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大钊:生前珍本存人间_三寸人间

发布时间:2020-03-02 来源: 幽默笑话 点击:

  李大钊生前有无著作出版,从前是谜   最早谈论李大钊著作的,是1962年著名文学史家唐?先生的《书话》,开篇第一章,说的就是李大钊的《守常全集》。李大钊,字守常。唐?先生在书中说:“1927年4月28日在北京英勇就义,当时就曾计划过为他编印选集,可是在那个社会里,荆棘遍野,豺狼当道,又哪里容得了欢呼新世纪的声音呢?1933年,他遇难六周年的时候,北京人民在地下党的支持和领导下,发起为大钊同志募捐,并举行公葬。《守常文集》的稿子也是在这个时候编定。原稿分上下两卷,收论文30篇。鲁迅先生写过一篇《题记》,后来编入《南腔北调集》,文后加上一段短短的附识。”这部文集,一开始人们想送当时的群众书局出版,鲁迅先生不同意送审,免得李大钊先生的文章在审查官那里“受刑”,同时北京的一些人,也认为群众书局出版社名气太小,不如送大出版社好,于是送当时上海商务印书馆。这一送,正如鲁迅所料,杳无音信。书稿要回以后,就存在了当时北新书局。抗战爆发,人们于是又想起应该把这个文集出版出来,书名改了一下就叫《守常全集》,1939年托名社会科学研究社出版。书出来以后,马上就又遭到租界当局的禁止,已经印好了的书都被没收了,可以说李大钊的这部文集,形式上虽然出版了,效果上又等于没有出版。由此可见在当时白色恐怖条件下,李大钊著作和遗篇的收藏、整理、出版不仅十分艰难,而且十分不易。又过了十年整,1949年上海解放,好在书版保存得还比较完好,于是就以《守常文集》之名出版了原稿中的一部分内容。
  不仅文集出版如此富有传奇色彩,李大钊的生前专著及遗篇的收藏更是如此。
  唐?《书话》出版后,引起众多现代史学家对李大钊作品存世遗留的关注,他们陆续向编辑部(北京出版社)寄送信函,就李大钊先烈遗著编录提供了多方面的信息。主要反映在寻找李大钊遗篇,其中最难寻觅的是专著和演讲记录。当时在讲述李大钊的相关文字中,都没有提到过李大钊生前的史学名著《史学要论》,有的虽然提到了,但是把书名误记为《史学概论》,这种情况,我们看后来编纂的《李大钊全集》,相关目录都反映不出李大钊生前著有并出版了《史学概论》一书。可让人们无奈的是,就是翻遍了公私所藏图书,挖地三尺也找不到那部被误记为《史学要论》的著作。
  李大钊生前有无专著出版,竟成一谜。
  一部珍藏,谜底揭穿
  秦杰收藏的李大钊生前专著,最可珍贵者就是这部《史学要论》。这部书1924年由商务印书馆出版,被收入当时著名的百科小丛书之中,它是李大钊在史学上的代表性著作。1964年编纂《李大钊选集》,因为上述原因没有发现它,所以选集中没有收。1998年编纂《李大钊全集》时,他听说以后,决定还是把这样一部珍贵的书捐献出来,为李大钊全集的编纂,尽一份爱书人的绵薄之力。没想到的是,这部书受到李大钊之子、原中顾委常委、原中国人民银行总行行长、《李大钊全集》编纂委员会主任李葆华同志的高度赞扬,他还亲笔书写“珍贵文物”四个大字。1998年商务印书馆,印行“商务百年百种经典名著”,将这部74年前的图书收入其中。
  在编纂《李大钊全集》时,秦杰同时还向其提供另外两种李大钊遗篇珍本,一部叫作《中国大学学术讲演集(第一集)》,此书为1923年中国大学编。另一册名叫《1939年燕京大学近代文编》,李葆华称这份书信文物为“日寇铁蹄下留存的文物”,继而破格将他吸收入“李大钊研究会”。秦杰也因为收藏李大钊早期珍本而成为“李大钊研究会”中唯一的不是专家、学者的研究会员。后来北京大学百年校庆的时候,这4册珍籍参展并获金奖;2005年在“潘家园红色的回忆”展上亮相时,许多红色藏书的朋友都赞叹为“足可镇堂”。
  
  李大钊、周恩来密会有记录
  很多历史书上都说,周恩来当年来北京与李大钊见过面,但都没有说明来自何处文献。在秦杰收藏的与李大钊生平事迹有直接关系的藏品中,有一件文献《少年中国》,它当时的发行量在5000份左右。1921年后,一共出4卷。它由少年中国学会创办,学会发起于五四爱国运动之前的1918年6月30日,成立于五四爱国运动之后的1919年7月1日。它是五四时期成立最早、人数最多、分布最广、历时最久、影响最大的一个团体。李大钊是少年中国学会的发起人之一,也是学会的灵魂人物。《少年中国》为其机关刊物,月刊,编辑主任即李大钊,1919年7月1日在北京创刊。毛泽东、恽代英、邓中夏、杨贤江、高君宇、李达(鹤鸣)、黄日葵、缪伯英、蔡和森、赵世炎、张闻天、沈泽民等先后参加了这个组织。
  北大校长蔡元培曾说过:“现在各种集会中,我觉得最有希望的是少年中国学会。因为他的言论,他的行动,都质实得很,没有一点浮动与夸张的态度。”
  《少年中国》内容主要为两大部分,一是会员所写的自然科学、文学、社会学和哲学论著;另一部分是会务报告、会务消息和会员通讯。
  《少年中国》前一部分内容不提,就说其每期后半部内容,虽然比前面的要短很多,因为它记录的都是当时实际发生的事情、事件,具有很高的历史文献价值。对于了解李大钊等早期共产党人的活动具有重要参考价值。少年中国学会活动的主要地点,就在李大钊主持的北京大学图书馆,从这些文字中可以看出,当时学会的绝大多数会议和主持都有李大钊参与其间,这为研究李大钊生平事迹,尤其是为修订李大钊年谱,提供了非常准确的文献依据。特别是《少年中国》(第二卷第四期)会员通讯中,有这样一段记载了1920年8月16日,李大钊和周恩来在北京陶然亭公园会晤,这是李周生平第一次见面的准确记录。秦杰把这份珍贵的记录贡献也给了《李大钊全集》,并被列为重要的附录。
  秦杰跟我讲了一个李大钊题外的红色文物故事,那是2004年8月,北京报国寺文化收藏品市场上,突然浮现出7册《少年中国》。虽然仅仅是零本,不是全份儿,你可别小看这类另本散册,就这7册零本里面,藏着十分珍贵的东西。1920年毛泽东住在哪里?这不仅仅是一个领导人过去住所的问题。这几本老杂志中的《少年中国》第一卷第8期,是诗学研究号,现在人一看这名字,会以为是研究诗歌的,然而其价值在后面。这期是1920年2月15日出版的,第68页有“加入新会员3人”的名单,其中收录有毛泽东,不仅只有个名字,而且还有毛泽东当年的通信地址,“毛泽东 润之 湖南 长沙马王街修业学校 文科”。这册秦杰说他没有遇上,是个遗憾,可是被他的红色文物收藏家朋友金铁华先生一眼相上了,二话没说2000元拿下。秦杰说自己没有得到这件珍品,不遗憾,在朋友手里,知道东西在哪儿,随时能看看,心满意足。
  (编辑  王文娜)
   wangwenna@yeah.net
  
  秦杰与笔者同岁,55岁,早在1974年就开始收藏。秦杰说:“我是一名普通党员,对红色文物情有独钟。”其中酸甜苦辣,少为人知。为了收藏一件红色文献,手里的钱不够,他把自己刚买的一辆崭新的凤头自行车给了卖主。还有一回,路遇一人卖一套毛泽东选集,当时他没带钱,顺手摘下手腕上的金表送给了对方。
  在他拥有的文物级藏品中,有一组20世纪二三十年代李大钊生前出版的著作4册。其中李大钊之史学著作《史学要论》,更具传奇色彩。

相关热词搜索:珍本 生前 人间 李大钊:生前珍本存人间 蒋介石 陈独秀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