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准产业定位】找准脱贫产业发展

发布时间:2020-03-22 来源: 幽默笑话 点击:

  从最开始的边远村落,到上个世纪80年代建市,如今成长为美丽舒适的海边度假旅游城市,三亚在20年发展中经历了哪些转折点?      李柏青:1984年,国务院在三亚设县级市,这是重要的起点。1987年12月31日,三亚升格成为地级市,开始全新的发展阶段。二十多年的历史上,特别是结合旅游发展来看,还有一个日子是最关键的,也就是1996年1月1日,休闲度假游开幕式在亚龙湾举行。三亚从产业的角度找到了自己的定位,也宣告了中国的度假游开始。此外,1999年到2000年,全国开始创建优秀旅游城市,三亚是第一批。通过创优,三亚形成了对旅游业的理性认识,更从城市发展的高度全方位确立了旅游业发展战略。虽然在国际上,三亚还处于新兴的、刚出道的阶段,但至少我们已经进入了这个圈子,我认为这一点的意义很大。
  
  有学者说,三亚是中国唯一有可能完全国际化的城市。请问三亚的国际化进程如何?
  
  李柏青:2004年,我们按照吃住行游购娱等指标做过一次理性的评估,最后的指数是30.64,仅处在国际化的初级水平。这和三亚所处的发展阶段是相吻合的。过去十几年,三亚旅游发展经历了三大步,最早是注意力经济,借助营销把三亚较快地推向了市场,后来提出转型增效和协调发展,三亚旅游业的整体素质、市场份额等多方面都得到改善。2007年开始,海南省提出国际旅游年,我们据此提出国际化战略。近期三亚还会再做一次评估,其目的一是给几年来的发展做一个理性科学的评价,二是找出现阶段的定位。作为一个城市综合指数的参考评定,我们不敢期望最后得出的数据很高,但只要有增长,就说明三亚在进步。三亚已经进入国际化发展的快车道,这是发展的大趋势。
  
  在资本国际化方面,2008年有没有具体实施的项目?
  
  李柏青:三亚如果要国际化,却不在资本上和国际对接,那就好像没有血脉关联,随时可以散。资本国际化将是未来几年的主要趋势,已经列入政府工作报告。海棠湾等项目开发过程中,拍卖土地时就在引导国外资本进来。国外资本进来当然有风险,但更重要的是带来团队和经验,对我们自身的责任心和工作力度也会有所促进。比如哈萨克斯坦拍得了一块地,它带来的不只是资金,还有大量的客源。没有资本联系的国际化却只是表面的国际化。
  
  虽然三亚集中了一大批星级酒店,但随着旅游业发展,酒店还出现不够用的现象。您认为三亚的酒店业现状是否能够适应发展需求?
  
  李柏青:这涉及到调整旅游产品结构的问题。三亚旅游业国际化的过程中,高端消费整体拉动了区域消费水平,加上国内目前强劲的旅游消费水平,整体来说对酒店的需求很旺盛,目前来说,酒店数量确实还少。前几年,为了避免竞争,酒店老板不愿意多建酒店,现在情况发生了变化,酒店老板欢迎多建酒店以分担客源。这也是一种跨越,过去大家看不到大市场,更多地是在区域内部竞争,现在大家已经体会到境外市场的开拓空间巨犬。从政府来说,还要保持酒店数量和质量的高速增长,目前已在规划中的数量就非常可观,比如在海棠湾,新的五星酒店群落能够提供5000~6000问客房,甚至更多,相当于多了一个亚龙湾。按照这个水准来看,5年以后,三亚酒店数量会相当可观。当然,这同样给政府的管理带来难度和风险。
  
  国际航线能否满足现在需要?
  
  李柏青:国际航线一直是三亚旅游发展的瓶颈问题,但也要以平和的心态对待。如果航线过多,国际游客大量涌入,也可能会带来风险。三亚整个旅游行业的水平还要有渐进成长的过程,2007年,三亚旅游业发展增长30%,一这个增长幅度对酒店业、外语人才、餐馆服务、治安状况等,已经是很大的挑战。
  
  刚刚结束的全国两会上,有人大代表提案,建议三亚将来也要发展新型工业项目,和旅游产业并驾齐驱。您怎么看这个问题?
  
  李柏青:从三亚产业结构上说,农业占一大块,而且三亚农业对中国的贡献很大,国内70%多的种子都来自三亚。高科技现在是海南省的重点产业,我们也把它作为重点扶持对象。任何城市的发展,最后的三产结构一定是均衡的,才会有和谐的局面。在三亚的GDP中,旅游业占了很大一块,如果比较以旅游业为龙头的第三产业,三亚已经超过了中国任何一个城市,但这也未必是好事,因为产业结构大单一。从大的发展方向看,政府还需要均衡推动。
  
  三亚发展过程中,还有哪些主要的问题?
  
  李柏青:主要还是自身内部的问题。从表面看,管理、秩序、服务水平等方面还有差距,从深层次看,三亚毕竟是一个新兴的中小型城市,各方面积累很少,文化上有欠缺,市民整体素质有待提高。这个差距是我们真正最难解决的问题。

相关热词搜索:找准 定位 产业 找准产业定位 产业定位 农村产业定位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