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家英:阿扁瞻前顾后留后着

发布时间:2020-05-24 来源: 幽默笑话 点击:

  

  继今年三月中全国人大通过《反分裂国家法》通过之后,过去两周在北京先后举行的历史性「胡连会」和「胡宋会」,无疑标志着北京的对台政策已完成了全面的、刚柔并济、攻守兼备的构筑,两岸关系将进入一个较能够为北京所主导的时代。

  

  在刚和守方面,《反分裂国家法》的通过清楚订明北京对台动武的底线和决心,将「法理台独」划地为牢,使台湾民众和国际社会完全明白到「台独」是一条走不通的路。守住「法理台独」的底线,北京在未来两岸关系发展上便立于不败之地。

  

  再不能左摇右摆

  

  在柔与攻方面,「胡连会」和「胡宋会」达成的坚持「九二共识」、「两岸一中」、「不独不武」作为两岸和解及和平发展基础的共识,并在有关共识上全面推动两岸各个层面之间的交流合作,一方面显示出北京愿意以更灵活、更务实、更对等的方式面对和处理两岸关系现状,另一方面又能准确针对台湾主流民意对两岸和解的诉求,适时地利用台湾朝野的矛盾与台湾两大在野党在「九二共识」问题上建立统一战线,使得陈水扁的大陆政策面临前所未见的压力。

  

  事实上,在「法理台独」无以为继、台湾民心渴望两岸和解、国亲两党与北京重新确认「九二共识」之下,陈水扁已必须在「法理台独」和「九二共识」之间作出明确的抉择,继续左摇右摆只会使他民心尽失、众叛亲离,政权难保。

  

  台湾的主流民意取向已颇为清楚,根据《中国时报》最新的民意调查结果显示,尽管陈水扁日前试图透过批连打宋以纾缓「九二共识」和两岸和解的压力,甚至在没有提出具体证据下指控宋楚瑜与北京勾结干预台湾宪改,但有关的做法不仅不为台湾民众所认同,反使陈水扁和民进党的民望进一步下挫。调查指出,有四成五的台湾民众表示无法接受陈水扁近日强烈批判连宋的做法,接受的只有二成一。同样值得注意的是,现时台湾民众满意陈水扁表现的比率只有三成九,较今年二月底「扁宋会」时的四成四下降了五个百分点。而民进党的满意度也从去年九月中旬时的四成二下降至现时的三成六。相反,国民党主席连战的满意度则从今年二月底时的三成一暴升至现时的四成七,已超越了陈水扁的满意度,而亲民党主席宋楚瑜的满意度也从今年二月底的二成九上升至现时的三成五。此外,现时国民党和亲民党的满意度分别是四成三和三成二,较去年九月上升了一成和七个百分点。

  

  回归「九二共识」

  

  上述民意变化背后透露的思考不难猜测:台湾的选择并非只有「台独」与「卖台」,接受和回归「九二共识」更不等同「卖台」。将台湾的选择简化为「台独」和「卖台」二分选项只是政客们不负责任的民粹主义操弄。近年台湾社会日趋对抗撕裂已为此付出沉重的代价。当陈水扁的批连打宋无法一如既往地赢得台湾民众的认同,反映出他们已从社会对抗撕裂的危险性发展中幡然惊醒,看穿了非「台独」即「卖台」的二分魔咒的荒谬与扭曲。

  

  如果陈水扁坦诚面对民意的醒觉,在「法理台独」和「九二共识」之间,他必须作出的抉择其实非常清楚:只有回归「九二共识」,才能重新掌握台湾的民意主流,才能稳定两岸关系,才能避免民进党政权的边缘化。

  

  然而,从「胡宋会」结束后陈水扁的初部响应看,陈水扁似乎仍未愿意坦诚面对台湾民意的醒觉。他指出,北京是用「九二共识」包装「一中原则」,而北京的「一中原则」是要把台湾香港化、地方化。他批评宋楚瑜在「胡宋会」中没有坚持「九二共识」并非「一中原则」,而是「一中各表」。陈水扁还说,宋楚瑜的大陆行违背扁宋十点的部分共识,也就是「中华民国主权」现状得到两岸与国际社会承认与尊重,而宋楚瑜却不敢在大陆强调「中华民国」。此外,他又指责宋楚瑜说「台独」非台湾选项,是剥夺台湾人民对台湾前途的选择。

  

  平情而论,上述的批评其实都是意料中事,因为陈水扁仍是泛绿的共主,尽管目前的民意压力颇大,但要他正面接受「一中原则」和放弃「台独」,总难免会因种种政治和意识形态的考虑而瞻前顾后。值得注意的反而是陈水扁对宋楚瑜的大陆行的批评语调尚算温和,而且预留后着,包括:

  

  评宋尚算温和

  

  (一)他并未完全否定「九二共识」,只是强调「九二共识」并非「一中原则」,而是「一中各表」。过去,陈水扁从没有说过「九二共识」是「一中各表」。现在他似乎表示,若将「九二共识」定义为「一中各表」,他可以接受。

  

  (二)他突出扁宋十点共识中对「中华民国」的强调,而众所周知,现时的「中华民国宪法」含有「一中架构」,反映出他并未排除以「宪法一中」响应「九二共识」的可能性。

  

  (三)他只强调不应排除「台独」是台湾人民的选项,并没有坚持这是唯一的选项,又或是民进党政府必然会坚持此一选项。

  

  上述预留的后着会否成为陈水扁开启与北京和解之门的锁钥不得而知,但可以肯定的是,在陈水扁瞻前顾后的过程中,台湾民意对连宋大陆行的进一步演变,将对陈水扁是否会以更正面的态度响应「九二共识」产生相当决定性的作用。第一个重要的观察指标应是刚过去的「五?一四」任务性国大选举结果。毕竟,陈水扁和民进党要维持执政的地位,必须持续通过民意和选举的考验。就这一角度而言,只要这次台湾民意对「九二共识」的醒觉并非媒体刻意塑造的假象,我们还是有理由对未来两岸关系发展抱有某种乐观的期许的。(2005-5-16大公报)

  

相关热词搜索:瞻前顾后 阿扁 王家英 留后着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