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思维【创新思维,塑造品牌,跨越发展】

发布时间:2020-03-10 来源: 幽默笑话 点击:

  2011年,《图书情报工作》(以下简称《工作》)迎来了她的55岁生日。作为现今中国大陆最“古老”的一本图书馆学情报学期刊,《工作》的办刊历程与新中国图书情报事业的发展基本同步,见证和记录了20世纪50年代以来我国图书情报事业从起步到繁荣发展的轨迹,这一段历史可谓厚重而弥足珍贵。在这样的历史时刻,回首来时的道路,盘点曾经的得失,将有助于我们进一步明晰办刊理念,坚定发展的信心,从而更好地前行。本文以前50年和最近5年为两个时段,对《图书情报工作》办刊经历与得失做一简要梳理。
  
  1 1956-2006年:辉煌50载,铸就品牌
  
  《工作》创刊于1956年8月,当时名为《中国科学院图书馆通讯》,只是一本名不见经传的内部参考资料。历经半个世纪的风风雨雨,在几代编辑、学人的辛勤耕耘下,《工作》几经蜕变,已发展成为大陆图书馆学情报学领域独树一帜的知名核心期刊之一。2006年创刊50周年时举行了隆重的庆祝活动,业界关心《工作》的领导、专家、作者、读者纷纷发来热情洋溢的贺辞、贺信,对她取得的成就给予了高度总结与评价,成为该刊创办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要一刻。
  
  1.1 立足学术前沿,刊发优秀学术成果
  《工作》自创刊起,始终恪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弘扬学术精神、推动事业发展”的办刊宗旨,关注学术研究的前沿领域,及时敏锐地捕捉业界最新的理论成果、实践中的先进经验、迫切需要探讨的问题,在各个历史年代均吸引、刊发了一批具有预见性、前瞻性、导向性的学术力作,其中许多堪称发韧之作,并积极组织和倡导了多次学术争鸣,对于引导和推动我国图书馆学情报学理论及实践研究的创新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1957年第1期(当时名《中国科学院图书馆通讯》)刊登了刘国钧先生撰写的《什么是图书馆学》一文。时值新中国建立不久,图书馆事业虽然开始呈现出欣欣向荣的景象,但社会上对图书馆学这门学科的理论认识还很模糊,因此该文一发表就激起了业界关于图书馆学的一场大讨论,掀起了一波研究的高潮,这些理论探讨在今天看来是难能可贵的,对图书馆学学科体系的建立具有开创性意义。
  在经历了“文革”停刊后,1975年复刊时推出的试刊号(当时名《图书馆工作》)上,又发表了刘国钧先生的《马尔克计划简介――兼论图书馆引进电子计算机问题》,这篇论文后来成为我国图书馆界引进计算机应用的发端,随后《图书馆工作》又刊出刘国钧、林德海、阎立中、沈迪飞等的一系列介绍与研究计算机编目和机读目录的文章,开阔了我国编目标准化与网络化工作的视野,将图书馆自动化的研究引向深入。1978-1979年又发表了一系列关于图书情报工作一体化的文章,这些研究直接推动着中国科学院图书馆改名为文献情报中心(1985年1月)以及全国图书馆的情报工作开展和科研机构图书情报一体化建设。
  20世纪八、九十年代,出现了图书馆学理论研究的又一次热潮。这一时期《工作》以冷静、理性的眼光,关注各种研究思潮、新观点的产生及其碰撞的成果,并及时把握学术研究的前沿与趋势,加强了组稿。这期间刊发的《情报科学的人文性质――关于情报科学学科性质反思》(1989年第6期)一文是卢泰宏先生自成体系的情报理论的代表作之一,开辟了一个全新的视野;陈光祚先生的《目录学是研究文献流的整序、测度和导向的科学――对目录学对象的再认识》(1990年第1期),则是目录学理论研究的又一力作,是适应时代发展的目录学理论的新突破;龚义台研究员撰写的文章《面向21世纪的中国图书馆事业(一)、(二)》(1996年第5―6期),从图书馆的性质和社会功能角度,探讨未来图书馆的定位与运行体制,指出图书馆在充分体现公益化的同时,不应排斥部分信息产品的商品化,并对信息资源的布局与系统保障问题提出了可资借鉴的观点;彭斐章教授的《世纪之交的目录学研究》(1995年第2期)被读者评为是“一篇承前启后的檄文”;霍国庆、孟广均、徐引篪合作撰写的《西方图书馆学流派论评)(1998年第4-5期),从论述西方图书馆学的源起、发展开始,将西方图书馆学重新归纳为六大流派,勾勒了六大流派次第和逻辑发展的脉络,并就六大流派的特征、得失、主要代表人物及其学说作了点评,突破了当时业界流行的“两大流派”学说的学术范畴。《工作》还曾就图书馆学情报学学位教育和建设问题组织了“笔谈会”,邀请著名图情学教授与博士、博士生新老两代学者对此问题进行了大讨论,在学界引起了较大反响。
  步入21世纪,社会、经济、文化特别是信息社会的快速发展推动着中国图书情报事业不断创新。面对新的信息环境,《工作》强化了创新意识、品牌意识、国际意识和市场意识,力争办成国际知名、国内一流的图书馆学情报学期刊,使之成为展示中国图书情报事业发展的窗口和进行国际交流的平台。2002年以后定期推出的“专题”栏目和“基金项目”,荟萃了国内图情学领域若干重大选题的成果,这些成果或聚焦于理论与实践前沿,或具有纪念、承前启后意义,例如“图书馆书员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专题(2003年第1期)在国内较早、较全面地考察了国外图书馆员职业资格认证制度的背景,提出我国设立这一制度的命题,对于推动中国图书馆界的职业管理水平、特别是中国图书馆员人力资源建设以及促进图书馆学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1.2 贴近时代需求,塑造特色精品栏目
  期刊的内容和特色风格往往通过栏目体现出来,有价值与生命力的栏目往往成为代表期刊形象的窗口。从创刊以来,顺应不同时代下学科发展和作者、读者的需求,《工作》对栏目进行了数次调整定位,并借鉴了国外同行期刊的经验,体现出与国际接轨的趋势。至2006年,《工作》栏目涉及图书馆学、情报学、档案学、信息传播学、信息管理、信息技术、信息产业、网络资源的挖掘与利用等众多领域,得到了读者的认可:“《工作》最突出的特点就是能满足不同层次读者的要求,既能让我们及时了解到图书情报学的发展趋势,又能指导我们当前的工作,不愧是我们最珍贵的良师益友”;“以‘追踪时代热点,追求理论精品,联系实际工作’为特色的栏目是《工作》的成功之本”。
  1981年,《工作》进行了第一次重大改版,对栏目体系结构进行了重新调整,并给刊物内容进行了重新定位,栏目名称使人耳目一新,体现了《工作》改版后力争成为中国图书情报界核心期刊的决心。其后,栏目体系结构随着我国新时期图书情报工作的中心不断地调整。
  1992年前后,《工作》进行了一次栏目调整,将原有栏目进行了归并,并随着我国图书情报学学科教育的发展,逐步增加学科教育与研究生学位论文摘要栏目,突出了理论、实践、人才培养并重的特色。
  2000年、2004年先后进行了两次重大改版,不仅使刊物的外在形象上焕然一新,更重要的是实现了内容上的“升级”――两次改版都对栏目进行了重组。2000年,根据当时业界对信息管理和信息技术的重视和应用,为使刊物更充分地体现出前沿性、时代性、融合性,增加了信息管理与利用、事业发展与管理、信息技术-信息产业等栏目;2004年,《工作》借鉴国外同类期刊的栏目设置经验,对栏目实行二次重组,将原有栏目简化为专题、研究论 文、课题研究报告(2005年改为“基金项目”)、工作研究、评论?论坛等。围绕着新的栏目结构,《工作》更注意广泛、敏锐地抓住21世纪以来全球和我国图书馆学情报学的研究热点以及工作实践方面的焦点问题,展开集中、全面和深入的研究、探索。“专题”和“基金项目”是承载以上内容的两大重点栏目。“专题”采用编委和专家负责选题、组稿制度,组稿率几乎达100%;“基金项目”则刊发国家级、省部级、大学和科研机构课题研究项目的研究报告,其整体质量往往较高。据统计,2002年第2期至2006年第7期,《工作》共组织专题研究45项,刊发基金项目文章240余篇,其中很多属于前沿课题,反映出我国图书馆学情报学的最新研究动态和成果,昭示出其发展趋势,从而推动着相关领域的理论与实践进展。据读者调查结果反馈,“专题”和“基金项目”最受读者欢迎,成为《工作》的特色和品牌栏目。
  
  1.3 以体制、机制的转变推进期刊的品牌化经营
  在关注期刊内容建设,打造学术精品的同时,编辑部的同志们抓住机遇,在得到主办单位(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领导的同意、中国科学院院出版委等的支持后,于1993年7月成立了“图书情报工作杂志社”。杂志社的成立改变了过去编辑部只从事基本编辑工作的运行模式,实行自负盈亏、自主经营、自我发展的准企业化运作,使得办刊的体制机制进一步优化,“其发展得到了空前的保证,如虎添翼,在学术质量上更上了一层楼,得到业界人士众多赞誉;在自主经营、自我发展的市场运作中,杂志社的综合实力也得到了全面提升,取得了令人兴奋的成就,被同行誉为‘在全国图书情报专业期刊界树立了先驱者的形象”。
  改革带来的不仅是机会,更多的是挑战、风险。为此,除编辑出版期刊外,还加强了内部管理、苦练内功:
  第一,完善、规范编辑制度。不断完善、规范编辑工作的三个关键环节――审、编、校,坚持严格的三审制,2006年后逐步引入国际通行的同行评议制度,做到从源头确保刊物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性、创新性和实用性;对每篇录用文章均进行修改润色,确保行文质量,并实用编辑三级校对+作者自校的“双重校对制”,进一步减少差错率。正是由于有着这样严谨的工作作风,《工作》的编辑出版质量得到保证并不断提高。
  第二,提高规范化和标准化水平。《工作》在执行国家有关标准方面,历来一丝不苟,被业界同仁公认为“典范之一”。如1994年起,逐渐增加了中文摘要、关键词、分类号、作者简介、收稿日期和英文摘要、关键词等项目;当网络文献大量涌现的时候,《工作》更是在国家尚无统一标准的情况下,广泛参考国内外期刊的做法,取其合理与科学之处,对网络文献作为参考文献的著录格式作出规定,使其既正规又完整。2005年国家发布关于参考文献著录的新版标准后,《工作》又及时遵循该标准制定了相应的论文格式规范。规范化、标准化水平的提升,使《工作》在向国际化期刊发展方面具备了一个关键要素。
  第三,与作者签订《论文发表协议书》。《工作》于1999年开始与论文作者签订《论文发表协议书》。此举明确了编者与作者的权利与义务,保护了双方的权益,同时也有助于编者、作者、读者强化版权意识,有效地规范各自的学术行为并规避法律风险,在当时国内学术期刊领域中,尚属比较超前。
  第四,发挥编委会引领作用。《工作》先后成立了九届编委会,其中第九届编委会于2005年产生,这是《工作》55年来最年富力强、海外编委也较多的一届编委会。编委们大多是业内的知名专家、学术带头人,《工作》充分借助了这一宝贵资源,“把每一位编委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充分调动了起来,不仅要求编委组织某一主题的稿件,而且还要求编委对刊物的栏目进行策划,对未来的热点问题提出建议”。编委们的真知灼见将《工作》推上了一个权威性、引领性的新台阶。
  第五,搭建网络传播与办公平台。《工作》历来重视编辑手段和出版形式的现代化,早在上世纪末、本世纪初即购置了各种必要的现代化办公设备,自行研制开发了单机版稿件管理数据库、作者库和会议管理数据库,推出了双语主页等。2005年,《工作》又较早地引进了远程期刊网络采编系统,形成了作者、编者、编委、审稿专家四位一体的网络交流平台,从作者投稿、编辑审稿、专家审稿、主编定稿到通知录用,完全实现了网络化、无纸化,彻底革新了传统的编辑方式,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也为广大读者、作者、同行专家等带来了便利,成为彼此间联系不可或缺的纽带。
  杂志社的成立,最根本的是使《工作》从单一学术型向学术生产经营型转变。因此,在大力加强学术质量和编辑出版质量建设的同时,《工作》也以杂志社为实体,围绕办刊宗旨开展了多种经营活动,包括通过宣传与合作洽谈拓展发行范围,开辟海内外广告市场,组织各种业务技能培训班,出版丛书及论文集等多元化学术产品,等等。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工作》结合图书情报领域的一些热点问题,连续多年举办学术会议(至2011年5月已举办24次,见表1),这些会议地点范围遍布全国20多个省市,累计收到会议征文5 000余篇、参会代表l 300余人次,不仅取得了一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而且对于促进业内的学术交流研讨、加强与读者作者的学术互动起到了良好的作用。这些举措,使《工作》超越了期刊本身的功能,在业界具有了更大的知名度与影响力,同时也强化了期刊自身的“造血”能力,使其逐渐具备了独立生存的经济实力,实现了自主经营、良性发展。
  50年来,在学术质量建设、体制机制建设双管齐下的发展过程中,《工作》取得了一系列令人瞩目的成就,其品牌形象日益鲜明:两次荣获国家期刊奖,多次荣获中国科学院优秀期刊奖、全国优秀图书馆学期刊奖,在国内多家期刊评价体系中排名居于前茅,第一个被国际著名检索机构《乌利希国际期刊指南》和银盘公司(LISA)光盘收录,并被《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中文重要期刊目录》确定为4种图书馆学情报学期刊之一。
  
  
  2 2007-2011年:激变新五年,创新大跨越
  
  最近五年来,网络的应用普及和Web2.0等新技术的影响更加深人,彻底改变了传统社会中人们工作、生活、学习的多个领域,学术交流与出版传播领域也概莫能外。同时,国内外图书情报领域的理论实践研究也在不断分化和走向深入。面对新时代下外界环境的激烈变化,《工作》始终保持清醒的危机意识和责任感,加大了创新改革的步伐,积极通过多种途径扩大期刊的影响力和品牌建设,开展了新一轮的跨越式发展。
  
  2.1 创新出版内容与形式,增强发展活力
  出版内容与形式的变革创新往往是为了更好地满足作者、读者需求,是期刊保持活力的源泉。当前图书馆学情报学科研究领域呈现出多元化融合、交叉、分化趋势,部分传统研究方向日渐式微,一批新兴学科增长点开始涌现。及时展现学科发展的全貌和最新变化是学术期刊的应尽责任,为此《图书情报工作》杂志社经过慎重考虑,做出了2009年由月刊改版为半月刊的重大决策。此次改版不仅意味着报道频次大大加快、出版时滞持续缩短、封面形象版式等的全面更新,更重要的是期刊的内容格局、栏目设置发生了显著变化,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而言,其 难度与挑战性甚至类似于创办新刊。改版后,《工作》从“集图书馆学情报学于一体”变为上半月内容侧重图书馆学,下半月侧重情报学,其定位更加清晰,风格得以凸显,进一步发挥了《工作》两栖性学科优势,为业界学术交流、思想和成果的传播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平台;增设了“竞争情报”、“知识组织”、“电子商务”、“电子政务”、“档案期刊”等栏目,以满足学科增长的需要,扩大学科覆盖面,增加信息品种及容量,以此推动图书馆学和情报学事业的发展;通过扩大约稿组稿、强化品牌栏目建设、严格审稿标准、细化编校质量准等措施的“多管齐下”,克服了载文量成倍增长可能导致的发文质量降低等不利影响,保证了学术质量的稳定。两年半来,半月刊运转顺利,获得了业界的认可与好评,改版当年即有编委、专家等反馈半月刊不但学术质量没有下滑,相反还稳中有升,在武汉大学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发布的第一届(2009年)、第二届(2011年)《中国学术期刊评价研究报告》中,两度名列图书馆学情报学期刊的第三位,被评为“权威学术期刊”。
  为了推动图书馆学情报学研究的繁荣发展,促使研究人员多出优秀成果,为行业发现、培育更多的优秀人才,杂志社还自2009年起设立了“《图书情报工作》杂志社出版基金”,这也是国内图书情报界第一家以杂志社为主-体发起设立的学术研究基金。出版基金每年发布一次,由项目专家评审委员会讨论、确立若干有价值的研究选题,并对所有申请进行严格规范的评审筛选,通过后予以立项。每个项目产生3 4篇论文成果,结题验收合格后以“出版基金”专栏形式在《工作》上发表。迄今为止,已有15个项目获得立项资助。此举不仅帮助、培养了一批年轻学者,而且为《工作》自身吸引了优秀稿源,增加了期刊的活力。
  
  2.2 创新出版模式与机制,增强持续发展能力
  开放获取、社会网络传播等的兴起已经打破了传统的线性学术交流体系,而在线出版、预印本、数字阅读等则对现有学术出版模式带来了强大冲击。数字出版代表未来出版业的发展趋势。杂志社审时度势,对数字出版领域进行了积极探索和勇敢尝试,自2007年12月起创办了一份全新的纯网络期刊――《图书情报工作网刊》。与传统纸质出版模式相比,网刊所刊载的内容更突出新颖性,更关注学科的发展与动态,更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突出了网络表现形式多样、互动性强的特点,发表格式上不拘泥于论文、文本,力求为学术创新提供新的契机;在出版时效上较传统纸刊大大提高,而且绿色、环保、易于检索和随时随地获取,拥有广阔的发展前景。由于当前学术期刊的网络出版还较多地受到人们观念的制约,往往不被纳入学术评价体系,市场模式尚未真正形成,杂志社围绕网刊的合法化、规范化、品牌化建设开展了大量推进工作。2010年6月,杂志社提出的网络出版资质申请得到了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的批准,并颁发了互联网出版许可证。2010年10月,《图书情报工作网刊》获批了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ISSN),成为业内第一家正式出版的纯网络学术期刊。经过三年多的不懈努力,网刊正逐渐获得越来越多的作者、研究机构的正式认可。
  长期以来,业内图书馆学情报学期刊整体上呈数量多、规模小、条块分割、结构松散、市场平平、势单力薄、抗风险能力弱的格局,在近两年国家新闻出版体制改革、期刊面临转企改制要求的大环境下,更是难免危机四伏。在这样的背景下,作为已经在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中积攒了一定经验的先行者,本着强烈的使命意识,杂志社和一些同行交换了意见,达成了共识,发起筹建了“图书馆学情报学期刊联盟网”。联盟网将本着“互利”,主张“自愿”,履行“合同”,承担“责任”的原则,与同行强调更多的是协同合作而不是各行其是,旨在为同行期刊提供宣传展示的统一窗口,搭建业务交流与协同的共同平台,并最终为行业期刊的整体集约化发展奠定基础。联盟网的实施,将为包括《工作》在内的业界期刊注入强大的持续发展动力和后劲。
  
  2.3 树立开放办刊理念,深入推广品牌
  为了使《工作》的理念能更贴近学科的发展,开放办刊,走出去与同行期刊进行信息交流,与广大作者、读者、机构建立密切联系,成了近几年杂志社的一项重要工作。杂志社先后走访了20个省、市、地区,与24家同行期刊、24所高校师生、14个省级图书馆以及5个地区科研机构图书馆进行了直接深入的面对面座谈交流。通过交流,有效地拉近了期刊与专家教授、青年学者、一线工作者的距离,使编辑对本学科的发展态势和读者、作者的需求有了更准确的把握,建立了彼此间更密切的联系,同时,《工作》的办刊理念也更加深入人心,品牌影响力不断扩大。
  
  2.4 创新团队文化,打造优秀编辑队伍
  优秀的期刊背后必须要有一支优秀的编辑团队作为支撑。为此,杂志社历来注重文化建设,通过实行人文管理,营造宽松、和谐的工作环境,使每位编辑的潜力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在实现自我价值的同时,岗位价值的增值也得以体现;提倡敬业尽责、主动奉献、热情服务的精神风貌,使整个团队呈现出一种朝气蓬勃、积极向上的氛围。为了提高编辑人员的学术研究能力和《工作》的影响力,保证期刊学术质量的稳步提高,近年来杂志社加强了编辑队伍的培养建设:组织编辑积极争取并完成了多项研究课题,包括国家社科基金“数字时代图书馆危机管理”课题、中国科协“中国科协学术期刊质量发展报告”课题、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图书馆青年基金项目“近十年国内外图书馆学情报学发展热点”等,发表了系列论著;先后有6人通过了北京市新闻出版局编辑出版职业资格考试,4人参加了新闻出版总署举办的主编培训班;多次组织内部工作研讨与业务学习,组织多人次参加行业内不同主题的学术会议等。通过开展学术研究与培训,使编辑们的知识结构得到了更新,能力得以提升,为《工作》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更为坚实的人员基础。
  
  3 设想与展望
  
  回顾55年来的历程,不难看出,《工作》并不拘泥于单一的、封闭的办刊理念和方式,而是始终以创新性的思维与视角来开展多项工作,但这种创新并非随意、盲目的自由式发挥,而是奠定在理性、审慎的基础上,强化品牌意识,最终实现新时期的跨越式发展。展望未来,在今后的发展中,《工作》将继续承载搭建学术信息平台的使命,发挥大型核心学术期刊的引领作用,促进中国图书情报领域的学术交流,推动事业的繁荣发展:
  
  3.1 进一步提升学术质量
  要继续坚持开放办刊的理念,广泛吸引行业内的优质稿件,完善“《图书情报工作》杂志社出版基金”,培养更多优秀作者,瞄准学科发展前沿和业界实践进展,着力打造名牌栏目,组建新一届编委会,等等。
  
  3.2 实施数字出版发展战略
  通过以《图书情报工作网刊》和“图情期刊联盟网”为切入点,深入探寻和建立数字网络期刊的系列出版模式和盈利模式,拓展和凝聚行业期刊资源,创造新的期刊运营模式和市场。
  
  3.3 持续扩大品牌的影响力
  需要加深与学术研究机构、图书馆、情报所、企业等相关领域和部门的业务交流与合作,不断丰富交流合作的内容与形式,使《工作》的品牌影响力得到进一步深入推广。
  一切成绩属于过去。在新的历史时刻,《工作》再一次站到了起点位置,蓄势待发。与以往不同的是,有了55年的坚实基础,这一次我们将站得更高,视野更远;有了55年的丰厚积淀,这一次我们有更充足的信心继续开拓进取,以优异的成绩迎接《工作》创刊60周年,为中国图书情报事业和中国图书情报学期刊的发展继续做出新的贡献。
  谨以此文向一直以来关心、厚爱、支持《图书情报工作》发展的有关部门、各级领导、专家学者、广大作者、热心读者、业界同仁等表示衷心的感谢!

相关热词搜索:跨越 塑造 创新思维 创新思维 塑造品牌 跨越发展 努力塑造各国发展创新 生态文明的发展理念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