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阙风雨推波澜:鼓动风雨掀起波澜

发布时间:2020-03-19 来源: 幽默笑话 点击:

  5月14日,菲律宾全国举行中期选举,来自菲全国的3000多万名合法选民将选出参议员、众议员、省长、市长和省市议员共17889名政府公职人员,这无疑是近3年来菲律宾民主政治生活中最为重要的一页。一如菲律宾炙炎明朗的热带天气,3年一次的菲律宾全国选举也在如火如荼的气氛中长线拉开,至投票日达到高潮。与民众的平和乐观截然不同,菲政党、政客间的竞智斗勇在紧张与尖锐中针锋相对,剑拔弩张。而政党政治的背后,菲律宾国家权力的实际操纵者――各大政治家族之间则硝烟再起,其子嗣亲朋纷纷走向前台一争高下,在菲律宾政坛的名利场上为各自家族的荣誉和繁盛而战。
  
  历史折舛,政治多变
  
  菲律宾是一个饱经风霜的国度。14世纪前后,菲律宾出现了由土著部落和马来族移民构成的一些割据王国,其中最著名的是14世纪70年代兴起的海上强国苏禄王国。1521年,麦哲伦率领西班牙远征队到达菲律宾群岛,并以西班牙国王菲力普二世的名字命名这片“神奇的岛国”。此后,西班牙逐步侵占菲律宾,并统治长达300多年。1898年6月12日,菲律宾人民通过民族起义推翻了西班牙的殖民统治,宣告独立,成立菲律宾共和国。然而同年,美国却依据对西班牙战争后签订的《巴黎条约》占领菲律宾。1942年,二战中的菲律宾被日本占领。战事结束之后,菲律宾再次沦为美国殖民地。1946年7月4日,美国在菲民族运动的重压之下被迫同意菲律宾独立,菲律宾人终于拥有了真正属于自己的国家。
  独立初期,美国扶植下的菲律宾经历了快速发展的短暂春天,实力一度领跑亚洲。但好景不长,上世纪70年代初,开始菲律宾进入持续动荡的状态,货币贬值、食物短缺,反美、反政府运动频现街头。1972年开始,时任总统马科斯宣布实行军事管制,经济危机加剧,直至1986年菲律宾爆发第一次“人民力量革命”才结束其专制独裁统治。再次进入民主时代的菲律宾虽有发展但并不太平,政变频发,经济踯躅,90年代末的东南亚金融危机更加剧了菲律宾人民的生活窘境。2001年,菲律宾再度爆发“人民力量革命”,推翻了腐败丑闻缠身的影星总统埃斯特拉达,副总统阿罗约继任总统(不影响下届参选)。阿罗约上台后积极发展经济,努力改善基础建设,菲律宾社会经济逐步回暖。2004年,阿竞选成功。今年5月14日,菲举行国会和地方官选举,民众在过节般的热闹气氛中享受选举季节的特殊时光。目前看来,以阿罗约总统和众议长德贝内西亚、前总统拉莫斯为首的执政联盟势力强大,在众议院和地方选举中优势明显、呼声高涨。阿罗约近年来的经济成就被突出彰显,其总统宝座渐趋渐稳,政权进一步强化。
  
  美式民主,家族掌控
  
  由于先后遭遇两大西方列强的殖民统治,菲律宾政治社会与同地区其他国家的风格相比更具混和性与独特性。西班牙300年的殖民统治使菲律宾全面进入天主教社会形态,全国近90%人口的笃信使得天主教会及其意志在菲律宾有着强大的影响力。另一方面,西班牙裔大家族至今在菲仍保留着相对单纯的血统关系和严格的家族祖训,而只有接受过良好教育的精英阶层才有资格充当这些西班牙殖民者的代理人。随之,来自本土的强势家族也在漫长的殖民岁月中不断繁衍着西班牙式的贵族风格,在菲律宾社会经济政治各领域发挥影响,甚至不与平民通婚。
  而近50年的美国统治则很大程度上改变了菲律宾人的现代政治生活。美国人以“美利坚精神”为蓝本在菲律宾构建所谓的“东方民主社会之窗”,为驱逐在菲律宾政治社会残存的西班牙遗风决定引进全套美式民主体系,国会和选举制度相继登陆菲律宾群岛,开始了与菲律宾社会嫁接融合的漫长过程。然而,在当时的菲律宾社会,只有少数受过教育、拥有财产的高贵阶层才拥有事实上的选举权和参选能力,地方政治则立即被少数地主家族所把持。结果是,以家族为单位的利益集团凭借自己手中的经济和公共资源不断巩固家族根基,政治能力与地位成为家族的世袭遗产,菲律宾政坛斗争成为各大姓氏之间的博弈,并延续至今。
  当前的菲律宾政治家族脉络盘根错节,复杂纷繁。菲独立后的14名总统中至少12人沾亲带故,国会大部分议员来自100多个名门望族,阿基诺、加西亚、拉莫斯、洛佩兹、马科斯等名字在国会成员名单上反复出现。从本次选举可以看见,选民仍一如既往地很少关心候选人代表的党派,而是问:“这是谁家的孩子?” 调查数字显示,现任众议员中,绝大多数来自政治家族或与其有密切关系,而纯粹平民出身当选的议员只有11人;在参议院,几乎全由“贵族”子弟掌控。可以说,菲律宾政坛的风云变幻,政局起伏,很大程度上与美式民主和家族政治的结合变异密切相关,所谓“完全民主”的权柄事实上掌握在少数名门望族的手中,美式民主“移植”菲律宾并未实现美国人“意志殖民”的梦想,菲律宾事实上仍在践行着自己独特的家族政治文化。
  
  选制宪政,家族利益
  
  菲律宾的选举制度由宪法所规定。菲律宾独立后共颁布过三部宪法,现行宪法于1987年2月2日经由全民投票通过。宪法规定菲律宾遵循三权分立的政治体系,国家的最高立法机构是国民议会,由参议院和众议院两部分组成。参议院有议员24人,由全国直接选举产生,任期6年,每3年改选二分之一,可连任2期。众议院有议员250人,其中200人通过直接选举产生,25人由总统从社会各界选定,25人由各党派按得票比例分配,任期3年,可连任3届。宪法规定,行政权属于总统,总统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拥有国家最高行政权力,是国家元首、政府首脑和武装部队最高统帅,任期6年,不得连任。每当选举年到来,菲律宾各党派纷纷推出自己所支持的候选人进行拉票竞选,花样层出不穷,场面热闹非凡。而政党政治的背后,各大家族才是选举活动的真正操控者,大多数政党领导人和候选人都与著名姓氏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政党往往被作为贵族参政的载体以更易于接受的面貌呈现在公众眼前。
  菲律宾是一个多党制国家。马科斯统治时代以前,国民党和自由党轮流执政,菲在事实上实行两党制。1986年后,菲律宾民主化进程加快,政党数量激增,基督教穆斯林民主力量党、民族主义人民联盟、民主战斗党以及自由党、国民党等逐步上升为政客们主导国家政权的载体,在菲政坛地位重要。目前,由前总统拉莫斯发起、现任总统阿罗约任主席、众议长德贝内西亚任总裁的基督教穆斯林民主力量党及以其为主导的执政联盟在国会中占据上风,已成为菲政坛的第一大党,实力领先。然而,政党活动的主要舞台――国会,则已成为菲望族子嗣的集中地,政治人士往往不忠于政党而忠于家族,在私情的怂恿之下,政客们另投党派、倒戈、反目的现象时有发生,政党的凝聚力很不稳定。由于宪法规定众议员任满3届不得连任,所以到期的议员便积极安排自己的亲属或政治盟友继续占据席位,以维持本家族的影响力。在培养总统的温床――参议院,更是充斥着贵族子弟,他们凭借强大的家族后盾往往能够获得更多的选票,可以说,血缘和亲缘关系打造了菲律宾政坛。激烈的政治竞争、高昂的竞选经费,令普通菲律宾人通过参政保护和实现自身权益的希望非常渺茫。无法通过选举途径表达政治需求的普通民众一旦不满便只能走上街头,呼唤新领袖的诞生以重植民生。这正是菲律宾集会游行现象频仍的重要原因。
  在对民主的置疑和批判面前,政客和评论家们开始强调,实践证明,美国的政治体制并不适合还处于发展阶段、历史社会现实相对复杂的菲律宾。有人甚至公开直言,在充斥着家族势力的菲律宾政坛,既得利益者很难采取根本措施消除不利于贫困阶层的制度和政策,这种少数人的民主制度只是空壳。以菲律宾前总统拉莫斯、现任众议长德贝内西亚为首的修宪派认为是体制上的缺陷导致了菲律宾社会乱象,呼吁修宪改制,变总统制为一院内阁体制,强调议会制政府可以加快决策程序和法律落实,有助于经济增长。但参议院对此持强烈反对态度,阿罗约总统对此态度暧昧,明挺暗阻,修宪运动前景黯淡。在5月14日选举中,修宪派已放下姿态,对修宪问题三缄其口,竭尽全力拉拢来自显赫家族的候选人进入执政联盟,以争取选举胜利为首要任务。而各政治家族也投入巨大相互连通,确保本系利益得到最好的保护与扩张。不出意外,此次选举的最终赢家仍将大都来自菲律宾人所熟知的姓氏家族。
  家族政治已成为菲律宾政治的事实特征,也很大程度上制约着菲律宾民主制度和政党政治的发展。同时也应看到,菲律宾人推进民主的决心和呼声正在日渐高涨,菲律宾政府也已采取一系列选举改革措施,以扩大来自弱势群体和新兴党派的政治人士的参与度。这些“白手起家”的政客、议员虽然只占少数,但他们却预示着菲律宾民主政治发展的希望与方向。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民主,也许将会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但菲律宾人期待着在摸索中寻找到符合自己特点的民主之路,他们对此积极乐观,充满信心。
  
  (本文责任编辑:肖雪晴)

相关热词搜索:波澜 风雨 金阙风雨推波澜 玉堂金阙 世家女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