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广播驻站记者的关键素质]驻站记者

发布时间:2020-02-24 来源: 幽默笑话 点击:

  【摘要】广播记者和一般记者的不同处,在于他的采访和写作要考虑到广播是以声音取胜的特点,要善于录音采访和广播节目的制作。而广播驻站记者是广播记者中一个特殊的群体,笔者认为,要做一名优秀的广播驻站记者必须具备“求实”、“热诚”、“勤学”、“敏锐”、“吃苦”、“创新”、“应变”、“开拓”等关键素质。
  【关键词】广播 驻站记者 素质
  
  广播记者属于新闻记者的一个类别。广播记者和一般记者的不同处,在于他的采访和写作要考虑到广播是以声音取胜的特点,要善于录音采访和广播节目的制作。
  广播驻站记者就是广播电台因为新闻采访需要在其登记地以外地区派驻的从事采访、组稿、通联等新闻业务活动的采编人员。广播驻站记者作为广播记者中一个特殊的群体,必须具备一些关键素质,方能胜任在地方的新闻工作。而这些关键素质又是由记者站的特殊性决定的。
  首先我们来谈谈什么叫记者站?记者站的特殊性和特点是什么?
  记者站是新闻媒体为扩大新闻源而派出的从事新闻采编的机构,是媒体同驻地党委、政府及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的桥梁与纽带。其主要目标是与当地领导及部门沟通联系、增进了解,建立彼此的信任,谋求最大程度的合作。可以说,媒体设在各地的记者站既是新闻单位延伸到各地的前哨阵地,又是媒体在各地相对独立的工作机构和事业单位。记者站的两重性决定了驻站记者工作的特殊性,从历史和现状来看,记者站主要有五大特点,每一特点都有其优势与劣势:
  一是远。记者站远离媒体本部,使得工作中时常有许多情况和问题来不及或不方便向本部请示汇报,需要当机立断,独立作出决定,因而工作上具有相对独立性。
  优势:由于身在外地,自主性、机动性强,从事新闻采访工作时相对灵活而又独立。
  劣势:由于远离媒体大本营,一旦疏于管理和监督,记者站就会落入松散状况。
  二是小。记者站一般人员都较少。由此,既要求单兵作战能力强,又要求集体素质高,团队协作精神强,系统组合效果显得尤为重要。
  优势:人员少,费用、管理成本都较低。
  劣势:一旦面对地方突发新闻事件,记者站有时人手不够,精力不济,难于把握,采访疲于应付,报道往往缺少大策划、大协作。
  三是快。作为新闻媒体的派出机构,由于记者站长期在一线,所以新闻获取渠道多,接触信息速度快。
  优势:在新闻发生的最前沿,能够快速赶到新闻现场获取第一手材料。
  劣势:由于人单势孤,记者采访有时蜻蜓点水,简单报道了之,不再进行深度报道。
  四是点。驻站记者长期在一个地方工作,采访内容主要集中在点上。
  优势:地方特色新闻是记者站报道的优势,相对来说驻站记者更能及时了解地方的新情况、新问题。
  劣势:采访主要集中在地方,缺少宏观意识,稿件反映点多面少。
  五是杂。记者站的工作任务,过去主要是“采写新闻报道,调查反映情况,沟通联系群众”等三大任务,现在随着媒体的发展,又增加了经营、发行、接待等多方面任务,需要统筹兼顾。
  优势:由于要承担各项工作,驻站记者的能力会得到全面锻炼。
  劣势:由于要忙于各种事务,记者的新闻宣传业务难免不受到影响。
  有人说,新闻媒体竞争最后将是人才的竞争,记者素质的高低,才是新闻媒体成功发展的决定性因素。笔者认为,要当好一名广播驻站记者,一定要做到以下四点:(1)要思想敏锐,对客观事物的变化反应快。特别对于突发新闻,发现快,采、写、录、制、编发快,使听众能听到本台的“最新消息”和“正在发生”的事实,满足听众的求新欲望。(2)要有口头语言的表达能力和对新闻现场实况变化的应变能力。善于根据事实判断题材,决定采用恰当的表现形式。(3)要有跟踪采访和迅速搞清事实真相的本领。要有无畏精神,不论事情多复杂,阻力多大,都要追根问底、搞清是非曲直,对重大事件进行及时连续的报道。(4)要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三贴近”的意识和不谋私利的作风,这也是广播驻站记者的道德观和人格立场的根本。
  近几年一些媒体屡屡发生虚假报道、泡会议、人情稿、有偿新闻、广告新闻等不良事件。这些事件涉及记者的道德素质、新闻传播业务规律的方方面面,应当引起每一个常驻外地的广播驻站记者的认真反思。
  笔者认为在对记者进行教育、规范的同时,更要形成一种有效的氛围,在传统的基本要求的基础上,强化记者的关键素质。而在当前形势下,“求实”、“热诚”、“勤学”、“敏锐”、“吃苦”、“创新”、“应变”、“开拓”,就是广播驻站记者的关键素质。
  关键素质之一“求实”
  广播驻站记者在实践中要真实报道新闻,正确引导舆论,努力传播知识,热情提供服务,不断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和文化需要。
  概括地讲,就是要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其主要内容包括:一是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旗帜鲜明地宣传党的政治主张和政治观点,宣传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二是要努力使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及时准确地通过新闻报道与广大听众见面,以激发人民群众积极投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不断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热情。三是热情讴歌人民群众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的业绩,正确反映人民群众的迫切愿望、呼声和要求。四是勇于揭露、鞭挞违背、损害人民利益的错误思想和行为及揭露社会丑恶现象。
  关键素质之二“热诚”
  采访是一种创造性的劳动,要写出有分量的新闻稿件,记者必须深入到发生新闻事件的现场进行实地采访。对于一个新闻事件,尤其是到了新闻事件现场,记者必须带着思想冷静地观察和思考,透过现象抓住最能反映事件本质、最有说服力的现场情节,向观众报道最有价值、信息量大的新闻。所以说,一名成功的广播驻站记者必然是充满热诚地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群众的忠实实践者。
  关键素质之三“勤学”
  作为一名广播驻站记者,长期在外地单独工作。他首先要自强自立,坚持刻苦学习和实践,用科学的理论来武装自己的头脑,用先进的思想指导自己的言行,不断加强党性修养锻炼,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无论在任何环境任何情况下,都能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都能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做一个政治合格、思想坚定、跟得上时代潮流的新闻记者。
  关键素质之四“敏锐”
  作为媒体延伸到地方的耳目,广播驻站记者必须做到“反映敏感”。因此驻站记者必须做到搜集新闻线索要“千方百计”,深入群众采访要“千言万语”,深入社会要“千山万水”。要积极主动和各个领域、各条战线保持密切联系,建立相对固定的信息搜集点等,确保在第一时间抓新闻、抓线索、时刻牢记新闻的典型性、新颖性、时效性原则。
  关键素质之五“吃苦”
  广播驻站记者必须具备敬业精神和奉献精神。当好记者,要力争做到“五勤”。一是勤思,即时时、事事、处处都注意留心,多动脑筋思考问题,以便从中提炼出新闻来。二是勤看,这样做主要是能够及时掌握和了解当前的报道动态,而且还能培养自己用新闻眼来看待周围发生的事物。三是勤听,能经常倾听人们的一些意见以及社会活动中的某些闲谈议论,也是捕捉新闻信息的有效途径。四是勤问,凡事要有一种好奇感,特别是在听到一些有价值的新闻时,要追根溯源。五是要勤体验,常言道:纸上得来终非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关键素质之六“创新”
  创新对于广播驻站记者来说,它有着更丰富的内涵。新闻之“新”,本身也包含了创新的要求。创新之于新闻记者,可以是媒体理念的创新,采写实践的创新,宣传内容的创新等等。广播驻站记者工作在一线,他们作为时代前进的见证者,如果没有足够的创新素质、创新能力,不能用创新的视角和超前的思维来把握时代前进的脉搏,就会被社会所淘汰。
  关键素质之七“应变”
  驻站记者人少事多,往往常有力不从心之感。这就要求广播驻站记者必须一专多能,加强“应变”锻炼,成为“全能人才”。既要熟悉广播新闻的采、编、播工作,又要掌握录音剪辑、合成、传输等十八般武艺,同时还要精通电脑、驾驶等多种现代技能。此外,驻站记者还要加强“外交”工作,广交朋友,扩展“外援”。这样才能把驻站记者的触觉延伸到各个领域、各条战线。
  关键素质之八“开拓”
  广播驻站记者,要锐意进取,勇于实践。实践是创新的磨刀石,开拓是创新的加速器。一个优秀的广播驻站记者应当具备开拓的激情、思路和动力,大胆探索推进新闻宣传工作发展的新思路、新办法,推动事业发展。
  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加强广播驻站记者素质建设。
  (1)采取多种形式组织记者学习政治理论。媒体除定期或不定期地组织记者学习政治理论、邀请一些专家学者授课外,还应有计划地分期分批组织驻站记者去进修或参加有关部门组织的短期政治理论学习,参加教育培训、参加职业道德教育等。
  (2)鼓励自学与强化培训相结合。媒体要针对广播驻站记者队伍实际,采取以业余自学为主、参加短期培训和脱产学习为辅的方式,鼓励记者自学和参加一些高等院校举办的新闻专业的函授学习,以提高广播驻站记者的业务素质。
  (3)鼓励广播驻站记者深入实际、深入生活、深入群众。同样一个新闻题材,为什么有的记者写得很生动,有的记者却写得枯燥乏味?根本的原因就在于是否真正深入实际、深入生活、深入群众。
  (4)引入竞争机制,不拘一格选用人才。广播驻站记者只有树立强烈的竞争意识,增强忧患意识,居安思危,不断更新观念,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奋发有为,才能面对各种严峻的挑战,才能适应新闻宣传工作要求。
  总之,广播驻地方记者站,要想完成好党和政府的重托,在社会正在进行转型的今天,必须把提高驻站记者素质当作发展记者站的第一要务,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坚持以人为本这个核心,认真抓好自我完善,运用统筹兼顾这个根本方法,努力拓展功能,力求取得跨跃式发展的成果。
  (作者单位:安徽广播电视台记者部)
  责编:周蕾

相关热词搜索:试论 驻站 素质 试论广播驻站记者的关键素质 中国记者的关键素质 广播记者现场播报能力初探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