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中国要避免走德国的老路】 中国在走日本的老路

发布时间:2020-03-15 来源: 幽默笑话 点击:

  《脆弱的崛起――   大战略与德意志帝国的命运》   徐弃郁 著   新华出版社   2010年4月第1版      中国崛起可能是21世纪国际政治中最重要的事件。像历史上的大国崛起一样,国力不断上升的中国也面临着各种震荡与冲击。要应对这些挑战、真正实现和平的崛起,恐怕不能仅仅凭着良好的愿望,也不能完全靠摸着石头过河。深入了解自身弱点、吸取历史教训,对今天的中国来说显得既必要又紧迫。
  《脆弱的崛起――大战略与德意志帝国命运》通篇讲的都是1871~1914年的德国,但从一开始,当今中国的影子就在其中挥之不去。现在常常听到这样一种观点,那就是中国有着自身独特的国情,不能与历史上西方国家的崛起进行类比。这种观点似乎有理,不过中国作为一个大国,有一些大国的共性是很自然的,特别是在国际政治领域,中国远远没有强大到可以摆脱普遍性规律的地步,“中国例外论”明显不符合历史唯物主义。如果抱着这样一种承认共性的心态来解读历史,也许对今天的中国更有裨益。正如新加坡东亚研究所所长郑永年对本书的评论:该书使读者很容易感觉到,如果要避免德国的老路,今天的中国就要走和平崛起的道路。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德国离成为真正的世界大国只有一步之遥,德语也差点取代了英语的地位。一位美国学者曾说:“在1900年,如果不能很好地掌握德语知识,就基本上无法学习从化学到希腊诗歌等众多学科,而英语只有在学习英国文学时才是必不可少的。”然而第一次世界大战使这种前景破灭了,德国此后再也没有到达如此地位。现在国际上纷纷拿当时的德国与今天的中国类比,如果我们不忙着进行反驳和反击,而是静下心来重读一下历史的话,就可以发现,德国的经历确实有很多值得我们深入思考的地方。敢于以史为鉴、善于以史为鉴的永远是强者。
  作者徐弃郁选择从大战略的角度来剖析这段历史,从而使这本书脱离了历史学的范畴,也减少了经院气。贯穿全书的是一个中心问题:为什么第二帝国在俾斯麦时期能够实现和平崛起,而后来却越来越陷入矛盾冲突的中心,最终在“必有一战”的理念下走向毁灭性战争?这本书给出了一个基本的回答:德国在物质力量强大的同时,战略思维却不断退化,只看到力量,却看不到风险正迅速积聚。同时,由于决策机制、社会结构等各方面的原因,德国难以形成一种大战略,不仅无力化解各种矛盾和危机,而且在强大的民意压力下铤而走险。在探索这一问题的时候,一些生动的历史情节也慢慢展开,有些甚至可能是颠覆性的。比如,以“铁血宰相”著称的俾斯麦实际上并不是强硬派,而是一个灵活务实的政治家,富于耐心,非常善于搞平衡、搞妥协;德军的“施利芬计划”绝不像通常所说的是一个“通向胜利的公式”,而是充满了不可思议的矛盾和缺点,是对德国军事传统的严重偏离;殖民地争夺并不是像列宁所说的那样是英国和德国之间的主要矛盾;德国的大海军建设并没有帮助德国提升大国地位,反而恶化了它的国际环境,并导致其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失败。
  但是,书里并没有提到一个原因,依我看却是成立的。那就是德意志帝国在物质上迅速发展时,在精神层面上却出现了问题,或者说德意志民族的精神出现了危机。德国政治家、工业家瓦尔特?拉特瑙曾说过,第二帝国物质繁荣的表象下是精神世界的日益空虚浅薄,而两者的结合对德国来说绝对是一种凶兆。这种精神危机的一个表现,就是从官员到民众越来越倾向于用一种简单化的思路来看问题,在对外政策上,日益泛滥的民意则体现出越来越强的“强硬偏好”。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本该帮助社会变得更加理性的群体――知识界恰恰成为群众性非理性的先导,而知识界的非理性又使群众的非理性披上了“科学”外衣,使之“合理化”,最终使德国在全民欢呼中走向毁灭性的战争。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德国人意识到了这个问题,但纠正的方式并没有选对。他们试图从精神层面来解决本民族的精神危机,结果反而为希特勒的上台铺平了道路。这当然是后话了。
  《脆弱的崛起》选择的是高度宏观的大战略角度,但并没有因此陷入“高来高去”的误区,而是从战略层面一直深入到历史的诸多细节中,把事件、评论、宏观分析等很好地熔铸在一起,读起来引人入胜且颇感踏实。特别是书中精选了一些主要政治人物的电报和备忘录,展示了国际政治中重大决策的真实一面。这些对于今天的我们也很有启发。

相关热词搜索:老路 德国 中国 为什么中国要避免走德国的老路 中国在走日本的老路 中国会走苏联老路吗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