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昌力,艺术的终点是人生的节奏] 人生的起点和终点

发布时间:2020-03-20 来源: 幽默笑话 点击:

  韩昌力李春霞夫妇二人很家常,但不是家长里短的家常,而是他俩能在津津乐道于一件很日常的事情时,又能将之越说越高远,比如谈着谈着喜欢的黑色,能将之与中国的哲学思想、中国文化扯到一起;按韩昌力的说法,他是懒人,别人外出交际的时间,他用来在家看书,典型的宅男,在酒桌中国的时代,做到这一点需要沉得住气,足够的内心平和;他看的书极其庞杂,他是画画的,但也研究音乐、色彩,还为此出了书。他盛赞民国时期什么书都读的知识分子才是真正的大家。
  
  艺术的终点也是人生的节奏
  
  三月风:旅游卫视国学堂有期节目说,人生有一个节奏,如果你每一件事情总能踏到节奏点上,人生就会很愉快,这叫走运。您讲究平和人生,和这一说法有些相通之处,您是如何看的?
  韩昌力:有点意思。艺术的确讲究旋律节奏,好比诗歌押在韵上就会好听,中国书法线条的起伏顿挫会感动人一样。艺术的终点是旋律节奏,艺术的终点其实也是人生的节奏。文武之道一张一弛、拿得起放得下、能伸能屈,都是老百姓说的话,说的就是这个道理。一个没有缺点,光有优点的人很恐怖;一个年年走运、年年发财的人也不存在。得势时不要得意忘形,失意时不要自卑自贱,人心态要平和,把握好自己的节奏。
  三月风:刚才您谈到喜欢中性的颜色和中国的文化有关系,怎么理解?
  韩昌力:中国的颜色大多是中性的,比如中国画里的石青、石绿。这些中性颜色是西方三原色调不出来的,也与中国的大文化喜欢文雅、稳有关系。再者,中国画的色彩观是黑白,黑白是极端的颜色,相对来说,中性的颜色与黑白更为协调。
  中国古代称黑色为“玄”,“玄”并非单指色彩,也包括中国人对世界的哲学思考,探寻世界的开始。老子说,“玄之又玄”,这是他对“道”和世界如何开始的思考,想象中,开天辟地之前,世界是一个浑浑沌沌、恍恍惚惚的状态,这一状态给人的感觉就是黑暗,所以“玄”又泛指“黑色”。告诉你一个生活中的窍门,当你衣服的颜色很多,不知道怎么协调时,就用黑和白,黑白能协调一切的颜色。
  三月风:你们共同在山东德州工作了10年,又去广西桂林工作了10年,有人说你们融汇南北,形成了既有北方豪放粗旷笔墨又有南国清雅秀润韵味的艺术风格。北方和南方的生活给你们的艺术创作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韩昌力:生活的地域对创作的确有影响,比如我创作的《转山叠田》,围绕着山来开田,是北方看不到的景象。不过,这不是最主要的影响。画到一定境界,人跟自然就结合起来了。画就是人的一种心境。每个人的生活感受不一样,对艺术的理解就不一样。最好的画,就是一看那画,就能看到人的心境是怎样的。物象和创作者的心境能吻合就有意思;吻合不上,按南方话说,就是“夹生饭”,不成熟。
  三月风:李老师为何选择花鸟为题材?
  李春霞:我喜欢花鸟。佛说一花一世界,一花一草里都能反映人生和禅机。我最开始迷恋写意里墨色的韵化,所以选择了写意。一般女性选择大写意花鸟的少,我比较外向,写意比较适合我。画写意花鸟更有活力,更舒展和痛快,能表达自己的想法,也跟生活有关。女性在家里承担家务较多,我不可能有一整上午的时间坐下来画工笔,但写意还能在短时间内完成。
  三月风:韩老师为何选择国画,而没有选择油画之类的?
  韩昌力:我当时差点选择了油画。上山下乡那会,我在工厂还画过十几米高的油画。后来上大学后,选择画油画的同学每天晚上都要出去偷木头做画框,在宿舍里又是锯木头又是刷胶的,我觉得太麻烦了,不如水墨方便取材。所以我说自己是个懒人,嘴不勤,脚不勤。
  我也纠正一个约定俗成的认识,把写意和工笔完全分割,其实写意里可以有工笔,工笔可以有写意。写意是意境的意,包含意境、简易、宣泄几层意思,不是一般理解的粗笔和细笔之分。西方讲究塑造,中国讲究写。写注重过程和韵律,写意难在要在流动当中宣泄内心的情感。品画品画,就是要在线条当中品出感情。
  
  内心富有责任才会做慈善
  
  三月风:您反复提及人保持平和的心态很重要,这是很多人想做到又未必能做到的事情。您如何看待这一现象?
  韩昌力:我不信教,但佛教道教都在解决这个问题。我说我最大的恐惧是没有健康的身体和健康的心态,求自己心安对人这一生很重要,尤其生活在北京这样的大城市。人有汽车,我为什么没有;人家有房子,我为什么没有?如果这样想,很大一部分是你的心态出问题了。每个人都祈求美好,但如果都陷入到这样的状态中,世界都没法存在了,你也会有无尽的痛苦。心态来自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千万别忽略了老百姓总结出来的生活经验,这是多少代人摸索出来的两句话,有深刻的生活哲理。反过来想,拿北京的生活状态与贫困农村相比,你就会觉得幸福。其实你的物质条件一点都没变,但因为心态变了,心得以安静了。
  我所指的平和心态是针对个人,是自我约束;还有就是社会公德。如果每个人都能依照社会公德来自我约束、修身养性,社会就平衡了。这些年社会毕竟还是发展了,当每个人都提升了自我修行,他自然会对社会有一份责任,富有责任才会有慈善。
  三月风:每个人的慈爱观念是靠自身修养来提升的,但是否也需要法律手段来规范约束?
  韩昌力:我的确觉得法律是一种不得已而为之的手段。从文化的道义来说,文化的力量就是用精神的力量感染他。当社会完全靠法律来规范时,社会就已经偏离了正常的轨道。正常的社会轨道是,我们通过教育,使人的心灵得到滋润。如果人的正常发展都是如此,就不会有人去犯罪了,但社会总还是有不良的人和行为存在,我们就把法律作为社会的补充了。这永远是补充,法律永远解决不了社会的终极目标。就如目前法律工作者也一再地强调教育,就是因为文化教育是软性的、隐性的、温厚的,温厚的胜利才是最后的胜利。如果这个社会只靠警察,只能说明这个社会已经乱得不能再乱了。
  文化工作者在社会中的作用就很重要,文化工作者先注重提升自我修养,让自己有感召力,能给人精神的愉悦,能带给人一点点的启示,都是好的。虽然目前社会并非尽如人意,这也只是我的一个理想,但毕竟社会在往好的方向发展。
  三月风:您觉得修身养性高于法制约束,但舆论挺注重法治对于社会的作用,有人盛赞西方国家是法治社会,而中国缺少法治,您如何看待这种现象?
  韩昌力:看问题的角度不一样,这是文化的差别。拿美国来说,美国人对事物的判断是无罪推断,首先我相信你是正确的,是善意的,然后我们来判断你做这件事情的好坏。这并非意味美国人就以法律为准,只是个人的思想和行为准则更为规范;中国正好相反,遇到事,我们第一个念头是你是不是来陷害我的,我们会有这样的怀疑。这只是说明社会的文化氛围让人失去了信任感,是文化的失败,并非中国就没法治。
  美国曾经有过这样的痛苦时期,中国正在转型,正在经历他们曾经经历过的痛苦。就像人一样,不经历过,不走过这个阶段,体会不到这种感受。

相关热词搜索:终点 节奏 人生 韩昌力 艺术的终点是人生的节奏 韩昌力 艺术的终点是人生的节奏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