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西方“捧杀”社会主义 社会主义价值观顺口溜

发布时间:2020-03-06 来源: 幽默笑话 点击:

  美国《华盛顿邮报》的专栏文章说:“我们现在都是中国人了。”《新闻周刊》的封面讲:“我们现在都是社会主义者了。”――“他们”现在到底怎么了?      在跌宕起伏的金融海啸中,“社会主义”这个词又在西方媒体上高频出现。
  布什政府的救市方案,被美国学者视为“美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欧洲的金融家说“我们已经跨越了从资本主义到社会主义的红线”;澳洲报纸连日用“社会主义救美国”、“美国时代的终结──如今中国定调子”等极具轰动的标题;《华盛顿邮报》发表文章称,“我们现在都是中国人了。”
  中国的社会主义难道真成了拯救资本主义的上帝?西方国家对社会主义的真实态度是什么?赞美声中,我们应该怎么做?
  
  同一词语的不同内涵
  
  在中国,面对西方国家在危机面前“每个都成了泥菩萨”的现实,一些人发出金融海啸成了资本主义制度“掘墓人”的疑问,批评“资本主义的制度缺陷又一次暴露无遗”;一些评论家则欣喜于西方发达国家的反思,说他们开始严肃分析和讨论“为何要向中国学习社会主义”。
  对此,中央党校教授王长江表示,西方人用“社会主义”这个词,并非是从意识形态上转而相信社会主义,也不是说要改变西方的基本制度,这只不过是在用意识形态语言进行调侃,“像这种话早在几十年前就已经有了,比如英国的艾德礼政府曾经推行了社会主义民主主义性质的改革,被英国人自称实行了‘社会主义’。这和我们说的社会主义绝对不是一回事儿。”
  西方人的“社会主义”更多地指经济意义上的国家干预和国有化,就是二战后升级换代了的民主社会主义,其中包括凯恩斯的国家干预理论,二战后的福利国家主张和民主社会主义思潮,以及上世纪90年代兴起的通过自由市场经济方式扩大公共服务的“第三条道路”。
  所以在金融海啸中,西方人所言的社会主义更多的是指经济国有化,是对全面私有化和自由放任的校正。西方学者提出“向中国学习”,主要是指国有化的金融体制及其管制政策,当然也有乞求中国为他们的危机垫钱的意味。
  
  警惕社会主义思潮的捧杀
  
  金融危机下,西方各国政府纷纷出手救市,“国有化”引发激烈争论,争论见诸媒体又往往伴随着耸动的标签――它们通过翻译(以及省略)抵达中国,这里的很多人并不在意标签后的具体争论,“社会主义”足够让他们感觉良好。
  如果这些标签仅供怀念,或许只是一种社会情绪的释放。但在王长江看来,一种旧的思潮正借着它们重新活跃起来,而这是需要警惕的。
  很多人尚未注意到美国金融危机对中国人认知和思想理念的影响。问题不在于美国和欧洲加强了国家干预,而在于它使很多中国人、特别可能是决策者相信:经济自由主义是不行的,政府干预是有效的;美国的制度是不灵的,中国的制度是最好的;改革的任务已经完成,照着既定的方针走下去就是胜利。
  人们对“人人社会主义”的论调抱有好感,一方面是对全球化时代坚持和革新社会主义的自信,是对没有照搬西方体制、特别是抗拒了人民币升值压力的欣慰;另一方面则是传统社会主义的怀念,是不太了解西方社会主义思潮前提下的盲目乐观,或者是意识形态上的精神安慰。
  其实,问题并没有这么简单。无论是在经济上,还是在制度上,中美两国有着不同的起点,处于不同的阶段,自由市场经济没有完全失败,政府干预也没有完全胜利,美国的经济和金融是市场化和自由化过度,而中国的经济和金融是市场化和自由化不足。二者不可等而视之,更不可据此做出非此即彼的结论。
  今夕何夕,以往是社会主义的中国拿来市场主义主动融入全球,反而是西方世界倨傲到家,总拿意识形态说事,在贸易上也是壁垒重重,横生波澜。不曾想大难来时却急切央求中国“英雄救美”,鼓吹“社会主义好”。中国切不可沾沾自喜,捧杀的温柔一刀比棒杀更有杀伤力。
  “我看不出西方国家有被‘社会主义化’的恐慌。”王长江说,“实际上,他们就是把调控当作一种手段,左与右没有固定的分界线,按照需要随时调整。反倒是我们过于强调概念,把政策意识形态化。至于说有人从这场危机中看出资本主义失败甚至灭亡,我只能说这是个笑话。”
  
  中国应该怎么做?
  
  其实,我们不必太在意西方并不诚心的颂歌,而要借鉴西方金融危机、经济衰退的经验教训,搞好本国的改革,对自身存在的问题有清醒认识。
  某种危机已经显现,比如食品安全和矿难事件,其中包含着政府监管不力、企业缺乏社会责任、官员腐败、执法不严、认钱不顾命等多种问题,证明中国的经济、政治、社会管理需要迫切地从粗放型向精细化转型,从质量上刷新“中国制造”的声誉,也就是说要从单一的经济改革转向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四位一体的改革。
  “反思经济危机、反思西方模式,不应该成为拒绝改革(尤其是政改)的借口。”王长江说。
  下一步应该怎么走?如果说,在亚洲金融危机中,中国作为一个稳定的力量为亚洲经济的恢复做出了自己的贡献,使中国成为了一个亚洲大国,那么,这次世界金融危机能否使中国成为一个世界大国,就看我们如何行动了。
  金融危机已降,中国已经发挥了大国责任,一是中国对美国金融危机发出奥援喊话和支持;二是中国配合美国和欧洲央行联合降息;三是中国承诺保证中国金融机构的稳定;四是中国启动更深刻的农村改革,扩大内需,确保中国经济引擎的活力。中国经济保持健康稳定发展,就是对全球尽了最大的责任。
  应当特别指出,世界金融危机既没有否定市场经济制度和金融自由化的方向,也不意味着全球化的终结,只是这方面需要做出重要调整。我们应当借此参与到重建国际金融体系中间去,在做好自己事情的基础上,提升我们在国际金融规则制定中的话语权。
  中国的稳定与发展是对世界经济的实质性贡献。中国政府的新举措甚至可以帮助全球经济降低下行风险,渡过现在的艰难时期。
  中国也同样面临“再社会主义”的问题,不仅在城乡之间,也要在穷富之间落实。中共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决定,不仅是要解决中国千百年来尚未解决好的农民、农村、农业问题,也是要“再社会主义”、让全民分享改革成果的大战略。
  在各种政策调整中,最重要的“中国制造”当属政治体制创新。中国要进一步向法制市场经济迈进,防止误入权贵资本主义歧途,就要大力推进政治现代化,深化市场化改革。因此,中国还有更多、更重要的事情要做。(本刊综合)

相关热词搜索:警惕 捧杀 警惕西方“捧杀”社会主义 警惕对中国的捧杀 警惕捧杀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