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珍华:访美见闻录

发布时间:2020-06-06 来源: 幽默笑话 点击:

  

  2000/11/05,晴天

  鸟瞰美利坚

  

  晨曦中,我们乘坐的西北航空公司班机到达美利坚。从机窗俯瞰,平如镜,阡陌纵横整齐如棋盘的景象映入眼帘,“棋盘”上有星星点点发亮的东西,开始时看不清是什么。天越来越亮,飞机也逐渐降低高度,哇!看清楚了,是汽车。.美国是汽车王国,只见一条条高速公路象平行线向远方延伸,消失在地平线下。18世纪美国总统杰斐逊从法国拿破仑手中买下了路易斯安那,使美国西南国境扩张到与墨西哥接壤。它就是展现在眼前这片美丽富饶的美国大平原,使人惊叹,也使人为法国人惋惜!眼前的景象不就是古人曾认为的“天园地方”吗!

  

  敢想敢干的美国人

  

  这是我第一次坐波音747 飞机,亲临其境感到不是机舱,而是走进了一个“小礼堂”,我们的位置在经济舱的66A与B,在我们之后还有若干排,每排10人。经济舱的前面是头等舱,估计有10排,每排约6-8人。如果坐满了将会达到800人,再加上行李、货物。这么重的东西,美国人竟能全给它弄上了天,真是“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

  

  管理与效率

  

  清晨到达底特律,由于时差,所以今天仍然是11月5日。飞机停稳时,机场办公时间未到,机上广播要乘客们等20分钟再下飞机。我的座位正好在行李舱口之上,只见一位工人不到10分钟从行李舱卸走了旅客的全部行李,接着又来了两个工人,利用半自动的传送带与机械从货舱中卸走了四个3米见方的箱子,用的时间更短。我目不转睛地看着他们操作,笨重的体力劳动在他们手中变得简单易行,轻松自如。在这样的工作效率下,就不必担心领不到行李而耽误转机了。

  这是我第一次出国,而且需要在底特律中转,目的地是圣路易斯。一路上我活象“老农进城”, 心里惴惴不安,怕堵车、怕中转时赶不上飞机。其实,计算机联网订购飞机票,在机票上不仅已写好了在底特律的登机通道,连转乘飞机的座位号码都已定好。当我们出了国际机场,看到大门口停着一辆转送旅客到国内机场的大客车。上车后,听到广播员报告,该车停靠的通道有“E,F,G”三个,第一停靠站是“E”通道,恰好是我们票上写的通道。下车进门后,我一路往前闯,被老温喝住。他说:“你怎么不看路标就瞎闯呐?”,我向左一看,自动扶梯旁的大牌子上有明显标记:A1-E18,我们的登机通道在E7,所以应该上自动扶梯。自动扶梯接着就是自动滚动滑道,自动滚动滑道又接着自动扶梯,自动扶梯又接着自动滚动滑道,………,人与行李一起被传送。10多分钟后,见到高高挂在路口的E1-E18的标记,向右转后再向前走过若干个门,就到了E7 通道的柜台前。

  而后,我们转乘国内航班飞抵圣路易斯,出机场时我随大流向前面一个大门走去,又被老温叫住。原来前面有三个门,分为:寄取行李、乘公交车、坐出租车。我刚才是走向寄取行李的门,因为我们怕耽误时间,行李不算多,就随身携带了,再去那里则是多此一举。于是从坐出租车的门出去,门外是一个室内停车场,我们刚在路边站稳,立刻就有一辆出租车开了过来,我一步就跨上了车。到此,我的出国开会的航程大功告成。老温问我:累吗?我说:似乎比去年到深圳要轻松!(虽然连续坐了十八个小时的飞机。)

  通过亲身感受,底特律这样的大型国际机场(包括国内机场),通道之多,通道之长是罕见的,如果没有指路标记、自动扶梯、滚动滑道这样的现代化设施,旅客进了机场简直就是进了迷宫,非迷路不可。现在不仅不会迷路,而且非常的省事、省力。让每个旅客都能轻松愉快地踏上旅程,这不能不归功于科学管理。一流的管理,才有一流的服务,才会有高效率。

  

  发展汽车,道路是关键

  

  从St.Louis( 圣路易斯)机场到旅馆出租车走了不到半小时,似乎沿着St.Louis环路上绕了大半个圈,一路上畅通无阻,直到Adams Mark Hotel 南边一个路口遇到红灯,车在那里停了一会儿。这在北京是不可能的,即使在天津也是不可能的。美国是“汽车王国”,飞机进入底特律上空,可以看到有不少汽车散布在它附近的广大农田旁,城里停车场的汽车则更是多得不计其数。但汽车开起来非常畅通,这说明他们的道路设施好。到处有全封闭的高速公路。。

  近年来,国内一些大城市由于出租车发展很快,塞车现象司空见惯。特别是北京,感到越来越严重。主要原因是道路设施不配套。要发展汽车,道路是关键。

  

  创造性无所不在

  

  美国气溶胶研究学会第19届年会于2000年11月6-10日在美国密苏里州圣路易斯的四星级饭店Adams Mark Hotel 召开,为便于参加会议,我们没有另找便宜住处而径直住了进去。房租有明码标价:260美元/天,会议租房优惠价为:134美元/天,另加15%的税,则154.1元/天,折合人民币1274元/天。卧室有将近30多平米,十分宽敞,设备完善,我们将在这里过几天贵族生活。住在里面不仅感到舒适,而且感到非常方便。从房间里的设备、用具和布局等方面处处体现美国人的创造性,虽然有的是很小很不起眼的改进和变化,我们想不到,可是人家想到了。为什么?人家比我们聪明吗?举些例子:如衣服架,国内的衣服架不管是最早用竹片做成的,还是铁丝的、塑料的,都基本是一个模式,即装着挂钩架子。千年不变。这个套房的卫生间里,有一个壁橱,橱中有横杆上装着一连串金属片,每个金属片上都有一个“上圆下长方”形的小孔,衣架上方装有“T”字形小棍,两者都设计得十分精巧,挂衣服时只需将小棍往孔中一插,取衣服时只需用手轻轻往上一提,很是方便。橱门的设计也很有特色,门框的上下是一组滑道,两扇门的上下端用两个转动非常灵活的铰链连接,两门交界处按了一个把手,轻轻一拉,两扇门就合起来滑到左边,柜门大开。轻轻一推,橱门就关得严严实实。我特地给它拍了张照,以回国后效仿。还有窗帘,不仅用材料好,加工精细,他们还在窗帘上端用金属环吊着一条塑料小棒,这根小棒并不影响美观而使开关窗帘变得非常轻松自如。我们从北京到安徽又到天津曾多次搬家,在安装窗帘上,因地制宜各种办法都用过,最复杂时用定滑轮,最简单时什么也不用,就用手硬拽,都不如人家的办法简单有效。

  中国很多城市缺水,天津缺得更厉害,不得不引黄河水解燃眉之急。可是浪费水的现象依然很严重。厕所漏水则司空见惯。美国的自然条件比中国好,但仍然很注意节约用水,象底特律机场的厕所已完全自动化,如厕后,人站起来时,就有一股急流从恭桶里冲出来,水量并不多,但已把厕所冲得很干净,既方便,又节水。洗手池的水龙头也是全自动的,伸手即出水,缩手水即停。我们如有这样的设备,就不会存在“水漏斗”了。

  

  开洋荤,出洋相

  

  Adma’s Mark Hotel 有几个不同功能的餐厅,房间里备有手册详细介绍。几经推敲,第一顿饭我们选了名叫“Chestnut’s” 的餐厅。因为,其它几个不是与朋友喝咖啡、聊天,就是听音乐、唱歌的。服务员将菜单送上来让我们点菜,看到上面有几类食品:色拉、三明治、大餐。老温说根据他的经验,三明治最好,我想既然来了,不能光吃三明治,就各点了一份。等到饭菜端上来一看,所谓色拉是一盘五颜六色的生的“洋白菜”加上又酸又难闻的调料,既与北京展览馆餐厅的色拉不同,也与平时自家调制的相差很远。心里想:“这不是喂兔子么!那是人吃的东西?”。其中有几片西红柿和“生菜”(传入中国大陆已有好几年了)还能入口,其余则原封不动地还给他们,7.5美元就算缴了”学费”。大餐中有一大块烤牛排,几条又干又硬的烤火腿,炸鸡蛋,面包、大得出奇的水煮土豆,还有咖啡、橙汁等饮料,只有老温点三明治与国内见到的差不多,真是“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共花去35.9美元,折合人民币300元上下。看着东西很单调,但一块烤牛肉吃下去就很饱了,而且“后劲”不小,自吃了这顿洋餐,我的胃里就开始发堵,不想吃东西。过了两天才恢复正常。

  

  入乡随俗-光脚走路、喝自来水

  

  从中国“马不停蹄”直达美国,两只脚已很累。进房间后,首先最迫切需要的是把两只脚“解放,解放”,但是很奇怪,这么大的房间里却到处找不到拖鞋。无奈只能脱了鞋光脚板走路。走一走,然后看看白袜子的底,没有变黑,地毯确是一尘不染,可以放心光着脚在上面走。晚上和红宇通电话,得知美国人在家里大都是光脚的。那么我们就入乡随俗,光着脚吧!卫生间里是瓷砖地面,冰凉的,有的地方还有水!于是我们向饭店的总服务台求救,得知这个四星级饭店不备拖鞋。他们马上让服务员,在卫生间的地上铺了四块大浴巾。解决问题极快,不愧为四星级。

  千里迢迢,背着行李旅行,出了一身汗。进房间后,另一个最迫切的需要是喝点热开水,但房间里找不到暖壶,怎么办?突然想起,一路上见到老外们大冷天还往饮料里加冰块情景,恍然大悟!人家根本没有喝热开水的习惯。既然如此也只好入乡随俗-喝自来水了!

  

  2000/11/06,雨

  纽约不代表美国-St.Louis 的住宅小区

  

  我想象中的美国到处是摩天大楼。但出乎意外,昨天飞机临近底得律与圣路易斯时,我从窗口往下看到的是一片片树林掩隐着的矮房子。出机场后即乘出租车去Adma’s Mark 宾馆,沿途看得真切。环城高速公路两边绿草如茵,平坦洁净。绿色树林中造型各异、色彩多变的小二层楼房庇连成片。这些建筑物没有被刻意修饰,简朴而又亮丽。偶尔还看到平房夹在其间。“哇!这就是美国的房子, 怎么不是高楼大厦?”,我情不自禁地叹道。“纽约不代表美国,伦敦不代表英国”老温一言点破真情。不要因为纽约的摩天大楼就以为美国都是高楼,也不要以为楼越高越好,越现代化。

  

  越南人的中餐馆

  

  到美国后,吃饭成了大问题。如果让我每天吃那种西餐真是受不了。也许因为肠胃不适,看到眼前盘中物,毫无食欲。傍晚出来散步,发现在Adams Mark Hotel附近有一家餐馆,玻璃窗上用红色油漆写着“中锅”两个中国字。第二天晚饭时我们就走进这家餐馆,它规模不大,只有两开间,其中一间是售货柜台,放着一溜不锈钢的容器,装着各种炒菜和春卷之类的点心。有一个年轻的女服务员操着流利的英语大声和顾客们边交谈、边开票。看来买卖还不错,不仅有黄皮肤的食客,还有白人和黑人。大部分人都在餐馆里吃,但也有人拎着饭盒带走的。我上前和她打招呼,问她是中国人吗?她说不是,是越南人。怪不到这个饭馆不叫中国餐馆,因为它是越南人开的。可是他们卖的确是中餐,反正与“中”字有关,叫“中锅”也罢。

  这是一家中式快餐店,柜台上方高高挂着各样份饭的名称与售价。价钱一般没有超过10美元,任由顾客挑选。留学生周越也在此用餐,他告诉我们虾仁炒饭最好。于是我们要了两份,外加两小碗鸡蛋汤。果然不错,虾仁是新鲜的,配有黄瓜等蔬菜,咸淡适中。这是到美国后第一次吃可口的饭菜,算下来比西餐要便宜一半。柜台上的玻璃瓶中还放着核桃酥,花1美元买了5块,准备当第二天的早餐。

  

  美国人乱穿衣

  

  美国人穿衣服不仅随便,而且不分季节。今天上午开幕式,我没有穿外衣,只穿了件粗线毛衣,我坐在会场后面靠门口,感到有些凉意。环顾四周,发现有的老外竟穿着短袖衬衣。会议中间休息时,我从大厅窗户往外眺望。楼前是一片宽旷平坦的草坪,四周有小径。有几个人正在跑步,他们全都穿着短裤。真是不可思议!现在虽然才11月初,但这里已相当寒冷。特别是昨天下了一场雨,空气既潮又冷。中午上街吃饭时,我回房间穿了短大衣,走在马路上,身上不冷,但脸和脖子还是冷的,估计气温已在摄氏零度左右。在国内恐怕很难看到光着两条腿跑步的人了。

  

  美国的税多

  

  有句俗语“国民党的税多,共产党的会多”,这是中国老百姓对国民党搜刮民脂民膏的讥讽。所以在我的脑海里,税多是件坏事,让老百姓受不了。可是在美国纳税是国民应尽的义务。美国买东西要纳消费税,坐出租车、吃饭都要纳税,没有无税消费。昨天早餐标价12.75美元,实付16.37美元。两者相差3.62美元。因为由服务员送到房间,其中还包括服务费,所以估计这顿早餐的税款应有2美元(折合人民币约16元)。各种收入也要按一定比例纳税。在这里我们是纯粹消费者,没有实际经验,各种收入应缴多少税就不得而知。

  

  2000/11/08,晴

  一屁股坐掉半个月工资

  

  老温有个习惯,就是随手乱放眼镜。(点击此处阅读下一页)

  昨天他坐在床边的椅子上看会议资料,要我去听他介绍今天的大会报告内容。我走过去往床上一坐,听得一声响,发现他的眼镜已掉在地毯上,有一个镜片已于架子分开。检起来一看,框子不仅断了,而且少了一段,修复的可能性已不存在。只好向服务台打听附近有没有眼镜店,服务员说沿着大街约步行10分钟的距离有眼镜店。今天早餐后我们出门先找到一家规模较小的没有解决问题。向前再走了两个街口,有一家自称百年老店的眼镜店,但规模比不上天津金街上的大明眼镜店。一个中年女售货员拿出一副极平常深棕色的镜架来,开价85美元。问:有没有便宜一点的?答:这是唯一能配得上的一副。无奈只好买下,折合¥680多元,也即相当我半个月工资。老温深信这副镜架一定比国内能买到的结实,但愿如此吧!

  

  2000/11/09

  在美国的几位年轻中国人

  

  周越:今天下午是“墙报”交流时间,我和老温正在说话时,他主动走过来打招呼并自我介绍。他在华中工学院获博士学位后到上海交大当博士后。从上海到荷兰,又从荷兰到美国。现在Instituty of Lovelace Respriatory research 的 Inhalation Toxicology 实验室进行气溶胶健康效应的研究工作。据他介绍,美国现在发明了药物喷雾器,从口腔喷药,然后药被吸入肺里。这样不仅治病效果好,又免去打针引起的疼痛。对儿童和成年人都好,如糖尿病患者每天要打几次针,既麻烦又痛苦。他说在美国这种喷雾器已商品化。我想应该把它引到国内来,造福人民,一定有市场的。

  张浙:他现在在北卡罗林大学环境医学中心作博士后,研究气溶胶在呼吸道中沉淀的模拟计算,这个课题也与健康医学有关。据他们讲,冷战时期的气溶胶研究是为战争服务的,现在冷战结束了,就转向医学卫生,关心人的健康方面来了。这应该说是件好事。

  唐薇:是位女士,清华大学毕业,在研究气溶胶对建筑物的影响。

  

  海峡两岸的中国人

  

  晚餐后稍事休息, 已接近“墙报”收摊的时候。我们还想充分利用时间再看一下“墙报”,一个象汉语拼音的名字映入我的眼帘:
Yu-chen cheng(按汉语拼音应该读作程雨晨)。我正在端详这个名字时,一个30岁左右的女士迎面走过来。我问:“您是台湾来的吧!” “是,您真厉害!”她说。她就是台湾Yuan-zhe 大学的张雨珍(按汉语拼音应是:Zhang Yu-zhen)。她的研究课题是“化工系统中的气溶胶运动规律问题”。她的论文图文并茂,已有相当的深度。她自我介绍,曾在美国工作了十年,现已回到台湾工作。她的祖籍是唐山,她说:“我父亲已回老家好几次了,但我的叔叔、伯伯们到现在为止,一直没能去台湾。台湾当局真小家子气”。当谈起2002年将在台湾召开国际气溶胶会议时,她立即领着我们去见台湾大学公共卫生学系的王秋森教授。王教授很热情地接待了我们,在我们交谈过程中,有一位年轻的男学生和两位女学生都聚集在我们周围,气氛热烈、亲切。这些学生虽然没有讲太多的话,但都与我们一一握手道别。都是黑头发、黑眼睛、黄皮肤,讲一样的语言,相同的文化渊源,两岸的同胞聚在一起的亲切感,比与香港人一起时有过之而无不及。但是,两岸为什么迟迟不能和平统一?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领土,台湾人也是中国人,台湾应该回到祖国的怀抱,我们期待着!

  

  差距

  

  这是美国气溶胶学会的第19届年会,但因为有许多外国人参加会议,所以实际上是一次国际性学术会议。特别引起我注意的是从韩国和中国台湾来的人也很多,年轻人成群结队。中国大陆只有我们两人,而且我是自费。基金委支持温景嵩的也只是往返机票,会议费和生活费自筹。我们虽然口口声声说要赶超世界先进水平,要与国际接轨,缩小差距,但与别人相比,别说赶美国,连韩国都赶不上。

  会议内容非常丰富,真没有想到美国有那么多人在进行气溶胶研究。他们的研究内容不仅广泛而且深入。现在最热门的研究内容有以下几个方面,即:气溶胶的健康效应;
纳米材料研究中的气溶胶动力学问题;
半导体工艺中遇到的气溶胶问题;
环境保护问题。大量研究实际上与军事上的应用密切相关。如今天上午有一个关于化学武器战争史的大会报告。下午墙报交流时,从上海交通大学来美国的小王领我们到他的展板前,他的课题是美国气溶胶的纬度和高度分布观测。他们从美国的南部一直测到高纬(800),垂直方向则是从地面测到30公里。纳米粒子的测量,则是他所在大学与NCA等单位联合资助项目。这样大规模的观测项目耗资巨大,一般项目难以完成,在国内只有在基金委或科技部立上重大项目才有可能实施。至于气溶胶健康效应,由于呼吸系统形状复杂,既要做模拟实验又要做模拟计算。北卡的张浙介绍,他这次展出的计算结果,用亿次的高速计算机,共算了48个小时,可见计算量之大,耗资也是不小的吧!国内现在推广的曙光机属高性能机,不知能否满足要求?纳米材料研究中的气溶胶动力学问题是热点,也很重要,但我们来的人太少,无法去那个分会场,只好作罢。国内开鉴定会,动不动就是国际水平,出来看看才领略到,我们的工作无论在广度上还是深度上与国际上有相当的距离。

  

  2000/11/10,晴

  参观华盛顿大学

  

  昨天晚上去华盛顿大学圣路易斯分校参观,该校已有100多年历史,学校有展览室专介绍其发展史,墙上挂着学校的创始人和著名教授的大幅照片。7点左右进入校门,天已黑。沿石级而上,入大穹门,见绿色草坪、花坛整洁美观。再沿小径进入实验大楼,先在地下室的会客厅有点心、饮料招待,而后上楼进实验室参观。因为是分校,所以学校的规模并不大,但气溶胶方面的研究力量不算小,教授有6、7人,实验室也有6、7个,还有模拟计算,理论与实验相结合。参观中进行实验操作和讲解的都是年轻人,似乎印度人最多,还有中国人、阿拉伯、韩国人等等。美国不仅有钱,而且有人,就不愁没有成果,没有水平了。

  

  “海外兵团”

  

  乒乓球的“海外兵团”代表所在国与我国选手较量时,落败者居多。

我国选手经常以胜利者的姿态出现在奥运会等各种赛场上,这是值得骄傲的。但在科学技术上始终还没有骄傲起来。中国有十三亿人口,能说没有人才吗?人才在那里?高科技人才在那里?在这次气溶胶学术会议期间,一个不小的科技“海外兵团”浮出水面。除了前面提到的张浙、周越、唐薇、在周四的墙报交流过程中,还遇到几位从中国大陆来美的留学生。其中南开大学的校友就有两位,刘伟是环科系陈甫华的学生,王志浩是庄源益的学生。还有从上海交通大学、中国科技大学来的两位留学生。他们都主动过来和我们交谈、合影,十分热情。最后还有一位中年人来索取“特聘教授”的的招聘广告。另外有一位比较文静的女生是从加拿大过来的。他们的工作都很出色,研究工作涉及各个领域。对于现在是否愿意回国效力的问题,各人情况不同,不同年龄段的人的心态也不同。这些留学生中有的还没有拿到学位,有的虽然已拿到学位但乘着年轻还想在这里多挣点钱,有的则因小孩已适应了美国社会的生活,回国已有障碍。他们说四、五十岁的人中间有相当一部分人想回国,大部分年轻人则不想回去。他们现在不回来,对我们科技发展不能说不是一大损失。

  特别应提到的是,已在美国定居,在气溶胶界的代表人物,美国气溶胶学会三个创始人之一--刘扬辉(本杰明.刘)。他是明尼苏达大学的终身教授,美国工程院院士。他的学生裴有康这次当选气溶胶学会的主席。这说明炎黄子孙对人类社会是有贡献的。

  

  密西西比河畔开发西部的“大门”

  

  11月5日从机场“打的”向市区走,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座高耸入云的穹形雕塑,在阳光中银光闪闪,引人注目。这几天会议休息时间,临窗眺望,见此物建在楼前一块大草坪上。当我得知草坪南面就是美国的母亲河-密西西比河时,就想如能到这条与我国长江齐名的大河观光真是太幸运了。

  今天下午老天作美,阳光明媚,空气清新。我们带着照相机沿小路往南走,步行十多分钟就到了“大门”旁,只见银色的“大门”屹立在密西西比河畔,高耸入云,它实在太高大了。我兴奋地拿者照相机围着它转,想把它的全景照下来。可是太困难了,我向东跑出去约有100米,勉强能见到它的顶,但下半部又照顾不到了。老温说对付这样的东西他有经验,只能分段拍摄,然后拼接到一起。他拿起照相机卡嚓卡嚓地照起来,我想他是在浪费胶卷。“大门”的基座呈正方形,十分庞大。其旁有入口,没有任何标记,看见有一些游客往里走,我想这里大概是过街地道吧。后来当我们与台湾交通大学的蔡春进教授说起它时,知道我猜错了。蔡教授是个美国通,他几乎每年都要到美国来。祖国大陆也已到过好多次,他说他有台胞证,所以来去自由。和他聊天才知道,这座“大门”是为当年杰弗逊总统领导美国军民开发西部而建的,因为参加西部开发的队伍是从这里出发的,它是美国西部大开发的象征。“大门”之下是博物馆,上面所说的入口,并不是过街地道,而是进博物馆的大门。据说馆内有电梯可以直达穹门的最高点。这次我们来到那里纯粹是出于好奇,因不知底细,失去了进一步参观的机会,实在可惜!美国如今这片神奇的、富饶的土地,是从此向西部进军而发展起来的,他们在这里建立了博物馆和寓意深刻的“大门”。我们也正在搞西部大开发,如果不发生意外,一定会有成效的,到那时也应该建立博物馆和象征性的纪念物。

  向南走不远,下台阶后再过一条马路,就到了密西西比河边斜坡停车场,车场是用石块砌成,一直延伸到水中。(这也许是护岸堤,因为坡度小,水浅时变成停车场了)。我蹲在河边,伸出手抚摩着清澈的河水心旷神怡。河水与岸边郁郁葱葱的树木花草交相辉映,景色宜人,我们在此摄影留念。

  

  2000/11/11,晴

  守时的司机和繁忙的机场

  

  今天上午我们要离开旅店去机场,服务台已定好“的士”,要我们8点正在一层大厅的黑马铜象旁等候。司机名叫John, 8点正他准时把车开到旅店大门口。圣路易斯有两个机场,他问去那个机场?得知我们购买的是西北航空公司的机票,车就向国际机场方向开去。

  今天圣路易斯是个大晴天,飞机起飞时间是10点零5分。因是国内航线,飞机不大。当它被一辆拖车拖到起飞跑道上时。我看到另一架正在起飞并渐渐消失在晴空中,紧接着我们乘的飞机转进跑道。回头张望后面还有两架飞机跟随等候。底特律国际机场是枢纽,飞机排队起飞不足为奇。圣路易斯是个不大的城市,居然它的空中交通也如此发达。飞机多得象国内的公交车,却比公交车更准时。从此也可体会到什么是发达国家了。

  

  布法罗(Buffalo)的初步印象

  

  飞机降落布法罗机场前,高度降到1000米左右时,地面情景尽收眼底,看到许多湖泊,河流纵横,象蜘蛛网。犹如到了中国江南的水乡泽国。

  下午2点多钟,飞机降落到地面。我们从连通飞机和候机厅的蛇形通道走到出口处,发现红宇和明玉(Melissa)已在候鸡厅里这通道的出口处等候,敬东则站在候机厅的大门外的汽车旁。能如此顺利见面,大家格外高兴。打开车门,明玉先钻进去坐在她的专座上,她这个专座设在后座的中间,人坐好之后从脑后通过头顶拉下一个环形的圈成为护拦,并将两臂压住,护拦中间有安全带,只须将金属片往座位上的小孔中一插就固定住了,既便利又安全。看来明玉比她的表妹明夷幸福多了。在天津,明夷则不管天多冷,不管刮风下雨,都是坐在她爸爸的自行车后架上去托儿所的。后来才得知这是美国的交通规则,警察如果发现谁没有将孩子固定在后座上,就要处罚谁。

  由敬东驱车,一路上见到高速公路两旁的草坪平坦、碧绿。树木有绿色,但也有不少树叶已变成黄色、红色。看上去色彩缤纷、如诗如画。一个个住宅小区向后移去,只见大部分房屋都是二层小楼,一般房屋前面都有个小阳台,但所有住宅都没有篱笆或围墙。过去曾听说美国人开放,房子外没有篱笆,英国人保守,房子外都有围墙。真是耳听为虚,眼见为实。但这样安全吗?

  

  2000/11/12,阴

  尼亚加拉(Niagara)大瀑布

  

  世界著名的大瀑布距布法罗只有半小时的路程。今天午饭后稍事休息,即仍由敬东驱车去尼亚加拉。途经一座大铁桥,只见敬东按了一个按钮,“吡!”一声响,这就已自动缴了“买路钱”。这是电子货币,不用停下车来交费,只需按一下按钮他的银行帐户里已记下了这笔帐。(点击此处阅读下一页)

  

  尼亚加拉大瀑布位于加拿大与美国交界处。有一条尼亚加拉河从伊利湖流注安大略湖,由于石灰岩-白云岩崖壁处有巨大的落差而形成大瀑布。落差49米,总宽度约1240米,河中有一小岛叫山羊岛,将瀑布分成两部分:东边的属美国,名称是“American”,落差51米,宽300米;
西边的属加拿大,名称是“Horseshoe”,落差48米,宽800米。这两个大瀑布都面对加拿大,背靠美国。所以要想看它的全景就应该到加拿大去。近在咫尺,右前方100米处有一座桥,桥中央飘扬着三面旗帜:联合国旗、美国和加拿大两国的国旗,那里是两国的国界,从桥上走过去就可到加拿大。但很遗憾我们没有去加拿大的签证,只能望洋兴叹了。为了开发这一宝贵的旅游资源,美国人却费尽心计。他们从南岸向河流的中心延伸,修了一座象跳板的“桥”,因此游客可以一直走到美国国界最北的地方参观瀑布。“桥”的顶端还建了一座高塔,塔内有电梯送游客观光,从上、中、下三个高度观看“American”有不同感受。在最下层观看,洁白的瀑布从天而降,十分壮观。从最上面看则有腾云驾雾的感觉。瀑布之下是一个巨大的深潭,清澈见底,深不可测的水呈翠绿色,比黄山翡翠谷泉水的色彩更浓,犹如一块高品位的翡翠镶嵌在河谷之中。水是生命之源,也是自然景色中最富动感的。有首歌词:“太湖美,美就美在太湖水!”,面对宽广而激荡、洁白的而晶莹的的瀑布从天而降,我情不自禁地唱起来:
“American”美,美就美在“American”的水。

  美中不足之处是,山羊岛的山嘴向河中心延伸,挡住了大家观看“Horseshoe” 的视线。“Horseshoe”因呈马蹄形而得名,它约是“American”的3倍,远远眺望,可以看到山嘴后面的水雾象喷泉似的直射高空,源源不断,可惜今天没有阳光,否则水雾中会有虹彩显现,那就更是妙不可言了。在此虽然看不到它的全景,但仍可以分辨得出它比“American”要雄伟得多。两岸的繁荣程度也对比鲜明,隔岸可见对岸高楼林立,.其中最高的建筑物据说是赌场,岸边停车场停满了小轿车。呈现一派繁荣景象。而河这边虽有游客,但比较冷清。看来尼亚加拉大瀑布对加拿大的重要性远远超过美国。

  

  不肯让路的鸭子和美丽的大松鼠

  

  湖面上有很多白色的水鸟和野鸭戏水,我看到岸边林中小路上也有一群鸭子,把路面堵住了。我们车不再往前走,就在路边空地上停了下来。我们后面有辆车想开过去,就拼命按喇叭,那些鸭子根本不理睬,依然在马路中间停着。这里的野鸭子居然不怕人,真有点不可思议。如在国内在这种情况下,早已成为惊弓之鸟飞走了。没想到环境对生物的习性会产生那么大的影响。在松树林中还看到两只硕大的松鼠,尾巴长且蓬松,很是好看,毛的颜色界于浅紫色和棕色之间。被小明玉追得到处跑,最后它爬上了树。

  

  2000/11/13,阴

  到中国人开的餐馆用餐

  

  11日从机场到住地已经到晚餐时间,红宇打电话叫中餐馆送外卖。时间不长就送到了。饭菜都装在塑料饭盒里,有炒鸡丁等几样炒菜,份量较大。5个人没有吃尽。水平一般,似乎还不及在圣路易斯越南人的“中锅”水平。

  因感恩节即将来历,敬东提前从罗切斯特回来驾车带我们到布法罗一家有名的中国餐馆用餐。这家餐馆规模较大,餐厅面积约有二、三百平米。为自助式快餐。高朋满座,生意十分兴隆。菜式中西合璧,饭有大米白饭、各种炒饭、蒸饺、春卷、猪肉馅油炸果、鸡肉馅油炸果、炒面等,菜有各种炒菜、叉烧肉、炸鸡翅、大虾、酱牛肉、绿菜花、卷心菜、螃蟹腿等。水果有橙子、白兰瓜、哈密瓜、菠萝、果冻等。各人按自己的爱好,自由地取食。虽然比不上国内的自助餐馆,但已相当的丰盛。也比越南人的“中锅”和11日中餐馆送的外卖高得多。螃蟹腿在国内是登不了大雅之堂的,可在这里却成了热点。这种海螃蟹腿又粗又长,肉质丰满而鲜美,邻桌有个老外,别的都不要,专吃螃蟹腿。服务人员已从他的桌上清走了两大盆螃蟹壳,但他似乎还没吃够,后来他干脆将剥出的螃蟹肉先放在一只小碗里,他一定感到一支一支地吃太不过瘾了。吃完饭后环顾四周发现有不少人是“专攻”螃蟹腿来的。冰淇淋也是自助式的,明玉拿了冰淇淋才离开。

  

  2000/11/14,阴转雪

  中共成为美国人的“人才运输大队长”

  

  今天下午1点半开始下雪,3点左右停止。

  闲来无事即翻看中文旧报纸,见2000年10月21 日《世界日报》的两岸焦点版的社论,题为:中共成为美国的“人才运输大队长”,发人深省,现摘录如下:

  “全球的竞争已经进入高科技竞争的新经济革命时代,而这种竞争的背后实际就是人才的竞争,谁能够吸引人才,谁就掌握取胜的关键。从这个角度来说,美国国会近日以罕见的快速度在两党共识的基础上,通过HIB 增额法案,可以说是人才‘掠夺’的战略的具体实施。按照新的法案,在未来三年里,美国将核发近六十万份H-IB签证,以应付美国国内严重的资讯科技人才荒。美国科技业者宣称他们有三十万个工作找不到合格的人才,而众所周知,有资格申请这种专业签证的人才,绝大部分来自中国大陆和印度。这也是为什么现在美国流行一句话:中国人、印度人帮助美国打造科技大国的地位。为什么美国政府和民主共和两党能够不顾工会的激烈反对而一致支持此案呢?很简单,这个增额法案对美国的国家利益来说是有利而无害的。归纳而言,它有一箭三雕的效果。

  首先,要维持美国科技大国的地位,维持美国经济的持续繁荣,维持美国企业留在本土扎根,就必须持续地吸引高科技人才来美国,填补业务开拓所需的职业空缺,以免把机会让给外国的竞争对手,或者迫使美国企业迁到拥有人才的海外地区。其次,这些高科技人才大部分“招之即来,来之能战:,美国不但省掉了教育培养经费,也不但能够以较低的薪水请到高水准的科技人才电脑专家,以低成本提升产品的竞争力,而且美国还可以通过收取每份签证的500美元申请费,在未来三年到手四亿五千万美元,这些钱将用于为美国学生提供六万个奖学金,并为十五万名美国员工提供训练计划。再次,更重要的战略利益是,通过吸引人才,等于是对竞争对手的‘釜底抽薪’,中国大陆及印度花钱培养出来的高科技人才,却为美国去创造利润。以前国共内战时,共产党称蒋介石是“运输大队长”,把美国的武器“运输”给共军;
现在美国可以称中共是“运输大队长”把人才源源不断地送给美国”。

  看了这篇社论,心情十分沉重。美国国会通过的“一箭三雕”决策十分刁钻,他们不仅不花一分钱从中国大陆挖走了大批高科技人才,而且反过来大赚签证费,用来培养自己的人才。把我们弄得人才财两空,赔了夫人又折兵。难道我们就没有对策吗?

  

  2000/11/15,晴

  到美国才知道自己挣的钱少

  

  永华姐的二女儿慧明从广州来美国将近三年,她丈夫来得更早。因受“文革”影响,她没有上大学而当了工人,丈夫是在广州时同厂的司机。所以他们到美国就只能打工。前天和她通电话时,她说她文化低,兄弟姐妹四人中就数她自己最不行,所以到美国打工来了。她说:“您的几个孩子都上了大学,您和姨夫又都是大学教授,待遇一定很高吧?”。我说:“不高,月薪只有人民币1000多元”。她不信,笑着说:“那么我在这里打工,两天就打出个“教授”罗!科技人员、医生比我们挣得更多。”有人说到北京才知道自己的官有多小,到深圳才知道自己挣的钱多么少。我这次到美国才知道自己挣的钱太少!现在这样的环境,我们还想吸引人才,谈何容易。

  

  2000/11/15-17,晴

  逛Delaware 大街

  

  这里天气变化很快,昨天下午下了一场雪,今天就变成大晴天了。因人地生疏,他们不放心,所以我们自己一直没有单独外出。今天天气晴朗,很想出去转转。门前这条街名为:Delaware Avenue 。我们今天就沿着大街向南走,观赏街景。街上行人很少,先见一个黑人骑自行车在人行道上行走,还看到马路对过有位老太太在溜狗。过往车辆也不多。比较安静。很多树木已落叶,马路边草地依然碧绿,但上面落了一层黄色的落叶,象国内深秋初冬的景象。但我注意到马路对过有一座白色高大建筑物,墙上还挂者英文铜牌,门前几棵大树的叶子已黄,但碧绿草坪上见不到一点落叶,看起来非常舒服,真美!

  今天是我们到美国后首次近处观赏美国的住宅。Delaware 医院对过有两栋公寓大楼,红宇就近租了一套居住,此外,这条街上再也找不到公寓楼了。全是二层小楼,形式各异很难找到两栋房子的色彩和结构完全相同的。看来美国人注重个性,住房、穿衣都得与众不同。但万变不离其宗,基本都是两层,大小相同的楼房,没有围墙,但大门口有带栏杆的小平台,另有一些房子则有阳台。

  再往南走,经过一所学校,大门紧闭,看不到人出入。右边有一运动场,有围拦,也看不到有人运动。想想南开大学的东门整天车水马龙,再看到看这里学校的景况,真不可思议。再向南走是座教堂,教堂后面是墓地。墓地放在城市的马路旁,在中国大陆也是不可能的。

  从地图上看到,Delaware 医院的北面有一片空地标着“Forest Lawn”,它的北面是 “Delaware Park”, 我想既有森林,又有公园,那里一定很好。17日上午,我们先走到“Forest Lawn”,看到大门开着,可以自由出入。刚想往里走,发现这里是公墓,于是扭头就退了出来了。公墓用围拦围着,从外往里面看树木郁郁葱葱,还真有点森林的味道,成千上万的各式墓碑整齐地排列着,看到有几个人站在一座墓前,不知是游人还是死者的亲人。再往前走经过一顶小桥,就到了“Delaware Park”地界。所谓公园,既无围墙,也无大门,更没有人卖门票。树木、水池、草地等等完全处在自然状态。不象国内的公园,处处是亭台楼阁,小桥流水等人工雕琢的痕迹。真是名副其实的公园。

  彻底的唯心主义也是无所畏惧的

  伟大导师毛泽东有句名言:“彻底的唯物主义是无所畏惧的”。无所畏惧就是什麽都不怕,不怕鬼,当然也不怕死人罗!这里是资本主义国家,人们信仰上帝,应该属唯心主义吧!

  就是上面提到的“Forest Lawn”, 它在Delaware Avenue的西侧,里面的墓地连绵不断,马路东边却是住宅区,相隔只有一、二十米。住宅修建的很漂亮,二层楼居多,也有少数三层的。虽然形式各异,但楼上有阳台,门前有小平台。我先发现有些门前小平台放着沙发,接着又发现大部份阳台上还都有桌椅板凳。这是极好的观景台,房屋的主人可以坐在这里观赏风景。但眼前所见既非蔚蓝色的海洋,也非茂密的森林,而是一望无际的墓碑群。西边是死人社会,东边是活人社会,隔路相望,真是不可思议!我们是唯物主义者,即使不怕鬼,也决不愿意与死人为伍的。没想到这些唯心主义者也不怕死人,比唯物主义者更无所畏惧。

  

  2000/11/18,晴转雪

  参观Albrighi Knoh Art Gallery(美术陈列馆画廊)

  

  今天早晨天气晴朗,但天气预报有雪。天气变化无常,果然是晴转阴又转雪。上午去Albrighi Knoh Art Gallery参观 ,画廊离家约半小时路程。到了门口才知道11点开门。今天是星期六,免费参观。渐渐门口就聚集了一大堆人,看到一个满头银发的老太太,开车过来了。这在中国是不可能的事,但他们从年轻时就学会开车,早已轻车路熟,所以虽已上了年纪,仍照样开车。

  利用等候开门时间,我们先参观门前广场的“雕塑”、美术馆的外形。布法罗又名水牛城,以钢铁工业著名于世,门前的几组“雕塑”无不反映这座城市钢铁工业历史。紧靠大门的一组最为醒目,将约两米粗的大钢管的一头截平,另一头截成斜面并涂上鲜艳的橘红色后组成象火车头的雕塑。草坪上有一组“雕塑”也很引人注目,银色光芒在阳光下闪耀着。走过去仔细观察,它是由三种直径的无缝钢管组成,因其外表十分光滑,所以闪闪发光。这些钢管以各种角度被插进地面,然后再用钢丝牵拉成型。我上前使劲摇晃,居然稳若磐石。这组“雕塑”不仅加工精细,而且组合中应用了力学的平衡原理,也许是艺术家和力学家合作的成果。

  11点正式开馆,进馆后不久就有位中年女士迎面走来,我起先以为她是画廊的工作人员。经她自我介绍,才知道她是志愿者,义务为我们介绍艺术品。随身还带着一个十岁左右的文静女孩。(点击此处阅读下一页)

相关热词搜索:访美 见闻录 朱珍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