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宣传与教育] 非物质文化遗产宣传

发布时间:2020-03-18 来源: 幽默笑话 点击:

  文化是民族精神的摇篮,文艺是民族精神的火炬。文艺是文化的果实、文明的标志,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载体。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光荣使命的社会主义文艺,必将朝着光明的目标整合与发展,最终形成中国气派的新文艺,成就一个伟大时代的伟大艺术风格,创造民族文化新辉煌。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的无形文化遗产,代表着人类文化遗产的精神高度。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最古老也是最鲜活的文化历史传统,是国家、民族文化软实力的重要资源和武库,是民族精神、民族情感、民族历史、民族个性、民族气质、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的有机组成和重要表征。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性质的认识,保护和弘扬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对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具有重要的作用。
  一、全面完成全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
  在全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普查的基础上,重点作好各项普查成果的加工整理和宣传利用工作,文化厅计划筛选出科学、历史、文化价值较高,最具河南特色的1.5万个项目,完成《全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成果汇编》、《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分布图集》的编纂工作,建立全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数据库,编辑出版《河南省国家级和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和《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论文集》等系列丛书和相关音像制品。
  各地应重视当地非遗资源的后期整理和利用,对普查中发现的重要线索、有较高价值、濒危的项目要做好进一步的抢救性挖掘和整理,制定相应的工作规划,该抢救的要尽早录音录像,该收集实物的要加快征集,该进名录的要积极申报,该出书的抓紧组织人员研究撰稿。我们不能将普查成果束之高阁,要加大宣传。近期我们将组织“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重大新发现”集中宣传活动,各地除了积极配合以外,还要根据当地实际开展相应的宣传活动,扩大非遗保护工作的社会影响。
  二、继续推进全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体系和传承人体系建设
  经过五年来的共同努力,全省各省辖市文化局和相关保护机构均对本地域内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和代表性传承人保护工作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在非遗保护实践中不断摸索经验,并采取了种种有效的措施,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今年我们在这方面的主要工作包括以下5项:
  1、组织第二批省级和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申报工作,由省政府公布河南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
  2、继续做好少林功夫、太极拳等项目申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工作,同时启动马街书会等项目申报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申报工作。
  3、推进全省市、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体系和传承人体系建设,在全省省辖市级名录体系建立100%的基础上,在2010年底前实现全省所有县(市、区)建立名录体系的工作目标。
  4、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和传承人的保护和扶持工作。2010年重点指导陈氏太极拳、马街书会、宛邦、太康道情、河洛大鼓、大铜器、罗山皮影、南乐目连戏、官会响锣、超化吹歌、豫剧、越调、河南坠子、麒麟舞、汴京灯笼张等15个项目完善保护规划、搜集整理资料、扩大宣传和传承。
  5、积极争取各级财政和社会力量支持,做好全省国家级和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扶持工作,鼓励其传承授徒行为。逐步实现工作重点由抢救阶段向保护、发展阶段的合理转变。
  三、积极推进全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馆、展示中心、传习所建设
  各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馆(传习所)、展示中心、传习所的建设将日益成为我们以后相当一段时期内全国和全省非物质文化保护工作的重要内容。我们将牵头组织“中原民俗艺术博物馆”建设立项论证工作,同时指导、协调各地在普查的基础上,抢救性收集整理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实物,建立各级各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馆、展示中心、专题或专项非物质文化遗产馆(博物馆)、传习所等。以列入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为宣传、展示主题,在全省督促、指导、命名、扶持一批重点非物质文化遗产场馆。从今年开始,我们要将这个方面的工作纳入议事日程,不仅要依靠政府支持,也要发挥社会力量的作用,可以建设一定规模的场馆,也要重视个人的积极性,搞具有特色的专题展示馆,尤其是要扶持鼓励民间的专题馆。
  四、加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宣传教育力度
  人民群众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造者、传承者,也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者。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工作,倘若没有人民群众的参与,无论多么美好的蓝图,都只能是政府和官员们的一厢情愿。所以,抢救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就不只是某些部门、某些人的事,而是一个全社会共同参与,且常抓不懈的大事,这件大事应当成为全民的共识、全民的自觉行动。我们应通过新闻媒体,加强舆论宣传,调动广大群众的积极性,使人人都懂得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性,明了为什么要保护,以及怎样保护,从而让“保护”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在全社会形成爱护、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风气,使每一位公民都能为中华民族拥有如此丰富多彩的文化遗产而自豪,从而自觉地珍惜它。各地也要积极配合地方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积极参与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为内容的对外文化交流工作。除积极参与省文化厅组织的各类宣传展示外,各地要利用每年的“文化遗产日”和民族传统节日,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宣传和展示我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近期我们将组织全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重大新发现集中宣传活动,各地要在大力配合的基础上,组织好当地的普查成果的宣传,展现传统文化的感召力和吸引力,不断增强传统文化活动的群众参与性,把民族传统文化、传统节日与建设和谐文化、培养文化风尚紧密结合,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同时,在宣传方式上,要不断探索,不断创新,争取有新的突破、更加深入,要讲求实效,尤其是大力开展针对未成年人的宣传教育活动。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课堂、进教材、进校园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举措,也是国外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成果经验。目前,传统戏剧如京剧等已开始进行进入中小学课堂,郑州市、焦作市在豫剧进课堂、太极拳进课堂等方面也做了积极的尝试,各地要积极与教育等部门协调沟通,出台相关文件,使中小学生认识、了解和喜爱非物质文化遗产。同时,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进大学校园,使大学生近距离感受和了解优秀传统文化。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项任重而道远的文化工程,只有坚持实施科学正确的方法与措施,才能通过全社会的努力,逐步建立起比较完备的、有中国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制度,使中国珍贵、濒危并具有历史、文化和科学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有效的保护,并得以传承和发扬。文化利益是人民大众的根本利益之一,文化遗产的保护是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中的重要方面,只有修好中华文化这座“无形的长城”,中华民族璀璨的文明才能绵延不绝。

相关热词搜索:文化遗产 物质 宣传 谈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宣传与教育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宣传标语 保护文化遗产宣传标语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