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一丁:不求奢华,求有序] 一丁

发布时间:2020-03-23 来源: 幽默笑话 点击:

  “让每个生活在武汉的人都有油然而生的满足感和悠闲感,那将是规划设计师的最大胜利。”      于一丁的双腿大多数时候不属于自己。上一站是肯尼亚的考察,下一站是重庆规划论坛。他说话已经颇有武汉人的风风火火,间或还会在江南腔的普通话中夹带一两个字的武汉话。但他绝不放弃与生俱来的江南细腻生活品质。就在这忙里偷闲的空档,他还要拿出带有水果香味的肯尼亚咖啡,和着方糖慢慢品。
  “我做了30年规划设计,试图用一种手段平衡反映武汉的两种矛盾气质,热情似火与柔情似水,但还没完全达到这个目的。”
  其实,在王家墩CBD的规划设计中,他已经找到了两者的最佳结合点。为了不让武汉第一高楼“武汉中心”未来抽象地矗立在风中,他在周边布局的设计上动足了脑筋。
  “一听到CBD,很多人认为是很宏大的工程,但我更关心的是其中细腻的东西。因为武汉需要的CBD不是纽约的,也不是巴黎的。我们从来都无法制造一个规划或是设计,只能培养。”
  他舍弃武汉常见的大道思维,做出类似于江汉路、汉正街之类的6条小街道。为了把50棵以上的原生态树林保护下来,他规划设计的CBD里多出枝枝蔓蔓的小路,没了直线条的枯燥,多了坊间的生趣。
  站在“武汉中心”上面看什么?只有楼宇林立,那将是巨大的生态反差。于一丁开始造湖,他的脑袋里构思着曼妙的图景,前方的高层建筑倒映水中,“武汉中心”将是除了办公功能外最受欢迎的观景台。
  工作累了的白领或是站在“武汉中心”观湖,或是靠着大树晒太阳。“水杉很深、草坪很亮,空旷和密集相对照,高跟矮,黄跟绿,多漂亮。”
  最初参与竞标的规划设计方案有5个,摒弃掉的4个在他看来,“就像是粘上去的补丁,突兀难看,只有这个是植补,和周围的肌理吻合。”
  但开始做路面基础建设时,新的问题又出现了。王家墩的跑道怎么办?在武汉生活了30年的于一丁不愿意抹去这段和城市紧密相连的记忆。他在湖底安装了一些灯和小喷泉,用灯将水柱照出一条跑道存在的感觉。再在湖边做一个公园,利用视觉效果将这个跑道沿同一个方向延伸,在这个方向上保留30-50平方米原有的混凝土。
  水和树,现世与前生,于一丁赋予武汉第一高楼太多人情味。“有人拿杭州西湖和东湖比,我觉得没有任何可比之处。我是上海人,读书时在西湖写生,但我也爱东湖的壮阔,原生态。同样的,我希望王家墩CBD是有武汉特色的。”
  王家墩CBD的规划设计刚刚结束,东沙港连接的项目已经启动。作为大东湖生态水网的子项目之一,于一丁正忙着给它起名字。“楚河、汉界多好听,街里面迎八方来客。”他试图在设计中打破水果湖原有的大院文化,“院墙造就了很多低效率事件的发生,不如做成几个社区,打开院墙,集中办公。”
  如果这个宏大的项目能够顺利完成,那时候的武汉应该和于一丁记忆中的某个场景靠近。“在阿姆斯特丹的街头,我刚刚买了只烤面包准备过马路。这时候四个道上的红灯全亮了,一位母亲推着婴儿车,沐着金色的夕阳缓缓走过。我为她的那份从容与悠闲陶醉。”
  作为诸多武汉重大城市项目的规划设计师,于一丁理想中的城市就是这么简单。“不需要太多高层建筑,坐在屋子里能听见雨落风气,能感受四季冷暖,这就很好了。”
  “我没事爱去哪儿?航空路新世界后面的那条小街、花园道或是武汉天地,要杯咖啡坐着,看恋人窃窃私语,看一家人幸福漫步。”
  
  【人物介绍】
  于一丁
  师出上海同济,西湖边写生,东湖a边做规划。在三尺讲台上传道授业二十年后,转型为武汉城市蓝图的总规划设计师,现任武汉市城市设计规划研究院院长。
  作品:王家墩CBD、东沙港连接、东湖空间规划等

相关热词搜索:不求 有序 奢华 于一丁:不求奢华 求有序 于一丁不求奢华 不求奢华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