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幽默故事

发布时间:2017-02-12 来源: 幽默笑话 点击:

文言文幽默故事篇一:有趣的成语故事

成语故事:29,何凤群

叶公好龙

相传,春秋时期,有个楚国人沈诸梁,字子高,是叶地县尹,因此自称叶公,大家都叫他“叶公子高”。叶公喜欢龙的癖好名扬四方。他不但在身上的佩剑、凿刀上雕着龙,家里的门窗梁柱上也刻着龙,就连墙上都绘着龙的图案。叶公喜欢借着自己的名气在别人面前炫耀,自己是多么了解龙,以彰显自己有文化、有品位、与众不同。天界的天龙知道人间有这样一个好龙成癖的人,十分感动,决定要下凡来走一趟,向叶公表示谢意。

一天,叶公正在家中午睡,一时间忽然风雨大作,电闪雷鸣。梦中的叶公被惊醒了。他急忙起来关窗户,没想到天龙从窗户外探进头来,吓得叶公浑身发抖。叶公支支吾吾地问:“你你,你是什么怪物?”龙说:“我就是你最喜欢的龙啊,今天特地来看你的,打算陪你住一段时间”。叶公一时说不出话来,转身往堂屋里逃,不料在门槛处打了个踉跄,刚直过身来,又看见一条硕大无比的龙尾横在面前。叶公无处可逃,吓得面如土色,顿时瘫软,不省人事。天龙瞧着晕倒在地的叶公,感到莫名其妙,心想:“你不是很喜欢我吗?为什么见了我像见了鬼一般,你这说一套做一套的人,真没劲儿,我还是回去吧!”于是,天龙扫兴而归。 这则寓言讽刺了那些说一套,做一套的人。比如有些人,嘴上说自己很爱国,而实际上却只顾自身利益,不顾国家的命运。有些

学生耍小聪明,在父母面前假装很喜欢学习,试图赢得赞赏,实际上却很惧怕学习。

(下面一段文言文选自【汉】刘向《新序·杂事五》) 叶公子高好龙,钩以写龙,凿以写龙,屋室雕文以写龙。于是天龙 闻而下之,窥头于牖,施尾于堂。 叶公见之,弃而还走,失其魂魄,五色无主。是叶公非好龙也,好夫似龙而非龙者也。

文言文幽默故事篇二:文言文搞笑翻译--邹忌讽齐王纳谏

邹忌讽齐王纳谏

选自《战国策》

正经翻译:

从前有个帅哥叫邹忌,身高1米85以上,身材也老好了,眼神酷似犀利哥。一天穿上工作装,这是一种风靡一时的高档时装,比瑞士手表都牛X,只送给有身份的人,绝不对外销售并坚决打假,发现冒穿一律拉到菜市场砍了。所以忌哥也不由自主地想起了玉凤姐的名言:其实我很美。看着镜子里的大帅哥一阵狂喜,死活要他媳妇说他和传说中的城北帅哥徐比怎么样。他媳妇脱口而出:汗,哪个帅哥徐?他要看见了,估计直接提把菜刀跑韩国去了——整不成忌哥那样,杀了医生再自杀!帅哥徐怎么说也是齐国传说中著名的少女、少妇杀手。忌哥感觉媳妇在忽悠。又问他小媳妇(那个时代小媳妇是可以娶进家门的,真和谐,嘿嘿):我和帅哥徐哪个帅?小情人十分鄙视:姓徐的也叫帅哥,那以后叫帅哥就算骂街;就那模样怎么能和我的忌哥比呢!第二天,有一求忌哥办事的人,老忌自恋的劲又上来了,继续重复昨天的故事,那求人办事的一脸堆笑:“帅哥徐比你差远了,没有忌哥估计他还有两把刷子,有了您他也就能在挣点稀饭钱。”又过了一天,帅哥徐来了,忌哥上上下下看了N遍,搞得帅哥徐都以为他是同性恋了,然后又照了N+1次镜子,差点儿把镜子照破了。最后得出一个残忍的结果,帅哥徐还真TM比传说中的帅,老子实在跟关公比大刀、跟姚明比身高??心里那叫个不是滋味呀,晚上失眠,看着外面的明月表述着内心:媳妇说我帅,那是情人眼里出西施;小媳妇说我帅,那是不能往井里吐痰;求我办事的说我帅那是吃人的嘴软,拿人的手短。我靠,都***没一句人话。

于是乎,天一亮,脸都没洗就跑到老大威哥那里说:哥真的不是很帅,

可是媳妇情人眼里出西施,小媳妇不往井里吐痰,求我办事的吃我的嘴软。都没有一句人话。现在威哥,我们地盘广阔、场子又多,媳妇、小妾、小三、情人、家的野的都把你当财神宝贝,大大小小的兄弟都怕你找人砍他们,其他人都是找你办事的。这样看,更***没一句真话了,威哥你惨呀!

威哥双脚四肢表述同意,立即起草1号文件:有当面找大哥茬的,美女、票子、车子、房子随便挑;找人递纸条的,票子、车子、房子随便挑;背地里当愤青的赏大洋500。刚开始,那家伙人山人海,那场面是相当壮观;几个月后,就像进公共厕所,断断续续总有人;一年以后,如同太监好色,有心无力了。其他帮派听了,都来送礼送钱,探讨世界和平的相关事宜。这就是传说中的在政治上的伟大胜利。

邹忌讽齐王纳谏

邹忌修八尺有(yòu)余,而形貌昳(yì)丽。朝(zhāo)服衣冠,窥(kuī)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

者,受中赏;能谤(bàng)讥于市朝(cháo),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jiàn)进;期(jī)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译文

邹忌身高八尺多,而且身材魁梧,容貌美丽。(有一天)早晨(他)穿好衣服戴好 帽子,照镜子,对他的妻子说:“我与城北徐公相比,哪一个美?”他的妻子说:“您美极了,徐公哪里能比得上您呢?” 城北的徐公,是齐国的美男子。邹忌不相信自己(会比徐公美),于是又问他的妾说:“我与徐公相比谁更美?”妾说:“徐公哪里能比得上您呢!” 第二天,一位客人从外面来(拜访),邹忌与他坐着闲谈。(邹忌)问客人说:“我和徐公谁更美?”客人说:“徐公不如您美啊。” 第二天,徐公来了,邹忌仔细地端详他,自己认为不如(徐公美);再照镜子看看自己,又觉得远不如人家。晚上,(他)躺在床上想这件事,说:“我的妻子认为我美的原因,是偏爱我;妾认为我美的原因,是惧怕我;客人认为我美的原因,是有事情想要求于我。”

因此邹忌上朝拜见齐威王,说:“我确实知道(自己)不如徐公美。(可是)我的妻子偏爱我,我的妾惧怕我,我的客人对我有所求,所以(他们)都认为我比徐公美。如今的齐国,土地方圆千里,有一百二十座城池,宫中的妃子及身边的侍从,没有不偏爱大王的,朝中的大臣,没有人不惧怕您的,国内的百姓,没有不对大王有所求的。由此看来,大王受蒙蔽(一定)很深了!”

齐威王说:“ 好!”于是就下了一道命令:“所有大臣、官吏、百姓,能够当面批评我过错的人,得上等奖赏;能够上书劝谏我的人,得中等奖赏;能够在公共

场所指责议论(我的过失),(并能)传到我的耳朵里的人,得下等奖赏。” 政令刚一下达,许多官员都来进言规劝,宫庭就像集市一样(喧闹);几个月以后,有时偶尔还有人来进谏;满一年以后,即使想说,也没有什么可进谏的了。

燕、赵、韩、魏等国听说了这件事,都到齐国来朝见(齐王)。这就是内政修明,不需用兵就能战胜敌国。

文言文幽默故事篇三:让文言文教学灵动而有趣

让文言文教学灵动而有趣

长沙市芙蓉区蓉园小学谭玲

文言文,一直以来都是学生学习和老师教学的一大难点。无论是学生的学,还是老师的教,感觉上似乎都是吃力不讨好的。而传统的文言文教学方法又是以老师的讲解为主,先简单介绍作者和写作背景,接着串讲课文,再就是分析内容和总结归纳等等。一节课下来,老师费了不少劲,学生却学得厌烦,结果自然是收效甚微,长此以往,学生对于文言文,不是“谈虎色变”就是“望风而逃”了。因此,教好文言文,培养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就显得非常重要了。

由于小学高年级才出现了文言文学习,虽说文章较浅显易懂,但毕竟是学生第一次接触,而且我校学生基础较差,在自主研讨这一环节上基本上是不能实现的,但又不能一味地“填鸭”,所以,我采取的方法是“寓学于读”“寓学于演”“寓学于练”。

一、寓学于读

小学阶段的文言文篇幅比较短,极易上口,正所谓“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因此,我在文言文的教学中以读为主线:范读、领读、自由读、齐读??在读中感受文言文的韵味,理解课文大意,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宋代朱熹云:“凡读书须整顿几案,令洁净端正,将书册整齐顿放。正身体,对书册,详缓看定,仔细分明读之。须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读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只要是多诵数遍,自然上口,久远不忘。古人云:读书千遍,其义自见,谓熟读则不待解说,自晓其义也。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眼不看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慢朗诵读,决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由此可见,诵读是学习文言文的重要方法。

1.诵读有助于培养语感,训练学生的语言能力

一个人的语文能力,主要表现在语感上,而诵读是培养和提高学生语感素质的重要途径。学生通过反复多遍的诵读与课文的语言文字反复接触,才能更深刻地领会作者在字里行间的语言节律,受到直接、强烈的感染。我在上《学弈》这一课时,在简单介绍学习文言文朗诵的重要性后开始范读,正确的断句、抑扬顿挫的语气让学生初步感受到文言文的韵味。然后播放录音朗诵,让学生模仿,最后播放与该课意境相类似的纯音乐,让学生自由练习,在反复的诵读过程中体会文言文的语感,感知课文大意。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在高年级许多老师都忽视了诵读这一环节,认为是在浪费时间,从而导致许多学生都变成会看不会读的“读书人”了!这是不符合素质教育的。

2.诵读有助于陶冶学生的思想情操,感染学生的心灵

文言文的诵读,往往比单纯的逐字逐句讲解、逐段分析更能使人体察并感受至深。在文言文教学中,我总是通过反复诵读让学生在文言语境中,感受课文的语言形式,经过反复诵读更深入理解古人的语言习惯、句读和课文深刻含义。学生熟读了,在诵读的语境中伴随着自如的语言、悦耳的语调、生动的语气传入耳鼓,那深邃的思想内涵,那高尚的情操,那高雅的语言美感,激荡着他们的胸怀,陶冶着他们的性情。在高尚的精神享受中,在生动的美感愉悦中,提高他们的精神境界。

3.诵读有助于加深学生对文章的理解

诚然,学生对文言文字面上的理解和文章整体的美感及其主题的挖掘可以依靠老师的讲授,但这种“填鸭式”的灌输方式很容易引发学生的厌烦情绪,学习文言文就会变得枯燥无味。由于我任教的班级学生基础较差,所以我采用的方法是既有教师的讲授,又有学生的朗诵。先让学生熟读,再加以分析,这样学生学起来就会有一种熟悉感,畏难情绪自然会减轻些。而对于一些要求背诵的篇目就更要熟读以至成诵了!

诵读法是我国几千年来的传统教学方法,从“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中都可以看出,我国自古以来对诵读法的重视程度。今天的语文教师应运用较高超的诵读手段,指导学生在诵读中进入意境,诱发学生对文言文的阅读兴趣,使学生受到感染,潜移默化,融古今名句于自己的语言系统中去,并且引导学生在诵读中去感觉、去联想、去认知、去汲取文章营养。文言文教学加强诵读训练,对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对于文言文教学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优化课堂结构、优化教法有重要作用。

二、寓学于演

文言文中有不少是故事性很强的,曲折的情节,趣味的内容,都极富表演性。对于这样的文章,学生也大半能自学,教师如果再讲,就会显得?嗦了。因此,还不如把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以表演的方式去诠释故事的内容。这样做,既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如《杨氏之子》一课,我就让学生先自学,然后选择自己喜欢的角色去表演,而通过表演,老师就可以看出学生对人物性格的把握程度如何了,然后老师可以根据具体情况作出归纳与总结,点出一些需要重点掌握的知识点就可以了。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要把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充分调动起来,文言文的教学就不再会是难题了!

三、寓学于练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我们做任何的事情,都不能只停留在理论阶段,否则,一切都将会是空谈。只有经过亲身体验,才能积累出丰富的经验,从而有利于自身的发展。俗话说:“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文言文学习最主要的还是过考试这一关,因此,对于基础知识的落实是十分必要的。如果学生的基础差,课堂上老师的授课就要详细些,并要求做好笔记,再辅以适当的练习,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必定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现在网络上有很多练习题,不少老师也会充分利用这些资源,这固然很好,但我认为,如果让学生自己出题来考会更好些。从学生出的题目中就可以看出他们对基础知识的把握程度如何了,这样的话老师也就可以根据实际情况作出适当的调整、补充与归纳。另外,我还经常以课堂上自测的形式来帮助学生巩固教授过的基础知识。每教完一课,我就要求学生同桌之间互测,这样就能充分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并能实现新课标要求中的“把主动权还给学生”!

总的来说,教学文言文不(转 载于:wWw.zhAoQT.neT 蒲公 英文摘:文言文幽默故事)能太过死板,教师必须灵活运用各种方法去授课,必须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启发学生的形象思维,这样的课堂才能让文言文教学灵动起来,学生学习兴趣才会更浓。

相关热词搜索:文言文 幽默 故事 幽默的文言文片段 简短幽默的文言文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