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幽默

发布时间:2017-01-23 来源: 幽默笑话 点击:

心理学幽默篇一:幽默风趣七大魅力

学习导航

通过学习本课程,你将能够:

● 运用幽默促进家庭和睦;

● 学到提高领导能力和演讲水平的技巧;

● 学会运用幽默提升营销能力的诀窍;

● 提升个人整体魅力的方法。

幽默风趣七大魅力

一、促进社会和谐、家庭和睦

1.社会和谐

和谐是指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达到统一,标志着自然界内部、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均衡、稳定、有序,相互依存,共同发展,是一种最协调的状态,也是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原因。

类型

一般来说,和谐分为两种类型:

救火式的和谐。救火式的和谐是指哪里发生不和谐、矛盾、纠纷和冲突,就去哪里化解和解决。这种方法使人经常疲于奔命,是一种消极性的和谐。

发展中的和谐。发展中的和谐也包括沟通求和谐、协调求和谐、素质求和谐、预防求和谐,是一种积极性的和谐,能够把矛盾、纠纷和冲突消灭在萌芽状态。

幽默助和谐

幽默风趣可以带来积极的和谐。每个人都是由一半天使和一半魔鬼组成的,提高人们的幽默素质,可以使魔鬼变成天使,人们的怨气少一些,精神面貌也就完全不同了。尤其我国处于社会转型、体制转轨、思想转化、政策转变的关键时期,矛盾多发、事件突发、冲突偶发,如果人们能多一份幽默,多一点风趣,多一份理解,少一份埋怨、少一份对抗,少一份攻击,这个社会就变得更加和谐。

2.家庭和睦

家庭和睦由很多方面构成,包括夫妻、父母子女、婆媳、兄弟、姐妹等,家庭关系的核心是夫妻关系,夫妻离异将会直接影响整个家庭的和睦。

不和睦的原因

当被问到离婚的原因时,有人回答是“没有爱情为基础,婚姻犹如一潭死水”,有人回答是“不堪忍受为了鸡毛蒜皮的小事而赌气”??归纳来说,最普遍的是以下两种说法:

都是长假惹的祸。每年“五一”、“十一”、春节长假过后,离婚率都会直线上升。例如,2007年2月7日,重庆市民政部门办理的离婚手续比平时翻了一番,进行离婚咨询的是平时的三到四倍。这些人离婚的原因可以总结为以下几个方面:双方感情早已破裂,但商量好和和气气过个节,以免给亲朋好友带来不好的心情;节日期间亲朋好友往来频繁,应酬多,导致夫妻关系破裂,婆媳关系紧张,或是节日酗酒激化了家庭矛盾;平时对婚姻摇摆不定的人,节日里在亲戚的支持下做出离婚决定;平时夫妻俩各自上班,距离产生了美,长假到来后两人天天见面,在生活的“显微镜”下,看到对方的缺点越来越多,一赌气就决定分手。

“精装版”遇见“平装版”。上班时,夫妻双方或化妆打扮、或西装革履,都是 “精装版”,但是丈夫的“精装版”不是给妻子看的,而是给其他女士看的,妻子的“精装版”也不是给丈夫看的,而是给其他男士看的;下班回家后,两人的衣着服饰、言谈举止都是一个“平装版”,夫妻双方只能看到对方的“平装版”,长期以往就潜藏着离婚的隐患,这就是离婚的根源。

幽默促和睦

人们往往只看到外表上的“精装”和“平装”,其实更重要是内在的“神”的“精装”。“神”是指夫妻双方的知识、层次、素质,尤其是幽默风趣。据调查,幽默风趣的夫妻生活更加和睦,离婚的概率要小得多。

【案例】

为了

心理学幽默

吵架而离婚

一对年轻夫妻到街道办事处去离婚,办事处的同志问:“吵架了吗?”

“没有。”夫妻异口同声。

“打架了吗?”

“没有。”

“红杏出墙了吗?”

“没有。”

“什么都没有,那为什么离婚?”

妻子哭了,对丈夫说:“你没有良心,我对你哪一点不好?每天早上都是我先起

床,洗衣服,拖地板,煮饭,牙刷挤上了牙膏送到你手里,水果削了皮递到你手里。

几年了,都是这么过来的,我对你这么好,从来没有对你说过一句重话,你为什么还要离婚?”

丈夫不说话。街道办事处的人问丈夫:“你妻子说的是不是实话?”

丈夫点点头,说:“她说的都是实话。”

“她对你好不好?”

“好。”

“她对你爱不爱?”

“爱!”

“这不就结了,那你为什么还要与她离婚?”

丈夫无言以对,闷了一阵才说:“就是她对我太好了。有时我真想和她吵一下,

有人说:‘过分的爱是伤害,畸形的爱是溺爱。’”

有人认为,白天工作已经很累了,在工作中也幽默过了,在家就不需要幽默,于是回家吃完饭后,要么在沙发上睡觉,要么看电视、上网,始终懒于和对方交流,这就带来了很多不和谐的因素。因此,要习惯于把幽默带进家庭,用幽默风趣感染家庭成员。

二、提高领导力

领导力是一种影响力,一种沟通协调能力,一种获得追随者的能力,一种促使部下成功的能力。作为领导者,要想提高领导能力,幽默风趣是必不可少的。

1.打破陌生感

幽默风趣能够迅速打破陌生人之间的尴尬氛围,融洽陌生人之间的关系。

【案例】

吃了火药

美国总统林肯是运用幽默风趣沟通的高手。有一次,他在会见某国的总统时,

还没有握手就开始谈笑风生:“啊,原来我的个子还没有你高,怎么样,当总统的滋味如何?”那位总统有点拘束,反问:“你说呢?”林肯幽默地说:“不错,像吃了火药一样,总想放炮。”

林肯的一句小幽默使两位总统间的猜疑、戒备之心立刻消失,有效打开了谈话局面。

2.摆脱窘境

人际关系中经常会发生窘迫、尴尬的情况,轻则一笑了之,重则陷入僵局,领导者可以通过幽默风趣解脱窘境。

【案例】

一笑而过

英国前首相威尔森当年在竞选时,一个故意捣乱者高声打断了他的演讲:“狗

屎,垃圾!”把他的话贬得一钱不值。威尔森这时并没有反唇相讥,而是对着狂呼着的捣乱者微微一笑,平静地说:“这位先生,我马上就要谈到你提出的脏、乱、差的问题了。”捣乱者一愣,顿时不知所措,哑口无言。威尔森继续自己的演讲。

3.解除沟通障碍

领导者与被领导者之间有一种“沟”,即存在人际落差,会产生认识上的差异,导致矛盾。如果领导者运用幽默的技巧进行沟通,就能缩小或消除差异、化解矛盾。例如,领导者在批评下属时,要在言语中运用幽默,面带笑容,既保住对方的自尊心,又能达到责备的效果,还能赢得下属的爱戴。

三、提升演讲水平

1.演讲需要幽默

演讲是一门集多种方法、技巧和能力于一体的艺术。演讲成功的要诀在于:与听众的问题有关,与听众的兴趣有关。幽默风趣是达到这一目的的有效方法。

演讲者基本上都是幽默者,成功的演讲者肯定都是幽默者。美国前总统阿伯拉罕?林肯是一代演讲大师和幽默大师,有人评价他的演讲为:可以让你笑出眼泪,笑得直不起腰。中国领导人也有很著名的幽默对话。

【案例】

战争和政治的“新解”

毛泽东在延安“抗大”(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演讲,讲到统一战线时,

问学员们:“什么叫战争?什么叫政治?”学员们不知怎么回答。毛泽东自己回答到:

“战争就是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走。政治就是把敌人搞得少少的,把我们搞得多多的。”

此外,陈毅在全国话剧、歌剧、儿童剧创作座谈会上的讲话,竟引起听众60多次大笑,让人们在轻松的笑声中接受教育,实为演讲者的高明之举。

2.讲课需要幽默

某位人力资源培训讲师在进行人力资源培训时,讲到成人培训的五大要求:有说服力、内容充实、激动人心、风趣幽默、印象深刻。其中,印象深刻占首位,风趣幽默次之。由此可见,风趣幽默在人力资源培训中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

一般而言,听课者比讲课者更累,特别是那些内容不充实、没有说服力、没有激情的课程,对学生就是一种折磨。其实教学也是一种演讲,教师讲得幽默风趣,学生才能听得津津有味,课堂教学的积极性得到发挥,学习的主动性也就随着增强,也就不会产生听课疲劳综合症。因此,有经验的教师都会运用寓教于乐、快乐学习法、快乐思考法进行有效教学。

3.辩论要求幽默

辩论的形式包括雄辩和诡辩,两者都和幽默风趣有密切的关系。幽默风趣能调节辩论气氛,减少紧张与压力,不仅不会弱化辩论的论题,反而能增强语言的穿透力。

雄辩的幽默

幽默赋予雄辩以所向披靡的力量。

【案例】

让雄辩披上幽默的外衣

中世纪时,神学家们不断蛊惑,力图使人们相信“上帝全能”,甚至因此展开了

一场辩论,神学家说“上帝全能”,人们说“上帝不是全能”。但是尽管人们说1000次“上帝不是全能”,神学家也可能说出1001次“上帝全能”。这时最好的方法是事实胜于雄辩,让雄辩披上幽默的外衣,反问一个问题:“上帝能否创造出一块连他自己也举不起来的石头?”如果能够创造出来,说明上帝有举不起来的石头,如果创造不出来,就直接说明上帝并非万能了。

案例中的问题是一种在辩论中设置陷阱的方法,陷阱设置得巧妙而幽默会使雄辩温文尔雅,更有风度、感染力和说服力。

诡辩的幽默

心理学幽默篇二:幽默是一种乐观的心态

幽默是一种乐观的心态

凤凰城著名演说家罗伯特70岁生日时,有很多朋友来看望他,其中有人劝他戴上帽子,因为他头顶秃了。罗伯特回答说:“你不知道光著秃头有多好,我是第一个知道下雨的人!”

在一个小山村里,有一对残疾夫妇,女人双腿瘫痪,男人双目失明。春夏秋冬:播种、管理、收获……一年四季,女人用眼睛观察世界,男人用双腿丈量生活。时光如水,却始终没有冲刷掉洋溢在他们脸上的幸福。

有人问他们为什么如此幸福时,他们异口同声地反问:“我们为什么不幸福呢?”男人笑著说:“我双目失明,才能完全拥有我妻子的眼睛!”女人也微笑著说:“我双腿瘫痪,我才完全拥有他的双腿啊!” 这就是幸福,一种乐观豁达的胸怀,一种左右逢源的幽默人生佳境!

如果我们像那对夫妇一样,抱著这种乐观的生活态度,去发现幽默,发现幸福,我们必然能生活在欢声笑语中。欢乐和笑声是人们生活中必备的良药,它使人们总能保持一种乐观的生活态度。

只要幽默存在,就能使人放松心情,而唯有贤者才能在任何情况下都保持宽松的心境。

幽默是情感和智慧的结晶。幽默是健康生活的营养品。幽默是处理人际关糸的润滑剂。

幽默是一种生活的态度,持有这种生活态度的人,能够在任何事务中发现趣昧,同时还能用最精简的方式,让其他的人也能欣赏到此一趣昧.一个具有幽默感的人,到任何地方都能带来欢笑,也都会受到大家的欢迎。

陶治情操,乐观对待现实,幽默是一种宽容精神的体现。要善于体谅他人,要使自己学会幽默,就要学会同时还要乐观。乐观与幽默是亲密的朋友,生活中如果多一点趣昧和轻松,多一份乐观与幽默,那么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

俄国文学家契词夫说过:“ 幽默是一种特殊的情绪表现,它是人们适应环境的工具,是人类面临困境时减轻精神和心理压力的方法之一,生活中的每个人都应当学会幽默。

拥有乐观的人生态度是幸福的支柱。

而幸福是乐观要抵达的目的地,要想使自己幸福,就要首先具备乐观的精神,幽默的心态。

生活是多姿多彩的,关键是你用什么样的眼光来看待它。拥有一个正确的视角,你会发现生活原来如此美好!

心理学幽默篇三:幽默的心理机制

幽默的心理机制新论

作者简介:孔庆杰 (1983-),男,汉族,山东济宁人,南京师范大学教育与科学学院硕士,从事基础心理学研究;王晓琳(1982-),女,汉族,山东曲阜人,曲阜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硕士,从事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研究。

一、传统理论解释

幽默是如何使人发笑的?围绕这个话题人们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并取得了许多可喜的理论成果,其中最有代表性的主要有以下四种理论。

1.优越论(Superiority Theory)

霍布斯讲到:“笑的情感不过是发现旁人或自己过去的弱点,突然想到自己的某种优越时所感到的那种突然荣耀感。人们偶然想起自己过去的蠢事也往往发笑,只要那蠢事现在不足为耻。”

2.乖讹论(IncongruityTheory)

康德指出:“笑是一种情感激动,起于高度紧张的期望突然被完全打消。”

3.双关论(Bisociation Theory)

两个不和谐的事物之间产生的对照

4.释放论(Relief /Release Theory)

弗洛伊德把幽默划分成两大类,即“无伤害的诙谐(Harmless wit)”和“倾向的诙谐(Tendency wit)”。前一类诙谐专门在字面上玩弄技巧,很少有情感情绪方面的影响,所引起的快感并不强烈,仅限于微笑或吃吃地笑。后一种诙谐则包含了攻击性的或性的内容,是潜意识中的欲望浮现到意识中来获得间接满足的体现,经常能令人大笑或狂喜。

相关热词搜索:心理学 幽默 幽默心理学ppt 幽默心理学结业报告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