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女墩:硝烟散去,但留一片寂静之地】 昨日的硝烟已经散去

发布时间:2020-03-23 来源: 幽默笑话 点击:

   记者 钟洲摄影 张帆   多位名人题词的纪念碑      对于很多武汉人来说,位于东湖西北角的九女墩并不是一个耳熟能详的地名,实际上它离我们日常生活的地方并不遥远。沿着梨园医院向东行驶,经过一条几百米长的环湖公路,落雁路绕过的那座绿树丛荫的小山丘就是九女墩的所在地。这里是太平天国九位无名女兵的合葬之墓。
  从南边的正门进入九女墩,要经过3层台阶,共有36级。台阶两旁依次种着梧桐、香樟、松树等植物,无形中透露出此地的威严庄重。
  刚登上台阶,不远处的九女墩纪念碑就出现在眼前,这座褐黄色的建筑在周围一片绿色景象的衬托下格外显眼。纪念碑是一个石柱体,高十来米,是由武汉地区常见的褐黄色沙砾岩石块垒就。这些石块未经打磨整形,全是开采时的原始形态。这也与牺牲于此地的平凡女兵的形象相吻合。
  纪念碑正面朝南,"九女墩"三个白色的楷书大字十分醒目。碑身四面的下方都分别镶嵌着一块白色大理石,刻有当代名人关于九女墩的文章。南面是由董必武撰文,辛亥老人张难先手书的《九女墩记》。东面是宋庆龄和何香凝女士的题诗。北面和西面,则分别是董必武和郭沫若纪念九女墩的诗词。
  在纪念碑的后方有一个墓堆和一个直径约一米的古井。据说九位太平天国的女兵的骸骨就合葬于此墓堆。
  古井内的水位已经到达井口,上面堆满了浮萍,要供人直接饮用估计有些困难。据长期看管九女墩的余先生介绍,这里的古井一直没有人打理,但是不管干旱还是洪涝,却能常年保持这样一个水位。
  九女墩的来历之谜
  
  现在人们看到的九女墩纪念碑始建于1952年底,并于1956年11月被列为湖北省文物保护单位。
  对于九女墩的来历,众说纷纭。按照董必武在《九女墩记》中的说法,“九女墩在武昌东湖边上,地方人传说太平军夺取武昌,军中有获得解放了的妇女参加工作,清军攻陷武昌后大肆屠杀,有革命女志士九人遇害,乡人敬慕她们的义烈。把她们的遗体葬在这里,本应称坟,因避清廷迫害,故改称墩。”
  人们对于九女墩的争议主要集中在两个地方,一是九位女兵来自于哪里,二是她们如何牺牲?
  关于这九位女兵的来历。有人认为她们是天王洪秀全的妹妹洪宣娇从广西带出来的女营亲兵。这也是流传最广的一种说法。 还有一种说法认为她们来自于湖北阳新。阳新县史志办主任梁万程老先生经过考证认为,太平天国军队在兴国州(即阳新县)同清军有过长达9年的征战,为了应对战争扩充军力,太平天国于1855年组建"兴国军"。该军下属3个青年营,每营800人;1个女兵营,300人;1个童兵营,400人。太平军西路统帅石达开从大营中抽调武将孙从鹤任兴国军总领,对兴国军严加整训。天王洪秀全胞妹洪宣娇则特地派女将帮助训练女兵。因此这九位女兵极有可能就是从阳新县周边应征入伍。
  相比九位女兵的来历,人们对于她们牺牲过程的争议就更大。一共有三种说法。
  一种说法是惨遭屠杀。董必武的《九女墩记》中描述,清军攻陷武昌后大肆屠杀,其中有九名革命女志士(即这九位女兵)遇害;二是投湖自尽说。按照这种说法,清军是将“九女”包围在东湖之滨,她们眼见突围无望,为免被俘后受到清军凌辱,“九女”投湖自沉。第三种说法则是战死沙场说。梁万程老先生认为,1856年春,驻守武昌的太平军遭清军胡林翼、罗泽南部合围,形势危急。兴国军即组成千人敢死队驰援,一举攻下洪山,解除武昌之围。此役,以兴国军为主攻部队的太平军大获全胜,击毙湘军悍将罗泽南,歼灭清军3000余众,收复洪山,解除武昌之围。武昌东湖九女墩即兴国军九位女兵在此役中不幸遇难。
  尽管大家对于九女墩的某些具体典故还没有达成共识,但都一致认同这里埋葬的是九位太平天国的女兵。
  
  市民的休闲去处
  
  每逢清明时节,这里都会有祭扫活动,以祭奠在这里牺牲的九位女兵。除此之外,九女墩在平时更多的是作为人们的一个休闲去处。
  九女墩内有数十种植物,其中以樟树居多。由于树木众多,这里不仅是一个天然氧吧,气温也比市区要凉快不少。在这里卖吊床的王师傅说,别看现在这里的人不多,等到天气再热一点,这里也就会逐渐热闹起来。很多周围的居民在盛夏时分都会散步到此地。
  以九女墩纪念碑为中心到可歌亭一带的草坪是人们最喜欢呆的地方。以前人们可以把车直接开到草坪上来,后来由于车辆太多,草坪受损严重,前年九女墩管理人员将几条小道的入口处设置障碍,才避免了汽车对于园区的破坏。
  沿着纪念碑背后的小道往北走,能够带给人一些惊喜。两旁的树木都有10多米高,地上金黄的落叶已经堆了好几层,周围的寂静让踩在落叶的脚步声愈发明显,仿佛让人置身于森林深处。可惜的是,不过几百米,落叶就逐渐减少,苍白的水泥小道显露于身前。路的尽头是几个小池塘,钓鱼爱好者们的一个聚集地。几乎每天都有人在此垂钓。
  再往北走,就是华侨城的建设工地。与对面紧张繁忙的工作场面相比,千米之遥的九女墩显得越发的安静。在经历过风雨的九女墩的面前,一切事物的变化都是那么的自然。

相关热词搜索:之地 硝烟 散去 九女墩:硝烟散去 但留一片寂静之地 硝烟散去 但留一片寂静之地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