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舆论如何“舆民之论”]网络民舆

发布时间:2020-02-24 来源: 幽默笑话 点击:

  【摘要】1922年,沃尔特?李普曼的《公众舆论》问诸于世,该书是李普曼研究舆论问题的传世之作,标志着舆论学的诞生。著作第一次对媒介角色进行分析,提出了固定成见、虚拟环境、公众舆论等概念,它开拓了从各种学科角度去研究舆论学的理论框架。
  【关键词】公众舆论《舆论学》 李普曼
  
  1922年,沃尔特?李普曼的《公众舆论》问诸于世,它如同一块石子投入当时社会科学的大熔炉中,激起一层浪花,撼动了时代的根基。《公众舆论》是李普曼研究舆论问题的传世之作,是传播学领域的奠基之作,标志着舆论学的诞生。
  一
  李普曼在导论里说,“对舆论进行分析的起点,应当是认识活动的舞台、舞台形象和人对那个活动舞台上自行产生的形象做出的反应之间的三角关系。”同时他作出解释,“活动的舞台”就是“真实环境”,“舞台形象”是楔入在人与环境之间的虚拟环境,或者说是世界在人们内心中的形象,而“反应”即是对虚拟环境的判断和评价。每一个正常思维的人,都有感知外界精神的能力。当人们去获取外界情况的时候,就变得异常复杂了。人们去接触和了解外部世界的时候遇到了重重阻碍,等外部世界到达他头脑中时已经是残缺不全的了,我们如何肯定用这样的残缺不全的对世界的认识去进行的判断是正确的呢?或者凭什么去说它是不正确的呢?依据又是什么?这些都是太复杂的却又真实地存在于我们周围的问题。
  “一个人对于并未亲身经历的事件所能产生的唯一情感,就是被他内心对那个事件的想象所激发起来的感情。”人们生活的现实环境太过庞大、复杂和变幻莫测,要去本能地认知这个世界,不可能面面俱到。那么外部我们不可获知的认识在到达我们面前时不可避免地要经过一个重构的过程。重构的准确度再高,并不等同于现实。“世界太大,我们面对的情况太复杂,我们得到的信息又太少,舆论的绝大部分就必定会产生于想象。”一旦虚构被信以为真,到达一定程度即会刺激行动的产生。因此,外部世界对公众认识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
  二
  李普曼在书中谈到,舆论遇到了难以解决的问题,人们获取外界图像的准确性值得质疑。“在一个人创造出他认为明智而可取的虚拟环境之前,必须限制他接近真实环境。”你无法决定一个人怎么看、怎么想,但你可以决定让他们到哪里去看和看什么,在公众和事件之间设置屏障是行之有效的方法。正在发生的事情的知情人越少,控制人们的行动就越容易,这就是为什么在一战时的军队参谋部可以毫不费力地大范围控制将被公众看到的东西,有多少人可以亲临现场去检验报道的准确性?
  人们大都会长期生活在一个圈子中,从而形成自己的社交圈。在这个圈子中,人们按照这个社交范围的规则和准则从事自己的活动,与他人交往。由于存在着不同的地区、各种团体、各个民族聚居区、外国领地和社会等级,人们只能含糊地得知许多正在发生的事,他们仍生活在自己的小世界中,有着自己的事务,不了解较大的事件,阅读有限,且没有足够多的时间和注意力。
  三
  我们对事物的见解是由别人的报道和我们自己的想象拼合在一起的。对事物的认识,取决于我们所处的地位和观察习惯。即使所有的外部限制都不存在,我们对外部世界的见解又是否就是正确的呢?“多数情况下我们并不是先理解后定义,而是先定义后理解。”我们在一定的社会圈子里生活,必然会有这与这个圈子相吻合的社会角色和社会定位,自然地会形成相同的思维模式。在认识未知世界时,会倾向于按照我们自己的文化所给定的、我们所熟悉的方式去理解,这样的认识就存在了成见。理性的公众是不存在的,大众是一个充满了偏见和淡漠的群体。事实或真相,经历了这样一系列的渠道后,到达人们头脑中的已经是一个虚拟环境。成见在现实中是很难克服的,人们宁愿去相信“成见”中的事实,这样可以规避灾难,即便会有被欺骗的危险。
  李普曼在著作的中间部分用很多篇幅在说两个字――“象征”。他指出最根深蒂固的成见是一种把人性简单化的倾向,我们通过某些个人成见去认识、解读一个名称,借助一种有形的象征,把人的特性归并到这些印象名称中去,这些形象化和人格化都是借助象征来完成的,人们的感情倾向于在象征下达成一致。谁抓住了这些能够将目前的公共感情包容起来的象征,谁就控制了制定公共政策的大多数机会。一种特定的象征如何能在特定的人们心中扎下根呢?
  那就是由我们公认的权威人物,他们是把象征传达给人们的桥梁。我们赖以接触外部世界的那些人都是一些管理这个世界的人,我们对某些人产生了信任,他们充当了我们与几乎全部未知世界相联结的手段。“象征是一种工具,能够使民众借以在短时间内摆脱自身的惰性,摆脱犹豫或盲动,在复杂局势的曲折道路上被引导前进。”权威人物通过把一种象征与一个明确的行动,确切地说他们想要采取的行动联系起来,呈现给广大受众。共同意志就是这样被表达出来的。现实中,象征常会被那些企图得到权力去支配人们的少数人利用,尤其是政治家。公众舆论与公众的自主意识全然无关,它只不过是被制造出来的同意。所有的论述显示了,这样非理性的公众,根据这样的事实,依赖成见而成的思维,绝不可能是公正客观的舆论。
  四
  “任何时候我们都无法想象会有这样的前景:所有人都能清清楚楚地明白整个无形的环境,从而在全部政府事务上自发形成明确的公众舆论。”李普曼怎样去看待公众舆论,怎样为舆论寻找到希望呢?他说,人们一般都承认新闻报道是接触看不见的环境的主要手段,但是即使全世界所有的记者昼夜不停地工作,也不可能亲历世界上的每一件事。新闻机构不是制度的替代物,它把一个事件从暗处摆到明处再去照另一个,它使一种局势足够明了,以便大众做出决定。人们有着强烈的偏见和淡漠,对于重大问题索然无味却会热衷于一些鸡毛蒜皮,可是又必须在没有一幅这个世界的可靠画面的情况下采取行动,但却不可能超越自身的偏见去获取图像。
  那么,解决问题的根本途径在于建立一个分析和记录系统基础上的社会团体,在于摒弃全能公民这一理论,在于分散决策权,在于通过可比记录和分析去协调决策。李普曼提出了“局内人”和“局外人”,前者指少数的决策者、管理者,有着对外部世界观察和探寻的条件;后者指没有时间和精力,缺少理性判断的能力的一般的公众;专家是可以为“局内人”提供决策建议的精通某一领域的专业人士。专家与决策者保持距离,并非亲自去制定决策,但又掌握真正的决策权,把他们赞成的决定传递出去。李普曼对公众舆论对民主起推动作用持质疑态度,因为民主只有在良好的公众舆论中才能形成,而依他的分析,这样的公众舆论环境和现状无法做到。
  不可否认,李普曼的解决之道也存在着弊端。怎样去判定某个人是否是专家?标准是什么?怎样保证专家在提供意见的时候可以避免偏见?情报机构是否又会成为政府的又一个沉重的负担?在他的设想中,需要有这样一批经过专门训练的人,但是直到今天也不能够很清晰地看到这样的一个框架,不过已有的事实表明,不可见的环境是可以有效报道的。
  不管怎样,现在有了一条出路,一条漫长但确实存在的出路。随着更多人力和物力的投入,减少虚拟环境和现实环境的差异将变得更加可能,到那时国家体制的运转将越来越多地依赖同意,而不是强制。李普曼在文末说到,恐怖虽然巨大,但不是无所不在。公众舆论将如何实现可能,是可以去做而且将能做到的事。他相信在以后的不断探索和研究中,我们将把公众舆论看得更清楚,而不再是深陷在偏见的漩涡里。
  
  参考文献
  ①沃尔特?李普曼著,阎克文,江红译:《公众舆论》,上海世纪出版社,2006
  ②陈力丹:《舆论学――舆论导向研究》,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9
  ③胡钰:《新闻与舆论》,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1
  ④黄旦:《舆论:悬在虚空的大地?――李普曼阅读札记》,《新闻记者》,2005(11)
  ⑤姜红:《舆论如何是可能的?――读李普曼笔记》,《新闻记者》,2006(2)
  ⑥韦中华:《李普曼何以成为巨人?――读传》,《新闻记者》,2007(5)
  (作者:安徽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研究生)
  责编:叶水茂
  

相关热词搜索:舆论 公众 之论 公众舆论如何“舆民之论” 公众舆论 李普曼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