长江流域仅存的几家独立存在的专业曲艺团之一――合肥市曲艺团也同样面临着生存、发展的问题。回首曾经的辉煌我们骄傲,面对如今的现状我们困顿,但也在努力探索,始终没有停止在市场大潮下的曲艺发展的艺术脚步。下面,根据我们团多年来的实际情况,谈谈几点体会。
  一、剧团的发展状况
  合肥市曲艺团是1958年成立的,系全民事业单位。近五十年来,剧团曾经拥有象高笑林、李伯祥、傅振江、朱文先等一批艺术造诣高、享誉全国的艺术家们。五六十年代,他们的足迹遍布祖国各地,给一大批观众带去了笑声,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改革开放后的剧团,更是如虎添翼,以相声《鱼老万》为代表的等一大批曲艺作品,多次在全国大赛上获奖。进入九十年代,因受到外来文化以及其他艺术门类的影响,曲艺一度走向低谷,整个剧团面临生存的严重考验。是坐以待毙,还是摸着石头过河。此时,正当剧团新领导上任之际,我们果断决定,不能等米下锅,应主动出击。截至08年,在8年的时间里创作排演了五部大戏,其中话剧《何家庆》晋京演出,受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喜剧《国事家事》等均在全省巡回演出达百场,深受广大群众欢迎,一改过去曲艺团只能演小节目的历史。近年来,我们坚持走市场运作的路子,积极主动与企业联系合作意向,在04―08年,连续五年与企业成功地运作了“走向文明”进社区五十场巡回演出,共演二百五十场,把文明带进了小区,把欢笑带给了千万家。现在,这种形式已成为合肥市文化的一大品牌。与此同时,我们根据市委、市政府的政策精神,不时地创作排演一批内容健康向上、寓教于乐的专题、专场曲艺节目,紧密配合政府的宣传,在第一时间零距离地和观众交流。如消防专场、法制专场、非典专场、整治“四乱”专场、“八荣八耻”专场等等。尽管近年来我们的演出不断,走市场运作化之路似乎有了希望,社会各界也都给与了较高的评价,但我们深深地知道,离曲艺的发展要求还远远不够,就我们近几年来的工作经验来看,问题还有很多。
  二、阻碍曲艺发展的瓶颈
  1、地域的瓶颈
  合肥市属于中东部地区,江淮之间,历史上就是东西南北交融之地,各种文化汇聚之所,语言南腔北调。随着时间的推移,由于这些人曾经拥有的文化需求常年得不到满足,使自己的喜好慢慢淡去,而对它来的文化也毫无兴趣,所以,在合肥地区很难形成一种文化模式,曲艺更是如此。过去,我们团有苏州评弹、河南坠子、安徽大鼓等多个曲种,在六七十年代拥有很多观众,而随着这些观众的老去,新生代又受现代文明的浸染,对其不屑一顾,很自然地这些曲种自生自灭了。剩下的只有快板、相声小品了,而这些大部分又都是北方曲种,并不是土生土长的合肥“造”,加上受语言习惯的限制,观众的欣赏取向的偏差,导致市场份额大大减少,结果形成了恶性循环的不良后果。
  2、人才的瓶颈
  人才是一个剧团的根本,一台演出,从策划到主创人员,最理想的就是由拔尖人才来领衔完成,而我们团缺少这一类的人才,是我们不重视人才吗?不是,多年来,我们深知,一个剧团要发展,人才的发掘和挖掘要放在首位。工作中,我们即使发现了人才,要想留住及其困难。是人才既然有人才的优越条件,要留住人才就要有吸引人才的优厚条件,而我团由于多年的演出市场收入低廉,剧团也没有条件和优越的外部环境可以吸引人才,导致了人才的大量流失,失去了人才的剧团,可想而知,即使再活跃的人,也都是敷衍而已。演出质量提高不上不去,观众的认可度下降,剧团始终徘徊在饱一餐饥一餐的状态中。
  3、创作的瓶颈
  剧团要生存,必须要有过硬的设计师,若设计出的产品,是市场上的精品,观众怎么会不喜欢?而这设计师是剧团的灵魂――创作队伍。多年来,我们剧团创作人员始终处在空缺状态,大凡遇到大的活动,不是邀请省内外创作人员,就是剧团里的业余作者,由于各自的水平不同,创作出的作品质量参差不齐,使得节目水准大降。而剧团应该有自己的专业创作队伍,更何况曲艺的创作有着它特有艺术手法,要求非常高,特别是涉及喜剧方面的,每一个包袱的形成都是经过深思熟虑的,都要求作者有着很深的艺术功底。所以培养一名曲艺作者要有良好的经济环境和艺术氛围,而这一点,我们却很难做到。
  以上是制约曲艺发展的三大瓶颈,当然,还有其他诸多原因,但就这三个瓶颈已给曲艺发展拖了后腿。
  三、曲艺发展的环境
  曲艺发展与经济发展一样,都需要有好的社会环境。目前,合肥市提出“大发展、大建设、大环境”的发展理念,把大环境作为大发展、大建设的前提,这说明环境是任何事物发展的土壤。首先,一些部门对曲艺了解和认知非常缺乏,更缺少关注,多年来我们步履维艰、蹒跚爬?,人才缺乏,演员青黄不接。优秀人才进不来,队伍明显老化,创新人才严重匮乏。要想排演一批剧目,政府的投入微乎其微,影响了节目的质量。一个不能保证质量的作品,怎能赢得群众的认可,久而久之,“说者”已无奈,“听者”已无兴。
  安徽的曲艺叶茂根深,却在传统现代交融中没了养分的滋润,两年一度的安徽省最高级别的艺术节,竟然没有曲艺这一项,既然被拒之门外,还谈什么曲艺发展?没有投入,市场没有分额,没有创新空间,曲艺团的发展只能靠自身。曲艺的发展必须走市场化之路,曲艺的创新更要有一个良好的环境。其实,我们多年来的探索证明:曲艺是一门近距离交流的艺术,短小精悍的艺术风格是其它艺术品种所不能替代的。在为城市的主题宣传中,我们在第一时间创作排演的节目,既快又能充分表述宣传的要义,深受广大观众的喜爱。可以看出曲艺虽然在现代传播方式的冲击下,有所衰落,但曲艺是与现实生活最为接近的一门艺术,它的特性没变,广大受众喜好的程度应该大于别的艺术。生活中的个体,现实生活的点滴都能在曲艺艺术中得到体现。但曲艺要紧随时代的发展而发展,与时俱进。在不丢掉曲艺艺术优良传统与自己的本质特征的前提下,把握机遇。拓展曲艺艺术在现代社会文化领域的生存空间,使传统文化的曲艺艺术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并赋予自己充实的现代审美内涵。归根到底,环境是曲艺的发展和创新的前提,有了良好的环境,曲艺人的艺术之路才会更加宽广。■
  (作者单位:合肥市曲艺团)
  责编:姚少宝

相关热词搜索:任重道远 曲艺 发展 曲艺发展 任重道远 发展核心技术任重道远 发展任重道远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