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高中美术教学回归生活

发布时间:2018-06-22 来源: 幽默笑话 点击:


  一、什么是生活化教学
  生活化教学就是将教学活动置于生活的大背景中,选择与生活有关的教学内容。教师要善于发现、挖掘与生活息息相关的美术知识,并在自己的教学中联系生活,从而激发学生作为生活主体的参与意识,让他们能够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发现生活的美,從而获得知识、陶冶情操。
  二、美术新课标对“生活化”的要求
  美术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美术新课标中指出“美术课程追求人文性”,学生通过美术课程可以了解人类文化的丰富性,在广泛的文化情境中认识美术的特征、美术表现的多样性,以及美术对社会生活的独特贡献。新课标在“实施建议”中也提出要“引导学生关注自然环境和社会生活,培养学生亲近自然、融入社会、关爱生命的情感态度与行为习惯,逐渐形成他们的环境意识、社会意识和生命意识”。这说明了教育是指向学生实实在在的生活的,课程的选择也建立在社会生活的基础上。教师要充分利用当地的美术资源,从而拉近与学生的距离。学生在生活中获取美术知识,并用所学的美术知识回馈社会。
  三、高中美术教育的个别问题
  1.学校对美术课不够重视
  在以往的教学思维下,部分学校将美术课当作一门副课,无法保证授课时间,有的学校甚至只在高一、高二开设美术课,高三没有美术课。这导致部分学生在高中三年无法接受系统的美术教育。另外,由于一些学校对美术课不重视,部分学生也很难重视美术课程。
  2.忽视学生的学习兴趣
  美术本身就是一门开放性极强的学科。对于同一个问题,答案可以是多样的,没有标准答案,并不像数理化学科那样追求严密的逻辑。而部分中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刻板地灌输课本知识,忽视了学生的兴趣诉求,导致课堂效果不佳。
  3.美术课脱离学生的生活经验
  杜威曾经说过“教育即生活”,指出了教育和生活的密切关系。部分美术教师备课时为了省事省力,对教科书所讲的知识要点并不进行延伸。死板的、字面化的知识点会使学生感觉这些知识离自己的日常生活很远,从而提不起兴趣。此外,按照课本知识点千篇一律地开展通用教学也浪费了我国各地独特的民间艺术资源。
  4.美术课的教学方式较单一
  一些学校存在美术课被其他学科占用课时的情况,导致一些教师为追赶教学进度而忽视效果,只是照本宣科地讲授书本知识,甚至要把好几节课压缩成一堂课来讲,这种走马观花式的教学使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长此以往,学生容易对课堂失去兴趣,导致恶性循环。
  四、将生活化教学融入高中美术教育的策略
  1.选择与生活贴近的教学内容
  美术教育的目的不是让学生都成为艺术家,而是让他们通过美术的熏陶,发现生活中的美,并能够创造美的生活。高中阶段,学生学习比较紧张,有升学的压力,如果教师选择的教学内容不合适,很容易让学生提不起学习的兴趣。教学内容应贴近学生的生活且有趣味。学生对教学内容感兴趣了,积极性就会被大幅度激发,从而更好地学习知识。
  2.让学生走出课堂,多进行社会实践
  教师在选择教学内容时,应该多联系实际生活,只有丰富了美术课堂的内容,才能提高教学质量,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在讲授本地的名胜古迹时,可以先让学生利用课外时间实地考察,分工合作,整理自己了解到的知识,回到课堂后互相分享。这样,学生提高了自主学习的能力,由被动接受知识转变为主动探究知识。教师让课堂更加新颖,就会让学习更有趣味,从而使学生的学习效率也得以提高。
  3.增加手工课,让学生边做边学
  手工制作是手工与绘画的结合课,要求学生既有一定的美术基础知识,又有一定的动手能力,而动手能力有时就来自学生的生活经验。无论是纸制品、泥塑还是其他材料的制作,都可以让学生印象深刻,比传统的美术鉴赏课更能让学生兴奋。教师应该在保证美术鉴赏课时的基础上适当增加一些手工课,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课堂教学效率。
  4.创设适当的教学情境
  美术课是视觉、听觉等多种感官参与的。教师在美术课上可以创设不同的教学情境,将生活带入美术课堂,帮助学生更好地接受新知识。如,在课堂上,给学生讲解我国古典名画的时候,可以将图片通过多媒体一幅幅展现在学生面前,同时播放中国古典音乐,将学生带入一种古色古香的情境。在这样的环境中,随着教师的讲解,学生身临其境,设身处地地考虑创作者的心情,更容易理解画作和传达出来的情感。
  结语
  生活化的美术教学更加注重学生的体验,将课堂知识和生活实践相结合,拉近学生与美术知识的距离,使学生更有兴趣,更主动地学习,对知识的理解也更深刻,这样的课堂才会更有效果。美术教育只有和生活结合,才能顺应时代潮流更好地发展。因此,教师应该让高中美术教育回归生活。
  (作者单位:山东省安丘市第二中学)

相关热词搜索:回归 美术 高中 教学 生活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