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学生学中文的奇遇 德国学生的奇遇

发布时间:2020-02-28 来源: 幽默笑话 点击:

  如今,欣赏古老的东方魅力在西方越来越时髦,想学中文的洋人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多。由于完全不看汉字单纯读拼音,老外学起这种文盲汉语来常常闹出令人捧腹的笑话。      “小心裸体”
  约翰一见我的面就自豪地卖弄起自己的汉语学问来:“你嚎(好)小姐郭,我恨歌星(很高兴)扔死你(认识你)。”
  约翰很珍惜与中国人的对话机会,笑话便层出不穷,比如他告诉我:“我的媳妇(西服)在皮包里。”“今天早上担心马路太忙,我七点就‘出家了’。”他的中国好友回国了,于是约翰经常念叨的是:“一个火人(好人),飞去了(回去了)。”每次走到楼梯口,约翰都会略微躬着身,一派典型的英国绅士风度,口中念念有词:“请小心裸体(楼梯),下流、下流,一起下流(下楼)吧。”
  “红烧屁股”
  中文里的四声,可谓是西方人的天敌。初到北京的英国留学生踏进饭馆开口就将包子说成“报纸”,服务小姐还真耐心解释:“马路对面卖报纸,日报、晚报一应俱全。”想吃饺子,遗憾的是冲口而出的却是“轿子”,听得侍者如坠云雾之中。尤其令女侍者莫名其妙甚至气愤的是,他居然要求“红烧屁股”,并声称这是他最喜爱的一道中国名菜。见女侍者的脸色不悦甚至恼怒起来,洋学生急忙将菜单指给她看。女侍者这才明白原来他是想吃“红烧排骨”。
  “大‘便饭’”
  一位初到北京的英国外交官,临阵磨枪讨教了几句汉语,便操练起来。当中方官员客气地告诉他今晚为他准备了一餐便饭时,这位英国外交官望着满桌山珍海味吃惊道:“如果说这是一餐便饭,那可真正是一餐‘大便饭’了。”
  
  生搬硬套
  有一位英国人马克,他时常爱炫耀他那与众不同的学问。此人的爱好是整天抱着一本厚厚的《英汉词典》,从词典里拿来中文词句,接着就去活学活用。
  黄昏时分在林荫路上遇见他,我上前打招呼:“你好!马克,散步呢。”他笑嘻嘻地来了句:“对,我正在这里徘徊。”我忍住笑兴趣盎然地追问:“你明白徘徊的意思吗?”他一本正经地答曰:“当然知道,徘徊就是在一个地方来回来去地走着。”
  马克生搬硬套词典术语的习惯,有次着实令他尴尬万分。不知他从哪本词典中查找到“废话”一词的英文翻译含有双重意思,一为没用的废话,另外还有客气的含义,于是马克大着胆子运用起他的新名词。一位来英国商务访问的中方处长,与英方谈判之后夸奖马克的汉语水准高,马克赶忙学着中国人的谦虚劲回答:“你真是太过奖了,全是废话、废话。”那位处长先生当即一脸惨白地走开了。
  
  “我属于猪”
  中国民俗十二生肖属相也是西方人极感兴趣的话题,每个人都想查清楚自己是属什么动物的。不幸的是,“属”和“属于”他们常常混淆。一位姑娘兴奋地报出:“我是属于猪的。”中文里用“雌性”或“雄性”来形容动物性别,这对洋学生来说未免太难为他们了,因在英语里无论形容人或动物都可通用male男性或female女性,一天下午在街上,一位小姐牵着她的爱犬得意地向我介绍:“这是我的女狗。”
  “一套屁股”
  还有一位学生告诉我,他在山间公路上看到了“一张兔子”。我立即纠正应该是一只兔子,他却表情认真地反驳说,千真万确是一张兔子,因为野兔已经被汽车轧死了,压扁了的兔子理所当然变成一张兔子,就如同一张纸、一张相片一样。
  除此之外,诸如什么“一对裤子”,洋学生振振有词地辩解,因为裤子都有两条裤腿,两条即一对,因此没错。甚至有洋人到处找中国人辩论,坚持称应当是“一套屁股”才符合逻辑,听来甚为滑稽。 (摘自《石狮日报》)

相关热词搜索:奇遇 学中文 学生 洋学生学中文的奇遇 给洋学生取个中文名 洋学生 的中文课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