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峰君:印度宗教与现代化

发布时间:2020-05-28 来源: 幽默笑话 点击:

  

  时间:2003年12月12日晚7点至9点

  地点:北京大学电教125教室

  举办单位:北京大学团委学术实践部

  主讲人:陈峰君教授

  

  引语:印度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目前正在崛起,印度教影响了印度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这使得探讨印度宗教与现代化的问题十分重要。梳理印度宗教的产生过程,进而总结印度教的特点:泛神论、种性制度、业报说、非暴力说、林加崇拜,可见,印度教在历史和现实中,既有积极作用,如推进议会民主制建立、缔造古老文明、反殖民主义等,也有消极效应,如教派斗争、窒息创造力、消磨反抗精神、造成国家分裂、阻碍经济发展等,应趋利避害。印度要迅速赶上中国,必须实行宗教改革。

  

  各位老师,各位同学:

  大家晚上好!(掌声)

  我走进教室,用目光巡视了一下,发现在座的主要是“小”同学,但也有一些“大”同学,甚至资深的老师。我挺害怕的。(笑声)老实说,对于印度宗教,我没有什么特别深入的研究。但是,应团委的邀请,来讲解这样一个问题,我仍然感到非常荣幸。

  为什么要讲“印度宗教与现代化”呢?这个题目很宽泛,讲解起来难度也很大,但是非常重要。其重要性在于:

  首先,印度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四大文明是按照宗教标准划分的。大家知道,季羡林先生把世界文化分成四种类型:基督教文化、伊斯兰教文化、儒家文化和印度教文化。印度教文化不同于其它三者的显著特点是:其它每种文化都是由数十个国家共同组成,而印度教文化基本上属于印度这一个国家,当然你还可以加上尼泊尔。并且,在印度这个国家里,信仰宗教的人数在世界上是独一无二的。没有任何一个国家的信徒像印度这样人数众多、态度虔诚甚至狂热。当然,有人会反驳我,伊斯兰教徒的信仰也很狂热呀,但我可以说,印度教徒的宗教程度狂热绝对不亚于伊斯兰教徒。

  我曾经在印度呆过一段时间,发现他们从老到幼、从总理到大学生到平民百姓,几乎都是虔诚的印度教徒。我是教授,自然对学校比较熟悉。印度有一所尼赫鲁大学,在印度高校中的层次很高,相当于北京大学在中国高等院校的地位。那里的本科生到博士生,几乎都是虔诚的印度教徒。每到礼拜天,他们很少钻研学习,而去搞宗教活动了。其狂热程度不是我们可以想象的。我想问问,在座的有几个是虔诚的佛教徒或者印度教徒?恐怕没有吧。中国人信教,大都是需要的时候信仰一下,烧一炷香、磕一下头,不需要的时候对不起了,丢在一边。(笑声)当然,中国南方还是有一些虔诚的佛教徒的。但是,即使把中国、东南亚和韩国的佛教徒人数加在一起,充其量也不过两亿或者三亿。这个数字没有办法精确统计,因为有的人半信半疑,怎么计算呢?与这些国家相比,印度的印度教徒数量则非常容易计算。印度目前是十亿五千万人口,其中百分之七八十的人信仰印度教。所以我说,印度是第一宗教大国。

虽然世界上有三大宗教,印度教的影响力可能还没有其它两种宗教大,但是它的信仰人口和信仰程度是相当可观的,把它作为第一大宗教也不为过。

  第二,印度教的影响远远超过印度教本身,它整个影响了印度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印度的各个领域无不打上印度宗教的烙印。离开了印度教的背景,印度的很多问题我们说不清楚。只有从宗教层面着手,好多问题才能迎刃而解,包括我所研究的国际关系。为什么印度和巴基斯坦之间的冲突一直难以解决?不了解印度宗教问题的人恐怕很难理解。

除了我提到的国际政治以外,印度的社会、文化、经济发展等诸多方面都受到印度宗教的深刻影响。因此,我可以说,了解印度教乃是我们了解印度社会的一把钥匙。印度教在印度社会本身所起到的地位和作用,往往不是我们可以思议的。

  第三,从学术上讲,目前很多学者和相关人士都在探讨“亚洲的崛起”这个问题,中国是崛起的典型,印度是另外一个正在崛起的大国。印度到底能不能崛起?印度如果崛起能不能赶上中国甚至超过中国?这是目前学术界讨论的一个热门话题。中国的绝大多数学者认为:印度赶不上中国。可能因为自身生在中国,感觉中国各个方面都强于印度。如果我们把眼光放开到世界范围,有些学者的看法就跟中国学者不太一样了。有的认为:中国已经远远超过印度。有的认为:印度迟早有一天要赶上中国甚至超过中国。

  《美国外交》杂志上,最近发表了一篇文章,题目叫做《印度能赶上中国吗?》,作者的观点是:印度能够超过中国。其理由是印度的经济发展模式在一定程度上优越于中国。中国近些年经济上突飞猛进的发展,主要依赖于市场开放后的外资和国内的廉价劳动力。这种发展到一定时候要受到限制。而印度虽然也倚靠外资,但更主要的是倚靠国内私人企业的发展。印度隶属于英国的殖民地时期,英国人在印度的私人资本非常强大。英国人撤出以后,把部分私人产业转嫁给印度,其中保持英国人的股份。这导致印度的私人企业发展十分迅速。塔塔、比拉此类的大财团从殖民地时期一直延续到现在。在世界大财团中,印度是有名次的。而中国财团能进入前五十名的很少。这位美国学者从市场经济的角度着眼,认为印度倚靠内部私人资本和大企业的经济发展模式会带来经济实力的极大提升,并且最终超过中国。他举了个例子,印度的软件企业,主要就是倚靠私人资本,因此实力已经远远超过中国。

  印度官方以及印度一些学者,也认为印度一定能够赶上甚至超过中国。印度驻华大使馆有一个网页,专门介绍印度的政治、经济、文化与社会。其中提到了印度的十六大竞争优势,这里面有些不完全符合事实,有些夸大了事实,但有些恐怕是我们不得不承认的事实。

  一、按购买力类比,印度是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系之一。印度已经形成一个强大的中产阶级,拥有两亿到三亿人口,而中国没有这么强大的中产阶级。二、英语是印度的商业语言。这一点恐怕我们也不得不承认。印度从小学到中学到大学,人均英语水平是高于我们的。从印度本身来讲,印度语甚至不是它的主要语言,而英语是主要语言。三、巨大而快速增长的消费市场。三亿人口构成了商品成品牌的消费市场。四、大规模、多元化的基础设施遍及全国。这是在吹牛。(笑声)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我在印度呆了那么一段时期,我发现那里的基础设施远远不如中国。印度的机场非常落后,高速公路很少,在新德里这样的大城市里上厕所都很困难。五、强大而成熟的私有经济占75%。这是事实。美国人就认为这是印度最具优势的条件。六、巨大的制造业能力和适应制造业的所有能力。印度的制造业在英国统治时期就非常发达,后来印度又发展大型国营企业,特别是军工企业发展迅猛,某些方面甚至优于我们。七、完善的研究开发基础设施以及技术和市场技术。八、丰富的自然资源、丰富的矿产和充分自给自足的农业。印度处于热带气候区,资源相当可观。它的总面积只有我国的三分之一,但是它的耕地面积几乎是我们的一倍。直到现在,印度实行的还是地主的封建土地私有制,地主都拥有大块的土地。那里的一个小地主都可以相当于我们中国过去的一个大地主。九、发达的银行系统,超过6.3万家支行的商业银行网络,它们由一些国家级和邦级的金融机构组成。这也的确是它的强项。十、充满活力的国外投资者。资本市场流入印度,2001年超过2000年。不过,这一点远远不如我们。十一、占有价格优势、训练有素的人力和专业管理人才包括工程师、管理人员、会计师、律师。这确实是它的优势。在培养技术人才这一点上,印度很有它的一套办法。印度号称科技大国,科技人才的数量和水平在世界上排名第三位。我们在某些方面虽然拥有一些专门人才,但是总体而言不如印度。对于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印度也有一套独到有效的方法。十二、良好的外资投资环境,保证了输入、投资、选址、公益选择、进出口的自由。特别是经过九十年代的改革之后,印度在这一方面相当不错。十三、流动资金可兑换性。外国投资者的资本可兑换。十四、充分平衡的税入激励机制。印度的机制意识确实是比较发达的。十五、稳定的民主环境。也就是说,它是一个最大的议会民主国家,选民是世界上最多的,十亿五千万人口中大概有八亿是选民。印度的议会机制也十分完善。邻国巴基斯坦动不动就搞军事独裁,相反,印度即使发生再大的动乱事件,议会民主制照常运作。十六、完善的司法系统。

  这十六条中,除了少数的不符合事实,或者与中国相比比较弱小之外,大部分都有一定道理。印度人现在信心十足,雄心勃勃,并且拟定了计划,要赶上中国,成为发达国家。

  我以上谈到的,就是为了开头点题。如何面对印度这个正在崛起的强大邻国,这个问题突出的摆在我们面前。一方面我们要懂得学习和借鉴,另一方面我们也要有一定的思想准备。历史提供给中国这样一个邻国,对我们而言,既是压力也是动力。所以,我想,今天我们从宗教层面上深入探讨一下印度到底能不能赶上中国、印度未来的发展态势到底如何是很有必要的。下面我会从三个方面分别介绍。

  首先,梳理一下印度宗教的产生过程。印度是一个古老的文明大国,宗教产生得非常早。甚至有些人的研究结果认为:印度是世界上宗教最古老的国家。我粗略的勾勒一下印度宗教的发展脉络。

  印度教最古老的前身是吠陀教,诞生于公元前20世纪。后来发展成婆罗门教,时间在公元前10世纪以后。佛教衰落之后兴起的印度教,基本上沿袭了古老的婆罗门教法则。婆罗门教之后是佛教。大家知道,印度是佛教产生的国度,释迦牟尼创立佛教大概在公元前6世纪左右,当然这个时间是大体推算来的。印度人不重视历史,它的神话与宗教混杂,具体年代我们很难考证了。与佛教相类似的还有另外一个教,叫耆那教,也产生于公元前6世纪左右。之所以诞生佛教,按照我们现在的说法是:婆罗门教信守严格的种姓制度,而种姓之中最上层的一些人士腐败堕落,导致婆罗门教内部纷争,婆罗门教在兴盛了十个世纪之后衰败,佛教兴起。这个具体的过程,我不细致讲解了。学过宗教历史的同学应该比较清楚。

  印度是佛教的产生国,对东方各国的贡献很大。我简单说说。佛教在印度兴盛了大约十个世纪,内部形成了许多派别,其中,规模和影响最大的是大乘佛教和小乘佛教。大乘佛教后来传播到东北亚各国,包括中国、韩国和日本等。小乘佛教传播到东南亚各国以及斯里兰卡。大乘佛教和小乘佛教的要旨基本一致,但也有许多区别,关于这些,大家还是应该从佛教史中去了解。简单的说,小乘佛教的戒律比大乘佛教更严格。佛教之中还有一派叫喇嘛教,后来从印度北传到西藏、青海和蒙古等地。喇嘛教跟大乘佛教和小乘佛教的区别就更大一些,迷信的程度更浓一些,还有活佛转世的独特说教。

  佛教在公元后6世纪左右开始衰败。这时正是中国的佛教兴盛的时期。唐朝的玄奘到印度西天取经,不过没有小说中的猪八戒、孙悟空陪同哦,(笑声)他只身一人,骑着小毛驴,跋山涉水,当然一路上受到很多礼待。他到达印度,在那里呆了17年。他非常聪明,学会了梵文,把佛经中精华的部分翻译成中文,带回中国。可惜的是,这时印度的本土佛教已经开始衰败了,印度教开始兴起。佛教衰败的原因是:内部派别林立,佛教权威失落,印度教的领袖人物商羯罗于公元后7世纪在婆罗门教的基础上创立了印度教,也吸收了佛教的一部分精华。它一直延续到现在,是印度最主要的宗教。

  印度是一个被外族不断入侵的国家。中东的阿富汗、伊朗、土耳其等国不断侵入印度,建立一系列的伊斯兰教国家,在印度推广伊斯兰教。从公元后12世纪到18世纪,伊斯兰教一直作为印度统治阶级的宗教信仰。但是,平民百姓大多依然信仰印度教。

  到了公元后15世纪的时候,有一个教派把印度教和伊斯兰教的优点结合在一起,形成一个特殊的教:锡克教。它在印度的西北部地区十分兴盛。在讲座的后半部分,我会更详细点的涉及这个教派。

  公元后16世纪,荷兰人、法国人、英国人先后入侵印度,又把基督教、拜火教传播到印度。

  以上就是印度宗教产生的过程。从中我们可以看到,印度是一个宗教的博物馆。在宗教类别上,印度有七大宗教。根据1991年的调查结果显示:第一大宗教是印度教,信教人口占总人数的82.41%;
第二位的是伊斯兰教,信教人口占11.67%,这个数目是不包括分离出去的巴基斯坦和孟加拉的;
第三位的是基督教,信教人口占2.32%;
第四位的是锡克教,信教人口占1.99%;
第五位的是佛教,信教人口占0.77%,很有趣的一个现象,印度把自己好端端创立的一个宗教传播出去,自己信仰得很少了;
第六位的是耆那教,信教人口占0.41%;
还有其它宗教,信仰的人口占0.(点击此处阅读下一页)

  43%。这些数据虽然是上个世纪九十年代的,但是基本还能反映目前的状况。算起来,印度的七大宗教中,自身土产的占了四个:印度教、佛教、耆那教和锡克教;
进口的占了两个:伊斯兰教和基督教。今天我们主要讲印度教。

  下面,我就谈一下印度教的特点。它的特点很多,我只谈其中主要的方面。

  第一是泛神论。在印度教徒的心目中,一切都是神。自然界的山、水、树木呀,动物界的象、蛇、牛呀,无不是神。这是与其它宗教很不相同的。基督教信仰上帝,伊斯兰教信仰真主,都是一神论。佛教到底是多神论还是一神论呢?我认为是一神为主的多神论。除了释迦牟尼这个大佛以外,还有很多小佛,比如台湾人信仰的妈祖等。印度则不一样。它的神是多姿多彩、千奇百怪的。

  最主要的有三大神,一个梵天,一个毘湿奴,一个湿婆。实际上老百姓不一定信仰这三大神,他们往往信仰的是这三神的化身。但是,我们主要从这三大神来了解印度宗教。梵天是创造世界万物的神,毘湿奴是守护之神,湿婆是毁灭之神。湿婆又是舞神,舞姿非常优美。北京的世界公园里面有一座庞大的湿婆神像,可以称得上是印度的一个象征吧。除了三大神之外,就是其它众多的神了。其中我们了解比较多的:一个是恒河神,这是几乎每个印度人都信仰的。恒河是印度非常重要的一条河流。在印度教徒的心目中,恒河水是最圣洁的水,所以很多人跋山涉水到恒河边进行宗教活动。人们认为,在恒河中沐浴是净化人的灵魂,在恒河边火化是死后通向神的行为。中国人信守的是“地下文化”,以前古人死后,把金银财宝都跟自己的尸体一起埋在地下。而印度人信守的是“地上文化”,在恒河边上随便找个地方,活人就把死人给火化了,有钱人就买最好的木材进行火化。以前我觉得火化好可怕,但是在印度亲眼目睹火化后,觉得一点也不可怕,而且有种挺好闻的香味,因为火化时在尸体上放了好多印度的香料。(笑声)

  牛神也是印度的一个大神。在印度人心目中,母牛都是神。印度是世界上产牛量最高的国家。在印度,我最深刻的印象就是:到处都是牛,连最繁华的街道上也可以看到牛,中国大使馆门前就有很多牛大摇大摆的走动或者躺着一动不动。(笑声)牛的行走是没有阻拦的,谁也不能伤害牛,汽车看到牛也得停下或者让路。你可以哄着牛让开,却万万不能拿鞭子驱赶它走。(笑声)印度的牛多,自然产奶量也大,这里的产奶量早已居于世界首位了。印度不论是富人还是穷人,都能喝上牛奶。更有趣的是,有些虔诚的印度教徒早上还喝上一杯牛尿,像喝啤酒似的。(笑声)

  印度人还信仰蛇。印度人舞蛇,伴随着笛声,眼镜蛇会跳舞,特别好玩。印度还有专门的舞蛇大学。印度人也信仰老鼠,不像在中国,“老鼠过街,人人喊打。”有的庙宇里专门饲养老鼠,因为在他们开来,老鼠可以挡邪避灾。印度的松鼠更是随处可见。除此之外,印度教徒心目中还有象神、猴神等。

  第二是信守种姓制度。种姓制度在梵文中叫做“瓦尔那”,西方称作“卡斯特”。种姓制度是印度教的一个重大特点,甚至是它的核心内容。种姓制度在很多国家曾经有过,但是基本都衰败了,这其中包括埃及。惟独在印度一国,从古至今,种姓制度一直存在,虽然有所弱化。按照印度教徒的说法,梵天创造人,他身体的不同部位产生不同集团不同层次的人。梵天的头脑生下的是婆罗门,主持宗教仪式,传授知识。像我这样当教授的,就是婆罗门了。(笑声)梵天的肩膀生下的是刹帝利,体能充沛,健壮有力,保卫国家,也就是说,行伍出生的人都属于刹帝利。梵天的臀部生下的是吠舍,他们是经商的。梵天的脚生下来的首陀罗,他们是干苦力活的工农。最低层的是贱民,印度又称 “不可接触的贱民”。印度教徒很反感把贱民也算在种姓之内,因为在他们看来,印度只有婆罗门、刹帝利、吠舍和首陀罗这四大种姓。他们是四大种姓以外的人,被归为“外人”。贱民在印度是很多的,大概有一亿五千万人口。按照我国的情况来理解,就是最贫穷、一无所有、最受歧视的人在印度属于贱民。

  种姓制度下的五种人有哪些特点呢?

  一是职业世袭。这对印度的现代化进程有很大影响。一个人生下来,你的父亲是干什么的,你就是干什么的,这不可改变。你是贱民,你的无穷无尽的子子孙孙也是贱民。你是商人,你的儿孙也永远是商人。

  二是内婚制度。顾名思义,就是种姓内部通婚,不同种姓之间不能通婚。比如说婆罗门之男与婆罗门之女才能够成亲。后来,伴随着社会的发展,出现了顺婚和逆婚。顺婚已经得到社会认可,但是只能存在于规定的部分种姓之间。说得具体些就是,高种姓之男能够娶与他相接近的低种姓之女。如果是另外一种情况,也就是低种姓之男想要娶高种姓之女,这就叫做逆婚,是绝对不可以的,印度法典不允许,社会舆论更不允许。所以,在印度的大学里面,很少有谈恋爱的,即使谈恋爱也是秘密的。像那种女孩子在前面跑、男孩子在后面追的情形,大概基本存在于电影之中,生活里面很少。我在印度的时候,本来想观察一下,印度人怎么谈恋爱。结果老看不着,连拉手都很少看到,像北大未名湖那种场面,更是见不到了。(笑声)

  前几年,我接见了印度共产党的一个中央委员。我跟他聊天,向他询问印度的种姓制度在城市里的发展情况。他说,种姓制度在城市中应该说受到了一定的冲击,但是婚姻上依然受到严格限制。他以自身为例。他告诉我,他之所以离家出走,参加共产党闹革命,就是因为婚姻问题。他是婆罗门出身,爱上了一个首陀罗出身的女孩子,两人爱得死去活来,要结合了,结果遭到两方家长的坚决反对。最后无路可走只好翻身闹革命。(笑声)

  三是严格的等级制度。印度生活的方方面面可见明显的等级差别。坐几等车,住什么样的房子,喝什么样的水,都有严格的限制。哪个种姓参加什么样的宗教活动,都有明确规定。在印度看一个人的等级,很大程度上可以看,这个人从事的究竟是干净的工作还是污浊的工作。越是干脏活的人,层次越低,所以打扫厕所、抬死尸、清扫街道的一般都是贱民。因为贱民只能干最脏最累的活。这种严格的等级还受到宗教上的严格保护。过去有法律规定:贱民的影子不能碰到高级种姓人的身上,否则要受到宗教的惩罚,甚至被活活烧死。所以,贱民往往白天不出门,越是早上越是不敢出门,因为在阳光的照射下,他的影子长长的,一扫一大片,那还得了?(笑声)我住在印度旅馆的时候,就深有感触,那些贱民根本不敢同我们说话。

  印度教的第三个特点是业报说,又叫做因果说或者轮回说。这个跟佛教相近似,但是它更为严格,理论性更强。所谓业报,业就是因,报就是果,业报就是因果。正如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你前世有什么因,你后世就会有什么果。

  印度教徒认为,人生有三世:前世、现世和来世。这三世是不断轮回的,不论是因为善行而升天,还是因为恶行而沦为畜生,这样的生命都需要再次轮回。因此,虔诚的印度教徒所追求的乃是脱离生死轮回,进入个人与永恒的“梵”合而为一的境界。只有“梵我合一”,才能达到最高境界,一种不变状态下的安息。印度教徒的人生哲学与价值观是:追求人的精神最高境界,注重灵魂的修炼,重视冥想、思辨、知识、奉献、积德、慈悲、行善和宽容等,轻视物质欲望、利益欲望、权力欲望和占有欲望。在此基础上,印度哲学极其发达,成为印度的一大特色。从这里我们也可以了解印度的民族性格以及价值观。在印度你可以发现,上层人士和中产阶级虽然很有钱,但是衣着饮食都很简朴,不奢侈不浪费,物质方面的欲望不怎么强烈。这一点跟西方人和中国人很不相同。西方人历来重视物质的追求和享受,中国从改革开放以后,人们的物质欲望也日益提升。而印度人不同,他们不重视物质上的享受,而重视精神上的享受。所以,刚刚我讲过了,印度人去世以后,进行火化,什么也不留,金银财宝什么也不带走。

  印度的贫困人口很多,它的十亿多人口中,有人说百分五十也有人说百分之三十的人都处于贫困线以下,我认为百分之三十是比较可信的。十亿人口中有七亿人口的温饱问题没有完全解决。特别是饱的问题,温的问题好解决,因为印度气候炎热,不用穿多少衣服。(笑声)但是,很多人吃不饱饭,乞丐很多。其中还有很多干瘦如柴的小乞丐,越是旅游胜地,这样的小乞丐越多,他们不断向你伸手过来乞讨。不过,这些乞丐们能够生存,甚至生存得很好,这与印度教的业报说相关。人们重视行善积德,对乞丐们总会适当施舍。老乞丐上车,大家会主动让路让座,行善积德在印度几乎成为一种民俗。

  那么多的贱民,没有反抗意识和追求享受的欲望,他们认为自己生而为人已经很幸运了,没有任何其它奢求,这也与印度教的业报说也有关。这就难怪,印度的共产党老想发动这群人闹革命,却老是不成功,人家根本不听他们的。(笑声)贱民们认为,“我就是贱民,我老爸如此,我也如此,干什么要翻身呢?”他们基本持有一种宿命的观念。共产党发动贱民开会,给他们宣传“进步”思想,贱民们却坐得远远的,懒得理。(笑声)

  与此同时,印度教内产生了一些很有特色的修炼方式。其中最有名的是瑜珈说。印度教徒认为,瑜珈的修炼是达到“梵我合一”的途径,当然还有其它一些途径。修炼瑜珈时,人利用各样身体姿势来集中生理功能,使得心理、精神与灵魂透过训练与梵相结合。

  印度教的第四个特点是非暴力说。梵文是阿希姆沙。对非暴力这个概念,大家想必并不陌生。甘地作为印度历史上最有名的领袖人物,他没用一枪一炮就把英国人赶走了,其功劳相当大。虽然在甘地领导的反殖民运动中,发生过一些民众暴动与小规模武装斗争,但是总的来说,甘地是用非暴力的思想发动印度民众的。非暴力在印度教中的意思,顾名思义,是处理问题用和平的方式、对人要爱、人与人之间是和谐的、人与自然是和谐的、虽然有矛盾但是可以化解。人与人之间不存在敌我之间的矛盾,表面看来,英国人是敌人,但是印度人可以把他们化解为朋友,印度人愿意用和平的方式解决双方之间的问题。印度人对自然非常爱护,处处鸟语花香;
印度人对动植物也十分爱护,在印度是不允许杀生的。我国在印度的留学生在困难时期曾经偷偷把人家的狗给杀了,引起印度人的极大反感。英国殖民统治时期甘地领导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和印度独立之后的不结盟运动,都是印度教内非暴力思想的延伸。

  印度教的第五个特点是林加崇拜。林加指的是男性生殖器。世界上有其它一些国家也盛行林加崇拜,但是像印度这样从古至今都把林加作为崇拜的偶像,在世界上并不多见。而且这种崇拜融化在生活的各个层面,特别是建筑艺术中。也许有人觉得很难理解,印度这么一个封闭的国家,过去在电影里面连接吻都不可以,为什么印度宗教这么开放呢?黑格尔的阐释也许可以说明这个问题:“对宇宙本源的穷追探索,导致了生殖崇拜这种古老的方式在印度哲学、宗教和艺术中具有长久的生命力,因而没有比生殖现象更能简单地解释宇宙的起源了。”简而言之,生殖崇拜与生命的起源密切相关,这在哲学、宗教、艺术等各个方面可以体现出来。印度庙宇的雕塑、街头小贩手中的艺术品之中都有很多男女做爱的场面,甚至是人与动物发生性爱关系的场面。很多庙宇、建筑物的外部形象设计本身就与性爱相关。

  以上我粗略介绍了印度教的特点。下面,我总结一下印度教的总体特征。我借用马克思的名言:“印度的宗教既是纵欲享乐的宗教,又是自我折磨禁欲的宗教;
既是林加崇拜的宗教,又是扎格纳特的宗教;
既是和尚的宗教,又是舞女的宗教。”(笑声)这段话的确很有意思。为什么印度教既是和尚的宗教又是舞女的宗教呢?原因在于:很多印度庙宇中,既有主持宗教活动的和尚,又有舞女,她们大多数是因为贫困被卖到庙宇的,也有少部分是自愿来的,还有一些漂亮的寡妇失去了生活倚靠,于是到庙宇中跳舞。由于庙宇中林加崇拜的缘故,有些舞女甚至比妓女还妓女,有些庙宇还把舞女同和尚的做爱作为宗教仪式的组成部分,极其荒唐。可见,印度社会十分有趣,存在很多双重的互相矛盾的东西,让人废解。在某些方面,印度社会极其封闭,在某些方面,它的开放程度又达到极端。印度三大神之一的毘湿奴本身就是舞女,著有《舞论》。凡是精神层面的东西,比如哲学、舞蹈、电影、文学、宗教,印度都是令世界叫绝的,但是涉及到科技方面,印度就有些对不起世界了。(笑声)

  接下来,我们越来越接近正题了。我谈谈印度宗教的历史作用与对未来的影响。印度宗教与世界上的其它宗教一样,其作用和影响是双重的,既有积极的作用和影响,又有消极的作用和影响。有些国家的宗教,在一个时期可能是积极作用为主,在另一个时期是消极作用为主。(点击此处阅读下一页)

  但对印度教究竟如何评价,是目前学术界正在探讨而没有得出结论的一个问题。我今天也只能介绍一下客观情况,然后跟大家探讨,试试看能不能得出我们的结论。

  从积极方面来讲,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是缔造了古老的东方精神文明,同时也维系了印度文明古国的存在与发展。所谓东方精神文明,主要指的是佛教,而不是印度教。说老实话,如果没有印度的佛教,东方的儒家文化、佛教文化等都不能称其为东方文化传统。印度的佛教对东方甚至世界的贡献功不可没。如今世界上的文明古国没有几个,中国是一个,印度也是一个。印度之所以延续到今天,成为一个古老的文明大国,并且保持其古老文明的美妙青春,虽然巴基斯坦和孟加拉被分离出去,但总体文明没有断裂,国家没有四分五裂,这主要应该归功于印度的宗教,特别是佛教和印度教。宗教的信仰把大家凝聚在一起,形成共同的文化,密不可分。印度的文学、建筑、哲学等诸多方面也靠印度教来支撑。印度的宗教既是印度文学艺术的形式,又是它的内容。宗教和文学常常混合在一起。比如印度古老的史诗《摩罗衍那》讲述的是宗教的故事,但也是有价值的文学作品。

  第二,印度教成为反殖民主义与印度民族复兴的有效工具。我们刚才谈到,甘地本身很富裕,他把财产捐献给贱民们,自己赤身裸体,只穿一件小裤衩,披着一件自己纺织的小布片,(笑声)用非暴力来领导印度人民,就是这样取得了反殖民的胜利。就是他利用印度教的非暴力思想把印度人民团结在一起,开展了纺布运动、反学位运动、议会运动等,我们称之为宗教民族主义或者精神民族主义。他把政治宗教化了,也把宗教政治化了。英国人看不上印度社会的古老体制,因此到了印度之后,取消了很多旧东西,其中一项是童婚,把原来九、十岁的婚龄改成了十三、十五岁。而甘地的对策是,英国人主张什么,他就反对什么,英国人反对什么,他就主张什么。特别是印度教中一些最敏感的东西,英国人要反对,甘地就提倡并且发动群众来保护。这样,印度民众紧紧团结起来,加上一次又一次的谈判,英国人终于在1947年自动退出了印度。

  即使在今天,印度教在印度民族的复兴大计中依然起到很大作用。也许中国人很难理解,印度教竟然能把印度人民凝聚在一起,发誓要赶超中国,要发明原子弹,要在2005年独自发射载人航天飞船上天。印度目前执政的是人民党,它是一个纯粹的宗教性政党。在我们看来,宗教政党能够执政这么多年并且进行各项改革简直不可理解,但恰恰是这样一个宗教政党抓住了印度人民的心理:要再现古老的印度孔雀王朝的兴盛,要与中国一较高低,要赶上西方发达国家。印度教的一些价值观也成为推进印度民族复兴的动力。

  第三,印度教构成印度议会民主制的社会基础与文化基础。印度为什么能实行西方人眼中的议会民主制呢?当你深入了解印度教之后,这个疑问虽然不能得到全部解决,但至少可以得到部分解决。

  印度的议会民主制度形成有多方面的因素。比如说历史因素。外族的不断入侵使得印度历史上没有形成一个像中国古代那样的强大中央集权制的王朝,中央权力很小,地方权力较大。而且,印度被英国殖民统治了很长一段时间,英国的议会民主制对印度有潜移默化的影响。英国人撤退以后,印度把英国的议会民主制移植过来,开花结果。

  另外,印度又是一个多民族、多种族、多宗教、多语种的多元化国家,这也有利于议会民主制的建立。

  更重要的是,印度教为社会提供的思想、哲理和价值观在建立议会民主制过程中起到关键作用。印度教倡导的某些东西与西方民主制倡导的某些内容有某些契合点和亲和力。

  比如印度教倡导超自然主义,这是什么意思呢?印度教主张泛神论,神高于一切,因此印度人最重精神上智慧上的领袖,而不是权力上物质上的霸主。他们认为婆罗门是最崇高的,因此一切都听婆罗门的,而不一定听从政府官员的,政府官员在他们看来只不过是一个行政人员而已。在古老的印度社会中,如果国王和一个婆罗门一起行走,老百姓会给婆罗门敬拜,而不一定会给国王敬拜。这种传统一直延续到今天,为印度的议会民主制奠定文化基础。相反,中国人崇拜权威,毛泽东高于一切,但是人们对毛泽东仍然是一分为二的看待,既敬仰他的功绩,也批评他的失误。印度人崇拜甘地,不同于中国人之崇拜毛泽东。甘地不能一分为二,他在印度人心目中几乎是没有缺点的,包括印度共产党也不说甘地的半句坏话。甘地被人民崇拜得五体投地,不是因为他拥有权力,而是因为他有精神的魅力,他把一身贡献给印度的独立事业,几乎是印度人眼中的神。

  同时,印度教法制化了。印度人非常尊重法律,遵守法律,真正是有法可依,有法必依的。这与中国长久的人治传统大不一样。当然,印度的法制不是现代化的法制,而是与印度教结合在一起的法制。印度教的《摩奴法典》,是印度教的最大法典,相当现代的于宪法。另外,还有很多涉及部分的小法典,对人们衣食住行的各个方面都有明文规定,人们也自然而然遵守这样一些规则。当然,这些规则中有陈旧落后的东西,但是这种法制观念是与现代化法制合拍的。目前印度宪法可以说是世界字数最多最长最健全的一部宪法,每年议会开会时都不断修正。印度人法制观念比中国人强得多,这与印度教传统有密切关系。

  另外,印度教有种姓集团化的特征。也就是说,印度各个方面都有种姓的背景,高种姓、低种姓包括贱民都组成集团,拥有自己的代表人物,在议会中作为自己的代言人。这无意之中形成了类似西方的选举集团。

  印度教倡导的这些东西与西方民主制在某些方面相吻合,成为印度实行议会民主制的文化基础。由此举一反三,我们可以反思中国为什么没有实行议会民主制。因为中国的传统文化与印度文化相差很大。印度的议会民主制尚有不少缺陷,需要逐步完善,但是无论如何,议会民主制为印度的现代化奠定了基础。中国目前经济搞得很不错,但是议会民主制作为世界的潮流,是中国逃避不过的。无论以何种方式,中国最终要走这样一条道路。

  积极方面除了以上三点以外,还包括:“梵我合一”的价值观,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等对社会的稳定和人们精神文明的建设都有有利的影响。

  下面,我谈一下印度宗教对印度社会的消极作用与影响。这种消极作用是非常明显的。客观来说,印度教的消极作用远远高于西方的基督教。基督教是西方社会发展的一大动力,德国社会学家马克思*伟伯写过关于这方面的论著,他认为:西方的民主与现代化很大程度取决于基督教文化。因为改革后的基督教提倡人性、竞争、个人主义等,推动社会发展。而中国、印度等国的宗教过于陈旧,对社会发展起到很大阻碍作用。印度教对社会发展的消极作用在近现代显得越来越明显,具体表现在:

  第一,种姓制度与宿命论窒息人的创造性与反抗精神。我们再回忆一下种姓制度,它所规定的职业世袭、内婚制度、等级制度至今不变。特别是那么多的贱民,他们的孩子跟高等人的孩子本来是生而平等的,也许他们之中还能出现过诺贝尔奖获得者,但是非常遗憾的是,只能是像泰戈尔这样有限的少数,大多数的贱民没办法受到好的教育。正如马克思所说的:“印度的种姓制度是印度社会发展的基本障碍。”虽然种姓制度在印度的城市中已经有所削弱,但越是落后的地区,种姓制度越明显,无疑这制约了人的创造能力,最终影响社会发展。

  从古老的印度社会直到英国殖民者入侵以前,印度是以村社制度为基础的社会。村社的重要特点是:土地公有,自给自足,以种姓来等级排列,封闭性强。这种村社制度表面看来,没有多大坏处,反而像是田园生活的美妙形态。但是,实质上它是极其保守,极其落后,有极大惰性的。商品经济不可能在这种封闭体制中发展起来。历史上外来民族不断入侵,国家不存在了,但村社依然存在着,它相当稳固。村社是基层的组织形态,而印度教是为社会服务的上层建筑之组成部分,当两者紧密结合起来时,使得印度社会本来就落后的状况更加保守、更加落后。

  印度从古至今,没有什么大的创造发明,因为所谓的创造发明,在村社的面前,在印度教的种姓制度面前,无能为力。当有人发现月亮围绕太阳转动的规律时,还遭到宗教的迫害。

  印度人民也缺少反抗精神。外族再怎么入侵,印度社会内部再怎么变更,印度人民都很少反抗。我对印度的一个显著感受就是:人们看起来都是懒洋洋的。这与气候相关,印度的天气实在太热。不过,目前的季节里,印度的气温还能让人承受得住。但是三月份到十月份这段时间内,早晨九点钟到下午四点钟,谁想干点事情都难,因为天气闷热得不行,人们全身裸体,呆在家里,电扇二十四小时不关,没完没了的喝水。(笑声)户外根本没多少人,只有个别的贱民还在劳动。

  印度人民缺少反抗精神,除了与气候相关外,与种姓制度更是密切关联。中国历史上的农民大起义很多,但是印度很少,所谓1757年的大起义,我看过材料后发现,只不过是很小的起义。这也可见,甘地主张的非暴力运动,是符合印度的民族特性的。印度人民的性格整体温和文雅。就拿坐车来说吧。中国人在汽车上动不动就吵起来,印度人则不同。你挤吧,你踩我吧,没关系。(笑声)有些男孩子欺负女孩子,挤来挤去,女孩子一声不吭。(笑声)但是,在宗教问题上不一样。一旦出现宗教上的冲突,暴力很可能发生了。印度的犯罪率很低,犯罪行为往往跟宗教相关。

  第二,造成外族不断入侵和国家的不断分裂。刚才我们好像已经涉及到这一点了,由于村社制度的闭关自守,与外界很少接触,所以外族很容易进来。正如马克思所说:“印度是没有自己历史的民族。”这句名言往往令印度人非常反感。(笑声)印度最早是遭到雅利安人的入侵的,现在印度北部还主要是雅利安人种,他们高大威猛,男的强壮,女的漂亮,形象非常美好。印度小姐、印度模特在世界上很有名,她们大多是雅利安人种。雅利安人把当时当地的达罗毗荼人撵到南方。中世纪时,阿拉伯人、阿富汗人、伊拉克人、蒙古人不断入侵,建立了一系列王朝。后来,荷兰人、法国人、英国人不断入侵,把印度作为殖民地。

  造成印度不断遭到外族入侵,很大程度是因为宗教的原因。印度教的种姓制度,导致人们各守一摊,谁也不管谁。不论外界发生多大的变化,各个集团都袖手旁观。

  英国人进来后,好像把印度人民都团结起来,建立了空前的大英统治下的印度帝国。版图包括阿富汗的一部分、巴基斯坦、孟加拉、尼泊尔等。但是,英国人采取的是分而冶之制度,把不同的民族放在同一个邦中,再把一个民族分成几个邦中。这隐藏着分裂的危机。果然,英国人撤走后,分裂活动开始了,孟加拉分离出去了,巴基斯坦分离出去了,克什米尔危机直到现在还没解决。

  第三,教派斗争、民族分裂运动严重影响政局的稳定与经济的发展,并恶化了与邻国的关系。印度人非常温和,讲究宽容,讲求慈善,这些价值观本来是非常好的。可是,一旦遇到不同宗教问题的时候,这些自律都被抛到脑后了。教派斗争和民族矛盾是你死我活的,一直延续到现在。

  印度的教派斗争在印巴分治的问题上表现得最为明显。印巴分治本身是英国人制造的一个阴谋,但同时也是印度教和伊斯兰教互相惨杀的必然结果。英国人正是利用了宗教间的矛盾,使得自己的阴谋得逞。巴基斯坦和孟加拉原本都是印度的国土,但是,巴基斯坦和孟加拉主要信仰伊斯兰教。1947年印度独立的时候,这两个地区都分离出去,变成西巴和东巴。克什米尔的归属问题直到现在还使得印巴之间争吵不已。印度与巴基斯坦之间可谓是旧仇未消,又不断增加新恨。(笑声)并且,1947年的时候,巴基斯坦和孟加拉的人民也不完全都是伊斯兰教徒,也有印度教徒。这样,英国撤退前,表面上为了解决宗教矛盾,就实行民族大迁徙。让巴基斯坦和孟加拉的印度教徒往印度内地迁徙,让印度国内的穆斯林往巴基斯坦和孟加拉迁徙。迁徙过程中,死亡了50多万人,大约1000多万人无家可归。本来好端端的连接在一起的印度和巴基斯坦,造成了人为的割裂,使得各自的经济发展都受到很大损害,宗教的冲突更是严重,克什米尔更是一个棘手的问题。虽然现在印度和巴基斯坦都说要缓和,但也只能是缓和而已,要彻底解决克什米尔问题不知要等到猴年马月。对了,明年是猴年,不过明年是解决不了的。(笑声)再过多少个猴年,也不定解决得了。

  印度教和锡克教之争也很严重。锡克教在公元后15世纪产生,结合了印度教和伊斯兰教的一些内容,但主要的还是印度教。锡克人号称5K,指的是锡克人著短裤、蓄长毛发、戴手镯、戴头巾、佩短剑,长得非常骠悍。很多锡克人是行伍出身,英国人统治印度时期,(点击此处阅读下一页)

  军队中百分之六十的士兵是锡克人。英国对中国发动鸦片战争,很大程度也靠锡克人的支撑。锡克人非常有钱,锡克有纯金制造的庙宇,金碧辉煌。国外也有很多锡克的移民,到处经商赚钱,带回国内,搞绿色革命,优良品种革命,拖拉机改革,带动农业的极大发展。这个地区虽然处于印度内陆,但是相比于其它地区,非常富裕,相当于我们中国的江浙一带。

  正因为锡克人很有钱,就老想闹独立。1984年就开始独立活动了。他们在国外成立锡克斯坦共和国,印制钞票、国旗等,在国内由学生领袖带动人民,反抗政府。大家知道,印度历史上有个很有名的女总理,叫英迪拉*甘地,1984年她与锡克独立分子在锡克庙谈判未遂,出动几个师的兵力进行镇压,打死了学生领袖。这样的举动引起锡克人极大的愤慨,锡克人扬言,一定要报一箭之仇。果然,1984年10月份,英迪拉•甘地在出外散步时,被身边的两名警卫人员射击了十几枪,当场击毙。原来她最信任的警卫人员竟然是锡克教徒。英迪拉•甘地由于没有很好的处理宗教间的矛盾,成为印度历史上第二个被暗杀的领导人物。在她去世的前后,印度教和锡克教的纷争不断,无辜死亡的人非常之多。在这之前,大家知道,老甘地也被极端的印度教徒所暗杀,因为他提倡解放贱民、印度与巴基斯坦和解,宗教宽容等。老甘地和英迪拉*甘地都成为教派斗争的牺牲品。可见,教派斗争给印度社会带来了极大的不稳定。

  第四,滋生了陈规陋习,影响了印度的人口、婚姻和价值观念等。印度教本身的教派原理在生活中有很多体现,因为人们在生活中自动去执行宗教的法则。但是,在执行过程中,就产生了很多在我们看来非常丑陋的现象,它们与现代化的生活格格不入,应该被取缔。

  最大的问题是人口问题。现在印度的人口是一亿五千万,每年再生产大于一个澳大利亚,(笑声),一千七百万,十年生产一个日本。这样持续下去,中国就非常高兴了。我们就不再是世界第一人口大国了,我们早就想脱掉这个老大的帽子,把它让给印度。(笑声)为什么印度的人口增长率这么高呢?就是因为印度教中的一些哲理促使印度人积极生育。印度教提倡多生多福,而且认为女子不好男孩好,这与林加崇拜有关。你生育得越多,证明你的性功能越强,在印度教派中,你越是一个好的教徒。

  实际上,印度政府很早就提倡计划生育了,在我国实行计划生育之前,但是这种政策不能被人民所实施。就连印度议会的五百多议员中,有四百多议员是三胎以上的。(笑声)所以呢,那“超生游击队”在印度不是个别现象,而是普遍现象。(笑声)印度的桥底,都可以看见一排排的“超生游击队”。反正印度气候炎热,温的问题好解决,随便那里都可以住宿。而且,印度是自由民主的国家,你住在哪里都没人管,你要生育就生育吧。(笑声)

  与此相关的还有早婚制度。甘地十几岁就结婚了,其他人也一般早婚。虽然现在政府提倡人民在十八岁以后结婚,但是实际上人们结婚往往仍在十八岁以前。在座的各位,如果在印度,都是大男大女了,早该结婚了。(笑声)而且,越是早婚,生育的孩子越多。婚龄与生育呈现正比。

  婚姻状况中,还有很多恶习。比如童婚。甚至一两岁的小孩都可以结婚。因为结婚要花很多钱,特别是女方要给男方很多钱,这样早婚可以节约双方很多钱。为了省钱,很多人还采取集体结婚的方式,赶上黄道吉日、宗教节日,大家各自抱着小孩,聚集在一起,小孩还在睡觉了,就做了丈夫,做了妻子。(笑声)

  印度婚姻中的嫁妆更是不得了、了不得的。这是什么意思呢?中国的农村里,男子要娶媳妇,必须有一些嫁妆送给女方,而且嫁妆的份量日渐提高,现在四大件跟以往的四大件已经大不相同了。在印度,相反是,女子要有很多陪嫁,男方才肯娶她。女子的陪嫁越多,所嫁的男子就越好。当然,女子长得漂亮可以嫁给好男人,但是更重要的是,女子家里要有钱。所以,印度的穷人如果生了一个女儿,必定哭哭啼啼的。如果生了两个女儿,更不得了了。(笑声)如果生了三个女儿,用咱东北话讲,简直是倒了八辈子邪霉了。(笑声)现在,印度政府兴起反嫁妆运动,但是嫁妆习俗照常沿袭。所以,好多贫困地区的人民只得采取极端措施,抢新郎。(笑声)

  还有其它一些丑陋现象,比如妓女问题,贱民问题等,都很难解决,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印度的现代化进程。

  在讲座的最后,我做出自己的结论和基本看法。

  第一,印度宗教对印度未来社会的发展是弊大于利的。这也是目前学术界的一般看法。当然,这种观点还需要进行深入的探讨。我这么认为的理由是:首先,跟西方宗教相比,基督教对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占主导,而印度教的种姓制度、某些价值观、等级制度、内婚制度等对印度的现代化进程有很大的阻碍作用。这一点我在前面已经阐述过了,这里不再重复。

  其次,跟中国的现代化成果相比较,印度不及中国。印度1947年独立,1951年建国,中国1949年建国,时间相近,当时,印度在总体上优于中国。但是,经过五十多年的发展,除了“文化大革命”时期以外,中国的发展速度远远高于印度。印度已经落后于我们一大截,只有在个别领域与中国相似或者略为高于中国。大家可以看看中印两国在2000年经济发展的比较。最新的数字我还没有弄到,但是我认为,2000年的数字基本可以反映现在的趋势。

  印度的GNP是4442亿美元,居于世界第11位;
中国是9802亿美元,居于世界第7位,现在中国已经跃居第5位了。印度的人均GNP是450美元,中国是805美元,如今达到1000美元以上,超过印度的两倍。国际竞争力排名上,印度居于世界第41位,我们是第24位。国内的实际经济实力,印度排名第18位,中国排名第5位。以上是总体情况。在工业方面,钢产量,印度是2260吨,我们是10800吨;
原煤产量,印度296亿吨,中国1356亿吨;
原油产量,印度是3295万吨,中国162000万吨;
水泥产量,印度7620万吨,中国43900万吨。农业方面,粮食产量,印度是2080万吨,中国4000万吨;
棉花产量,印度1430万吨,中国460万吨;
牛奶产量,印度6850万吨,中国629万吨。外贸产值,印度是747亿美元,中国是3900亿美元。外汇收入,印度是319亿美元,中国是1800亿美元。外资收入,印度是192亿美元,中国是2200亿美元。总体科技实力上,印度排名世界第29位,中国排名世界第13位。全民教育上,印度人民的识字率是52%,中国达到81%。从这些数据可知,除了个别的如牛奶产量印度是中国的十多倍、棉花产量印度是中国的三倍多,中国在其它项目上都远远超过印度。印度的科技强项在于:原子能、空间技术和信息产业,除了信息产业上,印度高于我们,其它两项,中国和印度应该说是差不多的。印度落后于我们,我想,宗教因素是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大家可以从这个角度深入探讨。

  第二,我们应该挖掘出印度教中对现代化有价值的合理内核特别是“梵我合一”的哲学与价值观。印度教中有许多落后的东西,我们说三道四是不好的,但是客观分析是需要的。但是,印度教中也有积极有益的东西,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如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非暴力的思想、对精神境界的追求。

  现在,中国出现了一个新的关键词,“和平崛起”。这次,温家宝总理访问美国,提到了这个词语。“和平崛起”是一个非常好的概念,过去,我们靠枪杆子打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但是,现在进入了建设时期,还靠这个东西是万万不行的。曾经的阶级斗争,差点把我们搞垮了,后来和平崛起,搞改革开放,搞经济建设,中国的发展越来越快,越来越稳健了。

  印度曾经有一段时间,也想通过武力来解决印巴之间的问题,但是现在看来,印度政府的态度已经发生转变。而且,对中国的态度,印度也改变了许多。据我看到的最新材料,印度政府认为,至少在十五年以内中国不是印度的主要敌人。中印之间的关系日渐友好,印度和巴基斯坦之间的矛盾也缓和了不少。印度和中国两个大国,都正在新的二十一世纪里谋求“和平崛起”。可见,印度教中有价值的东西,对印度的现代化发展很有益处,对中国的现代化也有启迪作用。

  第三,印度教中的糟粕将会在迅猛发展经济和科技的现代化进程中缓慢冲破。印度即使现在发展很迟缓,但是我们不能认为,印度就是这样,没有多大后劲。大家不要担心,印度的农村那么落后,种姓制度那么糟糕,没有关系,在经济和科技的面前,它们将逐步改善。而且很多情况已经得到改善。比如印度政府提倡低种姓弟子甚至贱民接受高等教育。任何糟粕都会在现代化过程中被碰得头破血流。因为经济基础一旦发生变化,作为上层建筑的宗教、制度等必然发生变化,只是变化速度比较迟缓。印度的崛起是时代的潮流,是必然的趋势。

  最后,印度要迅速赶上中国,必须实行宗教改革,学习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新教改革运动或者类似中国的五四新文化运动。印度应该出现一个高人,类似尼赫鲁,我想,这样的高人也会出现的。通过改革,将印度教中旧的东西扬弃,好的东西继承。一个新的印度宗教的出现,将会对印度社会产生深远的影响。我寄希望于印度的未来。

  好了,就讲这么多,谢谢大家。(掌声)

  

  陈峰君教授简介:

  陈峰君,现为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国际政治系教授兼博士生导师。1956年至1963年在中国人民大学先后读本科与研究生。此后一直在北大进行教学和研究。

  曾经讲授的课程有:世界政治经济与国际关系、南亚政治与外交、印度社会与文化、亚太政治与经济、亚太国际关系、东亚模式研究等课程,备受学生欢迎。

  代表论著有《世界政治经济与国际关系》、《当代亚太政治与经济析论》、《东亚与印度:亚洲两种现代化模式》、《冷战后亚太国际关系》、《印度社会述论》、《亚太大国与朝鲜半岛》等。另有大量的译著和学术论文。其学术专长在:亚太国际关系、南亚政治与外交、东亚现代化模式、朝鲜半岛统一与东北亚安全、印度社会与文化。

  现任的社会职务有:中国亚太学会理事、中国南亚学会理事、中国社科院亚太所特约研究员、北京大学泰国研究所理事和台湾东华大学客座教授。

  曾获得的奖励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北京市第三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高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由中国国际名人协会评审委员会颁发的世界文化名人成就奖等。

  (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 陈君峰教授 100871)

相关热词搜索:印度 现代化 宗教 陈峰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