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产业资本困局] 产业资本是什么

发布时间:2020-03-17 来源: 幽默笑话 点击:

  自今年4月山西省推动煤炭行业重组兼并以来,以浙商为主体的山西煤矿民间投资者们将被迫集体告别一度风光无限的“煤老板”生涯。浙江煤老板在山西投资总额近500亿的煤炭企业,基本上都将被整合和关闭。当地退出的评估价往往只有实际投入的1/4或1/3,大多数浙江煤老板将因此而“血本无归”,损失惨重。
  作为中国民间投资最为活跃的群体,温州人在2003年至2008年这煤炭业最火的数年里,大举进入山西,以市价买下许多小煤矿。然而,这种市场化受让矿权的方式在2009年遇上了政府主导的煤炭资源整合。在强势整合政策下,温州煤老板只有黯然退场,浙商坦言:“此次山西煤炭整合,浙商是全力配合的。但只有更公正开放的市场经济秩序才能保证民营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还有浙商认为,山西目前的行为和措施,违反《宪法》、《物权法》、《合同法》、《煤炭法》、《矿产资源法》、《公司法》以及《立法法》等相关法律规定,“侵犯了被兼并煤矿企业的财产所有权,干涉了被指令作为兼并主体企业的经营自主权”。浙商高呼煤矿整合“违宪”,这是到目前为止最为强劲的反驳声。
  在宽松货币和积极财政政策刺激下,中国经济自去年年底至今进入复苏阶段,目前逐步恢复过来,并有望在年底或者明年初,进入新一轮扩张周期。然而,中国经济增长模式却并未因为这轮危机而有所改变,恰恰相反,在宽松货币和积极财政政策中受益最大的,却是“共和国长子们”。因为大部分财政信贷资金,首先流入的是国有大型企业集团。保增长大背景下,土地、资本等资源大多流向了国有经济体,民企被晾在了一边,钢铁、航空等领域的新一轮“国进民退”浪潮愈演愈烈,这也考验着中国政府能否真正放开对民间投资管制的勇气。
  浙江民企投资煤矿的遭遇,引起了浙江政府的重视。浙江省国土资源厅、省经济协作办联合调研组赶赴山西,走访晋中、临汾、大同等地浙籍企业。与山西省政府商讨,对符合法律规定,手续完备的矿山,建议考虑到历史成因,继续允许开采。对手续不完备或有缺陷的矿山以及手续完备但浙商愿意退出的矿山,商量合理补偿原则。如果今年四季度还看不到相关改革措施,那么未来数年内中国民营企业的经营环境、中国经济增长的质量。不是变好,而是变得更糟!应该看到,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产权关系的明晰,各地区之间的利益纠纷将愈演愈烈,地方政府要想推进某项政策,必须同其他地方加以协调,民营企业是否能在这个夹缝中获得生存呢?
  
  实业难为,被逼投机
  
  无疑,这次山西清退煤老板,打击了浙江民间资本进入垄断领域和实体产业的信心,进一步强化了浙江产业资本不务实业,转化为投资(投机)资本的倾向。
  雅戈尔、红蜻蜓、杉杉、华立、新湖等等,如今这些在浙江乃至全国都鼎鼎大名的企业无一例外都选择进入楼市和资本投资领域,并且其主业收入日渐萎缩,投资收入却水涨船高。为什么近10年来浙商以做产业起家,产业资本积累到一定程度却并没有对实体产业扩大投人,而是纷纷进入了以楼市和股市为代表的投资和投机资本领域呢?
  近年来,以工业为代表的实体经济赚钱效应远不如虚拟经济行业。资本的本性就是追求利润最大化,从投资角度来说,由于浙江乃至全国近几年房地产业持续飙升,而房地产业和建筑业利润巨大,吸引了浙江大量社会资本进入房地产业和建筑业。同时,由于投资于房地产获利水平高于其他行业,使得原本涉足于制造业的企业,也大量转入房地产业,这进一步削弱了工业资本的持续快速增长的势头。
  浙江的资本不但在省内大量投资于房地产,就是在省外情况也基本相似。浙江大量的社会资本不但进入房地产业和建筑业,并且由于浙江民间资本的投资性比较强,而近几年炒房能获得暴利,导致绝大部分民间资本进入了楼市,目前浙江到底有多少民间资本进入楼市也无从准确统计,仅温州一地据前几年测算就大约有1500亿民间资金在全国楼市中转悠。不仅是温州,其实台州、宁波、绍兴、金华以及湖州等地也有大量民间资金进入楼市。
  不仅如此,大致始于上世纪90年代,浙江的民间资本开始向全国各行各业伸手,投资房产、煤矿、棉花……拿浙江民间资本投资和投机楼市来看,资本的逐利性表现得淋漓尽致。目前在全国,浙江50%以上的民间资本从事着房地产业生产和投资。
  为什么浙江上半年的贷款量占全国第三,增长速度却是全国倒数第四呢?道理很简单,浙江贷款的资金,并没有流入制造业,而是流入了房地产业以及股市。同时,大量实体经济的避险资金也进人楼市。这也解释了自2009年4月后,浙江楼市天量成交的诱因。从中国楼市风向标的杭州来看,近7个月的楼市让各方人士都看不懂,甚至有点目瞪口呆。就在7个月之前,杭州楼市还在低谷徘徊,即便是最乐观的人也没有想到仅仅7个月,市场会以超乎想象的速度放出历史天量:如5月成交量达10072套11-5月成交24071套,超过2006年全年的成交量23846套!
  浙江民营企业和资本不仅不愿进入实体经济,而且产业资本呈现加速撤退出实体经济的现象,如民营宁波钢铁公司最近就被宝钢和杭钢兼并等等。
  
  泡沫总有破灭时
  
  对于产业资本转向,著名经济学家郎咸平认为大量实体经济的避险资金进入楼市,对下一步经济复苏会带来隐患,这不是该鼓励的,代价可能太大了,如果楼市的回暖造成的是实体经济的衰退那就更加可怕了。实际上,产业资本纷纷转化为投资和投机资本危害还不仅于此。
  历史实践表明产业资本转为投资和投机资本,大多没有善终。如红顶商人胡雪岩将商业资本转化为投机资本,与英国人押注蚕丝,导致最终破产。富可敌国的湖州巨商“四象八牛七十二金狗”,大量投资于上海的房产,最终随着时局的动荡和战争不断而灰飞烟灭。这种结局不但消灭了_一个财团,更大的危害是消灭了中国产业崛起的萌芽,对经济的发展可谓釜底抽薪。
  相反,从改革开放以来浙江的实践来看,那些执著于自身产业的企业家,最终都做大做强,成为改革开放以来的常青树,如万向集团的鲁冠球、娃哈哈的带路人宗庆后等。
  产业资本转向和弱化,必然导致以工业为代表的实体经济的下滑和滞涨,其后果不言而喻,削弱了经济持续发展的根基。毕竟工业是现代化建设的主要支撑,是国民经济的支柱,是实体经济的核心,如果工业等实体经济不能摆脱低迷的状态,对整个经济是非常不利的。无疑股市和楼市的飙升、实体经济迅速下滑的彼消此长的态势,对各级政府来说是一个艰巨的考验。
  同时,产业经济得不到及时的追加投资,扩大再生产,不利于企业的做强做大,更不利于整个经济体的持续发展,由于最近几年,浙商热衷于投资楼市,忽视实体产业,导致了企业的萎缩。这解释了为什么近几年浙江企业成长为大象企业越来越少的原因。同时,也解释了今年浙江投资于实体经济越来越少,整个经济增长后劲乏力的原因。
  产业资本大量转入楼市和股市,很可能导致资产泡沫的产生,最终影响经济的持续发展。如丽水前几年的炒楼风,严重影响了当地经济稳定发展。再如最近的瑞安炒地皮和炒楼的疯狂。
  击鼓传花式的房价上涨方式,必然会导致越来越多的市民买不起房,给市场增加了风险。除了本地的炒客,最近一批从山西铩羽而归的煤老板,甚至一些旅外的侨民也纷纷将美元、欧元兑换成人民币,或者将国外的店铺变卖,携亲带友参与到火热的炒地市场里。
  目前手持一两千万元游弋在炒地市场中者众多,至少人均都是上百万的资金。事实上,在当地借钱炒房并不是新鲜事,尤其是眼下地产和资本的红利给了人们充分喜悦的理由,这种想象正支撑着这个城市虚幻的繁荣。也支撑着人们最后的疯狂。
  然而当地部分官员仍然“投鼠忌器”。瑞安房管局某领导表示,“政府如果来个猛刹车,大家都是千万百万的钱砸进去,被炒爆掉的人纷纷要去跳河了。”显然,瑞安目前处于一种骑虎难下的尴尬状态,处理不慎将是丽水现象的再现。
  丽水、瑞安现象产生的根本诱因还是产业资本的困境所致,投资实业收益很低甚至是亏本,投资于楼市很可能有暴利。但巨大风险伴随而来。那么浙江的产业成本路在何方呢?

相关热词搜索:产业资本 困局 浙江 浙江产业资本困局 夏建统资本困局 莲花健康被借壳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