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校报发展中学生作用的发挥]中学生全教育平台登录

发布时间:2020-02-24 来源: 幽默笑话 点击:

  【摘要】高校校报作为校园媒体,在构建和谐校园文化、宣传校园典型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其中学生在校报发展中的作用一直未能得到有效发挥,角色影像作用有限。笔者是从校报发展面临的困境出发,探讨学生如何提升在高校校报影响力中发挥作用。
  【关键词】高校校报 影响力 学生作用
  
   高校校报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光荣的传统,目前,全国有80%以上高校都创办了自己的校报,编辑队伍达3000多人,每期发行量超过200万份,年发行量在3000万份以上。多年来,高校校报在组织校园文化生活,弘扬高校校园精神方面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面对新的传播形式和教育改革形势,高校校报面临的最关键问题是如何走出现有困境,寻找发展的有效路径。本文试分析当下高校校报存在的发展问题及困境,并从学生参与角度探讨在高校校报创新发展过程中,学生作用有效发挥的路径。
  一、高校校报发展面临的挑战
  高校校报自然有其重要作用,主要表现在其组织传播对校园文化的整合,为学校发展设置议程成为校园事件的舆论平台等。但当下其自身仍存在很多不足。
  1、内容单调、生硬,缺少新闻性,文本多为公告而非新闻
  我国的高校校报已形成了固有版式:通常为要闻版,反映近期校园内的大事,各类重要会议或学术信息等;教学科研版,综合信息版或学生生活版;文艺副刊。校报内容基本刊登的是本校范围内的新闻,具有内向性、封闭性特点,而且校报重宣传、轻服务,重领导、轻群众,理论多、实际少,空、泛、虚、假现象较为明显。内容和形式上缺乏高校校报本应具备的生动、高雅、鲜活的学院派魅力。校报经常例行公事地刊登大幅会议报道、领导讲话、文件精神,更加弱化了校报的可读性与新闻性。而且,新闻的“同质化”严重。我们的“校报”与校内其他媒体所报道的内容经常十分相似,甚至一模一样,既没有自身的特色,也没有创新之处。据了解,大多数校报上均未有新闻评论版块,校园内的负面信息完全得不到反映。但其实学校各职能部门也都希望了解到学校存在的真实问题。因此,校报在传承优秀校园文化的同时,还要敢于揭短。只有这样,校报才能在构建和谐校园的重任中起关键的作用。我们还经常看到,校报上的新闻往往只是对有价值的事实的捕捉,而对隐藏在事物表象深处的本质和规律的挖掘是极少的。这也是校报不及其他媒体的原因。新闻事业不是发布新闻公告,不是罗列互不相干的各类事件,新闻事业是要把一些事物的相互联系告诉读者,记述过去事,预见将来事,否则新闻报道便成了对各种事实的简单复述,那样的话,全世界有一家媒体就足够了。①对于文艺副刊来说,校报文艺副刊板块形式多为文学作品和书画作品。但是大多数人把它简化为“家乡情结、校园美德”。作品千篇一律,少有创新,这使得几乎所有学校的校报都是一样的。没有特色,就无法吸引读者。
  2、周期长、反应慢,缺少时效性
  尤其是在网络迅速发展的今天,校园内的学生都是网络高参与度群体,如果不能拥有全新的内容、及时的传播速度根本不足拥有吸引学生由活跃的网络论坛生活转移到校园媒体上来。
  3、采编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缺少专业性
  目前各高校校报的采编人员素质参差不齐。一些采编人员对信息技术的掌握不够,与现代传媒的高效化、数字化不相适应。目前高校校报编辑部一般只有一到两名指导教师,其余的编辑力量全部由在校学生组成。由于缺乏专业系统的职业训练,编辑力量难以保证一份质量高的小包出版。另外,不重视新闻“讲故事”的艺术技巧,②从而影响了办报质量。校报人力资源紧张,大多数采编人员没有机会外出学习,无法进一步提高专业素养,使报纸版面陈旧单调。专业素质的培养对于校报的发展至关重要,不但需要通才,也需要专才。只有这样,校报的文章才会更有担当和分量。而如今,高校新闻教育的发展很快,但校报的建设却并不与新闻教育的发展相匹配。③
  4、新闻评论的缺失
  笔者认为,新闻报道不仅仅是对各种事实的简单复述,而且应具有报道的胸襟与眼光。这种眼光靠的是被视为“媒体的灵魂与思想”的新闻评论。一篇趣味横生、言简意赅的评论对读者的引导和教育意义远大于只对表象进行报道的新闻。④目前国内报纸大兴评论之风,各类评论版面层出不穷,在及时针贬时弊,惩恶扬善,维护社会正义,吁求社会公正、公平上都发挥了极大的作用,特别是类似于《南方都市报》,《新京报》之类报纸的新闻评论,它们作为中国大陆新闻评论的翘楚,在引领百姓关注社会、关注政治上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我想这也是这些报纸吸引受众,并最终赢得受众的重要原因。当然,这也是我们高校校报最缺少的,这种挑战也不可忽视。综上所述,校报现状喜忧参半,发展不容乐观。如何适应新形势,赢得广大读者,发挥更大作用,值得每一个关心教育改革、关注学校建设、关切校报命运的高校人深入思考。
  二、学生如何在提升高校校报影响力中发挥作用
  高校校报的影响力提升工程应建立在正确认清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查缺补漏,在高校内部管理体制、人才使用和管理等维度进行改革。而高校学生在其中可以大力参与,提高新闻素养,切实提高综合素质。
  1、全面提升理论素养,提高实践能力
  校报改革可以从新闻采访、新闻文本写作、校报编辑、新闻评论等层面着手。因此,需要全面提升新闻理论素养,应从以下几个切入点入手:提升新闻素养及服务意识,将利于学生校园生活舒适度的服务信息及时传播给校报受众;培养新闻敏感及主人翁精神,高度敏感的发现校园内的最新信息,将学生的呼声做好上传下达;养成新闻批判和质疑精神,对校园内有碍精神文明发展的不利因素提出批判和质疑,易引起相关职能部门的关注和改革。学会透过现象看本质,整合新闻资源,认清联系,做好深度报道。
  2、利用其他媒体优势,改革校报呈现方式
  就如前文所说,校报周期长,无法实现新闻的时效性。与校报相比,校园网络和各大门户网站存在着明显的信息传播优势:速度快捷,将信息的时效性发挥得淋漓尽致;信息量大,确保了信息的完整性和后续性;修改便捷,为信息的准确性提供了可靠保证。⑤因此,要想突破这个挑战,就要求高校校报突出自身的优势,将传统媒体的强势表现出来,并结合新媒体的特点,这样才能够适应新形势进而取得高校校报新的发展。⑥要利用网络海量信息,浏览学生网络论坛,将趣味性、新闻性的相关信息摘录进行文本转化,扩充版面信息;利用其多元表现形式,转换成报纸读者乐于接受的信息文本。
  3、全面参与高校校报内容革新
  只有改变自身才能跟上新形势的变化以求得发展。针对上文提到的诸多问题,校报应做到:首先,增强校报的信息量。要将学校内的各方面信息做到全面化、细节化。校外信息、同类高校的校园活动信息做到及时发布,有利于校际文化的联谊。其次,提高校报的信息质量。一是作为一份大学的报纸,高校校报要有自己独特的定位。它应该在报道校园信息、传递师生员工心声、建设校园文化方面具有不可替代性;二是讲究版面样式上的出新出奇;三是表现手法上要灵活多样。要注意报道体裁的多种多样,除了新闻、通讯外,还可运用特写、图片新闻、调查报告、读者来信、评论等多种形式体裁的新闻作品。四是在报道手法上,要讲究宏观信息与微观信息的结合,努力写好背景材料,使微观材料有宏观背景相衬托,增强可读性和新闻价值;五是精选图片,提高新闻图片的视觉冲击力。六是要在“非事件性新闻”、“评论性新闻”上下功夫,新闻标题的制作要力求精美等。最后,要精采细编,提高报道的质量和新闻的含金量,倡导短、精、特、短,文章要短小;精,语句要精僻;特,内容有特色。让那些空话、套话一大堆的长篇大论在校报上消失。⑧高校校报在其自身发展过程中,自然会存在一些不足和缺陷。但是,高校校报要及时抓住历史机遇,根据自身特点发挥优势,弥补不足,最终迎接多重挑战,并能赢得新的发展,开辟出高校校报的一片新天地。■
  参考文献
  ①张波,《高校校报存在问题及发展趋势之管见》[EB/OL].http://www.省略/new_xx.asp?S=0009&NewID=
  617
  ②李希光:《新闻学的核心》[M].广州:南方日报出版社,2002
  ③李静、卢国华,《高校校报改革与发展的新思路》[J].《青年记者》,2007 (12):36-37
  ④戴书志,《要增强新闻评论可受性》[J].《新闻爱好者》,1998(3):21-22
  ⑤高明秀、翟荣惠,《高校校报网络版建设实践与未来发展》[J].《泰安师专学报》,2001(2):92-94
  ⑥张岚,《高校校报发展面临的挑战和对策》[J].《新闻记者》,2004(8):20-22
  ⑦涂萍,《如何提高高校校报的导向性与可读性》[J].《中山大学学报论丛》, 2007,27(8):178-180
  ⑧University School Newspapers What is the Future?[EB/OL].省略/?p=9
  (作者:朱尉,陕西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师,助教;崔创,陕西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党委副书记;郝高建,陕西师范大学旅游与环境学院党委秘书、 团总支书记)
  责编:姚少宝

相关热词搜索:中学生 校报 发挥 高校校报发展中学生作用的发挥 发挥高校校报管理育人功能 高校校报改革创新的思考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