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尚的人才能纠错?】 只有高尚的人才能听得进别人的意见

发布时间:2020-03-15 来源: 幽默笑话 点击:

  股市大跌,人人都不痛快。看看舆论导向,矛头大都直指财政部。   事情的起因并不复杂:   为了给入不敷出的社会保障基金“补血”,财政部历时两年,精心设计了一套国有股减持方案,将原本不能公开流通的部分国有股以市价出售。由于国有股持股成本平均仅0.5~0.6元,而市价平均在10元以上,方案显然有“与民争利”之嫌。自2001年6月减持方案一出,虽然4个月后即被迫叫停,但直至最近,股市仍狂跌近40%,数千亿市值消失。而减持所获资金仅100多亿。
  出方案的是财政部,叫停的是证监会,且据称有更高级别的领导表示了对原方案的不满。但与其说是政府部门的纠错机制开始发挥作用,倒不如说是市场用自己的力量来了一次强力纠错。
  以莽力来“募捐”的财政部很有些委屈:为社保基金筹集资金,目标不可谓不合理、重要。股市未免过于自私而反应过度了。
  再看看近几个月的媒体,还有几单热闹的“纠错”公案:江西爆炸案的报道被当地官员指责为“别有用心”,甚至怀疑“湖南的记者”这么热衷“江西的事情”,是否为了替湖南的爆竹业打击对手;足球黑哨事件中,几个充当“打黑先锋”的行贿者则被对手不屑地贬为“自己就是一个罪犯”;而在吴征杨澜简历造假风波、格林柯尔入主科龙风波中,参与纠错的各方不约而同地被指为“怀有不良的商业目的”。远一点,厦门远华走私的揭露(来自团伙内讧举报),克林顿性丑闻的传播(由网上流言启动)等更可看出“纠错”方的动机“不纯”。
  可以说,这种怀疑心态不仅仅存在于恼羞成怒的被纠错对象中,还有着更广泛的社会基础。我们一向讲究的是“师出有名”,信奉的是“多行不义必自毙”,往往让错误和罪行发展到不可收拾,忍无可忍之时才拍案而起,其背后的考虑或许正是对方错误越大,自己才越像“正义之师”。 所谓“打铁先要自身硬”。 反过来说,我们的纠错门槛一向很高,只有对方“明显而低劣”地犯错,而自己拥有“明显且高尚”的证据和理由才配纠错。但事实上,过于单纯的纠错主体和动机都不可能导致纠错的彻底。一时的高尚不难,难的是一辈子高尚。
  而在一个理智的社会中,我们忧虑的不是任何一个拥有庞大力量的组织―无论是党派、政府、公司或协会―犯错,而是错误的泛滥。以此出发,我们迫切需要降低纠错的“门槛”。 一个自私的人、一个小人、一个恶人乃至任何一个人都可以和应该成为纠错的主体,并允许纠错方怀有某种阴暗的动机―只要他讲述的是事实。甚至有人说,在一个良性的社会,应当允许谣言的生存。如此,才能形成一个彻底而持久的纠错机制。尊重“不纯洁”的纠错,就是尊重社会利益的多元化。
  我们习惯把纠错的责任托付给政府,但纠错应当是所有利益相关人的责任。这种责任不因他们道德的高低、动机的好坏而增减。
  动机的高尚不能掩盖错误的可怕,动机的阴暗也不会减低真相的威力。这和“污点证人”、“拿赏金的举报人”和“狗仔队”对社会生态平衡的价值一样明显。
  在反腐斗争中,虽然反腐机构众多,但或许因为利益的基本一致,而导致纠错的不彻底。一套有效的外部纠错机制的建立,也正有赖于社会多元利益结构的建立。
  回到国有股减持风波上,当股市利益主体――中央政府(财政部)、地方政府(国资局)、管理机构(证监会)、上市公司、证券机构、投资和投机者、媒体、研究机构、看热闹的人和其他形形色色的人―已是如此丰富时,只为单一目标服务的“财政部方案”当然要被弃之草芥。
  再往前,当“基金黑幕”已是众所周知的事实时,为什么“正统的”三大证券报对黑幕揭露的范围和力度远远比不上非正统的《财经》杂志?利益的不同而已。来自资本市场的广告是证券报们的衣食之源,而对《财经》来说,扩大影响力以吸引其他的广告客户则是它最大的利益考虑。
  看看美国,近期最大的股市风波安然破产案,其崩溃就是从2001年3月美国《财富》杂志的一篇文章开始―《安然股价是否高估?》,文章首次指出安然财务上有“黑箱”。其后,一批证券分析师跟进,提出更多的研究报告,进一步解剖安然。这不是出于正义,这些主要从基金管理公司赚取利润的行家们的目标很明确―更好地为主顾们服务。最后,几乎所有媒体和研究机构一哄而上,安然崩溃。
  多方博弈,互为制约,才能建立最有效率的纠错机制,错误才不会泛滥成为灾难。
  

相关热词搜索:的人 纠错 高尚 高尚的人才能纠错? 高尚的人作文600字 高尚的人作文500字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