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凤利 说出的话就是“钉”:一段说出男人心声的话

发布时间:2020-03-20 来源: 幽默笑话 点击:

     赵凤利,48岁,北京市延庆县张山营镇小鲁庄村党支部书记。早年因意事故失去右手。任村支书20年间,带领村民脱贫致富,将全县出名的穷村乱村改造成名列前茅的富裕村。2003年赵凤利被评为“第三届全国自强模范”,2005年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
  
  “全国劳模,是脸上贴金的荣誉,但对我而言,就是责任。小康不是等出来的,是干出来的。答应乡亲的,你不能蒙人,说到就得办到。”
  
  他是一名瘦小的并且只有一只手的农村党支部书记,然而,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他却以最机智顽强的生命,引领着乡亲共同致富,用整整20年的努力践行着一个新农村建设带头人的责任。
  
  村民们都亲切地称赵凤利为“一把手”。这有双重意味:他是一个只有左手的残疾人,也是村里的党政一把手。
  村支书这个“一把手”,怕是中国最小的“官”了。赵凤利在这个岗位上一干就是20年。
  虽然赵凤利“官”小,但小鲁庄村的事业却越做越大。现在小鲁庄的名字也改了,大气得很,叫做龙聚山庄。山庄里有门窗厂、食品加工厂、餐饮娱乐中心、房地产开发公司等大小十余家企业和经济实体,截止2006年底,村集体年收入3600万元,村固定资产达5600万元,上交利税320万元,村民人均年收入1.6万元,比全国平均水平翻了四番。
  谨慎低调的赵凤利,说得兴起了,偶尔也放豪言,比如“城里人的日子哪有俺们山庄美?”
  龙聚山庄村民的日子是什么样?这里山青水秀树绿,村民户户住别墅,使的是温泉水;村民少有所帮,老有所养,社会保障体系齐全;村民文化中心里,健身房、图书室一应俱全,免费开放……人与自然、工业与农业、人与人和谐相处。
  到过龙聚山庄的城里人都感慨:“这都奔共产主义了!”
  而赵凤利和这里的村民们,对新旧农村的感受是刻骨铭心的。
  
  吃得亏,才能打成堆
  
  1988年,28岁的赵凤利在外承包工程,妻子在家养奶牛种植果园,两口子精打细算,小日子过得红红火火,是村里冒了尖的万元户。
  此时的小鲁庄村却是另一种景象:拖欠外债6万多元,因交不起水电费,电停了、水停了,各项工作陷入瘫痪状态,三年换了五支部书记,全乡18个村排在倒数第一名。村里穷,民心乱,怨声载道。
  上头把这个“烫手山芋”扔给了赵凤利:你有本事搞好小家,也有本事搞好大家!赵凤利有些犹豫,干?捡个烂摊子,不好干,万一没干好,还落埋怨。不干?乡亲们的日子何时有盼头?
  他在村里来来回回地走,看,想。当走到年久失修的村小学,看到破旧不堪的校舍,孩子们做课间操、课余活动的场地仍是坑坑洼洼的黄土时,感到一阵心痛。
  几天后的村民会上,赵凤利坚定的站出来:“如果大家信得过,我就试试”。在场的人有的说行,有的怀疑,有的私下议论:两只手的人都干不好,他一只手要干好了,我绕延庆爬两圈。但是大多数的人还是投了他的票。赵凤利当时就立下了军令状:先试一年,如果不成,自动辞职。
  就这样,一个残疾人扶着一个残疾村开始了一轮艰苦卓绝的奋斗历程。
  赵凤利走马上任后头脑是清醒的。要想把人心稳定下来,得办两件让村民看得见摸得着的实事:吃水和用电。办这两件事都得有钱,赵凤利带头集资两万元,为节约资金,赵凤利带领村民自己干,吃、住都在工地上,修整了机井和自来水地下管道。接着,他又跑了无数次,四处借钱付清电费欠款,村里又有了电。
  机器一转,电灯一亮,村民个个喜笑颜开。以心换心,人心齐了,就干实事、得实惠。赵凤利开始规划村庄的未来。当然,少不了许多改革措施和大胆的承诺。他提出办些企业的方案,谁都同意,可没钱没技术怎办?他二话没说,动员妻子卖掉了自家的六头奶牛。利用村里的闲置房,求得朋友的帮助,涂料厂诞生了。赵凤利一面抓管理,一面管销售,当年获纯利四万元。办厂的同时,他组织全村剩余劳动力组建工程队,领着大伙儿出延庆,到北京承揽建设工程,搞山林绿化,修渠筑路,只要能挣钱,什么活都干。他的原则是,亏了算自己的,盈利像村集体交管理费,即风险自己担,利益大家享。
  不到两年,小鲁庄村的排名从末位一跃成为18村之首,村民的日子也好过了,个个夸起了干部:凤利就是有本事!
  
  死人要给活人让路
  
  赵凤利常常出去考察学习,房山韩村、浙江的新堂村、苏南的华西村让他看到了差距。南方绿化环境好,农民住楼房,既省地又美观。再看看自己村的住宅,又脏又乱,猪圈和住宅盖一起,散乱无序。村办的企业资金投入不足,经营单调,仅仅是小打小闹。
  他想到了村北那600亩荒山,如果都盖上房子,背山朝南,视野开阔,再一绿化,环境优美,京张公路又从村前经过,交通便利,一定有发展。正摩拳擦掌时,1999年7月15日,北京市农委召开新农村建设动员大会。参加会议的赵凤利越听越兴奋,会议内容与他由来已久的想法不谋而合。会议一结束,他第一个自告奋勇建设新农村。
  马上遇到了难题。荒山上有不少坟地,要盖房子,坟必须迁走,而且工期催得紧。赵凤利召集迁坟户开了几次会,专门讨论迁坟的事。大多数人对开发建设表示支持,不过迁坟在农村是大事也是忌讳,赵凤利当即拍板:要怎样补偿就怎样补偿,新坟地我挑好了,请风水先生看过,坐南朝北,最适合做阴宅。
  赵凤利的工作方法第一是柔,第二是让。当柔让都不起作用的时候,他也有钢的一面。
  有一位村民执拗,任你说出大天来,就是不迁。怎么办?找法律,法律没这条,找政府,政府也管不了。总不能让这一户断了发展的路!赵凤利找到此人,斩钉截铁,“明天我准备十辆推土机,你要是不迁,我就推了!”“我们一家都去坟院躺着,看你怎么办!”赵凤利瞪眼睛了:“死人要给活人让路,这是村里开发,是为了整个村里人的将来,不是跟你过不去!你要真躺上去,我再带一百个劳力,不和你打架,直接把你拉出去!”
  所有坟头全部平掉,一个不留。
  这位公认的“村里最硬的一个人”,凭着胆量与气魄带来了全村人的共同喜悦。2000年4月,龙聚山庄正式开始破土动工,赵凤利把村集体有限的钱用在刀刃上,以成本价抛售楼房吸引资金,借鸡生蛋,滚动发展,5年的时间,终于滚出一个颇具规模的龙聚山庄。20幢住宅楼拔地而起,230幢庭院别墅破土而出,村民住进了宽敞的楼房,也吸引了许许多多的城里人在山庄安家。
  在龙聚山庄的路上,老人们看到赵凤利,都争着招呼“大侄子”进屋坐坐。老人们说,没想到活了六七十年,也能过上神仙日子。村里年满60岁的孤寡老人都接进了养老院,村里为他们免费提供吃住,每年还发至少600元的零用钱。而60岁以上的老年夫妇则可以免费获得一套老年公寓。
  
  一条胳膊,一天扛了8吨水泥
  
  赵凤利成功了,大大小小的荣誉称号多起来了:北京市优秀共产党员、自强模范、劳动模范、致富明星等等。“上次评自强模范,和大伙儿一起领奖,我看自己能跑能跳的,哪比得上人家!村支书不是官,就是为村民服务的。” 不过,全村人谁都不会忘记这位书记曾有过的艰难与辛酸、无畏闯难关的往事。
  
  出身贫寒的赵凤利小小年纪就很懂事,八九岁什么农活都干,十五六岁就敢独自上山砍椽,帮家维持生活,没想到在那个时代是犯“天条”的事,使他成天挨批斗,被学校开除,没能上高中。自尊心强的赵凤利觉得没脸见人,16岁的他想到了自杀,“死要死得轰轰烈烈”。一声震天动地的炸药爆破声后,人没死成,右手没了。不愿成为家庭累赘的他选择了离家外出打工,起初是在碎石厂推车,干的不比别人差,没几天就因一只手被辞退了。后来又运木材,尽管他很卖力,几天后被发现是一只手,以不安全怕出事故为由不让干了。去八里店修公路,最长干了一周,人家说他在那干活影响不好也不用他了。
  一个残疾人要活出个样儿来实在太难了。赵凤利用一个俗语形容自己,“好狗撵不过饿狗”,那是一股强烈的在困苦中求生的愿望。一个人一只手推着独轮车把远在十来里之外的煤运回家;一个人承包荒山造林,风餐露宿,完成了五十亩,三千颗杉树;承包新建公路,一个人一条胳膊,一天扛了8吨水泥。人生的坎坷,不幸的遭遇,把他锤炼成钢。
  担任村支书20年来,在村里,每天起得最早的是赵凤利,睡得最晚的也是赵凤利。村民们对赵凤利旺盛的工作精力至今记忆犹新。他们说,前些年,书记都没有专门的办公室,他的办公室就是工地。
  龙聚山庄的建设难关重重。第一幢楼没盖好,村集体有限的二百万元资金就用完了。也就在这时,祸不单行,供电局以新农村建设属非农业用电为由拆走村里的变压器,使得一切工作都停顿下来。
  村民们的心气一落千丈,就连一向被认为主心骨的赵凤利一时也没了主意,他猛灌了一瓶二锅头,直挺挺躺在地上紧闭双眼,一句话也不说,谁劝他也不起来。他躺在那里想了很多:农民办事为什么难?一个衙门没拜到也不行。他想托人帮一把,官场里没有一个亲戚,救星找不到,还得自己救自己。他想到自己当初许下的诺言,不能就此罢休,电是等不来的,必须去找。第二天他就去找有关单位,三番五次去求情说好话,人家连见都不见,他就站在门口等,等也白等,没钱办不了事。 情急之下,他东拼西凑筹集了60万元现金,交给有关部门才供了电。
  不仅在供配电上,在新农村建设中的每项基础设施建设,每项市政配套都或多或少地有过困难与挫折。可以说龙聚山庄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都凝聚着赵凤利的心血。
  人家事业干得越大,人也越胖,赵凤利却是越来越瘦。嵌在大腿里的弹片,痛了30多年了,一直没时间去医院取出来,直到去年不得已才做了手术。工作之余,他不玩牌不搞啥娱乐,只看点武侠小说和军事、农村类题材电视。最喜欢金庸小说里的射雕大侠杨过,因为和自己一样,杨过也只有一只手,他还十分欣赏电视剧《历史的天空》、《亮剑》里的“姜大牙”和李云龙,觉得和自己的性格很相像:
  农民出身,几句糙话,一副铮铮铁骨,说出的话就是“钉”。

相关热词搜索:说出 赵凤利 赵凤利 说出的话就是“钉” 说出的话就是打出去的子弹 赵凤利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