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东变形记 韩东 知青变形记

发布时间:2020-03-01 来源: 幽默笑话 点击:

  韩东2010年4月出版的长篇小说《知青变形记》,与他以往的写作不同,读者在这里看见一个陌生的韩东。   这是一部其貌不扬然而出神入化的小说,具有非凡的魅力。   这篇小说写得很自然,仿佛是自己生长出来的,仿佛那个地方自己讲出了这个故事。而其实这都是作者精心营构的结果。与韩东以往的小说不同,这篇小说土巴巴的,粗心的读者会以为它是所谓的乡土小说或者知青小说,而实际上这个小说已经超越了它们。英雄主义的、青春无悔的知青在这里荡然无存,读者看到的只是一群被人生推来搡去,面目模糊、逆来顺受的小人物,主角罗晓飞几乎看不出有什么性格,始终处于半睡半醒的状态,而他正在经历着对于任何人的人生都可谓残酷的命运。他被同伴无可奈何地(迫于暴力)陷害,被捕,逃走,顶替一个死人,在死者的名义下复活,在名不副实中过着名副其实的生活。
  我望文生义,由标题中的变形想到卡夫卡的变形记,而其实毫不相干,韩东一心一意要创造的是一种中国小说,这篇小说是对20世纪以来当代中国小说一味模仿西方现代小说的潮流的一个反动,这种反动通常以所谓乡土小说为帜,而韩东超越了这种无力的反动,他创造一种新的小说。这篇小说为翻译提供了难度,它几乎是无法翻译的,因为它混沌而微妙,具有招魂的魅力而不是像通常的小说暗藏着解释历史或现实的动机。
  与主角罗晓飞暧昧的性格不同,福爷爷、礼九这些形象非常鲜明,寥寥几笔,已经跃然纸上。礼九,他与闺女的关系如此暧昧,这是牛或者一个女人?其实每个人与它的关系都很暧昧,这也是一种爱情。一个男人和一头母牛,名不副实但名副其实的爱情。它似乎是某种潜意识的象征。许多人物、细节写得非常有力量,韩东只是点到为止,并不故意刻画,他似乎没有故意刻画什么,包括小说的主角,那个被迫的冒名顶替者,他是被迫的吗,但细节似乎告诉我们,他一直在半推半就。韩东只说出冰山露出的部分,其他深植于读者的潜意识和历史经验中,它需要读者自己去完成。
  这是一段暴力时代的传奇。在不正常的社会中,任何故事都是传奇。于是处理这类材料的时候,如何抵抗传奇的诱惑是对作者的考验,因为传奇太容易了,而发现隐藏在传奇后面的那个自然、正常的世界才是真正的智慧。
  这篇小说关注的是人如何在荒诞中存在,荒诞是一个境遇,而不是所谓逆境。人生有逆境吗?所谓“顺境”其实就是名不副实,阳奉阴违。人只有在“逆境”中才可能名副其实,因此“逆境”并不是一个贬义词,而是存在本身。罗晓飞在成为为国之前是名不副实的罗晓飞,流放乡村、易地而居,强迫性地使他名不副实,大许对他的陷害同样是名不副实。但是在他被迫冒名顶替为国而得以逃脱名不副实的罪,名不副实地代替为国成为继芳的丈夫之后,他反而在名不副实中名副其实了。从名不副实的存在回到名副其实的存在,这种“回到”是被迫的,然而“回到”了。仿佛阴阳相生,而其外在形式总是阳奉阴违,阴违阳奉。阳则有名,阴则无名。阴则生,阳则死。死亡与重生的是名分,体验着生命之欢愉与残忍的是肉体。在名分上,知青罗晓飞已经不存在了,但在肉体上,他却真实地存在。只有在另一个名分下,或者说在一种被压迫着的他者(福爷爷、为国、继芳、大范村)的语言和世界观中他才存在。阳奉阴违,这是我们时代的一种集体处境,这是一个存在方式,与名副其实的存在比起来,它在体验上的丰富与复杂、无奈或者愤怒、喜悦或温馨上并没有区别。
  小说讲述的故事可谓残酷。但在韩东的笔下这个故事却讲得充满温馨和无奈感。只能无奈,没有其他,无奈也就不是无奈,无奈,只是对生活的一种体会方式,或者风格了。暴力没有被过分地夸张和仇视,暴力仿佛也是温馨的,可以接受的,必须的。荒诞乃是存在的自然本性而不是一个批判对象,这是韩东抵达的深度。
  这也许是韩东最具历史感的小说,历史感,我不是说韩东解释了历史,而是韩东在处理历史的时候超越了历史,为我们揭示了某种暗藏在历史下面的日复一日的枢纽。而这个枢纽对任何一种历史来说,都是非历史的。我一向对所谓“没有剥削者的社会”或者“民主的、非暴力”的社会持怀疑态度,我不是在道德的立场上怀疑它,我怀疑的是,亘古的黑暗一旦烟消云散,独自存在的光明是否会感到无聊。一个只有酒神、只有阳极的世界是可能的吗?人们越来越说得头头是道,而现实却越来越远。当代东欧文学的迷惘、失落大约也是来自早年对暴力的判断,太愤怒了,太愤怒了,这使得那些愤怒最终扑空。
  韩东虽然一再把自己的创作说得若无其事,而我认为他是当代中国最具责任感和思想性的作家。《知青变形记》是当代中国小说的一个高度。我的意思是,请那些批评当代中国作家没有思想的饶舌者们闭上你的乌鸦嘴。
  
  相关链接:
  
  《知青40年:总得说的故事》
  刘旦 主编
  花城出版社
  一群年轻的新闻工作者,远赴北大荒原野、内蒙古大草原、西双版纳热带雨丛、海南岛橡胶林、河南广阔天地乡和江西共青城,行程数万公里。重走当年知青走过的崎岖路,探寻当年知青的生活、情感历程;穿越时空的隧道记录40年前那场声势浩大的上山下乡运动中知青们的真实感受,在历史的高度上审视特殊年代锤炼的“知青精神”。
  
  《中国知青部落》三部曲
  郭小东 著
  花城出版社
  中国知青,是一个永远的话题。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众多家庭都卷入知青运动之中。《中国知青部落》以其独特的主题视野和犀利的艺术分析,在大胆突破一个话语禁忌的同时,对知青运动的非理性、封建性和荒谬性予以准确的概括与解剖。主张知青文学应告别知青情结,“从一种自伤、自恋、自命、自怜的情结中蝉蜕出来”,知青文学只有历经这种痛苦的蝉蜕,才能超越知青个体境遇,肩负民族的苦难与崇高。

相关热词搜索:变形记 韩东 韩东变形记 韩东 韩东小说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