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村的巴洛克

发布时间:2020-04-11 来源: 幽默笑话 点击:

     怪只怪我们的建筑师的培养跟不上房地产开发的速度,跟不上国民对住房的需求。依样画别人的葫芦当然要容易省力快捷得多。      上海宝山顾村有一个叫“圣卡洛?铂庭”的小区,大幅的广告打造出巴洛克风情的宣言。“亲身感悟巴洛克的艺术和美妙”,“古典主义享受的完美选择”。最近陪一位写论文的美国学生去那里看房,问一位售楼先生这“巴洛克风格”指的到底是什么?他指着高层墙面上的繁复的装饰,中心花园里的长廊和叠柱,拜占庭式的圆堡,草地上的莫扎特、施特劳斯和中世纪骑士的雕像,喷水池中跃出水面的奥林匹斯山的诸神和骏马,“这不都是巴洛克?这可都是法国景观设计师的大手笔!渊源传承的是1715年的建筑艺术”。仿佛我非常没有文化,非常没有见识。
  法国景观设计师,哪一位?“具体名字我也不知道。”售楼先生指着金光闪闪的介绍背面说,“你看看,法国KM,绝对正宗的法国景观设计师。”
  小区外沪太路和宝安公路上车流来往,轰隆隆声音嘈杂,灰尘飞扬,怪不得这“巴洛克风格”的房子虽然已经开盘两三年,但仍在销售,而且,许多看上去已经比真正的欧洲巴洛克宫殿都要陈旧:涂料开始剥落,浅黄色的外墙上有一道道雨水的痕迹。花园中文学艺术家的雕像显然是水泥浇铸出来,与大理石绝对无缘,想想如果莫扎特在天国里看到自己站在这个蓬勃发展着的顾村小区,会有何感想?会不会下天庭到这里进行一番游历?这倒是一篇小小说的题材。
  这时,看到一位文质彬彬的年轻人和一对老年人坐在喷水池边,就去和他们打招呼。问年轻人是否住在这里,他说,房子是有,但是租给别人了,父母亲从外地来,带他们过来看看。再问他是否冲着巴洛克风格而购买这里,年轻人说,不是不是,买这里是因为便宜,权做投资。又问他父母是否还喜欢这种欧洲古典风格,听说还是正宗法国设计师设计的呢。年轻人狡黠地一笑,也许是我的无知和轻信让他乍起怜悯之心,怜悯又让他敞开了胸怀:“什么法国人设计的,看你还像个明白人,怎么也被广告术语给搞蒙了呢?这小区肯定不是法国人设计的,我敢百分之一百保证,为什么?因为这个法国KM就是我老婆工作的公司。可以啊,我介绍你去认识法国KM的老总。”
  法国KM坐落在漕宝路边的一条小路上,没有巴黎的林阴大道,也闻不到法国面包和咖啡的香味。总裁自学成才,并不是建筑的科班出身。问他为什么要给公司起法国KM这个名字?为什么不?!他反问。当时去注册公司时,又没人说不许用法国二字,也没人说不可以用英文字母,何乐而不为?
  总裁原在上海郊区务农,改革开放后就开发起房地产。90年代去美国考察,大开眼界,曼哈顿,拉斯维加斯,洛杉矶,人家那住的,才叫漂亮房子。回国来再看看我们的老公房新公房,真让人可怜。于是,总裁明显感觉到历史使命的召唤:改变中国城市的风景线是他义不容辞的责任。于是,他决定要成为一位建筑景观设计师。等到过两年又去了法国德国奥地利,总裁才找到心有灵犀一点通的最爱,原来自己和欧洲宫廷是有缘分的,特别是那巴洛克风格,最让他心仪。
  于是,一手照相机一手摄像机,总裁把欧洲经典建筑的细枝末节都尽收胸中,回来后气运中田,吞吐出来的巴洛克风格,让发展商倒吸一口气:乖乖,真是法国风格!
  我还是要问总裁:欧洲风格在中国没有土壤,这样照搬照抄能行么?总裁白了我一眼:问题不能这么问。植物和土壤都没有国界,外滩和衡山路的洋房原来是中国的么?不是,现在不也都变成了上海的一部分,还都成了经典了呢!而且,我根本不是照抄他们,我是在琢磨他们几百年前的传统工艺,在他们那里都已经失传了,到我这里才得到恢复,你看,用水泥浇铸雕像,他们根本就不会!
  说得很有激情,说得似乎也有道理。虽然金碧辉煌的法国皇宫建筑和繁文缛节的巴洛克风格都不是我所喜爱,但我又有什么资格指手画脚评判好坏呢?
  怪只怪我们的建筑师的培养跟不上房地产开发的速度,跟不上国民对住房的需求。依样画别人的葫芦当然要容易省力快捷得多。上海的许多楼盘,连中文的名字都没有了,兰桥圣菲(Rancho Santa Fe),维诗卡亚(Vizcaya);枫丹白露,Lacala阳光海岸,其中哪些会成为建筑经典,哪些会被后代看成建筑垃圾?

相关热词搜索:巴洛克 顾村的巴洛克 巴洛克 巴洛克式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