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不该收垃圾费】36元的垃圾处理费该不该交

发布时间:2020-03-26 来源: 幽默笑话 点击:

  便捷的快递、超市随手可及的饮料、带给朋友惊喜的生日礼物、包装精美的月饼以及中午的便当……当人们自然而然地享受着工业社会快速发展所带来的种种好处时,不经意间产生的大量垃圾却成为诸多城市的困扰。
  “垃圾围城”已成为近年来频频引发民众和政府忧虑的字眼,在光鲜亮丽的城市背后,堆积如山的垃圾正在逐渐蚕食着城市边缘。
  有数据统计,全国城市垃圾堆存累计侵占土地超过5亿平方米,累计堆存量高达70亿吨,每年的经济损失高达300亿元,目前1/4的城市已基本没有垃圾填埋堆放场地。
  以北京为例,北京市生活垃圾日产量为1.83万吨,如果用装载量为2.5吨的卡车来运输的话,这些卡车连成串,长达47.8千米,足够排满三环路一圈。
  2011年4月,国务院批转了住建部等16个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工作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表明了我国探索建立包装物强制回收制度,推行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收费制度,力图从源头减少垃圾的决心。
  此前,我国部分城市也曾尝试垃圾收费。2010年,北京市曾就《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草案)》征求民意。该草案规定,北京市产生生活垃圾的单位与个人应缴纳生活垃圾处理费,居民如不按分类投错垃圾桶,则要被处以20元以上200元以下的罚款。
  利用经济手段控制垃圾总量、引导垃圾分类,在赢得一部分人的掌声后,也伴随着人们的担忧和困惑,如何让垃圾处理收费制度“好心办好事”是一个需要细细思量的问题。
  
  “垃圾费”要来了!
  每天下午4点,惯常遛弯的孙阿姨都会顺便把自家的垃圾顺便带下来,有时是一袋,有时是两袋,天热的时候,为了防止果皮、剩饭剩菜产生异味,每天甚至要扔3次垃圾。
  在孙阿姨丢掉的垃圾中,混杂着各种垃圾,有剩饭剩菜、废纸、废弃的瓶瓶罐罐以及电池等小物件。“小区提倡垃圾分类,也发装不同垃圾的塑料袋,我们家也会分一分垃圾,但是还是分的不彻底,有时图方便,顺手就把垃圾放到近一点的垃圾袋了。”孙阿姨说这话时有点不好意思。
  如孙阿姨一样的人很多,记者在北京某小区采访该地区环卫工人时发现,垃圾分类虽然一直在推进,但效果却不算理想。从事环卫工作的徐师傅曾对记者表示过,那些值钱的垃圾早被拾荒者拣走了,剩下的都是价值极低的垃圾,很多家庭把各种垃圾混杂在一起,自律性很差。
  于是,垃圾分类成了“难以养成的好习惯”,如果对未经合理分类的垃圾进行燃烧,无形中将加大产生有害物质二恶英的几率,这也成为部分地区民众抵制建立垃圾焚烧厂的直接原因。
  有专家指出,与其末端分类,不如进行前段垃圾减量,这样从源头上可真正减少垃圾。正是出于此考虑,今年4月,我国出台了《意见》,并明确指出将本着“谁污染谁治理,谁产出谁付费”的原则,对垃圾收费。同时提出,到2015年,全国城市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80%以上,2030年,全国城市生活垃圾基本实现无害化处理,城乡生活垃圾处理接近发达国家平均水平。
  至此,我国垃圾免费时代可能终结。但是孙阿姨想不明白,这垃圾付费真的能解决“垃圾围城”的问题吗?“我都能想象到,如果垃圾真得付费了,一定会有很多人为了省钱乱扔垃圾,这不是起到负面作用了么?”孙阿姨质疑道。
  与孙阿姨看法不同的是,有网友也提出,“为了环保,生活垃圾收费是必须的,但这个费怎么收,谁收,收了用在哪里,是否存在猫腻,这个问题必须考虑清楚。”
  
  如何收费成焦点
  记者从新浪微博对“生活垃圾收费”讨论小组的大多数网友留言中发现,绝大多数人对垃圾收费均抱有理解的态度,但如何保证合理收费,并将所收费用公平、透明地用到垃圾处理上成为很多网友关注的焦点。
  一般来说,垃圾收费主要采取三种方式。一种是税收方式,即将垃圾费收缴附征于一些税收,如财产税、营业税、产品税等。另外一种是附征于公用事业的收费,即将垃圾费附征于水、电、煤等费用。还有一种形式是直接收费,即直接向公众收取垃圾费。
  在我国通常采用附征于公用事业以及定额制计费,以污水处理费为例,通常由自来水公司收取水费是代为收取。另外,环卫部门征收的垃圾清理费(标准为5元/月),通常由小区物业代收。
  如垃圾清理费这样定额的收费方式因管理难度小,计费成本低而在我国广泛采用,但其缺点也十分明显,因为居民的垃圾产生量与最终收费并无过多必然联系,对垃圾减量意义并不大。
  在美国的密苏里州、新泽西州等一些地方,垃圾必须用专门付费的垃圾袋或垃圾标签标示才会有人处理,而扔一袋垃圾所需费用一定会比扔两袋垃圾的更少。同时,一些州政府还提出了如果市民参加垃圾回收工作,扔垃圾可以打折的优惠政策,甚至将垃圾制成营养土,免费提供给当地居民,让居民真切感受到垃圾分类、减量的好处。
  尽管“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但在现实操层面困难重重。在《意见》出台后不久,上海市容绿化管理局有关人士曾表态“上海暂不考虑用收费处理生活垃圾”。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同济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学院副教授牛冬杰表示,收费是个很敏感的话题,如果找不到必须支付的理由,生活垃圾很难落到实处。收得多,难以获得民众支持。收得少,又怕收效甚微。
  更有网友担心,新增垃圾处理费去向不明,难以用到刀刃上。“因为被收费的群体实在太大了。就中国现行社会而言,不能排除滋生出贪污腐败,所以制度等一系列问题一定要透明,让老百姓明白自己的钱用在了哪里。”
  
  垃圾收费不能孤军奋战
  垃圾收费是医治“垃圾围城”的一剂良药吗?
  在垃圾免费时代即将终结之际,很多人都发出了如此疑问。
  网友Nicholas. Hou直言自己的困惑,“随意性‘天然’垃圾场、垃圾无分类填埋等问题仍很严重,为什么就是不解决问题,而是挑动群众斗群众的观念根深蒂固?”
  在Nicholas.Hou的疑问中,无意中带出了我国垃圾处理困局中的关键点――垃圾分类以及环保观念,而缺失的环保观念是我国突围“垃圾围城”屡战屡败的症结。
  在瑞士,垃圾的回收率非常高,70%的废纸、95%的废玻璃、71%的塑料瓶和近90%的铝罐都得到了回收,废旧电池的回收率也达到了2/3,均处于欧洲领先地位。其成功得益于瑞士对环保的重视以及长期的宣传教育。
  在瑞士的小学中就有环保课,教给孩子们怎样进行垃圾分类,对于当地居民有关部分还会定期给居民邮寄垃圾分类的宣传册或者具有实用意义的物品,将环保理念传递到居民家中。
  而在已经实施了垃圾收费并取得显著成效的台湾,当地居民的环保观念更是让人到了“难以理解”的地步。据我国城市建筑设计院总工程师徐海云介绍,环保意识深入台湾民众人心,如果家里的垃圾没有及时送到每日定时收取垃圾的车上,为了防止垃圾变臭,有些居民甚至将垃圾放置于冰箱中。
  与之相比,国内环保观念并没有在民众与生产企业中播下种子,时而在街道或公园到处可见随手丢弃垃圾的人,更有企业只为追求经济效益而置环保而不顾。
  徐海云曾在接受本刊采访时表达了自己的担心,“我们的经济发展水平还没有到这一步,我担心如果垃圾收费的话,会有假冒垃圾站出现,或者假冒垃圾袋出现,人家做得好我们不能就盲目去学,现在我们乱扔垃圾都没制止,怎么能做到更前面呢?”
  同时,另一个在我国困扰了垃圾处理十多年的垃圾分类问题依然未见“柳暗花明”,“形式化”的垃圾分类效果杯水车薪。
  显而易见,在我国这场突围“垃圾围城”的战役中,作为环境政策工具的垃圾收费孤军奋战尚难取得胜利,如没有环保意识的渐入人心,如没有垃圾分类的艰难推进,这场战役终究败多胜少,“垃圾处理不仅是个技术问题,更是管理和社会问题”,打胜这场战役需要决心和信心,更离不开你我他以及科学有效的垃圾处理方式。

相关热词搜索:该不该 垃圾 该不该收垃圾费 垃圾处理费该不该交 垃圾处理费到底该不该收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