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云:论意识的结构与物质决定意识的方式

发布时间:2020-06-09 来源: 幽默笑话 点击:

  

  摘要:自然界是由两个在方向上完全相反的物质过程组成,生命是逆熵过程的发展到高级阶段的产物。逆熵物质过程的方向性决定了人的自我意识的方向性;
人的身体(物质)的存在属性和其外部(物质)世界的关系决定了人的价值意识和它的方向性;
客观物质世界的存在属性方式决定人的感觉意识:人脑(物质)系统的进化程度决定人的“理性意识”(的能力)

  

  在哲学家和科学家之间 ,“物质”的概念是有差别的,“物质”对于科学家们来说是一种经验的客体,一种可通过我们的神经系统观测、感觉、体验、并通过科学的方法去与验证的东西,它们的存在方式和运动是可以感知并且有规律可循的;
在哲学家们那里,物质表示一种现象,一种不依赖我们的意识并且决定着我们的意识的客观实在。而意识,则是这个物质世界是发展到高级阶段的产物。以往的唯物主义哲学,用“物质第一性;
意识第二性,物质决定意识。”来描述物质与意识的关系。

  

  今天,自然科学正在以不可思异的深度和广度发展着,人类无论对原子核内部世界还是浩瀚的宇宙空间,都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探索,时代的发展要求唯物主义哲学不能继续再以“物质第一性;
意识第二性,物质决定意识。”这样简单的方式回答物质与意识的关系,今天的唯物主义哲学,日益需要对不断发展的科学实践进行的观照与思索。

  我们的问题是:

  1、如果物质决定意识,那么,物质是以什么方式决定意识的?

  2、物质决定意识的方式,是如何在生物进化的过程中实现的?

  

  1、两个在方向上完全相反的物质的运动过程——熵过程与逆熵过程

  在今天发现的科学规律中,能够描述目前的宇宙构架的只有热力学第二定律。它指出:自然界里任何自发的过程,都是朝着熵增大的方向进行,从有序到无序,能量从高到低,热量梯度的从高向低,朝着混乱度增大的方向自发地运动着,这就是主宰无机物质世界的熵过程。这是这个宇宙中物质最基本的运动方式之一,但是,物质世界还有着另外的一个和熵过程在方向上完全相反的运动方式——逆熵过程:生命系统就是目前我们所知的另一种和无机物质的熵过程在方向上完全相反的逆熵过程。在生命过程中,由于来自体系外部的负熵流抵消了体系内部的熵增,因此,体系内部的熵在生命生长的过程中显负值,生命的自组织、细胞的分化、生长和发育、结构和组织的不断分化和壮大、生物体的遗传和变异这些过程中,生命体系统的熵都显负值,或者说,朝熵减少的方向、朝负熵的方向流动。

  

  熵过程和逆熵过程,这是自然界存在的两个方向上完全相反的物质过程。由于其方向的相逆,因此,其本质也应当完全不同。以往的唯物主义哲学产生于思维对自然物质过程所知无几状态的天才描述,但是在科学的探索已经揭示出两种在方向上完全的物质运动过程以后,后来的唯物主义继承者们,难道还能继续用一个“物质”概念,概括这两个在方向上完全相反的物质过程的完全相反的本质吗?!

  

  2、哲学的“物质”与“意识”概念:

  物质指一切客观实在;
意识,是人的一切精神活动的总和,是高等级生命体(人作为最重要的代表)的神经系统产生的精神现象,是高等级生命体的机能。

  

  物质概念本身就是一个很综合的哲学范畴,而对意识的定义,却因心理学和生理学的及各学科中的研究方向不同而出现不同的定义及分类方法。为着研究的便利,我们按照功能分类法把意识分为以下四个层面,即:①、感觉意识层面、②自我意识层面、③、价值意识层面、④、理性意识层面四个部分。我们将对这四个意识层面分别讨论物质决定意识的方式。

  

  一、客观世界的存在属性状态决定人的感觉意识:

  

  感觉意识,是感觉的一种意识形态,它不同于动物的本能的条件反射的活动,它不仅是感觉,而且上升到了意识层面,是高等生命体对自身存在及客观环境存在的一种主动知觉。感觉意识脱离本能并区别于本能的根本证据在于:本能是直接的,条件反射性地对外部的刺激作出反应,当刺激消失,本能反应也随之消失;
而在人的意识状态下,当来自外部的刺激消失以后,人脑中还能出现外部的山、水画面,人生的回忆和映像,这些特点和依赖条件反射的本能有着本质的不同;
意识还能够创造性地制造出外部的世界中并不存在的事物和过程,这就是人脑的幻想和创造才能,生物的记忆能力是意识的产生的前题:只有当生物形成了强大的中枢神经系统和脑,能使感知到的外部事物在脑中留存样本,并且随时提取激活这些样本时,意识活动才可能脱离原始神经系统的刺激—反应模式而产生出来。在这种意义上讲,生物脑系统的记忆能力的产生,是意识产生的物质前题。

  

  感觉意识包括人对自身存在及环境客观存在的感知。外部世界是客观存在的,时间、空间、质量等属性是它们的存在方式,生物为了适应生存环境和生存进化出了可以感觉到客观物质世界的自然属性的感觉器官。感觉是遗传的:它依赖于人在漫长的进化过程形成的感知神经系统和人脑共同的作用。感知神经系统把外部刺激的信号(视觉信号、味觉信号、听觉信号和触觉信号等)传递到脑中形成样本,把脑中来自遗传的某种特质(或者是丘脑中的丘觉?)激活,于是产生了感觉的意识图像。感觉范围是被遗传限制的:人脑中如果没有遗传的针对某种外部刺激的感受和反应能力的特质,那么人就不可能感知到这种事物,比如人不可能感知超声波和红外线,而海豚则能依赖超声波定位和追捕食物。

  

  目前神经和脑科学研究越来越揭示出丘脑在意识过程中的重要意义:丘脑不仅担负着信息中转的任务,不仅是主要的人的情绪之类的感受性意识的器官,而且,可能承载着我们人类重要的遗传密码:谢健青定论指出:感觉神经系统形成的信号传递到大脑,在大脑的相应区域上经过分析形成出外部事务物的样本,但是还不能形成真正的意识,大脑的样本只有在激活丘脑中的丘觉后才能获得真正的意识。丘觉,才可能是人的神经系统在进化过程中遗传下来的认识外部事物的特质。

  

  在人的这些感觉经验中,感觉意识的一方面要被人遗传的中枢神经系统及人脑的进化程度所限制,另一方面,感觉,是对客观事物的反应,它所感受到的材料是客观存在的,不依赖人的意识为转移的;
这就是传统意义上的物质决定意识理论,这一点在以往的唯物主义哲学中已经被详尽分析和论证。

  

  二、逆熵物质过程决定了意识的方向性和主体性部分——自我意识

  

  1、逆熵过程最本质的存在属性决定了生物体具有“自我”

  意识是生命进化到高级阶段(人脑是最杰出的代表)的产物,生命是逆熵物质过程的产物,因此,意识是物质的逆熵过程进化到高级阶段的产物,它的本质属性服从于逆熵物质过程独特的存在属性。

  

  生物个体的存在有一个区别于无机物质世界的最显著特点,生物体,是一个有着规定性的逆熵物质系统。这规定性就是生物体的自我。

自我是生物体存在的本质属性。它在自然存在状态中由生物肌体与环境相分隔,在生物个体与环境的关系上,表现在以自我为中心对环境事物以有利益(有价值)、没有利益(没有价值)、或者有害(负价值)而作出的主动的趋利避害的本能行为;
而当生命个体成为生物界最高等级的人,人生活在由价值观念和文化构成的社会环境中,人的自我意识则主导着以自我实现为目标的自我价值的追求、建设过程。

  

  “自我意识”,是人或者其他具有意识的生物体的高级神经系统在其自我的基础上发展产生的意识形态。它是人的意识的方向性的源泉。

  

  热力学第二定律是自然界最基本的定律,任何系统处于封闭状态时,都将遵守热力学第二定律,这就是这个宇宙中最基本的物质过程———熵过程。但是,按照普利高津的观点,如果一个系统是开放的,就有可能有负熵流进入系统,那么,如果它的系统属性可以有效地利用外部的负熵流,抵销系统内部的熵增,当外部的负熵流大于体系内部的熵增时,该系统的熵就会取负值,该系统就会朝着增加组织性,有序性的方向发展。这种系统的物质过程就是自然界另一个在方向上和熵过程完全相反的物质过程:物质的逆熵过程。借助自然的机缘,无数个这样的逆熵系统,在远古的自然界产生、存在,消失...但是,在一个合适的时机,产生这样一个(生命)系统,它借助自身的特有的同化作用、不断利用系统外部的负熵流抵消体系内部的熵增,不断增加自身的组织性和分化性,并能够通过遗传、变异,在危机四伏的自然环境中存在下来并且不断通过进化完善自身,终天繁延成为今天我们这个地球上多姿多彩的生命现象。

  

  按照对生命的共同认识,目前科学界把生命现象规纳为具有以下八种特征的物质现象:

  ①、化学成分具有同一性;

  ②、有严整有序的结构;

  ③、生物界是一个多层次的有序结构;

  ④、生命具有应激性与运动性;

  ⑤、具有稳态;

  ⑥、能够生长发育;

  ⑦、具有繁殖和遗传、变异以及进化的能力;

  ⑧、具有对环境的适应性。

  

  以上八种特征,是从不同科学学科的视角对生命现象进行的规定性描述。第①、②、⑤条表达了生命作为一种能够利用外部负熵流逆熵系统所必须具有的化学和结构性特点;
第③条属于对生命的群体属性的描述,这种属性只有在更高等的生物群体中才会出现;
第④、⑥和⑦条是建立在现代生物学、生理学之上的非常重要的生命特点描述,表达了生命体能够进行自组织并且能够进行遗传,这种特点的出现,才能使生命系统区别于其它很容易在自然界消失的逆熵物质系统,在这个自然界中延续生存下来并且得到发展;
第⑧条实际上是对生命体系存在能力的描述,但是这种适应性也是非常有限度的。目前的科学界认为:符合以上八种特征的物质系统的出现,标志着由一个一般的逆熵系统进化为一种在类的意义上“不死不灭”的生命系统。即,作为生命的个体可以死亡,但是这种个体的独特的质,却可以通过繁殖和遗传、变异和大自然的选择作用实现进化,把生命的独特的质不断地向以后的生命个体传递,在时间的一维流驶的长河里“永生不死”。

  

  但是,目前科学界认同的八种生命共同特征,属于化学、生物学、生理学等学科范围内的生命现象描述,由于学科的研究范围的限制,把生命最重要的逆熵物质过程的本质特点遗失了:逆熵物质过程的本质特别在于逆熵物质系统能够有效地和外部的环境进行物质和能量的交换,在交换过程中有效地利用系统外部的负熵流抵消体系内部的熵增,使体系的熵取负值,只有这样,逆熵物质系统才可能在自然界延续;
它属于生命过程的方向性特质;
对于生命系统而言,能够不断地从环境中索取食物,把环境中有用之物变为自我身体的组成部分,并把身体不再需要的废物排出体外,这种生物体和外部环境进行物质交换和能量交换的能力,对生命是至关重要的,这是生命的同化现象,是生命最基础的方向属性,无论如何应当成为生命的一种本质特征。这样,我们把生命现象的本质特征加上一条物理化学和热力学范畴的描述:

  

  ⑨、能够主动和外部环境进行物质及能量的交换,通过交换有效地利用外部的负熵流抵消体系内部的熵增使系统的熵增取负值的的物质系统。

  

  2、生物体的“自我”规定了生物神经系统产生和进化的过程,决定了人自我意识的方向

  

  最原始的原生生物具有自我,原生生物的“应激性”是其自我在环境中的一种表现形态,是这些原生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方式。应激性是原生生物对自身存在及环境关系的一种本能状态:原生生物就靠这种应激性,在原始的海洋里游动,逃离危险,觅取食物,繁延后代,保存自身;
应激性是一个原生的核,在它里面,存在着一切发展成为生物神经系统的胚芽;
应激性具有方向性,它的根本特点是趋利避害,以生物体的自我作为主体,以环境中的事物对自身“有利或者有害”的区别进行区别判断和取、舍的行为方向选择。

  

  生物体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进化出了神经系统,原生生物的这种应激性的功能————趋利避害,随着这种缓慢的进化过程,更随着漫长的生物的神经系统的进化过程,在生物的神经系统中沉积下来。生物的神经系统在功能上,全面代替了原生生物的应激性功能,使那些比原生生物高级的生物能够更有效地选择环境,更有效地实现趋利避害的生命本能。

  

  腔肠动物水螅有着网状的神经系统,它对刺激的反应是发散的;
蜗虫进化出了梯状的神经系统,它的头部有一个膨大的咽上神经节,从咽上神经节伸出两条腹神经索和背部相连,两条神经索之间有横神经连接,它对刺激的反应是定向的,身体一处受刺激,全身都会反应;
文昌鱼有了的中空的背神经管,它已经是真正的中枢神经系统;
而鲫鱼已经有了真正的尽管还不发达的脑;
我们人类则进化出遍布全身的神经末梢和通过脊髓、延髓、脑桥、中脑、网状系统及小脑和前脑的真正的复杂的脑系统。(点击此处阅读下一页)

  

  

  生物的神经系统从发散向集中,从简单到复杂的漫长的进化过程,是被生物的自我规定的过程。进化的本质在于遗传过程中出现的物种变异,这种变异往往在环境的刺激下产生,是生物适应环境的一种方式,它使生命的神经系统向着更复杂和多样化的方向发展,但是,环境的单向选择性,使那些产生了不利于生物生存功能的神经系统,即对生物的自我有害的神经系统在自然的选择中随着生物体被环境淘汰而一起被淘汰,只剩下那些其功能对生物体生存有利的、即有利于生物自我存在的神经系统存在下来。自然选择的作用,就是这样,决定了生物的神经系统的进化过程要完全被生物的自我所规定,要符合生物体自我的利益。

  

  当生物出现了神经系统和脑以后,生物行为的方向性判断(趋利避害的本能性行为)由原来原生生物的应激性承担变为由生物的神经系统和脑承担。对于时刻面临生存困境的生物体而言,行为的方向性判断不可或缺,因此,原生生物在把它的“应激性”本能通过遗传变异传递给更高级的生物的神经系统的时候,这种生物体自我的方向性的传承也是连续的,不可或缺的,任何不连续的遗传和变异过程产生的物种都将被无情的自然选择淘汰,这也是达尔文的进化论为我们揭示的生物进化的真谛。对于生物个体而言,这种行为的方向性判断和选择能力更是生存能力最重要的标志。虽然最原始的神经系统也能帮助生物进行方向性判断,但是,人类的复杂的脑和超强大的中枢神系统所产生的意识,则不仅能够帮助人进行行为的方向性判断,更能进行复杂的逻辑判断,进行更复杂的概念的推理和逻辑性的思索,而这种逻辑性思索的结果,是在更高的层次上提升了人的适应环境和改造环境的能力,提升了人的方向性判断的层次。我们今天的科学探索,无一不是借助于这种能力。

  

  生物的神经系统由发散向集中,由简单向复杂的漫长进化过程中,一个个生物体就象是长长的生命锁链的一个个环节,一个环节扣着一个环节,盘旋着向高处升去,至到它的顶点——人的大脑。原生生物的原始的本能——应激性,这个包涵着最复杂生命密码的生物属性,也伴随着漫长的进化过程和生物神经系统的进化过程,在生物自我的“规定”下,把它的复杂密码在生物的神经系统中沉积下来,最后伴随人脑的进化和意识的出现,在人脑的复杂的神经和物质结构中沉积下来并且在人的意识中呈现出来,成为人意识的方向性的源泉——人的自我意识。

  

  人的自我意识是人对自身存在属性区别于环境属性的一种意识状态,它由最原始生物的应激性进化而来,是人的意识系统中具有方向性的一种意识形态。自我意识把自我和外部客观世界分离开来,使人在客观世界中了解自己,把握自己的行动方向。自我意识包括三个层次:①自我认识:包括对自我的自然存在状态(肢体活动状态)的认识和对自我在社会关系存在状态(自己和他人的关系,自己在社会网络系统中的位置和在别人心中的位置)的认识;
②自我体验;
③意志体验和自我调节。

  

  自我认识是自我意识的认知部分。它是自我意识的基础,它又包括自我感觉、自我观察、自我概念、自我分析和自我评价。自我分析是在自我观察的基础上对自身状况的逻辑性推论。自我评价是以个人意识中经过长期形成的价值意识体系为基准(我们将在价值意识中详细讨论)对自己能力、品德、行为等方面作出的综合评估。

  

  自我体验指人的需求心理体验或者感受类情绪体验。人的需求体验有生理和心理两种,饥饿感和性欲等需求是建立在人生理感官之上的需求体验,它们是一种有方向性的矢意识。它们虽然和人的自我紧密相连,但属于人的生命的原始的本能,它们先于人的意识而产生,虽然归于人的自我意识的部分但是有时能脱离人的自我意识而存在;
而人的荣辱感、道德感、自尊心等心理反应却是建立在人的纯意识状态的需求体验,就需求本身要受到人生存的社会价值体系的规范;
它们是纯心理的和纯意识的,得到的满足感也是心理的,它是人的社会性的体现。

  

  自我意识的意志体验和自我调节是人的意识中最具有能动性的部分,它是人行为的动力源泉。意志是建立在人的需求体验之上的意识形式:由需求体验产生了心理的目标和动机,为完成这些目标和动机积累心理能量的过程,构成了人的意志体验;
意志能够支持人为了实现目标不断地努力奋斗,实现目标的复杂性和艰巨性,又使人不得不对自己的行为,自己的身体和心理的特征进行控制,调整。它们是人的自我意识中最精彩最主动性的部分,它将引发人的各种复杂的动机,帮助人建设人的价值意识,为人确定各种即时的目标和人生的理想目标。自我意识的方向性,传承于生命的漫长进化过程和生命的恒久不变的自我。

  

  人的自我意识最重要的特点是它从生命的传承和进化过程中继承了生命系统的方向性。这种方向性使自我意识是一种矢意识,这种方向性是人的行为的主要依据。人的意识系统中,多数的感觉没有方向性,不能够指导人的行为。只有痛感和饥饿感等少数感觉具有方向性,它们指向人的本能性反应。只有人的自我意识,承接了从最初的逆熵物质系统到海洋中最简单的原生生物到各种复杂的脑系统这一漫长的生命进化过程中最重要的生命的秘码,把生命的规定性——生命的自我,在人的意识中以自我意识的形式呈现出来。

  

  三、人的身体物质系统(人的自我)和环境事物之间的关系决定了人的价值意识和和价值观念

  

  人的价值意识系统是人的动机指向和目标意识之源。价值意识具有方向性,这种方向性有两个来源,一个来自人的自我意识在其对环境事物发生的价值判断过程中的定向的传递;
另一个,来自社会的价值观念,是社会价值观念向人的心理意识中内化的结果;
但是,这种社会价值观念的内化必须受到人的自我意识的检验。不和人的自我意识发生冲突,才能够顺利实现内化,因此,人的价值意识系统,在总体方向上是和自我意识的方向性相一致。

  

  1、人的自我意识通过价值判断活动把方向性传递给价值意识,使价值意识具有方向性

  人的自我意识的方向性最后在人的动机意识中表现出来,并成为人的行为的方向性之源。但是,自我意识并不构成人的动机意识的直接动因,人的自我意识,还要在它和环境事物发生关系过程中通过对环境事物的评价建立价值意识,并把它的方向性传递给价值意识。价值意识诱发产生的各种需求体验,才是人的动机意识的最直接动因。动机意识直接导致人的行为。人的行为的最基本的特点是人绝大多数行为都要受到意识活动的支配。但是也有少数的例外:人的本能需要和行为,比如食欲和性欲,它们是人更本质的需求体验,由这种体验产生的需求意识和动机属于更原始的形态,它们不是由意识活动发动的,只受人遗传的身体属性支配和发动,它们在人的意识中被映照,并被人的意识过程所控制。

  

  价值属于关系范畴,具有关系的属性。人的价值意识有两种产生途径:其一是在人的自我和外部的事物之间发生关系时产生的:当人的自我意识以自我为基准对外部的环境事物发出选择性判断,认定某一具体的环境事物有利(有价值)无利(无价值)或者有害(有负价值)的意识判断时,这种意识行为就成为意识的价值判断行为,于是就产生了价值意识。在这类价值意识的形成过程中,人的自我意识通过价值判断把它的方向性传递给了价值意识,使价值意识具有了方向性。

  

  2、个人的部分价值观念是是社会价值观念向个人心理意识内化的结果;
内化的过程要受到个人的自我意识的检验:只有不和个人的自我意识相冲突的社会价值观念才能顺利内化为个人的价值观念。

  

  社会是个人生活的主要环境,社会以其价值观念向个人的意识系统中内化的方式规范在社会中生活中的个人行为,使社会中生活的个人的行为有序化。社会的价值观念有方向性规定的:道德、法律、风俗、习惯、文化都为在其中生活的人指明了什么事情是好的,应该做的,什么事情是不好的,不能做的:这些价值观念以其明确的方向指向,规范个人的行为,保证社会的秩序。社会价值观念通过它向人的意识中内化而成为人的价值意识。内化过程受到人的自我意识的检验和规定:只有最后和人的自我意识的方向性相一致(不一致时必须战胜人的自我意识,客观上也是保持了一致)的价值观念才能内化到个人的价值意识系统中,成为个人的价值意识和行为准则。

  

  人的成长过程中,尽管有长辈的言传身教,学校教育、社会道德舆论和法律的监督作用,但是社会的种种价值观念也并不能完全内化到个人的意识系统中,成为个人的价值意识。人的自我意识对这些社会价值观念的接受有选择性:这些社会价值观念如果不和个人的自我意识相冲突,即这些外来的价值观念的方向性和自我意识的方向性相一致或者不冲突,它们就能顺利内化,成为个人的价值观念的一部分,如果一种社会价值观念的方向和人的自我意识的方向不一致甚至相反,这种价值观念就不能够实现顺利内化;
这类社会的价值观念向个人的价值意识系统内化的过程中就要和个人的自我意识进行斗争,斗争的结果,决定个人接受社会观念与否和接受的程度。

  

  当人类开始形成社会群体的集群捕猎、劳动和生活,社会,就成为个人生存的第一环境。物竞天择的自然选择也适用于社会对个人的选择。社会价值观念,是人在社会中生存的通行证。如果一个人不按一个社会的价值观念行为,那么,它就不会被这种社会或者亚社会形态接受,他的生存将举步维艰。因此,个人接受社会的价值观念并按基本的社会的价值观念行为,是必须的,也是被强制的。总的来说,社会的价值观念对个人的自我是有极为有益的,接受一个社会形态或者亚社会形态的价值观念并按这些观念的要求行为,个人将被这个社会或者亚社会形态接受,在这个社会或者亚社会形态中得到自我肯定和生存发展的权力。而人的自我意识的首要规定就是要使人在环境中生存和发展。因此,总体而言,绝大多数社会价值观念和个人的自我意识的方向性是一致的,不冲突的,可以很顺利地内化到个人的意识系统中,成为个人的价值观。

  

  人的童年和少年时期,人的自我意识还处在幼稚的发展时期,许多需求体验还没有成熟和经验,人的自我意识对社会价值观念的抵抗力是最弱的,个人对社会价值观念的接受是最快的,这个时期个人接受的社会价值观念很多会伴随一个人一生,成为他在生活中的价值准则。当人的年龄越过了这个时期,个人的自我意识已经相对强大和稳定,对社会价值观念的接受速度会慢很多;
如果某个社会价值观念和人的自我利益及自我意识中的存在的价值观念相冲突,他就会强烈排斥这一社会的价值观念。在个人的成长过程中,如果一个人的某些童年和少年及青年时期接受的社会价值观和在以后的生活中和他个人的“自我”强烈冲突,他也会把这类社会价值观念从他自己的价值意识体系中删除,以自我意识经过价值判断形成的自我价值观念代替之。比如贪污腐败是一种可耻行为,这是每个人从小都接受的教育,人在年轻的时候都会接受这一观念。但是,当某些人位高权重,个人的自我剧烈膨胀,他就会把脑中内化的关于贪污可耻的观念删去,把自己的贪腐黑手伸向不属于自己的国家和人民的财产。

  

  人的价值意识和价值需求是人需求体验的目标和动机之源。需求体验和动机直接导致了人的行为。人的行为,受到人内在的心理意识中内在规律的支配,即受到人的的价值意识的支配:人为什么选择这样的行为而不是那样的行为?为什么向东而不是向西?为什么都追求接近美的事物而远离厌恶丑陋的事物?人为什么都在在生活中不断追求荣誉、权力和金钱?这些,都是由人的意识系统中的价值意识和自我的价值需求所决定。价值需求体验是个人性的,对个人而言,只有被他的自我意识确定是对他有价值的事物,才能构成他的动机指向,成为他在生活中追求的目标。人的所有需求体验的目标和动机的最后目的,都是在努力得到目的物的价值;
而人的行为,则是一个价值追求的过程:劳动的过程中人在创造他所追求的价值;
食物的价值在于它是人生存所必须;
而美食、美景、美音、美色的价值在于它能使人得到感管的享受;
金钱的价值一方面在于它能交换人必须的生活资料,能够用它购置生活的各种必须品,又能使人在生活中得到自由和享乐。而权力的价值,在于它是一种组织性资源,能提高人在社会结构中的地位等级,在社会的权力关系发达的国家,甚至能得到金钱不能买到的一切;
而文化荣誉,则使个人能够在类的概念上得到永恒的价值肯定。

  

  价值意识的存在形式是观念,观念,是一种具有方向性的意识形态,是“矢意识“。各种各样的观念按照个人的自我意识规定的秩序排列,组成个人的价值意识系统;
这些观念要经常受到人和自我意识的重新检验,(点击此处阅读下一页)

  对于以前合乎要求而当前不合乎自我意识要求的观念,会被自我意识重新删除离开个人的价值意识系统,而代之以新的合乎他的自我意识要求的价值观念。这个价值系统诱发人的价值需求(主要是社会价值需求),引发人的动机,并导致了人的主要社会行为和结果。社会价值观念向个人的心理意识中内化,作为社会价值系统通向个人心理的唯一管道,是社会影响个人价值观并借助个人的心理意识影响个人的行为的唯一方式(法律等社会强力约束只能规范个人的行为,不能影响个人的价值观念)。

  

  四、人脑(物质)系统的进化程度决定人的“理性意识”(的能力)

  

  理性是人脑的高级机能,是人脑的一种能力。理性的作用,是帮助人对感觉意识得来的材料样本、情绪性感受、自我的利益和需求以及存在于人脑中的价值观念及经验知识,运用脑的逻辑能力综合在一起进行分析、思考、判断,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经过由表及里的改造和整理,形成概念、判断、推理。理性认识是感性认识的飞跃,它能反映事物的全体和本质的内在联系,使人得出外部客观事物和自己行为策略的最恰当的结论。

  

  人看不到红外线,听不到超声波,不能凭借本身的感觉器官知晓火星和木星的情况,但是人的理性能力可以使人通过使用工具和仪器延伸人的感觉,看到和听到这些:理性能力不能代替人的感觉意识,但是能帮助人的感觉意识更好地完成它的功能。

  

  人具有自我感知的自我意识,有感受类情绪性反应,有各种需求体验和动机意识,但是,在复杂的自然和社会环境中,他如果不顾环境的情况而一味按照他的自我意识和感受行为,必将碰得头破血流;
他必须借助理性的分析和判断,找出实现自我利益和自我价值的最佳途径,他必须控制自己的情绪,有计划,有策略,有步骤地实现自己的目标;
理性,不能代替自我意识,不能决定自我意识的方向,但是可以帮助人的自我意识更好地完成它的功能。

  

  人具有个人的价值意识和价值观,社会也有社会的价值观念系统,这两个系统既相互重合又相互冲突着,人在社会中如何选择自己的行为和目标?什么是人真正需要的?什么是表面上需要的?什么东西对人有更大的价值?怎么样做才能帮助人最大地实现他在社会中的价值存在?人的价值意识不能告诉他,人的理性能够告诉他,什么才是人在各种环境中最大的价值目标,人该怎样在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中最有效地实现自己的价值追求。理性不能代替人的价值意识和价值观念,却可以帮助人有效地选择符合自我规定性的价值观念,帮助人采取最有效的方法和行为实现自己的价值。

  

  理性是人脑的一种能力,它必须借前题材料才能够进行自己的推论:理性只能借助于感觉而感觉,借助自我意识、价值意识形成方向性的判断而判断;
理性不能够在感觉意识之外形成自己的感觉、也不能左右自我意识和价值意识的方向性判断:苦的东西(感觉意识)在人的理性中也是苦的;
危险的老虎(人的自我意识视为危险)在人的理性中也是危险的;
一台电脑的科学价值(由人的价值意识作出)在人的理性中还是那个价值。但是,理性能够通过它的强大的逻辑功能帮助人,使人的感觉更完备,使人的自我意识更成熟、使人的价值意识更有利于自我的生存和发展。

  

  人的理性的能力依赖于人脑的进化和人类知识经验的积累:而人脑属于逆熵物质过程进化到高级阶段的产物;
人类的文明和文化科学知识经验,也是人类生活的累积产物;
因此,人的理性能力也不是凭空产生的,它被人脑神经系统的进化程度所决定,也被人类生活的文明沉积所规定,而它的内容,则被外部客观世界及其规律性所规定……。

  

  综上所述,唯物主义哲学关于物质决定意识的理论,虽然在提出之时所依据的科学基础并不深厚,但是它是符合生物进化和脑意识形成发展的规律的哲学推论。这种理论必须在科学的发展中不断得到检验。而作为哲学理论本身,它也应当随着科学的发展不断拓展自己的内涵和外延,才能在前进的时代潮流中保持自己的影响力。

相关热词搜索:意识 物质 结构 方式 赵云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