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黔东南地区苗族民歌的理趣性] 贵州山歌情歌男女对唱

发布时间:2020-03-18 来源: 幽默笑话 点击:

  【摘要】苗族民歌种类繁多,内容丰富,其中较多的篇章蕴藏着颇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宝藏。本文精选了几篇有代表性的歌谣,从理趣性的角度论述了苗族民歌的特点。   【关键词】苗族民歌;理趣性;特点
  【中图分类号】J0 【文献标识码】A
  
  贵州黔东南地区是我国苗族聚集地,素有“歌舞海洋”的美称。在这片土壤里,蕴藏着丰富的民族文化宝藏。黔东南的民歌丰富多彩,据不完全统计,全州苗族民歌有30多种类型59种曲种。包括古歌、大歌、叙事诗、飞歌、酒歌、拦路歌、游方歌、爬山歌、闹冲歌、坐夜歌、木叶歌、伴嫁歌、生孩子歌、儿歌、龙船歌、起鼓歌、拉木歌、放排歌、上梁起屋歌、劳动歌、祝寿、祭祀歌、哭丧歌、孝歌等。它们大多是劳动群众集体的口头创作,靠劳动人民一代一代口耳相传,得以承袭下来,广泛地流传于民间,不同类型的歌谣其风格是多样的。而在琳琅满目的苗歌画廊里,有一部分则是以“理趣”见长而引人入胜的。
  流传在黔东南剑河县的一首《架》:
  架,好过。没架,没好过。白天好过,晚上难过。
  这是一首说理诗,但是却写得非常巧妙和有趣。从字面上看,写的是苗民们架独木过溪沟的道理,虽然溪沟不宽,但是架了木桥就好通过了,不架就不好过,就算苗民们善于爬山涉水,但是到晚上特别是没月亮的夜里,也是很难过的。
  该诗描述的是简单、朴实的生活中的一个现象。可是仔细一想好像又不仅仅是这样,架的谐音为“嫁”,它是否暗含指:已经长大成熟的姑娘,深闺待嫁,嫁人是幸福的;嫁不出去的的姑娘其日子是难受的;就算白天耕作忘记了痛苦,可是夜晚来临,依然长夜漫漫,寂寞无边啊!如果这样去理解,诗歌就从叙写简单的事件引申为叙写生命的道理了。而无论它指的是什么,我们读到和听到歌谣后想了很多。一个“架”让人一下想到这么多东西,这不正是诗歌的意境美么?更可贵的是歌谣的结构:一个字开头,然后两个字,到三个字到四个字。这不正是诗歌的建筑美吗?随着诗意的层层推进,字逐渐增多,也表达了不架(或不嫁)难受度在增强。全诗就十六个字,浅易到令人感觉过于直白,晓畅得令人怀疑其粗俗,可是就是这样的明白晓畅却蕴涵着深刻的人生哲学。这正是诗作大家追求的境界,而这样的境界在不经意间被我们苗族不深谙诗歌写作的老百姓做到了!我们实实在在感受到了苗族歌谣的趣味性和说理性。这就是富于理趣的苗族歌谣。
  “理趣”这个说法是宋人首先提出来的。包恢在《答曾子华论诗》一文中说:“古人于诗不苟作,不多作。而或一诗之出,必极天下之至精,状理则理趣浑然,状事则事情昭然,状物则物态宛然。”(《敝帚稿略》卷二)包恢认为凡“状理”好的诗,必能做到“理趣浑然”。“理趣”,顾名思义,是要说理而有趣。这个问题的提出,是和宋诗的特点有密切关系的。宋诗由于受理学泛滥和韩愈“以文为诗”的影响,与唐诗以抒情为主的特点不同,比较侧重于说理。明代的李梦阳就说过“宋人主理”(《缶音集序》)的话。然而,过分强调说理,有可能使诗歌变得枯燥、乏味,产生概念化的缺点,甚至于损害和忽略了诗歌的形象思维特征,而以写一般理论文章的抽象思维方法去写诗,其结果就会像宋代道学家以及受他们影响的某些诗歌一样,成为理学“语录讲义之押韵者”。那么,怎样才能使诗歌虽以说理为主,而又不违背艺术本身的特殊规律呢?这就要使诗歌中的理和趣相统一,达到水乳交融的境界。所谓“趣”,是针对诗歌的艺术特征而说的,要求诗歌能够感发读者的审美趣味。我国古代有许多文艺家都认为诗歌贵有“理趣”。 一般来说真正以“理趣”而为大家所喜爱又有高度艺术水平的,是那些善于通过具体、形象的描写来揭示某种生活真理的诗歌。
  以下我再举几例富于理趣的苗族民歌。
  流传在黔东南苗族地区的另一首苗族歌谣《新媳妇》:
  “ 挑水呀嫂嫂!”/“肩膀疼!”/“舂米呀嫂嫂!”/“脚板疼!”/“吃饭呀嫂嫂!”/(嫂嫂)笑嘻嘻!
  苗族人民以勤劳为美德,对那些好吃懒做的人深恶痛绝。这首歌谣采用对话的形式刻画了一个在家不给妈妈砍柴,出嫁不给婆婆挑水,成天东游西逛的懒媳妇形象。歌谣属于儿歌,让小孩子从小就树立热爱劳动的思想,把深刻的道理寓于简单的对话中富于教育意义。苗族人民多数远居偏僻的山岭,文化水平自然不会很高。然而对自然对社会的探求却从来没有停止。
  《野鸡歌》这样唱道:
  水,你为什么深?/蝌蚪跑了我才深!/蝌蚪,你为什么跑?/石头滚下来我才跑/石头,你为什么滚?/野鸡来了我才滚/野鸡,你为什么刨?/我刨榛子吃!/榛子,你为什么落?/风吹我才落!/风,你为什么吹?/不吹岁月不转,四季不分明!
  通过水深、蝌蚪跑动、石头滚下、野鸡吃榛子等日常所见的小事件的发问、疑虑,最终得到“事物的发展变化是有自然规律的,自然界事物之间存在紧密的联系”的道理。我们在钦佩苗族先民们对自然界规律的科学性把握之准确的同时,我们还崇敬歌谣里表达的是苗族先民们对事件的不停止的探求精神,一种“打破沙锅问到底”的精神。当然诗歌通过一问一答的形式彰显出歌谣节奏明快和谐,把深刻的道理讲得通俗易懂也是极为高明的手法。无疑这首歌谣同样是苗族歌谣中富于理趣的一例。
  流行于凯里、台江一带的《春之歌》:
  天气暖呵暖和了/草木开呀开叶早/虫儿哂悠哂悠叫/田水汪汪在闪耀/人心喜得怦怦跳。
  这首歌属于季节歌。它催促人们不误农时,抓紧季节搞生产。因此歌谣显得节奏活跃,在愉快的旋律里唱出了春天来临,自然界一片生机盎然的景象。歌谣意境优美,有画面有声音,难怪有人评说只有“红杏枝头春意闹”所显露的意蕴才能与其媲美。
  在理趣方面,我还想推荐苗族流传在黔东南天柱、三穗、剑河等地的《初会歌》。初会歌是苗族男女青年初次相会、认识、结交时唱的歌谣。
  男:初相会,牛会草场马会街,蜜蜂得会百花树,燕子得会高楼台。
  初相会,好比画眉会锦鸡;我郎今日得会你,就像蜜蜂遇着蜜。
  初相会,好比鲤鱼会长江;鲤鱼得会长江水,鱼水恩爱意情长。
  女:要妹唱歌难开口,小妹年轻怕害羞;一来声音不好听,二来人多怕抬头。
  男:高岩滴水响叮当,钥匙套锁锁套箱,钥匙难套无眼锁,我郎难猜妹心肠。
  女:灯盏无油挂壁头,妹找好伴出门游,妹想跟郎结个伴,又怕你郎把妹丢。
  男:莫卖乘,郎把你妹看出来,你既有心来结伴,为何你不把头抬。
  天上只有明月亮,地上只有湖水平;黑夜只有明灯亮,世上只有妹聪明。
  女:你哥说话真乖巧,像拿铜元手上抛;我妹不是浮萍草,不会水涨船也高。
  男:莫卖小,灯草卖两不卖斤,你来花园莫卖小,妹你原是聪明人。
  女:卖了几年的灯草,只卖两两不卖斤,小本生意胆量小,怎样算得聪明人。
  苗族的年轻男女,通过“游方”会集到一起,对歌谈情。男生开首就唱《初相会》,一连串形象生动的借喻,巧妙含蓄地表达了初相会的喜悦及对姑娘们的尊敬和喜爱。而姑娘们多少有些腼腆,少不了一番你推我让,那个被推出来唱歌的姑娘在唱歌时不敢抬头,娇羞的情景一跃纸上!
  初相会,姑娘小伙们把握得多好!有情有意,就发展下去,不然作为一种文娱活动也无所谓。这种一问一答的方式很好地把对苗族青年男女之间的情感表现了出来。有理有趣,趣理紧密相结合。
  以上列举了几种苗族歌谣在叙述理的时候巧妙地采用了“趣”,无论是哪一类歌谣,我们都能看出苗族民间歌手的聪明才智!他们说理不是空发议论,而是采用了一切可以利用的形式比如诗体结构,比如问答式等。高明的民间传唱者们甚至是利用《诗经》里常用的手法:比兴手法赋歌写曲,使苗族民间歌谣在说理的同时极富趣味性。而这些理其实并不是什么深刻难以理解的大道理,相反却是一些我们日常所见的小事情所蕴涵的道理。这也说明了苗族民歌趣味性的普遍存在性。这或许正是苗族民歌得以流传经久传唱不衰的原因吧!
  
  参考文献
  [1]《初会歌》选自贵州民间文学资料第五十五期,采编者:龙玉成
  (责任编辑:李盼盼)
  收稿日期:2011-7-2

相关热词搜索:苗族 浅析 民歌 浅析黔东南地区苗族民歌的理趣性 以黔东南苗族民歌为例 苗族民歌特点之浅析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