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香港女人不容易 女人不容易电视剧

发布时间:2020-02-29 来源: 幽默笑话 点击:

  在香港逝世的中国现代文学家萧红临终时曾说:“我一生最大的痛苦和不幸,都是因为我是一个女人。”   萧红那个年代,女人没有出路;如今,女人能走的路之多之远选择之丰富,大概没有香港女人会再发这样的怨恨。相反,今天的香港女性,很善用(甚至是利用)女性本身的优势,去得到应得的和想要的。至少,香港传媒呈现出来的女性形象就是如此,而且很难不叫人觉得,香港对女性的期望,处于一个精神分裂的状态。
  
  灰姑娘的方程式
  
  如果你细心观察,可以发现,当香港的社会制度愈来愈健全和进步,对男女的权利也有平等保障之时,社会和传媒对女性的期望却反其道而行,甚至出现返祖现象。
  从客观条件来说,现在可说是对女性最有保障的时代。上世纪90年代通过的多条法例(包括1994年通过的《新界土地(豁免)条例》予新界妇女有土地继承权,以及1995年的《性别歧视条例》和《家庭岗位歧视条例》等等),令香港有成熟的体制去保障两性平等。女性在职场上所受之待遇基本上和男性相若,完全有能力独立自主,而政府高层职位中女性之多,也令人笑称之为“手袋党”。
  然而,你会发现大众传媒投射出来的女性形象,却是另一个极端。报刊的新闻头条(是头条而不止是娱乐版)不时有女星嫁入豪门的消息,号称大报的亦如是。全城上下无时无刻不在散播着灰姑娘的方程式――嫁入豪门才是女人的幸福,入门后要为豪富家族传宗接代才能母凭子贵。豪门婚宴的天价数字成了女人地位的凭证,而生了多少个男丁被视为保住地位的筹码。于是,“千亿媳妇”、生子获多少犒赏等字句不绝于耳,每个女人都是一个价钱牌,明码实价。
  而未有循这个方程式获利的女星,传媒又有幸灾乐祸心态,以“入宫梦碎”甚至是“用完即弃的生育工具”形容之。不过,到最后,女星的分手费有多少亿,所分得的物业有几栋仍是大家的关注焦点,数字和女人仍是分不开。
  在传媒的渲染之下,女性被塑造成争夺权力(而非权利)的工具――女性自身是一种手段,而样貌和身材是武器(要是没有,就去制造吧,于是,“丰胸瘦身令女人幸福”的广告历久不衰),四方八面的讯息也在教女人如何在男人身上获得最大的利益和回报。女性成为了机关算尽的捕猎者,要是在过程中出错无法得到丰厚的利润,那她们就沦为“败犬”和“剩女”,一文不值,最好送去堆填区。
  
  传媒加重“公主病”
  
  要是你只看这些报章笔下描述的女性,你不是以为香港女人都唯利是图,就会以为香港返回封建时代,女人是件可买卖的货物,是帝王的后宫佳丽。即使我们可理智地告诉自己和下一代,这是娱乐八卦,不可尽信。但这些讯息就是无处不在,它在杂志中、广告里、网络论坛上,还有电影电视剧中,潜移默化地告诉你,女人的出路只有一条――嫁个有钱人。
  香港女性的地位与昔日相比,已不可同日而语,出路和机会多的是。可是,传媒对女性的期望却令人相当失望。而更可悲的是,在耳濡目染下,“嫁个有钱人是女人唯一出路”的想法,犹如紧箍咒,深深套在不少患上“公主病”的“港女”身上,她们大概不会如萧红所想,当女人有多不幸;但是,不管她们当自己是附庸还是猎人,这个诅咒,再次被奉为女性生存法则,阴魂不散。
  回望30年前,即上世纪70年代末,有一出家传户晓的香港剧集叫《家变》,当中的主要角色洛琳,是新时代的女性象征。她凭实力奋斗、力争上游的形象深入民心,甚至成了全港女性的楷模。而那个时代,正是香港出现男女同工同酬运动及争取有薪分娩假的年代,社会上处处充满不平等和不公义的现象,但男男女女还是咬紧牙关奋力去争取自己的幸福和合理待遇。
  30年前的传媒给了香港女性一个洛琳,缔造了“女强人”这个称号;而30年后的传媒则给了香港女性一个女星价目表,还附送了“中女”“败犬”“剩女”等令人反胃的称呼。
  活在标签处处的时代下,当香港女人,仍不怎么容易。

相关热词搜索:不容易 香港 女人 当香港女人不容易 香港女人很容易 电视剧女人不容易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