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外资可以同时弥补的缺口是_高技术企业知识缺口弥补策略选择

发布时间:2020-03-07 来源: 幽默笑话 点击:

  [摘要]依据企业知识理论,将高技术企业的知识缺口分为核心知识缺口、先进知识缺口和创新知识缺口,考虑时间跨度对知识交易成本的影响,通过成本一收益分析,针对不同类型知识缺口,依据企业知识积累情况和缺口知识属性,选择相应的弥补策略,并给出企业选择联盟策略弥补知识缺口的条件。
  [关键词]高技术企业知识缺口 弥补策略成本一收益分析
  [分类号]F062.3
  
  1 引言
  
  在竞争日趋全球化和技术创新频率不断加快的背景下,高技术企业的技术开发风险更大,市场不稳定性更为显著,单个企业难以获得高技术产品开发要求的所有知识资源和技术能力。当高技术企业的知识资源不能满足企业所需的知识需求时,就出现了知识缺口,及时发现和弥补知识缺口对于高技术企业的生存与成长至关重要。
  知识是企业生存与发展最重要的资源,这一观点已得到学者的普遍认可,但对于企业发展中面临的知识缺口及弥补问题还未引起广泛的关注…。目前提出的知识缺口弥补措施较为单一,主要是内部积累方式。对市场需求而出现的短期知识缺口,并没有给出合适的弥补措施;对于高技术企业的知识缺口,还未提出不同市场环境下不同知识属性的知识缺口弥补策略。本文根据知识的战略价值对高技术企业的知识缺口进行分类,探讨适合不同知识缺口类型的弥补策略。
  
  2 高技术企业知识缺口特征
  
  现有研究表明,知识缺口就是组织知识需求和知识供给之间的差异,高技术企业的知识缺口是其成长过程中实现战略目标所应具备的知识和企业已有知识资源之间的差异。高技术企业的知识缺口具有如下特征:
  ?普遍性。在经济全球化、技术创新频率加快的背景下,我国高技术企业普通存在知识缺口。
  ?时效性。高技术企业对创新的不断追求,使得其知识缺口不断更新和变化。
  ?不断创新。不断进行知识创新是高技术企业的基本特征,知识创新是知识缺口弥补的最终目的,因此知识缺口弥补的目标就是知识创新。
  ?快速实现。在高技术产业中,速度不仅是企业利润的多寡的衡量标尺,也是企业生存的根基,因此高技术企业的运营需要快速反应机制,也就要求企业对知识缺口的弥补迅速而有效。
  
  3 高技术企业知识缺口分类
  
  根据知识资源的类型确定知识缺口的类型,企业的知识资源依据战略价值,可分为核心知识(coreknowledge)、先进知识(advanced knowledge)、创新知识(innovative knowledge)。
  核心知识是企业生存所需的最小范围和最低限度的知识,被行业内大多数企业所掌握,是行业新近者应掌握的最基本的知识,不能形成企业的长期竞争优势。
  先进知识可以使企业在行业内的竞争占据优势,使企业在知识水平、范围、质量上与竞争对手不相上下。由于知识结构不同,企业间存在知识差异,这种差异通过产品或服务市场体现出来,经过市场差异的积累形成企业的竞争优势。
  创新知识使拥有者处于行业领先地位,是把拥有创新知识的企业与竞争对手严格区分开的知识。创新知识拥有者可以改变行业的游戏规则。拥有创新知识的高技术企业往往已处在企业成长的中后期,弥补知识缺口主要目的是为了巩固其行业领先地位。
  综上所述,高技术企业的知识缺口可分为核心知识缺口、先进知识缺口和创新知识缺口。同时,这三类知识缺口根据知识属性又分为显性知识缺口和隐性知识缺口。通常企业的知识缺口不仅是一种,因此研究高技术企业知识缺口的弥补还必须考虑企业的知识结构(即三类知识占企业知识存量的比例)和企业对自身知识存量的认知能力,分析企业的知识结构可以了解企业的知识积累情况及其企业的知识缺口所具有的战略性;分析企业对知识存量的认知能力,可以了解企业对知识缺口弥补的态度。因为认知能力很难定量化,所以本文不作深入研究。
  
  4 高技术企业知识缺口弥补策略
  
  知识缺口的弥补是对缺口知识的获取和吸收,选择知识获取方式是对企业知识来源的选择。关于企业知识来源的选择哈耶克(1945年)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他认为知识来源主要有三种:来自企业内部,即企业自己投入资源生产知识(自主积累),如技术知识、决策等;来自企业外部,包括市场交易、合并与收购其他企业、建立企业联盟。因此,相应的获取方式为:自主积累、外部购买和建立联盟(如虚拟企业)。一般而言,企业自主积累需要较多的人力、物力和时间成本,但知识缺口的弥补是在企业内部完成的,因而吸收成本较低。通过市场购买知识所需时间少,但是费用高且难以获得所需的隐性知识,而且存在很大的成本和风险,内部化的时间长、见效慢。建立联盟是以知识协作的方式来创造缺口知识,其优点是知识获取和吸收的成本都较低,速度比自主积累快,但合作伙伴间的知识缺口不一致会带来一定的搜索成本,并且这种方式以知识共享为前提,容易导致机会主义行为的产生。
  企业直接目标往往是获取利润,当出现知识缺口时,必然选择自身收益最大的方式来弥补,因此可通过生产函数进行成本一效益分析以确定高技术企业的最佳弥补策略。
  
  4.1 成本一收益分析
  传统的生产函数可表示知识经济时代。包括各种有形的生产要素和无形的生产要素(知识)。由于本文研究的是高技术企业知识缺口的弥补,因此只考虑知识要素。假设影响企业收益的知识要素为I,I是企业缺乏的某种知识要素,企业知识产品的市场价格为P,那么销售这种知识产品的市场收益为R=P?f(I1,I2,…,IN)。
  知识的获取和吸收涉及知识在不同个人、团队,甚至组织间的转移,因此知识获取和吸收的成本是知识由一方转移到另一方所产生的知识交易成本。引起知识交易成本的主要因素有:有限理性导致的知识交易成本,包括搜索成本、表达成本和理解成本;机会主义引起的知识交易成本,主要是指签约成本;技术因素产生的知识交易成本,主要指知识转移所需的载体导致的成本,具体分为以下5类:
  ?搜索成本(c1):由于有限理性的存在,人们面临的世界是不确定性的世界,人们无法知道自己所需知识的确切来源和价格,这就需要在市场上进行搜寻。知识的隐含性越高,c1越高。
  ?表达成本(c2):由于人类智力和认知能力的限制,人们表达、传播和接受知识并不是免费的。人们必须花费一定的时间、精力,借助一定的符号系统表达自己的思想。在知识传播过程中,很大一部分知识由于不能有效表达而无法转移。知识的隐含性越高,c2越高。
  ?理解成本(c3):人们在接受知识时,产生理解成本。理解成本就是理解某一知识必须花费的时间、智力和精力,同时还包括接受者不能有效理解知识所造成的误解和损失。c3的高低主要取决于知识的隐性程度。知识的隐含性越高,c3越高。同时,c3还受双方的知识结构、接受人的知识水平等因素影响。
  ?签约成本(c4):知识交易双方无法确信对方是 否会采取机会主义行为。买者担心卖者可能夸大了其知识的水平、有用性,而卖方则担心买方在其不知情的情况下滥用该知识。这将使知识交易面临着高昂的谈判、签约、履行和监督成本,有时由于这类成本过高而使知识交易无法通过市场完成。
  ?知识传播载体的成本(c5):知识的传播必须借助于一定的载体,语言的发明使得个体之间的知识交流成为可能;文字的产生使得知识可以在不同时空中传播成为可能;现代通信工具的发明使得知识传播更加迅捷。但是用文字、因特网、电话、电报等传递信息等载体的成本各不相同。知识传播载体成本受技术水平高低的影响,我们称这类成本为因技术因素产生的知识传播载体成本。
  知识交易的成本随着知识本身的专门化程度、知识的隐性程度、交易对象产生机会主义的可能性等的增加呈现非线性递增关系,而交易对象的吸收理解能力与知识交易成本成负相关关系。
  搜索成本和表达成本充分考虑了知识可编码程度带来的知识传播的难易程度以及知识传播的安全性。时间跨度对知识缺口的影响最直接的表现是影响知识产品的价格,因此可以假设高技术企业知识缺口弥补后的知识产品价格是时间t的函数P(t),用丌1、丌2、丌3,分别表示自主积累、外部购买和建立企业联盟三种方式给企业带来的利润,m(i=1,2,3)分别表示这三种弥补方式产生的知识获取成本和吸收新知识的成本。
  假设三种弥补方式弥补完成后,不考虑弥补时间给知识缺口弥补带来的不确定性,根据上述分析,这三种弥补方式的成本和弥补时间。
  如果不考虑弥补时间给高技术企业带来的不确定性,则P(t)=P,为一常数,这三种弥补方式所实现的收入相同,最后收益取决于知识获取与吸收的成本。弥补时间取决于高技术企业知识缺口的类型和自身的知识存量,企业的缺口知识战略价值越低,获取与吸收越容易,弥补时间也相对较短;企业自身知识存量越丰富,企业利用和创造知识的能力越强,企业获取与吸收知识的能力也越强,缺口弥补时间也越短。
  自主积累:该方式通过企业内部知识整合和创新来弥补知识缺口,需要企业投入大量的研发成本。在研发过程中,员工通过各种内部知识转移方式找到所需知识并进行利用,因此c1和c2较高;由于各项知识活动都是在企业内部员工和团队之间进行的,长期的合作使得员工或团队间的合作更默契,因此c3、c5很低;由于内部积累的方式不存在企业间的知识转移,因此c4为零。这种方式仅整合和利用企业自有知识资源,如果是先进知识缺口或创新知识缺口,弥补时间将很长。
  外部购买:这种方式下,企业通常是在市场上直接购买技术产品或者通过并购来实现缺口知识的获取。由于知识的价值特征,使得c4极高;该方式是把其他组织的知识买来然后吸收内化为企业可利用的知识,由于企业文化和员工素质的差异,导致c3很高;由于c5取决于企业从市场获取知识的载体,因此该方式下c6可计入c3;如果高技术企业已有的知识积累较丰富,则企业吸收外部知识的能力较强,由于可以有效控制吸收外部知识的时间,加上这种方式是在市场上购买,获取时间短,因此该方式弥补时间较短;但如果该企业已有的知识积累对从外部获取的知识的相关性不高,则企业吸收外部知识的能力较弱,知识吸收时间很长,即使知识获取时间短,知识弥补的时间也将很长。
  建立联盟:高技术企业通过构建虚拟企业等方式开展业务间的协作,其前提是合作伙伴间的相互信任和竭诚合作,企业可以通过加入联盟使得外部知识交易内部化,因此c1、c3较低;同时知识的获取是在联盟形成前完成的,故c2也较低;组织间合作是借助Inter-net为代表的现代通信技术,通过组织间知识共享等活动实现有效的知识转移,因此c5较低;不过该方式下由机会主义带来的c4高,因此,该方式的弥补时间通常比自主积累的要短。
  
  4.2 高技术企业知识缺口弥补策略选择
  面临快速变化的市场环境和更加激烈的竞争空间,在制定高技术企业知识缺口弥补策略时必须考虑企业知识缺口的类型、企业的行业地位等诸多因素,根据知识缺口的不同属性,选择合适的弥补方式;并根据企业成长过程中知识缺口的变化动态调整知识缺口弥补策略,有效降低高技术企业的经营和管理风险。
  高技术企业通常会面临多种知识缺口,弥补策略的选择通常根据企业的知识存量来决定。企业知识存量越丰富,企业的知识吸收能力越强,知识缺口弥补的难度也就越低,弥补的时间跨度相对较小。同时企业已有的知识存量中如果显性知识比例较高,那么企业内部安全,外部不安全,如果企业已有知识存量中隐性知识比例较高,那么企业外部安全内部不安全,据此企业知识积累情况和企业知识存量中知识可编码程度的弥补策略选择方案。
  当高技术企业应对知识缺口时,企业有三种弥补策略:
  ?当高技术企业知识存量足够丰富,可认为该企业具有弥补知识缺口的完全能力,企业应采取自主创新弥补策略,完善企业知识地图,在企业内建立鼓励知识创新和知识共享的文化氛围。当缺口知识为显性知识时,可结合建立联盟策略弥补显性的知识缺口。
  ?高技术企业的缺口知识对企业来说很重要,但需要提高自身知识吸收能力才可以弥补,即企业应对知识缺口具有部分的知识积累。企业靠自身知识能力难以在短时间内实现缺口知识的获取,建立企业联盟,是最佳选择。知识活动是高技术企业的主要活动,因此可借助现代通信技术,组建以知识转移为主要组织间活动的虚拟企业,通过组织间的知识协作实现缺口知识的获取。需要注意的是,如果企业已有的关键知识显性知识的比例较高时,在虚拟企业运行过程中,企业应做好知识保护工作,以降低合作的机会成本。
  ?当高技术企业针对自身知识缺口,完全不具备相应知识积累时,企业还处在成长的初期,这时高技术企业的失败率最高,知识缺口弥补的时间非常重要,企业必须做出快速响应,因此,如果缺口知识以显性知识为主,则应在市场直接购买,快速获得所需知识,并进行内化,实现企业成长目标;如果缺口知识以隐性知识为主,则企业可选择建立联盟,通过学习合作伙伴的知识实现知识缺口弥补。
  
  5 结论
  
  本文根据企业知识理论将高技术企业的知识缺口分为核心知识缺口、先进知识缺口和创新知识缺口,考虑时间跨度对知识交易成本的影响,通过成本一收益分析,针对这三类知识缺口,依据企业知识积累情况和缺口知识属性,进行弥补策略的选择,并给出了高技术企业选择联盟策略弥补知识缺口的条件。此研究对于提高我国高技术企业竞争能力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同时对新型企业组织和管理模式理论的发展具有理论指导意义。关于高技术企业如何通过外部成长方式进行知识缺口弥补的具体问题,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关热词搜索:缺口 高技术 弥补 高技术企业知识缺口弥补策略选择 企业知识缺口 弥补企业战略缺口的方法有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