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对我期望太高:运动领域中的自我设限_你期望在生活中哪些领域超越自我

发布时间:2020-03-03 来源: 幽默笑话 点击:

  摘 要 运动领域中存在自我设限行为。自我设限是指个体针对可能到来的失败威胁而事先设计障碍的自我保护策略,可分为行动式自我设限及自陈式自我设限。抬举他人也是一种特殊形式的自我设限。自我设限的动机有自我价值和印象管理两种理论解释。与自我设限相关的因素包括归因、自尊、目标定向、群体凝聚力、任务性质及性别等。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从实践的角度为教练员正确处理自我设限问题提供了建议。从理论上提出身体自尊可能是运动员整体自尊和自我设限之间的中介变量。
  关键词 自我设限,自我价值,印象管理,运动员。
  分类号B849
  
  一个专业曲棍球运动员在签署一个“使他成为世界上身价最高的运动员”的重要合同之前开始酗酒;两个好朋友相约去打网球,其中一个不停的念叨:“最近好久不打了,估计有点手生……”;某教练员向体育记者诉苦:“今年我们有几个老队员离队,所以新赛季我们重在磨合阵容……”运动员、大众体育爱好者和教练员常常在重要事件、比赛或是赛季前有些类似的行为。这些行为有的令人费解,也有的看起来很符合逻辑,但其实质上都是在使用自我设限(self-handicapping)策略[1]。自我设限策略具有暂时维护自我价值感或个人形象的短期利益,但某些自我设限行为(如,酗酒)可能会影响运动员成功的机会。长期的自我设限,更会使得运动员缺乏对自己运动成绩负责的态度,甚至经常处于失败的境地,最终必定损害其自我价值感[2]。然而,在运动领域中确实发现了自我设限行为[3]。国内外对自我设限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对运动领域中的自我设限仍然知之甚少。本文将对自我设限的概念及其相关理论做一简要介绍,同时结合该理论在运动领域中的研究成果讨论其在运动领域中的应用及今后研究的方向。
  
  1 自我设限概述
  
  1.1 自我设限的概念
  自我设限是指个体针对可能到来的失败威胁,事先设置障碍,为失败创造一个合理的借口,从而保护自我价值,维护自我形象[4]。当个体预期事情可能会失败时,就故意在其前进的道路上寻找、声称或创造某种看起来有说服力的障碍。若结果是失败,个体可将其归因于自设的障碍,而不是归因于自己的能力不足,从而达到自我保护的目的。另一方面,自我设限并不意味着结果注定要失败。若取得成功,又可将成功归因于自身的能力,从而达到自我提升的目的。
  自我设限是一种行为策略。自我设限主要发生在能力评价的成就情景中。自我设限可能是有意识的,也可能是无意识的[5]。个体所设置的障碍,可以是行为的(如,运动员在比赛前喝醉酒),言语的(如,声称自己身体不适或失眠),甚至是无作为(如,学生体育考试前不做任何练习)。自我设限出现在成就行为之前或与成就行为同时出现,而不是在成就行为出现之后。有些个体比其他人更易使用自我设限策略,他们具有高自我设限倾向的人格特质(trait of self-handicapping)[6]。
  
  1.2 自我设限量表(SHS)
  Jones和Rhodewalt(1982)编制的自我设限量表(SHS)是最有代表性的自我设限测量工具,它可以有效的区分个体自我设限倾向的高低[7]。自我设限量表(SHS)包括20道题目,采用6级计分,主要分为“找借口”和“不努力”两个维度。“找借口”维度的题目如,“当我做错事的时候,我会为自己找借口”,“我认为我比大多数人感到更不舒服”,“阅读时我总是因为噪音或自己的白日梦而分心”;“不努力”维度的题目如,“如果再努力一点,我会做得更好”,“我总是把事情拖到最后时刻”。大量研究证实,自我设限量表(SHS)具有良好的信效度。
  
  1.3 自我设限的类型
  自我设限策略主要分为两种不同的类型,即行动式自我设限(behavioral self-handicapping)和自陈式自我设限(self-reported self-handicapping)。行动式自我设限是指个体为了做出有利于自己的归因而事先采取的行动,如酗酒、服用阻碍表现的药物、减少练习的时间等[8~10]。Rhodewalt等人(1984)用自我设限量表(SHS)测试大学游泳运动员,然后,在整个赛季中对运动员训练的努力程度进行监测,结果表明,低自我设限者在重要比赛之前更加努力,高自我设限者的情况相反[3]。
  自陈式自我设限是指个体在从事任务之前,主动声称存在一些可能会影响自己发挥水平的因素,如紧张、焦虑、身体不适等。在运动领域中,自陈式自我设限比行动式自我设限更为普遍。因为行动式自我设限会付出更高的代价[11],它将使竞赛成功变得更难。一旦失败,运动员又会被认为是能力不强。自陈式自我设限只是在投入活动之前提出一个可能并不存在的借口,没有不利于表现的实质行为,因此对表现不会产生真正的影响,也不会减少个体成功的机会[12]。同时,它还具有维护自我价值感或个人形象的功能。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我们经常听到运动员在重要比赛前声称自己非常焦虑,甚至虚构或夸大伤病。
  此外,抬举他人(other-enhancement)是一种特殊形式的自我设限策略[13]。其特殊性表现在:个体在面临竞争或比较的情境时,并不选择行为的或声称的自我设限行为,而是提供给竞争者或比较者额外的信息或帮助使其有更好的表现,自己同样尽力以求最佳表现。若结果为失败,则可将之归因于竞争者所获取的额外利益,从而避免对自己能力的怀疑。18世纪法国的一位国际象棋冠军面对其他棋手的强劲挑战,却出人意料的立下一个规矩:与他比赛时对手一定要先走棋,而且他还要让对手一颗棋。这样,即使他输掉比赛,也可以将失利归因于对手的有利条件,而不是自己的能力。
  
  2 自我设限的动机
  
  目前,关于自我设限的动机有两种理论解释。其一是以Covington等研究者为代表的自我价值理论。该理论认为,在成就情境中,个体行为的基本动机就是保护自我价值。自我价值的核心是能力,高能力会增强个体的自我价值,低能力会降低个体的自我价值。高努力并成功是值得赞扬的,高努力却失败了则给人留下低能的印象,因此个体会尽一切可能避免失败或者改变失败的意义。自我设限就是个体为了达到保护自我价值,转移人们对其能力的注意力而采取的一种策略[14]。
  有关自我设限动机的第二种理论解释是印象管理(impression management)理论,该理论认为个体对自己在公众面前形象的关心是驱使其使用自我设限策略的主要原因[15]。个体因担心表现不佳会损害自己在他人心目中的形象而使用自我设限策略[16]。个体在自己成功道路上设置的障碍可以在失败时为其挽回颜面,而成功时则可以增强其公众形象。例如,某运动员在比赛前宣称自己有伤(可能是虚构的或是夸大自己的伤势),那么如果他(她)在比赛中表现不好,大家也觉得可以原谅,不会对他(她)做过多负面评价;倘若他(她)表现十分突出,大家可能对他(她)有更高的评价。
  在中国的集体主义文化背景下,轻视个人价值而重“面子”是中国人的普遍心理特征。因此,中国人的自我设限更有可能是出于印象管理的动机。石伟等人(2004)认为,自我保护动机和自我呈现动机在自我设限中何者为主,可能与其他中介变量有关,孤立的探讨自我设限的动机可能是无意义的[17]。文化背景可能正是影响自我设限动机的一个重要变量,但仍需跨文化研究的进一步验证。
  
  3 自我设限的相关研究
  
  3.1 自我设限与归因
  归因是指人们对他人或自己的行为进行分析,推论其原因的过程。归因与自我设限具有密切的联系[8]。当自我设限者克服了自己设置的障碍获得成功时,他(她)本人及他人就会使用归因的增大原理(augment principle),扩大对自我设限者能力的评价。如果自我设限者最终失败了,由于给自己的失败增加了额外的理由(自我设限行为),失败后对能力的归因就会打折扣。这是运用了归因的折扣原理(discount principle),一个给定结果的可能原因越多,我们把结果归为任何一个特殊原因(如能力)的可能性就越小。因此,心理学家认为,个体采取自我设限会带来“双赢”的结果。自我设限行为能够为个体的失败提供“完美”的借口,同时在个体成功时能够提高对能力的归因[18]。
  
  3.2 自我设限与自尊
  自尊是指个体对自身价值的评估。不同自尊水平的个体面临特定的情境会表现出行为上的差异。当个体的自尊受到威胁时,通常会采取一些自我保护的策略,自我设限就是自我保护的策略之一。因此,自尊与自我设限有不可分割的联系。
  有研究者认为,自我设限倾向与自尊水平呈负相关。以自尊水平(高、低)为自变量对自我设限进行研究时发现,低自尊者比高自尊者具有更高的自我设限倾向[19]。在回归方程中,自尊不是自我设限倾向的显著的预测指标,但是有研究发现整体自尊量表中自我贬低(负向评价的条目)的得分可以正向预测自我设限倾向。然而,也有研究表明,自我设限倾向与自尊的高低没有关系。低自尊的人出于自我保护的动机而采用自我设限的策略,高自尊的人则出于自我提升的动机也采用自我设限的策略[20]。
  Prapavessis和Grove(1998)对高尔夫球手的研究表明,自尊可能是自我设限倾向与潜在的自我设限行为之间的中介变量,换句话说,高自我设限倾向者更多的使用自我设限行为可能是因为他们的自尊较低[21]。Spalding和Hardin(1999)则率先将内隐自尊引入了自我设限的研究,他们的研究结果表明,内隐自尊和外显自尊对自我设限的主效应都显著,高内隐或高外显自尊者的自我设限倾向都较低[22]。李晓东等人(2004)的研究却发现,内隐自尊与外显自尊对自我设限的影响是不同的,内隐自尊低的学生比内隐自尊高的学生更多的使用行动式自我设限和自陈式自我设限,而外显自尊的主效应不显著[23]。
  
  3.3 自我设限与成就目标定向
  目标定向(goal orientation)理论认为,在成就情景中,有两种主要的目标取向或者说是人们主观上界定成功的主要基础:一种是任务定向(task orientation),一种是自我定向(ego orientation)。在成就活动中,任务取向者的成功感觉是以自己作为参照标准的,其目标是发展个人技巧、获得洞察力和掌握新知识。这种类型的人认为,在成就情景中,成功必须通过努力学习、充分理解所学知识以及与同伴合作才能取得。而自我取向者对自己能力的判断是以社会比较为参照标准的,其目标是显示自己的超常能力。这类人认为成功就是在竞争中(用更少的)努力去打败对手或超越对手。
  自我设限作为一种非适应性的行为策略,它与个体不恰当的目标取向有着密切的关系。Ryska等人(1999)以青年足球运动员为被试进行的研究表明,高自我取向的运动员更倾向于使用自我设限策略[24]。Midgley和Urdan(2001)的研究还发现高任务-低自我取向者比低任务-低自我取向者较少的使用自我设限策略;自我定向对任务定向与自我设限策略的关系没有影响[25]。使用回归分析对个体目标定向与其自我设限二者的关系进行研究时发现,自我定向比任务定向能够更好的预测自我设限。
  
  3.4 自我设限与群体凝聚力
  Rhodewalt等人(1984)认为,在运动队中群体将调节运动员自我设限者使用自我设限策略的程度[3]。群体对它的成员施加了强大的影响――这种影响随着群体凝聚力(group cohesion)的增强而增强。Carron等人(1994)对运动队中群体凝聚力和自我设限关系的研究表明,具有“找借口”的自我设限倾向的个体知觉到更低的任务凝聚力[26]。这可能是因为当知觉到的群体任务凝聚力很低时,就可以把它作为个体失败的借口。群体凝聚力是自我设限倾向和自我设限行为(训练与准备比赛前知觉到事件的混乱程度)之间相互关系的调节变量。当群体凝聚力高的时候,具有“找借口”的自我设限倾向的个体报告他们准备比赛时有更多的混乱事件。然而,当群体凝聚力低的时候,不存在这一现象。
  研究还表明,只有“找借口”的自我设限倾向作为一个重要因素而出现,“不努力”的自我设限倾向并没有和知觉到的群体凝聚力相联系,也没有和凝聚力相互作用而影响自我设限策略的使用。这可能是因为,在运动情境中使用“不努力”的自我设限几乎是不可能的,因为这将使成功变得更难,而且会受到教练和队友的质疑。Housenblas和Carron(1996)的一个后续研究表明,具有低自我设限倾向的运动员不管群体凝聚力高还是低,都没有把他们体验到的混乱事件知觉为很严重[27]。
  
  3.5 影响自我设限的其它因素
  许多研究都发现,情境因素(例如,任务或作业性质)是影响被试使用自我设限策略的一个重要因素。当实验者声称作业性质是重要的、具有评价性的(如智力测验、性向测验)测验时,被试特别有可能表现出自我设限的行为倾向,并以减少练习时间或努力时间作为自我设限的策略[11,28]。由于运动情境本身就是具有评价性的,而且运动员自己和社会对其运动表现的评价都对其自尊有着深刻的影响,所以运动领域具备产生自我设限行为的条件。但是,运动员的自我设限究竟是普遍存在还是偶尔出现仍然存在争议。
  反馈信息是另一种影响自我设限的因素。Berglas和Jones(1978)在其经典的实验研究中,用伴随性正反馈(contingent positive feedback)和非伴随性正反馈(noncontingent positive feedback)两种实验情境操纵被试在先前作业情境中所获得的经验。在实验操纵后分别给予两组被试一个类似于先前经验的测验情境,让其选择在作业前是否服用具有抑制智力表现的药物。实验结果表明,非伴随性正反馈组男性被试比伴随性正反馈组男性被试更倾向于使用药物,因为非伴随性反馈所带来的不确定感使其更容易产生自我设限行为。而两组女性被试在使用药物上并不存在显著差异,这可能是因为服药或酗酒等是男性自我设限的典型行为表现,并不适合于女性被试[9]。
  显然,性别也是影响自我设限的重要因素之一[29,30]。大量研究表明,男性比女性更可能使用行为的自我设限策略,而女性更可能使用声称的自我设限策略[31,32]。但是Hirt等人(2003)的研究却发现,男性和女性在使用声称的自我设限策略上没有显著差异,并且当两类设限策略都可采用时,男性和女性都倾向于选择声称的自我设限策略[29]。
  
  4 建议
  
  根据上述理论及相关研究,本文提出以下建议,作为教练员从事训练指导及未来研究者研究方向的参考:
  
  4.1 对实践应用的建议
  教练员可以通过心理测验筛选出低自尊且自我设限倾向高的运动员,在运动心理咨询师的配合下给予适当的辅导;平时训练中塑造以任务定向为主的环境,强调运动能力的提高和进步;对运动员的表现给予客观、及时、明确的反馈信息,尤其是正面反馈;比赛后引导运动员对比赛结果多做内部归因,要求运动员对自己、对比赛结果负责。
  
  4.2 对未来研究的建议
  目前,我们对运动领域中的自我设限仍然知之甚少。自我设限与自尊的关系存在着较大的争议,弄清这两者的关系需要进一步考虑第三变量的影响[33,34]。由于相关研究较多,这类研究应该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采用理论驱动的、自上而下的研究路线。例如,我们可能会有这样的疑问:运动员的自我设限是否与身体自尊有着更为密切的关系?那么,身体自尊是否可以作为运动员的整体自尊和自我设限之间的中介变量?
  群体凝聚力对自我设限的调节作用可能会使得个人项目与集体项目的运动员在自我设限倾向及自我设限策略的使用上存在差异,因为群体凝聚力在集体项目中发挥着更为重要的作用。此外,在运动领域中,自我设限是普遍行为还是偶尔出现?自我设限与比赛表现之间存在着什么样的关系?采用何种方式对高自我设限倾向的运动员进行辅导更为有效?许多问题悬而未决,并且缺乏研究的积累,需要我们进行大量数据驱动的、自下而上的探索性研究。尤其是自我设限与比赛表现之间的关系,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如果在大赛之前使用自陈式自我设限策略,运动员会不会由于释放了压力而表现的更好?或者因为对自己所声称的障碍太过关注,反而影响了自己的发挥?希望上述问题能够引起更多研究者的关注,对其进行深入的研究。
  
  参考文献
  [1] Prapavessis H, Grove J R, Eklund R C. Self-presentational issues in competition and sport. Journal of Applied Sport Psychology, 2004, 16: 19~40
  [2] Thompson T. Re-examining the effects of noncontingent success on self-handicapping behavior. British 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2004, 74: 239~260
  [3] Rhodewalt F, Saltzman A T, Wittmer J. Self-handicapping among competitive athletes: The role of practice in self-esteem protection. Basic and Applied Social Psychology, 1984, 5: 197~209
  [4] Deppe R K, Harackiewicz J M. Self-handicapping and intrinsic motivation from the threat of failure.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1996, 70: 868~876
  [5] Rhodewalt F. Conceptions of ability, achievement goals,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 in self-handicapping behavior: On the application of implicit theorie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1994, 62: 59~85
  [6] Ross S R, Canada K E, Rausch M K. Self-handicapping and the five factor model of personality: Mediation between neuroticism and conscientiousness. 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 2002, 32: 1173~1184
  [7] Strube M J. An analysis of the self-handicapping scale. Basic and Applied Social Psychology, 1986, 7(3): 211~224
  [8] Jones E E, Berglas S. Control of attributions about the self through self-handicapping strategies: The appeal of alcohol and the role of underachievement.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Bulletin, 1978, 4: 200~206
  [9] Berglas S, Jones E E. Drug choice as a self-handicapping strategy in response to noncontingent succes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1978, 36: 405~417
  [10] Carolyn J. “Laddishness” as a self-worth protection strategy. Gender and Education, 2002, 14(1): 37~51
  [11] Shepperd J A, Arkin R M. Determinants of self- handicapping: Task importance and the effects of preexisting handicaps on self-generated handicaps.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Bulletin, 1989, 15: 101~112
  [12] 李晓东, 袁东华, 孟威佳. 国外关于自我妨碍的研究进展. 东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 4: 131~136
  [13] Shepperd J A, Arkin R M. Behavioral other-enhancement: Strategically obscuring the link between performance and evaluation.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1991, 60(1): 79~88
  [14] Martin A J, Marsh H W, Debus R L. Self-handicapping and defensive pessimism: A model of self-protection from a longitudinal perspective. Contemporary Educational Psychology, 2003, 28: 1~36
  [15] Weary G, Williams J P. Depressive self-presentation: Beyond self-handicapping.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1990, 58(5): 892~898
  [16] Luginbuhl J, Palmer R. Impression management aspects of self-handicapping: Positive and negative effects.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Bulletin, 1991, 17: 655~662
  [17] 石伟, 黄希庭. 自我设限及其研究范型和影响因素. 心理科学进展, 2004, 12(1): 72~78
  [18] Rhodewalt F, Morf C, Hazlett S, & Fairfield M. Self-handicapping: The role of discounting and augmentation in the preservation of self-esteem.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1991, 61:122~131
  [19] Tice M, Baumeister R F. Self-esteem, self-handicapping, and self-presentation: The strategy of inadequaaate practice. Journal of Personality, 1990, 58(2): 443~464
  [20] Tice D M. Esteem protection or enhancement? Self-handicapping motives and attributions differ by trait self-esteem.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1991, 60(1): 711~725
  [21] Prapavessis H, Grove J R. Self-handicapping and self-esteem. Journal of Applied Sport Psychology, 1998, 10: 175~184
  [22] Spalding L R, Hardin C D. Unconscious unease and self-handicapping: Behavioral consequences of individual differences in implicit and explicit self-esteem. Psychological Science, 1999, 10: 535~539
  [23] 李晓东, 袁冬华. 内隐自尊与外显自尊对自我妨碍的影响. 心理科学, 2004, 27(6): 1337~1339
  [24] Ryska T A, Yin Z, Boyd M. The role of dispositional goal orientation and team climate on situational self-handicapping among young athletes. Journal of Sport Behavior, 1999, 22(3): 410~425
  [25] Midgley C, Urdan T. Academic self-handicapping and achievement goals: A further examination. Contemporary Educational Psychology, 2001, 26: 61~75
  [26] Carron A, Prapavessis H, Grove J. Group Effects and Self-handicapping. Journal of Sport and Exercise Psychology, 1994, 21(4): 246~257
  [27] Hauesnblas H A, Carron, A V. Group cohesion and self-handicapping in females and male athletes. Journal of Sport and Exercise Psychology, 1996, 18: 132~143
  [28] Thompson T, Hepburn J. Causal uncertainty, claimed and behavioral self-handicapping. British 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2003, 73: 247~266
  [29] Hirt E R, McCrea S M, Boris H I. “I know you self-handicapped last exam”: Gender differences in reactions to self-handicapping.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2003, 84: 177~193
  [30] Lucas J W, Lovaglia M J. Self-handicapping: Gender, race, and status. Current Research in Social Psychology, 2005, 10: 234~249
  [31] Warner S, Moore S. Excuses, excuses: Self-handicapping in an Australian adolescent sample. Journal of Youth and Adolescence, 2004, 33(4): 271~281
  [32] Kimble C E, Hirt E R. Self-focus, gender, and habitual self-handicapping: Do they make a difference in behavior self-handicapping? Social Behavior and Personality, 2005, 33(1): 43~56
  [33] 张力为. 第三变量与四维时空――体育科学研究中的多维视角.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05, 28(6): 758~760
  [34] 张力为. 体育科学研究方法.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2. 475~493

相关热词搜索:对我 设限 太高 别对我期望太高:运动领域中的自我设限 你期望在生活中哪些领域超越自我 个人素质包括哪些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