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参与公共事务的特性探析 中学生如何参与公共事务

发布时间:2020-02-24 来源: 幽默笑话 点击:

  【摘要】本文分析了微博在“随手拍照解放乞讨儿童”事件中发挥作用的机制,并结合该案例进一步探讨微博参与公共事务的特性。本文认为利用微博可提升参与的广泛性和积极性,衔接信息断裂层,使公众参与的内涵得以延伸并呈“泛组织化”特征,但是微博不能代表全体公众,并且具有一定的盲目性和冲动性,有其自身的缺陷。即便如此,微博作为一种新的参与公共事务的渠道正在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新媒体 微博 公共事务
  
  微博自诞生以来以其强大的信息传播能力和创新的交互形式吸引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对公共事务的讨论中来。2011年初,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于建嵘教授开设的“随手拍照解救乞讨儿童”(后简称“随手拍”)微博引起广泛关注,是微博参与公共事务发挥强有力作用的见证。
  那么微博在这个事件中是怎样发挥作用的?它对公共事务的参与又表现出什么样的特性?这是本文要探讨的问题。
  一、案例事件中微博的信息传播路径和作用机制
  微博一个重要的信息传播机制是“@”,即“提到”,信息发布者既可以在微博这个广阔的平台上进行大众传播,又可以通过“提到”某人让特定的人群必然收到信息,从而实现人际传播。网友对乞讨儿童拍照并发表至微博时附加“@随手拍照解救乞讨儿童”,提醒“随手拍”有一条微博提到它了,于是线索被传播给了“随手拍”的微博。“随手拍”将这条微博转发到自己的主页。关注该微博的粉丝都可以获得信息,其中部分受众将继续转发,变成为信息的传播者,使信息在全国各地的微博用户间传递开来,其中也包括社会精英和决策者。另外微博上发起的解救乞讨儿童行动形成引人注目的公共事件,吸引传统媒体的跟进报道,同样引起少用或不用微博的人的关注。微博即是在上述信息传播过程(如图1)中参与公共事务并发挥如下作用:
  1、直接作用于乞讨儿童
  面对流浪儿童,除了公共权力救济,作为有益补充的私力救济具有强大的影响力。在“随手拍”事件中,网民不再仅是声势的制造者,更是城市治理的行动者:首先,及时通知公安部门乞讨儿童的具体位置,提供搜查线索,进行及时解救;其次,成为沟通志愿者和爱心公益组织的桥梁,促使这些组织协助解救,并通过捐款、接纳等方式解决被救儿童的后期安置问题;第三,微博用户中可能有儿童的亲属或者相识的人;最后,有些儿童是由于被拐而被迫乞讨,受众中也可能潜有悔过人贩,在微博上直播过不少打拐事件的邓飞即直播过人贩子自首的过程,可见微博的感化功能也具有很大的潜力,从人贩的角度对解救乞讨儿童发挥作用。
  2、通过内外双重机制影响政策
  外机制是指通过舆论压力对决策者起到一种督促和推动作用,正如社会学里所说的“造势”和“溢散”作用。在这个案例中,即是对乞讨儿童的议题从微博这种新媒体扩散到传统媒体议题再扩散到政策议题的过程,也是该议题在大范围公众之间扩散的过程。正是通过这种扩散达到了造势的目的,敦促决策者尽快解决矛盾。
  内机制则是通过作用于对政策的制定产生直接影响的群体,如人大代表,从而推动政策变革。如韩红等人也通过微博关注此事,在两会上力争法律完善。
  二、微博参与公共事务的特性
  1、微博使用者的构成
  了解微博使用者的构成是分析微博群体参与者的心理及他们参与公共事务特点的基础。
  (1)普通民众。微博常被称为“草根媒体”,普通民众便于并乐于在这样一个新兴的公共空间获取海量信息、发出自己的声音。在“随手拍”案例中,拍照上传的多为匿名群众,他们的流动性和分散性强,可以搜罗全国各处的乞讨儿童。
  (2)社会精英。很多微博选择“精英化”模式,用“明星效应”迅速聚焦和锁定大量粉丝。而名人也希望通过微博分享所思所想、塑造形象、提高话语权。在案例中,于建嵘等学者,律师甘元春等业内精英,姚晨、韩红等明星都通过转发、评论,对事件作出回应。
  (3)团体组织。越来越多的专业组织开始注册微博或建立“微群”,以吸引有着共同志趣的人群集结,方便组织内部人员的沟通或者以一个团体的姿态与外界沟通。例如,“平安汕头”是汕头市公安部门的博客,他们通过“随手拍”的微博获得线索和互动,参与其中的还有“京华时报”等传统媒体微博、“黑龙江义工联盟”等公益组织微博。
  2、微博用户参与群体性事件的心理
  “随手拍照解救乞讨儿童”是由网络发端的事件,又因微博的存在而呈现新面貌。为什么它会吸引那么多人的参与?了解参与者的心理动机,才能更好地理解公众利用微博参与公共事件的特点。
  (1)新奇心理。根据2010年11月16日新浪微博开发者大会公布的数据①,新浪微博的用户大部分是年轻群体,其中22岁以下的用户占47%,这些微博用户活跃度很高,特别是手机微博用户,对新技术敏感,更具开放和冒险心态。
  (2)被感召心理。微博上信息是感性而情绪化的,其传播容易变成情绪传染。请看下面摘自“随手拍”的微博:
  @伟轩visan:金三角,公贸地下通道口。一个十五六岁的孩子。操着一手工整的粉笔字在地上写着。很心酸呐。这个孩子已经残疾,没有了双腿。一双渴望的眼睛,仿佛正在等待我们解救。大家帮帮忙吧。(3月6日23:14)
  网友用亲身体会和朴实动情的语言发出呼吁,下面附上照片,强烈的现场感让受众深受感召,倾向于自觉参与到解救乞讨儿童的活动中来。
  (3)剧场心理。当演员以其卓越的表演使观众情不自禁地暂时参与剧情创造时,观众会获得情感满足和精神愉悦,演员也会由于观众肯定性情绪的反馈而受到鼓舞。②微博就像一个大“剧场”,如果我们把案例中主导事件发展的群体假设为“演员”,参与事件的群众就是“观众”,前者的各种行为如两会提案、成立救助基金等,则相当于“表演”。群众受剧场心理的驱动,积极拍发照片,为乞讨儿童寻求帮助,感觉自己也承担了一定的戏份。相应的,事件主导者看到自己获得支持,也会更加努力。这种心理能提高人们的参与积极性,创造一个“全民解救乞讨儿童”的浓郁氛围,但是毕竟曲终则人散,如果只是受到剧场心理驱动而进行的参与,是不能持久的。
  (4)追随偶像和权威的心理。偶像在受众心中产生了肯定的情感,受众倾向于接受偶像宣传的思想观念,传播活动适当运用偶像崇拜心理可以提高传播效果。韩红、姚晨等明星常现身解救乞讨儿童微博。“随手拍”还曾转发视频微博称林志颖、韩庚、徐若?等27位明星共唱公益歌曲《孩子》。受众看到这样的明星阵容,首先想看看自己喜欢的明星在其中的表现。
  追随权威的心理也有所体现。这里权威指舆论领袖、行业精英等公众人物。有人认为微博给普通大众更多的话语空间和自主权,权威的影响应该减小。这是将“威信力”和“影响力”两个概念有所混淆。的确,网友对权威话语的质疑声更多了,但从另一方面来讲,权威的影响力则恰恰得到了增强。首先,他与普通群众近距离接触,有亲近感;第二,其言行公开于众,更具真实感,让公众知其有所作为,从而增进信赖感;第三,微博是施加影响力更好的平台,如果没有微博,于建嵘无法号召这么多人参与,也不会创造出这么大的影响力。
  (5)自我实现心理。美国学者华莱士在《互联网心理学》一书中曾阐述过自己的一项研究:“人们会惊讶于互联网用户的利他主义精神。对助人心理学几十年的研究表明,在网上人们总是比实际生活中更乐于帮助陌生人”③这一理论的根源在于网络自由与共享的伦理精神,它为打破封闭、克服狭隘保守的心理提供了可能。微博作为网络媒体的新发展,自然也继承了这一特征。
  微博具有很强的社会属性,为人们的社会交往提供了新的模式,微博社群圈子的构建成为一个人生活方式和文化归属的反映。公众在现实社会中无法实现的自我,可以在微博这个新的身份构建平台得以实现,起到“心理补偿”的作用。同时,人们内心的善恶观念、同情心和自觉行动力被激发出来,并有了发泄场所,在行善的过程中觉得自己的价值得到了体现,心理上产生满足感。
  3、公众利用微博参与公共事务的特点
  通过上文的分析,不难概括出公众利用微博参与公共事务时呈现出以下特点:
  (1)参与的广泛性和积极性。首先,自身的新奇心理,名人、偶像等社会精英的号召,网络的情绪渲染,都使微博用户容易产生关注兴趣,增强参与意识;其次,微博打破了人们获得社会支持的时间和空间局限,推动广泛参与;最后,互动性强,参与有所回馈,一定程度上保持参与积极性的持续。
  (2)信息断裂层得到衔接,提供参与平台。最初以社交功能为主的微博,作为信息交流平台的功能越来越凸显。第一,微博建立的并非双向关联,而是单向“关注”,减少了建立关系的成本,更具有大众传播属性。第二,随着社会化媒体的发展,个人信息透明化更易于被接受,由此带来的是更值得信赖的人际圈子。有国内学者认为,“未来搜索引擎和社区媒介的界限日益模糊”④,人们不必在太多无效连接中耗费精力,而是可以将需求发布到社区中,从自己信任的圈子里获取信息。而目前这种最受欢迎的社区媒介即是微博。名人认证的功能使其专业性更强,各种社团也通过微博发布公告,微博能够在虚拟空间与现实社会中找到一个平衡点,很具社会功能性意义。第三,微博碎片化的信息传播模式有其自身的缺陷,即信息的海量膨胀、杂乱无章,“去深度化”与“价值缺失”。为了弥补这种缺陷,微博今后的发展趋势是承担信息集散地的作用,就像一个“大超市”,信息有了一定的整合,但又不是“专卖店”。你既可以漫无目标地到处走走,随意浏览粉丝动态;也可以有针对性地逛一个“货架”,专门关注解救乞讨儿童微博或其他感兴趣的微博。不求微博让我们对信息有多深刻的了解,但求在一个特定的领域让我们获得最新线索和多方面看法。
  (3)公众参与的“泛组织化”。“意见领袖”曾在传播过程中有着相当重要的地位,但是互联网诞生后这一概念受到了挑战,“草根”拥有充分的话语权。然而,微博中“意见领袖”的地位又有了回升,名人微博占据大量的网络公共空间。这看似与网络的“草根性”有所违背,其实不然,因为这些意见领袖是网民自行选择、因人而异的。你所“关注”的意见领袖,你的朋友不一定“关注”;公众参与公共事务需要意见领袖作为组织者,进行号召、联络等工作,否则只能是一盘散沙。
  微博中的公众参与是可以有组织的,但是微博“单向关注”的特点使意见领袖与其他公众的关系非常灵活,有很大的自由选择空间,形成一种“泛组织化”的公众参与管理模式。以于建嵘为首,包括其他社会精英和团体的事件主导人群形成“解救乞讨儿童的组织”,这是一个较为稳定的封闭的圈,该组织外部则围绕着一个半封闭的圈:圈外是尚未“关注”该组织的普通网友,对组织的事务贡献不大;圈内的网友则“关注”了该组织内人物的微博并进行转发、评论,这就从组织内部的协作、管理扩展到组织的外部,与外部人员和外部组织进行沟通协作、互帮互助,也提高了普通公众参与的组织性和质量。但是圈子的半封闭性导致人员的流动性,公众可以很轻易地从圈内到圈外、从有组织的参与中脱离出来,持久性不能得到保证。
  (4)从“围观”到行动,公众参与的内涵得以延伸。有学者研究表明,新媒体易于催生群体事件,并且这些群体事件出现了“网上”“网下”联动的特点,即出现了一种“现实与虚拟并存型群体性事件”,有许多信息传递是为了采取行动,让民众行动更正政府作为。⑤而微博对于网友的号召力是很强大的,上述特征应当更加明显。广义的公众参与包含很多层面,“传统的公众参与被理解为公众对政府政策参与,后来发展到对公共事务的直接治理”⑥,社区自治就是最突出的表现。如今微博打破了真实社区的界限,公众对公共事务的直接治理也会有所扩展。因此,微博直接作用于乞讨儿童也是公众参与由“说”向“做”延伸。
  不过,并不是说这种形式的参与是随着新媒体的产生而产生的,例如环境保护等志愿者公益行动一直存在,只是现在我们对于“做”的意识增强了,“做”的范畴和影响力更大了。
  (5)有一定的盲目性和冲动性。目前新媒体参与公共事务的硬伤是技术成本高。微博使用者需要有良好的经济状况,仅能为一部分人提供参与渠道。在“解救乞讨儿童”一事中,我们的初衷是好的,但是谁能听听乞讨者的声音呢?他们无法用微博与公众进行交流。另外从微博用户的参与心理来看,盲目性和冲动性也是有的,他们跟随名人明星一哄而起,看到其他人也这么做,也就参与其中。但是很多网友并不具备充分的法律知识和政治素养,再加上微博自身的快捷性,使他们在深入分析之前就已经采取行动了,比如当意识到随意拍照上传可能涉及肖像权和隐私权的问题的时候,已经有大量的照片存在于网上了。
  而且微博的焦点瞬息万变,受众关注点也会随时转移。如图2是对“随手拍”微博信息数量的统计,统计时间为1月25日(该微博建立时间)至3月17日,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这种关注度的下降。
  对乞讨儿童等公共事务的关注与关怀不能只是借着新媒体的热潮一时兴起,必须要真正提升公众的参与公共事务意识和人文关怀意识,对弱势群体给予持久性的帮助。但是,尽管“随手拍照解救乞讨儿童”备受争议,我们需要肯定的是微博作为一种新的参与公共事务的渠道正在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它所承载的精神内核“草根性”是一种发展趋势,对今后媒体的进一步发展有积极意义。怎么弥补微博参与公共事务的局限,从“激情参与”到理智思考,从一时兴起到制度性纳入,使新媒体更好地为公众服务,也是我们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
  
  参考文献
  ①《新浪微博突破5000万用户》,http://net.省略/hdjxs/2010-
  11/18/content_3842710.html
  ②刘京林:《传播中的心理效应解析》,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9
  ③[美]华莱士:《互联网心理学》,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1
  ④李林容、黎薇,《微博的文化特性及传播价值》,《当代传播》,2011(1)
  ⑤曾庆香、李蔚,《解析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对群体性事件的传播框架》,《当代传播》,2011(1)
  ⑥蔡定剑:《公众参与风险社会的制度建设》,法律出版社,2009
  (作者:中国传媒大学电视与新闻学院传播系09级学生)
  责编:姚少宝

相关热词搜索:探析 公共事务 特性 微博参与公共事务的特性探析 谈谈公共事务报道的新特征 公共事务的含义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