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几点思考 [新时期大学文化建设的思考]

发布时间:2020-03-18 来源: 幽默笑话 点击:

  【摘要】高等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经过30余年来的改革实践,我国的大学建设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文化是大学的核心和灵魂,建设和发展有中国特色的大学教育,必然要求有高水平的大学文化。因此,大学文化建设的研究日渐成为教育理论界关注的热点,本文主要就这一问题进行理论和实践的分析研究。
  【关键词】大学;文化建设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我国高等教育正在经历着前所未有的重大变革,自20世纪90年代末期以来,我国的大学教育完成了从“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的历史性转变,大学的办学规模得以扩大,越来越多的社会青年有机会接受高等教育,大学的学术研究力得到了充分提高,日益成为科学研究的主要力量。但是,恰恰也正是由于这种急剧的变革,高等教育也体现出了一定的问题,如重视硬件建设而忽视软件建设,重视科学研究而忽略人才培养,重视知识传授而忽略创新能力养成等等。诸如此类的问题可以在多个方面、多个环节具体地体现出来,也可以归结为一点,也就是说我国大学尚未真正形成完备的大学文化。
  一、大学文化建设是高校发展的必然
  大学,就其本质而言就是一种文化机构。大学的出现,就是为了传承文化、传播文化和创新文化,通过对文化的传承、传播和创新,促使受教育者社会化、个性化和文明化,从而塑造出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人。
  古希腊哲学家将教育归结为“引导”,并据此称教师为“导师”。西方的教育基于这样一个教育理念:每一个人天生就有与生俱来的天才和智慧,导师的作用是将学生这些与生俱来的天才和智慧从他的头脑中引导出来,任何人都不能给他人以智慧注入。教育的目标是引导学生进入智慧轨道,将学生的天赋引向教育目标,这是人之天赋审美能力与智慧的精神家园所在,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教育就是将学生引向“回家”的路。
  在教育领域内,目标之一是要发展人的好奇心和理性思考的能力,而不是灌输知识;而我们现在的大学课堂上,几乎无一例外地都是教授站在讲台上向学生灌输无穷尽的知识。德育是要鼓励学生树立崇高的精神追求,而不是灌输知识规范,可是我们很多德育教师缺乏德育实践的能力。美育是要培育学生丰富的灵魂,这就需要美的实践,既不是说教,也不是灌输技艺,但很多学校却将美育落实在钢琴、电子琴、书法、舞蹈等艺术课程上,变成了技能训练,后果是使技能弱的学生产生了对艺术的痛恨。
  既然教育的使命就是为学生的生长提供最好的环境,那么,什么才是最好的教育环境?有人将它理解为:美丽的校园、先进的设备、充足的经费等等。让我们来追溯一下“学校”这个词的起源,它最早出自于古希腊文化,在希腊文中,“学校”一词的本意就是闲暇。在教育的先哲们看来,教育就是让学生有充裕的时间体验和沉思,这样才有可能自由地发展其心智能力。关于大学,人们可以从各种不同的角度来审视。以传统的观念来观察,文化精神是大学灵魂的代表。组成学校的核心有三个最基本要素:学生、教师和教学关系,这可以看作是大学的灵魂。一所理想中的大学校园,应该有在传统文化和现代艺术怀抱下的先进科技,传统文化是历史的传承,艺术是美的象征,先进科技则是学术的发展方向;一所真正的大学,可以看到大学教授、大学生、大学文化、大学信仰和象征大学的一切。判断当今诸多挂着“大学”牌子的高等学府是否名副其实,有两个常识性评价标准:一是是否具有高质量的教育和学术水准(这一点需要由这所大学的师生以学术成就来证明,也说明了大学的评价是需要时间来验证的);二是是否具有高尚道德使命和人文关怀(这方面是由大学主流文化表现出来,也说明大学内涵取决于每一个身处其中的师生感悟)。上述关于大学是否成立的两个基本标准,从根本上决定了大学的内涵必须由历史、专业和人文等多个方面组成,大学既要有高质量的教学与学术水平,还要有对于人类精神世界的关注和社会道德的提升,最终体现在造就杰出人才和产生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动力。
  教育具有生命意义,且具有两个层面的含义:首先,教育是一个活的东西,它不是一个机械化了的步骤,不是一个软件程序。教育对于不同生命体对象,需要表现出不同的生命活力,这就是说,它需要文化支撑,要将活生生的科学与人文文化融入其中。其次,教育不是一件产品,它是一个有灵魂的生命体,以教育灵魂对待有灵魂的受教育对象,才会使教育有意义。爱因斯坦曾经说过:仅仅用专业知识教育人是不够的,通过专业教育可以让人成为一种有用的机器,但不能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所以说,教育有了文化上的意义,才能成为一个生命有机体,展现出蓬勃的生命力。
  大学的根本使命是人才培养,在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与精英化教育并存、高等教育国际化与民族化教育同行的现实背景下,仅仅依靠传授知识已经越来越不适应时代发展对人才培养质量的客观要求,还必须培育优秀大学文化,进一步强化大学文化的育人功能。
  文化可以分为观念文化、制度文化和物态文化三种形态,结合大学文化建设原则的要求,大学文化建设可以分别依据这三种形态加以构建。具体包括以下三个方面:一是用先进理论引领大学文化建设;二是以环境和谐促进大学文化建设;三是用制度创新推动大学文化建设。
  二、用先进理论引领大学文化建设
  大学理念主要体现在大学人对大学的功能定位、人才培养目标以及大学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诸方面的内在规律及相互关系等基本问题的理想与观念;大学精神,是一所大学在其成长的过程中,对自身的大学理念进行内化、升华与不断进行理论抽象与价值凝练的结果,是带有大学自身特点的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的综合体现。与大学理念相比,大学精神更关注最高文化价值和对大学理想的追求,展现大学自身的气质、品味与神韵,在表现方式上十分注意对于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及其时代性。
  大学精神文化是在学校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经过约定俗称的方式形成,并悄然沉积于全体师生的共同意识中,它们就像“随风潜入夜”,逐渐成为大家共同的思想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并且加以巩固和规范。以这种方式形成的大学精神文化植根于人类文化的继承性,植根于精神文化变迁的相对稳定性,体现着学校优秀传统与时代精神的交融,具有启迪、感染校园人的作用,必将成为师生员工的精神支柱和强大动力。
  大学不仅仅是客观物质的存在,更是一种文化存在和精神存在。大学的物质存在很简单,仪器、设备、大楼等等。然而,大学之所以称之为大学,关键在于它的文化存在和精神存在。大学文化是追求真理的文化,是严谨求实的文化,是追求理想和人生抱负的文化,是崇尚学术自由的文化,是提倡理论联系实际的文化,是崇尚道德的文化,是大度包容的文化,是具有强烈批判精神的文化。大学文化体现的是一种共性,其核心与灵魂则体现于大学的精神。原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早在1931年就说过:“一个大学之所以为大学,全在于有没有好教授。孟子说‘所谓故国者,非谓有乔木之谓也,有世臣之谓也’。我现在可以仿照说‘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其实现在看来,一所大学只有大楼与大师也是不够的,还应有“大爱”。这里的“大爱”应该包括两个方面:爱国家、爱真理。
  大爱,首先要热爱自己的国家。热爱祖国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两弹元勋邓稼先讲过一句话:“一个科学家能把所有的知识和智慧奉献给祖国,使中华民族摆脱任人宰割的命运,还有什么比这更令人骄傲和自豪的?”爱国主义精神是中国古老文化中的优良传统,作为大学精神文化的爱国主义,今天应当被赋予更新的时代内涵。当代大学生已不像其先辈们那样身处动荡年代,也不用再抛头颅洒热血为民族的解放而战斗,然而历史的接力棒毕竟是要传到他们手中的,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西方国家不仅在向中国输出资金、技术,同时也在竭力输出他们的政治观、价值观、文化观和生活方式。源于西方的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在年轻人中很有市场。“读书为了什么?”“人生的价值观是什么?”等一系列问题也随之产生,很多大学生将“为自己创造更多更好的个人财富”作为唯一的价值取向,价值观出现了偏差甚至是危机。在这种形势下,在当代大学生中弘扬爱国主义、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就成了迫在眉睫的事情,这直接关系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能否实现。每一位有志的大学生都应当把个人奋斗融汇到振兴中华的历史洪流中去,自觉地将个人抱负同全民族的共同理想统一起来,这样才能获得强大而持久的前进动力,才能在服务祖国和人民中实现自己最大的人生价值,胜利到达理想的彼岸。
  大学是研究学问,追求真理的地方,是人类理想孕育与历史传承的殿堂,所以一定要深化学术研究氛围,培养具有独立思考能力和创造能力的人才。一位刚进哈佛的新生曾这样对他的校长说:“我一直在跟踪你的数据,你的数据有错误”;哈佛大学的校训只有一个单词:truth(真理;有人把它译为:让真理与你为友),这就是哈佛的文化:思想胜于权威,要追求真理,而不迷信权威。而近年来,我国大学里却出现了很多造假的事情:作弊现象屡禁不止,学术造假屡见不鲜,影响极其恶劣。我们的大学校长经常收到美国大学的来信,要求证明他们收到的中国学生的成绩单是真的还是假的,这是专寄中国的询问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2009年开展了一项专项调查,共有30078名包括科研机构、高校、医学研究机构和医院的工作人员在内的科研工作者受访,其中有近半数的人认为“学术造假”现象“非常普遍”。今年的“两会”上,已经有人大代表呼吁设立“学术欺诈罪”,对以造假形式骗取科研经费或奖励,甚至以虚假成果损害他人或社会利益等学术不端行为,予以严厉处罚。教育学家陶行知说过:“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这句话应作为大学精神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让传授知识的教师和接受教育的学生铭记终生。
  三、以环境和谐促进大学文化建设
  大学物质文化是大学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大学物质文化是大学文化的物质形态,它涵盖构成大学学术基础的学科、专业、课程和教学体系;体现学校学科与教学水平、管理水平的教工队伍;最能体现大学文化特色与活力的学生群体;教室、图书馆、实验室、校园网、宿舍等为学校发挥自身功能,为大学人提供学习、工作、生活条件的基础设施;体现育人环境的文化标志物等。“应当说,物质本身并不是文化,而这些物质的文化蕴涵在于,这些物质都是由人创造的,是人们的精神世界的对象化的物化。”②优美的校园物质环境能陶冶学生的情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推动人才培养进程。
  大学物质文化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大学校园的自然环境,包括校园所处的地理位置、地形地势、占地面积、校舍面积、场地设施的材质、花草树木的种类及栽植效果等。优越的校园地理位置和优美的校园环境会折射出一所学校特定的文化背景,使生活在其中的师生得到美的享受和陶冶。从我国历史上看,学校布点、选址问题历来都被高度重视。早在西周,就有“辟雍”(当时最高学府)选址的说明和论证。中国古代的书院几乎无一例外地都选址在依山傍水、风景优美、清静宜人之地,目的在于“借山光以悦人性,借湖水以静心情”。如武汉大学新校选址时,既依据国外著名大学校园的理想模式,同时也遵循了中国古代书院选址相地的优良传统,在山明水秀、风光旖旎的自然环境中建造高等学府,珞珈山入园、东湖临校,其宫殿式斜面墙体、刚劲挺拔的双立柱、多姿多彩的琉璃瓦飞檐等建筑与自然协调,显示出高等学府庄严肃穆而又开放进步的现代教育意识。再如北京大学的未名湖,以及未名湖边的蔡元培铜像,更是已经成为了中国校园风景的永恒。由于这些景物与历史上一些著名人物或事件有密切联系,甚至已经进入文章或嵌入历史,获得了显著的文化品格,因而充满了人文色彩,积淀着历史、传统、文化和社会的价值,蕴含着巨大的潜在教育意义,其直观性和超语言性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价值观、态度和情感,使学生通过对各种物质景观的解读去领悟其丰富、深刻的内涵。苏霍姆林斯基说:“一所好的学校墙壁也会说话”,就是这个意思。
  在大学物质文化的营造过程中,应将学校建筑的实用和审美有机地结合起来,设计者和建设者不但要考虑校园建筑的本原性功能即实用,也就是建筑的牢固和结构合理,同时还应把校园建筑看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品,赋予校园建筑更多的文化品位和艺术含量。根据成功的经验,大学的各类建筑应独具其文化特点,如学术报告厅要庄重,课堂教室要严谨,体育场馆要充满朝气,道路草坪要宽敞整洁,园林亭阁要赏心悦目,等等。各种雕塑则作为某种精神的载体,既具有形式的美,又蕴含健康向上的寓意。所有这些与校园里的参天大树、墙阶上的青苔、街角边的路灯一起,营造出一种和谐沉蕴的气氛,愉悦人的心情,抚慰人的心灵,启迪人的心智,告诉你学校的历史、学校的精神、学校的底蕴、学校的品味,所透出的文化气息和生命活力,既能体现办学者的价值取向、旨趣爱好和文化修养,也能使学生在校园这位沉默而有风范且有历史感的老师面前受到熏陶和感染。正如亚里士多德所说:“美是一种善。”师生员工每天都学习、工作、生活在不是花园、胜似花园的校园环境中,自然能唤起他们美的意识,受到美的熏陶,进而促进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和人格魅力。
  总之,大学物质文化就是这样通过有形的“物”来“化人”、“宜人”、“育人”,使大学人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在熏陶中得到知识的哺育、情感的感染和境界的提高。
  四、用制度创新推动大学文化建设
  大学制度文化是大学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大学的体制、机制、政策、规章以及教学、科研、生产和生活的模式,群体行为的规范、习俗等,是大学一切文化活动的准则,对大学人的思维、言行方式以及生活习惯具有引领、约束和定型的作用。大学制度文化通过对大学制度理念、原则和内容等进行抽象和升华,在大学人长期实践的基础上,形成相对稳定的大学人的价值取向、自觉行为和生活与工作习惯,反映了大学的历史文化、优秀传统和优良作风等。特定的制度文化熏陶出特色群体个性,特定的群体个性折射出特定的大学文化。所以说,制度文化特色建设是大学文化特色建设的重要方面。
  大学制度文化由外部要素与内部要素组成。外部要素是指国家与主管部门的方针、路线和相关政策法规对大学的引导与制约;内部要素包括大学确立的运行体制、组织结构和管理制度。
  创建良好的大学制度文化的途径,首先要建立健全人才管理制度,通过制度本身的内在驱动力,激发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形成人人向上的良好局面。当前,不够灵活的人事制度、学术的行政化倾向,已经严重影响着我国高校的创新活力,成为建设一流大学无法逾越的障碍。2003年备受人们关注,当时被称为“癸未变法”的北京大学人事制度改革,剑指高校僵化的用人制度,针对教师队伍能上不能下、能进不能出,缺乏竞争,近亲繁殖等弊端,提出“引入竞争”和“不升即离”。当年的这一改革,虽然因为触动了太多人的利益,被指过于激进,并遭遇部分教师抵制而不了了之,但却如同一颗投入高教体制的石子,引发了中国高等教育改革的大讨论。2011年年初,清华、北大淡化博导特权、取消博导头衔的探索,对于打破学术垄断、充实更新博导队伍,无疑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可以视为高校人事制度改革的延续和一个不错的突破口。下一步,在打破博导准入门槛的基础上,还需要建立公开竞争的遴选机制、能上能下的退出机制,才能打破博导的光环和异化出来的特权,将博导还原为一个普通岗位。另外,高校其他方面的改革,也可以按照这一思路,克服大学行政化,把高校人才选拔和学术管理,交还给学术共同体,真正实现现代大学的三大理想,即:学术自由、大学自治与教授治校。
  其次,建立健全人性化的学生管理制度,对学生实施人本关怀,把教育、关怀、管理、服务四者连贯起来,将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放在学生的成长和发展上。我们不妨可以借鉴西欧高校实行的“导师制”学生管理制度,即学院聘请系里一定数量的年轻教师担任“导师”,一类是“学习导师”,专门负责辅导学生的学习,解决他们在学习中遇到的疑难问题;另一类是“生活导师”,负责解决学生的思想和适应大学生活方面的问题。每个导师带十几个来自不同专业的学生,每星期都要和几个学生预约见面,约谈时间每周不少于4个小时。这种管理方法,使得不同学科背景的学生可以和教师密切交流和沟通,拓宽视野,激发创新能力。这样就可以形成“学生个个有导师,教师个个都育人”的良好育人环境。
  
  经济全球化,高等教育大众化,文化庸俗化,学术功利化,这些都让大学生存与发展的根基和灵魂――大学文化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同时也面临着无法回避可困难和考验。只有勇于面对,审慎思考,才是大学现实而明智的选择。
  
  参考文献
  [1]林牧.试论文化传统【J】.社会科学评论,1988(4) 有学者将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三者分别称为表层文化、中层文化和深层文化(或称深义文化)
  [2]张德.吴建平 校园文化与人才培养【J】.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90页。
  [3]王智平.李建民《大学文化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
  [4]姜羡萍.校园文化建设:从文化容器到文化校园【J】.黑龙江教育. 2011(1)
  [5]王鑫.文化维度下厘定的三类大学.江苏高教【J】. 2011年(1)
  [6]覃柳云.中国大学文化的缺陷与建设【J】.教育科学文摘,2008(1)
  [7]王少安.大学环境文化及其育人功能【J】.中国大学教育,2008(12)
  (责任编辑:李盼盼)
  收稿日期:2011-8-12

相关热词搜索:文化建设 新时期 思考 新时期大学文化建设的思考 学校文化建设的思考 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考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