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一轮圈地运动【新一轮中国热的背后】

发布时间:2020-03-13 来源: 幽默笑话 点击:

     5月中旬以来,美国掀起了新一轮热炒中国崛起及中美关系的浪潮。   在美国《新闻周刊》国际版上,中国著名影星章子怡成为封面人物,该期还刊登了一系列有关中国各方面发展潜力的报道;美国有线新闻网(CNN)从5月14日起对中国进行了为期一个星期的密集报道,内容涉及中国社会的方方面面;美国《大西洋月刊》最新一期,集中刊载了一批有关中国问题的学术文章。此外,美国之音、《华盛顿邮报》等美国主流媒体也有大量有关中国的报道。
  美国精英们有关中国问题的最新关注焦点包括:中国崛起的前景问题、一个崛起的中国与亚太及世界的关系、中美关系及美国应该如何应对中国崛起等。美国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高级研究员卡根在《华盛顿邮报》上提出了一系列问题,包括:中国会成为一个希望融入“自由”的国际秩序、改变自己现行政策的21世纪强国呢,还是会成为一个希望维持国内统治、对外扩张的19世纪式的强国?
  关于中国能否崛起的问题,美国精英们的结论大体一致,即普遍认为中国崛起是大势所趋,而且迟早会超过美国。所争论的不过是时间早晚的问题,有人说是2015年,也有人认为要等到2050年左右。但围绕崛起的中国及中国与世界关系、中美关系及美国如何应对中国崛起等核心问题,却存在两种完全不同的看法。
  美国保守派把中国崛起与当年的德、日崛起并挑战世界秩序做简单类比,宣称中国崛起后将谋求建立亚太“霸权”,破坏世界秩序,挑战美国的世界主导地位。他们力主美国对中国采取近似于“冷战”的对华政策,与西方盟友在人权、经贸、人民币汇率等问题上继续对华施压、阻止高新技术及先进军事装备流入中国,阻挠两岸统一、以台湾治大陆,以日制华,甚至通过加强与日、印、澳等亚太主要国家的军事合作关系、组建以中国为对手的“亚太北约”等,还渲染“中国军事威胁论”。一种极端的观点甚至祭出了“中美必战论”。
  其实鼓吹“中国威胁论”不过是美国当年对前苏联发动冷战的理论基础的再版,是用20世纪的思维来观察21世纪的新事物。中国奉行和平崛起路线,不但是一种政策宣示,更是一种自觉、自愿和必然的历史选择,既与中国的传统战略文化相一致,也符合中国的根本利益,因而极有生命力和实践性,这可从中国近年全方位和平外交,包括和平的周边外交、大国外交及对美外交中得到体现。
  从国际结构看,中国崛起是一个曾经领先于世界的落伍国家弥补与发达国家发展差距的努力。只不过中国太大,中国加速发展自然要引起国际政治经济平衡结构的调整。
  一个和平崛起的中国是亚太及世界和平、发展与进步的积极因素,这已由近年的国际政治实践及中国的外交实践所一再证明,也得到国际上不带偏见的人们的交口称道,如中国加速发展给世界经济注入了活力,带动世界市场扩大,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发动机等。中国的和平外交政策有助于促进国际合作,抑制19世纪盛行的“丛林法则”回潮等。
  同样,中国崛起对美国、对中美关系的积极发展也是积极因素。美国国会研究处最近发表的一份长篇研究报告提出,中国的发展及中美不断发展的经贸关系,对美国抑制通货膨胀、保持经济活力,都有积极作用,中国崛起因而“符合”美国利益。美国威尔逊国际学者中心亚洲项目主任哈撒韦进而明确提出:国际社会应该承认中国的崛起和应有的国际地位。
  中美两国,一个是世界上人口最多、发展最快的大国,一个是综合实力最强、国际影响最大的大国。尽管两国在一些具体利益层面存在一定的分歧和利益冲突,但两国的利益要大于这种矛盾和分歧,无论是在战略领域还是在经贸领域,中美两国都存在极大的合作空间,对世界和平、繁荣与进步都负有责任,合则双赢,斗则俱伤。
  一些美国精英已经指出:中国将成为美国的敌人、还是成为美国的朋友,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美国如何看待中国崛起及如何处理与中国的关系。

相关热词搜索:中国热 新一轮 新一轮中国热的背后 汉语热背后的中国热 汉语热话题作文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