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革命时间_辛亥革命重启中国

发布时间:2020-03-12 来源: 幽默笑话 点击:

  100年前,孙中山先生领导的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一场伟大的反帝反对封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它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余年的封建帝制,建立了亚洲第一个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中华民国,打击了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侵略势力,传播了民主革命思想。中国历从此翻开了新的一页。
  曙光初现:民主来到中国
  辛亥革命前夕,中国陷入了一片黑暗之中。中日甲午战争战败,中国被迫签订《马关条约》,列强在华纷纷划分势力范围。从八国联军占领北京到日俄两国在中国土地上开战,中国的邻邦朝鲜被日本强行吞并,已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面临一个生死存亡的关口。
  为了给中国寻找出路,在孙中山以前,中国人已做过多种尝试,清朝政府中的一部分开明之士推行洋务运动,希望可以使中国
  “自强”和“求富”,但甲午战争的惨败宣告了洋务运动的失败;希望通过政治改良的戊戌变法,虽然起到一定的思想启蒙作用,但在封建势力的反对中迅速破灭。极端深重的民族危机和社会矛盾迫切需要一次彻底的革命。
  “洋务运动”提倡“师夷长技以制夷”,目的是学习和引进西方的先进工业技术和思想观念,使中国走向富足和强大。戊戌变法则是要学习西方的政治体制,以开明的政治引导国家的发展。然而,“洋务运动”引进的“夷技”并没有给中国带来预想的脱胎换骨的改变,戊戌变法刚现萌芽即被扼杀,这些使国人逐渐认识到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需要引进的不光是技术和思想,最重要的是西方的制度文明。
  而此时,以孙中山领导的同盟会为代表的海外革命团体从西方的发展中看到了中国的希望所在。这些革命团体的组成者多为留学生,他们思想开放、崇尚西学j富有革命热情,开始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的中国制定摆脱贫穷落后的政治方案。
  孙中山所代表的一种新的社会力量走上中国的政治舞台。他们提出三个基本问题,民族独立,民主政治,民生幸福,并且要用革命的手段来实现它。孙中山领导的中国同盟会所制订的纲领是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纲领初始是十六字誓词:“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后来在《民报》发刊词中,明确阐释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强调以“国民革命”推翻清政府,在国体和民生方面要有所变革。
  君主专制制度已经统治了中国几千年,牢牢地束缚着人们的头脑。要彻底打破这一政治制度谈何容易。辛亥革命从一开始就受到了重重阻挠。辛亥革命后,各省纷纷宣布独立,清政府和反对派进行大肆反攻。
  在山东,1911年10月武昌起义爆发后,同盟会山东主盟人徐镜心与丁惟汾等人在济南联络同盟会员积极响应,还草拟山东独立大纲7条,成立山东各界联合会,并于11月13日召开独立大会,迫使山东巡抚孙宝琦宣布山东独立。但孙宝琦极力纵容煽惑反独立的情绪。孙宝琦寄函外国驻山东官员,通报情况,仍袭用独立之前所用政府关防,沿用清朝皇帝年号。山东独立后两天,袁世凯入京组阁,当了上总理大臣。他上任之后急于巩固自己的地盘。山东在北方的位置极为重要,为了便于控制山东局势,上台伊始,袁世凯便电令各省督抚,“设法激励将士,取消山东独立”。对取消独立,孙宝琦求之不得。看到袁世凯带头反对独立,孙宝琦认为时机已到,表示同意取消独立,并宣布改都督为巡抚,恢复旧制。山东独立仅维持了13天的时间,便宣告结束。
  辛亥革命虽然没能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而且革命的果实一度被袁世凯攫取,甚至出现了袁世凯称帝、张勋复辟的历史闹剧,但它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共和革命,成功地终结了中国长达两千年之久的君主专制制度,对挽救民族危亡,争取国家的独立、民主和富强,起到了重要的历史作用。这是辛亥革命最大的历史功绩。
  打开禁锢:新思想运动兴起
  从思想史的角度看,辛亥革命也是一场深刻的思想启蒙运动。这次革命在政治上打击了封建势力,使得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在封建专制制度之下,皇帝及国家机构是绝对的政治权威,普通大众毫无民主而言。在维新变法中,康有为、梁启超等一批文人志士开始意识到封建专制的诸多不利而试图通过变法改变之。这表明,在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压迫之下,自由平等的思想、民主共和的社会理想开始在一部分先进学者中间萌生蔓延。
  孙中山的“三民主义”第一次在中国公开提出了民主共和的政治思想。民族主义既反对帝国主义,又反对以满族贵族为首的清朝统治,其主要内容之一就是“反满”。因为清王朝不仅是一个由满族贵族“统治的封建专制政权,而且还不断和帝国主义勾结,已经成为“洋人的朝廷”。民族主义的目的就是避免中国被帝国列强瓜分,争取民族的独立和解放。民权主义主要是解决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民权主义的基本内容是揭露和批判封建专制主义,要通过“国民革命”的途径推翻封建帝制,代之以“民主立宪”的共和制度。民生主义是解决经济社会发展存在的问题。希望通过“平均地权”等国有政策,发展资本主义经济,使中国由弱变强,改善劳动人民的生活。
  这些主张,在中国历代的革命运动中从来没有提及过。它为中国大众树立了一个新的奋斗目标并影响深远。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帝制,打破了帝制政治的价值观和政治思想,对中国传统以儒家为主的封建价值观也产生了强大的>中击,为之后的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新思想体系奠定了根基。
  新文化运动是受辛亥革命的影响在中国文化界中发起的一次革新运动。辛亥革命后,袁世凯在进行帝制复辟活动的同时,还大力提倡尊孔读经。为支持袁世凯帝制复辟活动,中外反动派掀起了一股尊孔复古逆流。以陈独秀、李大钊、鲁迅为代表的激进民主主义者发动了一次反封建的新文化运动,大张旗鼓地宣传资产阶级民主思想,同封建尊孔复古思想展开了激烈的斗争。
  1915年9月15日,《青年杂志》在上海创刊。担任主编的陈独秀是一名激进民主主义者,他批判了封建社会制度和伦理思想,认为要实现民主制度,必须消灭封建宗法制度和道德规范。李大钊则反对复古尊孔,要求思想自由,号召青年不要留恋将死的社会,要努力创造青春的中国。1916年9月《青年杂志》迁往北京并改名为《新青年》。许多进步知识分子团结在《新青年》周围,高举民主和-科学两面大旗,从政治观点、学术思想、伦理道德、文学艺术等方面向封建复古势力进行猛烈的冲击。
  作为一场轰轰烈烈的思想革命,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即围绕着“四提倡,四反对”而进行的具体实践活动,提倡科学,反对迷信,提倡民主,反对独裁,提倡白话文,反对文言文的新文化运动,宣传了西方的进步文化。这些思想反映了新型的革命阶级的要求,在社会上产生了巨大的反响,全方位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使中国人民的思想得到空前的解放。解除了思想 禁锢的知识分子特别是青年,开始投身更多的政治活动,成为“五四运动”的导火索。
  1917年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在中国人民中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新青年》应社会形势发展的需要,以大量篇幅发表了宣传俄国十月革命的经验和社会主义理论文章。1918年11月,《新青年》发表了李大钊写的《庶民的胜利》、《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两篇文章,热烈欢呼俄国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新文化运动不仅宣传了西方的进步文化,还传播了社会主义思想,反映了新型的革命阶级的要求,在社会上产生了巨大的反响,吸引了许多年轻人,特别是青年学生集合在反帝反封建的旗帜下,为迎接一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政治斗争作好了思想准备。
  辛亥革命后,随着民主思想的进一步蔓延,越来越多的青年人站到了民主革命的队伍中。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日本借口对德宣战,攻占青岛和胶济铁路全线,控制了山东省,夺去德国在山东强占的各种权益。大战结束后,中国代表团以战胜国身份参加“巴黎和会”,提出取消列强在华的各项特权,取消日本帝国主义与袁世凯订立的二十一条不平等条约,归还大战期间日本从德国手中夺去的山东各项权利等要求。巴黎和会不但拒绝中国的要求,而且明文规定把德国在山东的特权,全部转让给日本。这一无理暴行激起了中国人民的强烈反对。
  1919年5月4日,3000多名北京高校学生代表集会游行,打出“还我青岛”、“收回山东权利”、“废除二十一条”等口号,并且要求承办交通总长曹汝霖等人。山东是最早声援北京学生爱国运动的省份之一。全省迅速掀起了一个以济南为中心,以声援北京学生和“外争国权,内惩国贼”、“还我青岛”为主要内容,以发表通电和集会、示威游行、街头演讲宣传、抵制日货为主要形式的群众爱国运动。
  新文化运动是一次前所未有的思想解放和启蒙运动,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开辟了道路。“五四”以后,新文化运动更是成为宣传马克思主义及各种社会主义流派的思想运动,使旧民主主义的文化运动,转变为由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的新民主主义的文化运动。
  破茧新生:工人阶级不断壮大
  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帝制,虽然没有改变封建土地所有制,也没有给中国经济带来大的变动,但是中国经济还是在辛亥革命后出现了明显的变化。
  辛亥革命后,南京临时政府以振兴实业为目标,设立实业部,先后颁布了一系列有利于公商业发展的政策和措施,以推动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使随后的几年成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黄金时代”。
  这一时期,农产品和手工业品的商品化得到了较快增长。随着农村经济的迅速发展,还形成了一批进行农产品加工的手工业区,农村手工业产品也日益商品化。在全国闻名的卷烟区山东、河南、安徽三省的烤烟产量,1916年为、2400万磅,1920年增为7200万磅。
  而随着农村手工业商品化的发展手工业者出现了两极分化。以手工纺织业为例,广大民织户受原料供应、产品出售等原因纷纷破产,慢慢地变成了向商人领纱织布、仅拿微薄工资的织户。而少数资金雄厚的织户,雇佣织工,扩大生产。这是中国农业资本主义的发展。
  相对手农业,辛亥革命对民族工业的推动更为明显。辛亥革命打击了封建制度,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民族资产阶级的政治地位和社会地位。资产阶级通过手中掌握的权力,制订出若干有利于振兴实业的政策法令。这些条例虽然未尽完善,有些规定因时局多变也未能付诸实行,但它们终究解除了清政府原来对呈请开办企业的若干限制,也逐步废除了一些封建性的专利垄断,激励了工商业者投资开办工厂,爱国华侨也竞相归国投资办厂和努力推销国货产品,有力地推动了民族工业的发展。
  据统计,中国在1913年的进口总额为5.7亿余两白银,1915年减至4.5亿余两,减少了五分之一左右,而中国的出口贸易额出现了年年增长的趋势。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后,帝国主义国家忙于战争,对中国的商品倾销一度放缓,使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得到较大的发展。1912年至1922年的10年间,民族资本发展的势头持续高涨,成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的一个黄金时代。这一时期,中国民族工业无论从设厂数目、投资规模看,都实现了快速增长。
  在辛亥革命后开办的企业中,以纺织、面粉、火柴等工业发展最快。1911年全国有火柴工厂30家左右,到1919年增加了43家,1920年又增加了23家,成为民族火柴业发展最快的时期。
  辛亥革命后,国民政府号召“振兴中华,实业救国”,远在日本的山东人丛良弼毅然回国,出面集资兴办民族火柴工业,1913年在济南创建了振业火柴公司。这是山东最早的民族火柴工业。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帝国主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振业火柴公司抓住难得的历史机遇,积极扩大市场,1918年在济宁开设了振业第一分公司,1928年又在青岛开设第二分公司,成为山东火柴业的龙头企业。当时华东、华中、华北地区有64家火柴厂,振业公司年产量占到了生产总量的15%以上。
  中国民族工业虽然取得了较大的发展,但它的繁荣是短暂的。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各列强又都卷土重来,中国的民族工业逐渐萧条。但随之而成长起来的产业工人则为中国革命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牢固的阶级基础。
  近代工业特别是民族资本主义经济一定程度的发展,引起中国社会阶级关系的新变动,促进了新的革命力量的成长。辛亥革命后,特别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在中国资产阶级有所发展的同时,中国无产阶级也有了进一步的发展,队伍日益壮大,日益成为近代中国一支重要的社会力量。辛亥革命前,中国近代产业工人不超过60万人,到1919年五四运动前,已达200万人左右。他们虽然成长较晚,人数较少,但非常集中,有利于工人阶级组织程度和斗争水平的提高。在20世纪初的中国社会各阶级中,无产阶级是一个最进步、最革命、最有远大前途的阶级。
  辛亥革命后,中国工人罢工的次数愈来愈多,罢工规模和斗争水平都有显著提高。1915年反对日本“二十一条”和1915年反对法国强占天津老西开的斗争,是这一时期两次大规模的反帝反军阀卖国的政治斗争,把中国工人阶级的斗争推向一个高潮。
  中国无产阶级在斗争中,逐渐产生了工会组织,组织领导工人罢工和为工人争取工资待遇。中国无产阶级的成长壮大和工人运动的日趋高涨,表明中国无产阶级已开始由自在的阶段向自为的阶段转变。无产阶级的成长和政治觉悟的提高,为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传播并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旧民主主义转向新民主主义革命,准备了阶级条件。
  
  编辑 李平

相关热词搜索:辛亥革命 重启 中国 辛亥革命重启中国 辛亥革命前的中国现状 辛亥革命前的中国描写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