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副担子一肩挑?|刘桂珍 四副担子一肩挑

发布时间:2020-03-14 来源: 幽默笑话 点击:

  兼任党主席在集中权力的同时也面临着诸多挑战,陈水扁的前车之鉴可谓殷鉴不远。      国民党现任党主席吴伯雄明年8月任期届满,明年5月将开始选举新任党主席。就在此时,党内传出马英九想要兼任党主席的讯息,但马本人否认。马英九到底当不当党主席,不但引起各方关注,同时引发党内各派势力的角力。
  
  当还是不当,态度变了又变
  
  先是坚辞不受。早在2007年4月“总统”选举期间,马英九就针对陈水扁兼任民进党主席一事表态称,若能当选“总统”,在任何情况下都不会做党主席,因为“总统”与党主席各有所司。2008年5月马英九当选后,代理党主席吴伯雄提出由马英九接任党主席,但是马不赞成兼任。执政一个月后,党政矛盾开始浮现,基层出现了要求马兼任党主席的呼声,但马仍坚称,“伯公(吴伯雄)对党的贡献非常令人敬佩、肯定、称赞,希望伯公继续领导这个党,在各方面向前迈进”。
  
  事实上,吴伯雄对马兼任也是鼎力支持,马胜选后吴立刻表示“国民党一定会做马英九的后盾”,甚至说“只要马英九交代,党就会执行”。另一方面,国民党中央也设计出“以党辅政”的“党政协调机制”,从马英九和吴伯雄的高层会面,到“立法院”各委员会“委员”与“部会”次长参与的“委员会议”,涵盖了党政各个层级的沟通。此外,马英九自己也提出成立由“行政院长”刘兆玄、党主席吴伯雄、“立法院长”王金平参加的“国政小组”,由马亲自担任召集人。党政关系似乎十分顺畅。
  但是,无论是国民党设计的“党政协调机制”还是马英九提出的“国政小组”都没有真正实施。因为马英九始终与国民党保持距离,坚持他的“党政分际”理念,强调这些协调机制是“体制外”的沟通平台,即这些机制只是单纯的咨询机构,对执政当局并没有任何约束力。
  后来态度转变。但是马英九当选后,在“520就职”前宣布部分“内阁”成员名单,特别是任命绿营人士赖幸媛为“陆委会主委”,引发了“立法院”和党务系统辅选有功之臣的反弹,埋下了行政系统与党和“立法院”不和的种子。紧接着,马英九在“监察院”和“考试院”“委员”名单上不与党和“立法院”沟通,造成“监察院副院长”被提名人沈富雄等四人在“立法院”表决时遭否决,甚至“考试院长”被提名人张俊彦在泛蓝“立委”围剿下退出相关审核程序,让马英九深感掣肘之力非来自党外而是来自萧墙之内。而党中央却在此时开放“立委”投票,明显是要让马当局吃一点苦头,马英九和吴伯雄之间的关系也因此产生了裂痕。为此,包括台“行政院长”刘兆玄、律师陈长文、马英九办公室副秘书长高朗等在内的核心人士,都主张马英九应该兼任国民党主席,马英九的态度产生了动摇。
  8月初,党内传出“党章研修小组”计划在党章中增订“国民党籍总统当选人不经选举得兼任党主席”的条款,而负责党章修改工作的正是马英九的亲信、国民党副主席关中。此举被视为马英九想兼任党主席所释放出来的探测气球。
  再次出现反复。但是,马英九兼任党主席的态度很快又发生了变化,主要原因有二。一是党内意见严重分歧。拥马人士认为,马英九希望做到“党政分际”,但“立法院”权力掌控在别人手上,过去三个月,“考”、“监”人事的挫败就是最好的教训。而拥吴人士则表示,马要操心的事还很多,马英九如果需要,吴伯雄一定大力相助,马应该先把经济搞好,“第一碗饭吃得哩哩啦啦,还想吃第二碗饭!”二是吴伯雄逼马表态。9月12日,有台湾媒体报道吴伯雄为了解马英九有关出任党主席的意向亲自打电话问马,“若有意愿,我来为你安排”。吴在桃园县与基层党代表座谈时更明确表示:若马英九有意愿担任党主席,他会全力支持。但是“若要我老头子卖老命,我也不排除这个可能性”。
  在党内压力面前,马英九不得不采取回避矛盾的态度。针对吴伯雄的询问,马斩钉截铁回答“绝对没有这个意思”。
  
  兼任的诱惑难以抗拒
  
  虽然马英九一再否认,但是集党政权力于一身是其实现全面执政的一条重要途径。
  真正达成党政协调的目标。当年陈水扁执政时在民进党内的地位无出其右者,但其先后建立的“九人小组”、“国家安全会议”等协商机制都无疾而终,最后不得不两次兼任党主席。虽然马英九是泛蓝的共主,但在党内的影响力远不如陈水扁,国民党中央对一些人事和政策问题的看法有相当强的独立性和自主性。以两岸政策为例,马英九认为这是“总统”职权范围内的事,国民党在野时与大陆建立起的沟通平台应该让位于现在正式的官方管道。但实际上由于两岸关系的特殊性和敏感性,国共两党建立的国共平台更适用于两岸政策出台及谈判前所做的准备和协商工作。鉴此,马英九幕僚认为,只有“收回党权,施政才有宽阔的空间”,避免政策出现多头的麻烦。
  利用人事权掌握“立法院”和地方诸侯。由于党中央拥有“立法委员”和地方“县市长”的提名权,而其中利益的折冲和交换都掌握在党主席手中,所以党主席对这些人的未来有相当大的决定权。过去三个月,马英九为了“监”、“考”两“院”的人事案以及明年的总预算,不得不频频拜访和求助于党籍“立委”,有时甚至要做利益交换。而党籍“立委”对马的批评比民进党还猛烈,让马当局有“看不到同志的感觉”。如果马英九能够兼任党主席,想连任的“立委”就要看其眼色,未来至少对执政当局的炮火不会像现在这样猛烈。
  另一方面,明年的县市长选举就要打响,它关系到2012年马英九竞选连任在地方的人脉和政治布局,如果这些人是马提名或支持当选的,马2012年的选举就会变得相对轻松,而有了“立法院”和县市长们的支持,马英九无论是施政还是竞选连任都会变得平顺许多。
  稳固权力基础和党内实力。面临施政成绩不佳、民意支持度创新低的执政危机,马英九的权力出现松动迹象。国民党内各方势力串连频繁,与马分庭抗礼之势正在形成。关中出任“考试院长”、请辞国民党副主席之后,吴伯雄提拔中生代的桃园县长朱立伦和嘉义市长黄敏惠担任副主席,考纪会主委阮刚猛升国民党副秘书长,行管会副主委林永瑞升任主委,成为党的新任财政大掌柜。有媒体评论称,从副主席、党务主管到党的组织,吴伯雄财务人事一把抓,未来四年国民党“吴伯雄时代”已提前宣告来临。有舆论认为,“立法院长”王金平虽然表示无论吴马谁当党主席他都会支持,但王若想角逐明年党主席选举,至少也不能让马英九顺利回锅出任党主席。而亲连战的中常委陈钉云明确反对马英九兼任党主席,显示党内吴、王、连三派势力的联合已有能力与马英九的执政团队相抗衡。
  不过一般认为,吴伯雄在完成国民党“中兴”大业后,最关心的是确保长子吴志扬能延续吴家在桃园县的政治香火,马英九只要让吴志扬参选桃园县长,吴伯雄就不会参选党主席,马英九的地位仍然无人能挑战。
  
  在观望之中等待时机
  
  离明年5月国民党主席选举还有半年多时间,马英九是否兼任党主席主要取决以下几个因素。
  首先,基层的支持度。目前国民党基层大多支持“以党辅政”和“党政合一”,对马英九与国民党划清界线的作法十分不满。但是支持党政协调是要求马当局加强与党的沟通与联系,并非支持马英九当党主席,因此国民党基层在这个问题上的立场并不一致,支持与反对者各一半。依马英九的行事风格,不到基层劝进声高涨、全党一致拥戴的时刻,不太会在争议中出任党主席。
  其次,时机是否适当。台湾当前的经济形势如果继续恶化下去,即使马英九当上党主席也于事无补。马英九现在的首要目标是全力拯救台湾经济。如果先炒作政治议题,恐会引发政局震荡。况且吴伯雄领导的党中央对马英九的施政方向基本上持支持的态度,马没有必要在此时挑起党内权力斗争。
  第三,社会舆论的反应。2002年陈水扁兼任党主席时,社会舆论对此一片挞伐之声,批评民进党走回“以党领政”的老路。国民党也抨击陈水扁是在搞极权、独裁,把民进党变为一言堂。“党政合一”社会观感极差,而马英九最珍惜羽毛,如果社会舆论将他与陈水扁相提并论,马会审慎考虑,三思而后行。
  实际上,兼任党主席在集中权力的同时也面临着诸多挑战。陈水扁的前车之鉴可谓殷鉴不远。

相关热词搜索:肩挑 担子 两副担子一肩挑? 肩挑担子 肩挑担子坐台中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