谣言止于智者,始于智障 [谁在相信谣言?]

发布时间:2020-02-24 来源: 幽默笑话 点击:

  【摘要】在口头传播时代,谣言作为一种社会信息的反馈就已经存在并发挥作用了。本文以最近发生并已平息的“抢盐”事件为例,着重分析谣言是如何越过时空、知识背景、职业等诸多障碍,得以广泛传播并导致一系列看似不合理的集体行动的。对谣言的演变以及社会语境进行深入考量,有助于增强对谣言的疏导能力。
  【关键词】谣言 社会语境 公信力 新媒体
  
  谣言是世界上最古老的传媒①,伴随着人类发展史而存在和发展。对谣言最为系统的研究始于二战期间的美国。不管政府还是民间机构,都把谣言作为潜在破坏力的一个根源。谣言控制学派多把谣言做为社会失序的一种表现,是社会态度和动机的投射。然而,这次“抢盐”事件发生前,并没有官方对之进行话语构建,所以之前研究认为谣言是对政府进行话语构建之后的抗议和反斥这一观点在分析此次事件时是没有说服力的。该事件的独特性值得我们进行深入的解读。
  一、“谣言”的定义及其评介
  虽然谣言的心理投射在每个人的心中都是大同小异,但如真对谣言进行准确界定却不是那么简单。给出的定义很难涵盖谣言的种种变体,而且很难说清谣言的特点。虽然如此,对谣言的分析仍存在某些共识。从上世纪四十年代至今,一些有代表性的定义可总结如下:②
  1、谣言是一个参照当前时事、旨在使人相信的命题,在未经官方证实的情况下广泛流传(Knapp,1944)。
  2、谣言是一种在人与人之间流传的,对公众关注的事物、事件或问题的未经证实的叙述或阐释(Peterson&Gist,1951)。
  3、谣言是在一群人议论过程中产生的即兴新闻(Shibutani,1966)。
  4、谣言是一个未经证实的、广泛流传的命题(Rosnow&Fine,1976)。
  5、谣言是在社会中出现并流传的未经官方公开证实或者已经被官方辟谣的信息(卡普费雷,1991)。
  谣言有其自身的产生逻辑和传播特性。定义者试图寻找的就是内在的逻辑以及关于独特性方面的区分。综合分析,有几个方面较引人注意:首先,都承认是官方渠道失语或者缺乏可靠证据这个前提(传播前提);其次,通过口头在人际之间传播(传播渠道);最后,谣言的内容涉及到自身的利益或情趣,是公众关心的内容(传播内容)。另外,从以上定义可以看出,谣言的定义者大都把谣言产生的原因归为“社会失范”。有的学者甚至这样指出流言和谣言的区别:流言是讹传的,谣言则是有意捏造的③。
  如此对谣言进行定义和区分免不了陷入理论研究的困境。如果谣言只是一种有意捏造,那这种谣言必定是完全不符合现实环境。既然不符合现实,那如何会在社会中广泛传播?又如何能引发人们心中积郁的恐慌、继而引发相关的集体行动?事实显然不是如此。
  也有学者认为:谣言是社会群体解决问题的工具形式,是人们在面对种种不确定的情况时所能采取的“自我防卫”。因此谣言是一种“集体交易”之后产生的“即兴新闻”,是“一群人的智慧的结果,以求对事件得出一个满意的答案”(Shi-
  butani,1996:56 62)。因此,北大的胡泳认为“谣言既是一种信息的扩散过程,同时又是一种解释和评论的过程。谣言内容的演变并非源于记忆的失真,而是很大程度上源于谣言在整个传播过程中的解释和评论的演变和强化。”④
  笔者倾向于此种说法,同时认为:谣言并非都是“有意捏造”,很多时候谣言是绕过正规渠道的意见表达方式,这种“绕道”行为并不是正规渠道的替代品,而是补充品。不管是信息如何发达和言论自由如何开放,只要存在官方话语和官方文本,就一定存在非官方对舆论热点事件进行的补充性评论。所以,笔者也认为,谣言不可能被消灭,只能被疏导。
  二、“抢盐”事件始末
  北京时间2011年3月11日13时46分,日本本州东海岸附近海域发生9级地震。12日,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发生爆炸,陷入危情的还有女川核电站和东海核电站,冷却系统停止运转,核辐射水平较之往常超标数百倍。同时,核泄漏已影响到日本的出口产品。
  3月15日上午10点到下午3点之间,许多市民的手机上都收到了这样一条短信:“BBC报道,日本政府已经确认严重核泄漏,所有亚洲国家应该立即采取必要措施……”该消息还称,“首批污染物质下午4点就会到达菲律宾”。此条消息也以英文版本见诸微博,并被转发N次。
  由于中国距离日本较近,再加上洋流因素的影响,所以网上开始大量流传日本的核辐射辐射范围将危及我国的北方及沿海地区。大约在3月16日左右,全国各地出现抢购食盐的现象。一时间全国盐价疯涨,食盐紧缺。超市出现抢购风潮,不少超市在门口贴出“食盐售罄”的海报,但不少市民仍然没有抢购到食盐,面临着“等盐炒菜”的窘境,激发起人们心理的恐慌。
  以浙江无锡为例,17日下午1点,储备库中的第一车盐运出仓库,晚上10点,第一轮铺货基本结束。但是各大超市依旧抢购严重,有三个原因,一是超市没有执行限购令;二是超市没有做好相关准备,不敢把盐上架;三是运输方面还不到位。18日起,商务局在每个大型超市派驻联络人,密切关注超市动态。
  18日6点,已经有500吨小包装食盐铺向各大超市。18日早,各大超市货源充足。同时,超市也开始执行限购措施,虽然排队现象还时有发生,但大局已定,盐价也开始大幅回落到正常水平。19日早,8辆40吨卡车同时运往30个乡镇,晚9点全部到位。3天内,盐业公司共销售了食盐1400吨,而去年同期,月销量不足900吨。20日左右开始出现消费者要求退盐的情况,抢盐风潮经历一个星期左右的酝酿和发展,大体结束。
  但我们不禁反问的是:究竟什么原因使得食盐抢购的“谣言”得以传播,并引发全国性的食盐抢购风潮?这种传播的过程中,什么因素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简言之:谁在相信谣言?
  三、谁在相信谣言?
  谣言的产生和传播是社会文化心理和社会语境的一种折射,此外谣言效果的产生也是之前事态发展的延伸。那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此次规模空前的“抢盐”风潮呢?
  1、社会语境的变迁和社会矛盾的积累
  中国正处于改革的关键时期,也是矛盾的多发期。社会整体语境的变迁,公民意识的觉醒都对政府的执政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当公民的知情权没有得到满足时,这种不满不会因压制而消灭,而是以谣言的形式重新表现出来,所以谣言也是公众缺乏安全感的表现。此次的“抢盐”事件正是民众出于对食品安全的担忧,其强烈的不安全感通过“食盐”这一个介质表现出来的。
  2、重要事实性信息的缺位
  这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故事的主题必须与传谣者和信谣者有一定的重要性或者相关性,二是真实的事实必须用某种模糊性掩盖起来。以此次的“抢盐”事件为例。首先,食盐对每个人都是一件重要的东西;其次,一般的群众缺乏对盐业知识的了解。
  3、渐进的“谣言化”
  谣言的传播要经历一个选择和强化的过程,这种过程通过集体或者个人的投射而完成。所谓的投射是指将一个人的情绪反映到他对周围世界的理解中,没有完全使用公正而客观的证据。如果我们听到的谣言给事实一个符合我们生活的解释,我们更愿意相信并传播它。谣言的内容是“渐变”的,日本核危机出现后,公众相互告知如何防辐射的常识,最后经过选择和强化,“碘可以防辐射”成为大家的注意焦点。由于大家平时食用碘盐,对碘盐的熟识度很高;再加上日本地震引发的核泄漏危及到海洋安全,而大多数公众倾向于认为食盐是从海水中提取的。这两种观点得到强化之后,关于防辐射的谣言慢慢的转为对食盐安全的担忧。
  4、新媒体影响下的从众行为和群体极化
  从众行为的形成包括规范影响和信息影响,规范影响是“与群体保持一致”以得到别人的接纳或赞赏;信息影响来自于其他人对自己提供事实的证据。
  对于从众行为,戴维?迈尔斯指出:集体主义国家比个人主义国家更容易受到从众的影响。此次“抢盐”事件,英国《金融时报》中文网的一篇评论直指“传统文化形态”:中国人习惯于从众,而不是独立思考。这两个社会背景因素也推动了从众行为的发生。从众行为的发展会衍生出“群体极化”。莫斯科维奇对群体极化的解释是:讨论可以强化群体成员的平均倾向,群体极化使群体更趋理智或者更趋疯狂。怀特(Robert Wright,2003)指出“互联网提供了一种便利条件,使相同目的的人集结起来,令分散的敌意更加明确,也能够动员致命的武装力量。”⑤在互联网上产生的信息能够影响其他形式的媒介内容生产;新媒体技术及其背后的商业价值都强调速度第一,核实信息的时间大大缩减,进入信息传播网络的人数激增。具体到这次事件中,“抢盐”的信息大多是通过人际传播的方式,如手机、QQ群的转发、微博等使之被推广出去,由于人际传播具有的强大的传播效果,“抢盐”就变得可信而温情。
  谣言是一种社会情绪在社会事件上的投射。“抢盐”事件的独特之处在于它是一种典型谣言之外的“另类谣言”:没有刻意编造,也没有人从中获得巨额的利益。简要来说,是国民素质和国民心理的一种外化。在社会日新月异的时候,公众的“媒体素养”并没有与现代化保持一致,公民保持理智和清醒是杜绝谣言最好的方法。■
  参考文献
  ①[法]让?诺埃尔?卡普费雷著 郑若麟译:《谣言:世界最古老的传媒》,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1月
  ②④胡泳,《谣言作为一种社会抗议》,《传播与社会学刊》,2009(总)(9):67、94
  ③周晓虹:《现代社会心理学:多维视野中的社会行为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P427
  ⑤戴维?迈尔斯:《社会心理学》,人民邮电大学出版社,P224
  (作者:中国传媒大学电视与新闻学院新闻系舆论学2010级研究生)
  责编:周蕾

相关热词搜索:谁在 谣言 谁在相信谣言? 不要相信谣言 与其相信谣言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