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的启示

发布时间:2017-02-09 来源: 人生感悟 点击:

《人生》的启示篇一:《平凡的世界》给年轻人的启示

《平凡的世界》给年轻人的启示

看完毛卫宁先生导演的电视剧《平凡的世界》之后,心里波涛汹涌,久久难以平静。每次看,我都会不由自主地想起当年挑灯夜读小说的情景,都会联想到像孙少平、孙少安那样自强自立、奋发进取的年轻人。

电视剧《平凡的世界》,改编于路遥先生的同名小说。这部小说,是路遥用生命铸就的鸿篇巨著。路遥原名叫王卫国,是我国当代著名的现实主义作家。路遥一生非常短暂,出生于1949年12月,病逝于1992年11月,只活了43岁。路遥的童年非常凄苦,他出生在陕西省清涧县一个十分贫困的家庭,8岁时,家里一贫如洗,于是只好把他送给相邻的延川县伯父家抚养。1966年,从小立志要干一番事业的路遥考上了西安石油化工学校;但这一年,文化大革命爆发,高校停止招生,17岁的路遥被动地卷入了文革的浪潮,两年之后,年仅19岁的路遥当上了延川县革委会副主任。1973年,24岁的路遥被推荐到延安大学中文系学习,1977年毕业后,进入《陕西文艺》当编辑。1985年3月,36岁的路遥,与贾平凹、陈忠实、杨韦昕一起当选为中国作家协会陕西分会的副主席;1992年,陕西省委拟任命他为省作协主席,但文件还没有下路遥便去世了。

路遥短暂一生的主要成就在文学创作上。1980年,31岁的路遥发表《惊心动魄的一幕》,并获得第一届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1982年,33岁的路遥发表《人生》,并获得中国作家协 1

会“1981-1982”年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1988年写完长篇巨著《平凡的世界》,引起巨大轰动,并于他去世的前一年获得第三届矛盾文学奖。

《平凡的世界》是他在著名小说《人生》获得巨大成功、产生强烈社会影响的情况下谋划创作的。说实话,路遥仅靠他的《人生》,便可荣耀一辈子、享受一辈子。但路遥在功成名就之后,并没有陶醉在鲜花和掌声中,而是很快平静下来,并立即上路,疾驰前行,潜心创作《平凡的世界》。他于1983年开始准备资料、体验生活,85年正式创作,3年时间就写成了《平凡的世界》。全书分为3部,共103万字。

《平凡的世界》以十年文化大革命给中华民族、给我们这个国家带来的巨大创伤为背景,以孙少安和孙少平两兄弟励精图治、奋发图强,通过自身不懈努力从而改变自己人生、改变家族命运的故事为主线,以孙少安和田润叶、孙少平和田晓霞没有结果的恋爱故事为补充,全景式地展示出了我国从1975到1985这十年间城乡转型变革的壮美画卷,大气磅礴、荡气回肠。作家陈忠实评价道:《平凡的世界》是茅盾文学奖皇冠上的明珠,是激励千万青年奋斗的不朽经典。

《平凡的世界》一出版便产生积极反响,许多人争相购买和阅读《平凡的世界》,特别是那些积极上进的年轻人,爱不释手、视为珍宝。有的先后读了好几遍,有的甚至将其视为净化心灵、激发能量、催其奋进的人生教科书。《平凡的世界》问世 2

近30年来,没人策划、没人宣传,但销量一直很大,始终拥有庞大的读者群,成为当代文学史上一道独特的、靓丽的、耀眼的春日风景,激励着一代又一代奋发向上的年轻人。

那么,《平凡的世界》为什么会有如此社会影响呢?主要原因是作品紧扣“积极向上”这一永不过时的人生主旋律,并能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地走进平凡人的内心世界,思想性和艺术性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可以说,《平凡的世界》就像一缕芬芳的清风,轻柔柔地吹来,滋润着我们的心田,带给我们深深的感动和心灵的温暖,给我们带来了很多启示,传递了奋斗、独立、自强、真诚、自尊、追梦等许许多多的人生正能量! 启示之一:人生可以平凡,但不可平庸

在《平凡的世界》中,孙少平说过:“人生可以平凡,但绝不能平庸”。这句话,是孙少平一直坚守的人生信条,也是作家路遥的人格自尊和人生主张。这一主张,跟苏联作家奥斯特洛夫斯基是一致的,在其名著《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主人公保尔〃柯察金也说过类似的话:“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时,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愧……” 《平凡的世界》中孙少平的原型,差不多就是路遥。无论孙少平的心路历程,还是他不屈不挠与命运抗争的感人事迹,都和路遥极度吻合。比如,孙少平的血液里有一股不屈的倔劲,他坚定地要走出黄土高原,干出一番属于自己的事业,成为高原上飞出的“金凤凰”。经过不懈努力,他实现了。路遥也一样, 3

他虽然英年早逝,但他的人生是精彩的、是壮美的,因为他通过艰辛的拼搏、通过争分夺秒的奋斗,仅仅只用了10年时间,就登上了中国文学的巅峰,实现了自己的抱负,给自己短暂的人生树立起了一座雄伟的丰碑,同时也为许许多多积极上进的年轻人扬起了远航的风帆。这正如《路遥传》的作者厚夫所说:“路遥的人生就是一部不断奋斗的传奇人生,他是众多草根阶层通过个人奋斗改变自身命运的典范。”

虽然路遥选择的是艰辛的文学之路,但他和大多数年轻人奋发进取、追逐梦想的内涵是一样的。干什么无所谓,关键是看怎么干。现实生活中,一些年轻人把美好的青春荒废了,把宝贵的时间浪费了,浪费在享受上了,浪费在网络上了,浪费在微信上了。最近,网上有一段文字传得很火,大家不妨对照自己,慢慢品味。这段话的大意是:假如有来生,我不做你的朋友、不做你的知己、不做你的爱人,而要做你的手机,因为你会每天把我捧在手里、贴在脸上、放在枕边,睡前最后一眼看的是我,醒来第一眼看的还是我!

咱们都是平凡人,都是平凡世界中的普通一员。工作是我们的饭碗,干好工作是我们的本分。要干好工作就需要勤奋、就需要吃苦、就需要忙碌。李宗盛在《凡人歌》中唱得好:“你我皆凡人,生在人世间;终日奔波苦,一刻不得闲……”是的,现在是一个快节奏的时代,我们“不得闲”,同时也不能闲、不敢闲,无论在思想上还是行动上,稍微一慢就会跟不上趟。 4

当然,人的行动是受思想和情感支配的。《凡人歌》里也唱道:“既然不是仙,难免有杂念;道义放两旁,利字摆中间!”人有这样那样的想法,或者说思想上产生某些困惑,这都是正常的。每当遇到这样的情况,我们要及时开导自己,及时解开思想上的疙瘩,确保人生的方向不偏、生活的热情不减、奋斗的脚步不慢。正如衡越在《活出个样来给自己看》中所唱的:“每一天呦每一年,急匆匆的往前赶,哭了、倦了、累了,你可千万别为难,是路它就免不了有沟沟坎坎,就看你怎么去闯,怎么去闯每一关……”

是的,我们应该多读一些催人奋进的文学经典、多听一些来自生活底层和心灵深处的歌声,以此来陶冶我们的情操、净化我们的思想、激励我们的人生。只有这样,我们才会活得很洒脱、干得很有劲,也才对得起自己的青春,才不至于碌碌无为、平庸人生。

启示之二:心中有“梦”,工作才有动力

在《平凡的世界》里,孙少平、孙少安两兄弟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他们都是有梦想的人,他们对人生的方向把握很准确、对奋斗的目标定位很清晰,即励志人生、改变命运!不同点在于,孙少平是一个坚定的理想主义者,而孙少安则是一个智慧的务实主义者。

之所以说孙少平是一个坚定的理想主义者,是因为他始终编制着“另外世界”。孙少平心中的“另外世界”,一般人没 5

《人生》的启示篇二:《人生百味》给我启示

人生百味,每个人都有他特有的欣赏观。他们的脚步渐渐慢了下来,饥饿和寒冷已不能让他们再前进一步。忘却的,仅仅是情节;那年的花香,一直留在心底。”“哈哈!”“我是一个孤儿,从小??”??江城,你知道我是多么想在云林深处,与你结一段情缘。她不抱怨上天的不公,也不计较身体带给她的不便,用努力浇灌梦想。第一次做理综卷纸,让曾经视高考为儿戏的我不得不再次正视自己。我们上上下下的炎黄子孙都要铭刻在心,“为中华崛起而读书”!

少年自有少年狂,纵千古,横八方。也只有“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我”才能获得幸福。随即又发现腿上脖子上都是被毒虫咬的小包,奇痒无比。登台阶就有如“云梯登天,鱼跃龙门”。自己总觉得这样太拖泥带水,便站起来,把事情坦白说了,然后告诉他,我别无选择。父母坚决不同意,说你这小孩怎么这样要吃苦,以后有的是机会。有些人把“家人”给舍弃了,理由是父母迟早会先我们而去的,当时,我很伤心。可清醒过来只需要一个理由而已。只要你开心,我别无他求。说起奇怪,现在,我肠胃不舒服的感觉已经没有了。这夜里盛开的娇艳的蓝莲花,陪伴我的心静静开放。“两弹一星”的研制成功震惊了世界。或许偶然翻阅,还是会有一些凌乱和疼痛,那也只是我一个人的情重,春花晕开的夜,无人在场,亦无人懂得驻足聆听。人活在自己的天空下,看到他们所根深蒂固地坚信的一切,或津津乐道,或怨天尤人。那年,学校分配了一个民办教师的转正名额,校长把这个名额留给了父亲。我是一颗种子,其实呢??嘘,过来,过来。

《人生》的启示篇三:《活着》的人生理念对当下大学生的启示

《活着》的人生理念对当下大学生的启示

内容摘要:余华的长篇小说《活着》,用最朴实的文字、最朴素的语言展现了一个从富到贫的农民及其他的家庭与命运抗争的故事,彰显了对生活的忍耐、对生活的感悟、对生命的领悟等人生的生存理念。通过认识自我、接纳自我、调整自我等方面透视《活着》的精神和信念对当代大学生人格的影响,以期引起世人关注大学生群体人格健全的教育。

关键词:《活着》 人生理念 素质教育 健全大学生人格

余华的《活着》是一部关于命运和对命运抗争题材的小说,小说主人公福贵及其一家在艰难困苦的生活中所表现出来的顽强与乐观着实让人慨叹,与之相较,身处优良环境的当代大学生却显得迷茫、消极或颓废,普遍存在人格缺陷问题,那么,小说《活着》有哪些是值得当代大学生们深思和学习的呢?

一.《活着》所体现的人生理念

1.痛心地忍耐生活

“活着”一词在中国的语言里充满了力量,它的力量不是来自于喊叫,也不是来自于进攻,而是忍受,去忍受生命赋予的责任,去忍受现实给予的幸福和苦难、无聊和平庸。《活着》中的福贵一家从兴盛到衰败,所面临的正是人生无常的忍受。首先是贫困,从拥有一百多亩田地的地主少爷到全家挤进一间茅草屋的普通农民,正是在这种特殊的生存环境中,妻子家珍积劳成疾久病无医,女儿凤霞小小年纪就被迫送给别人;儿子有庆不得以在课余割羊草,就连双像样的鞋都没有,即便是外孙苦根,也是因为过度饥饿之后的饱食而胀死。而福贵一家在从富甲一方到贫困至极的环境下并未表现出消极的生活态度,“城里小姐出生”的福贵妻子家珍在最艰难的时刻对福贵不离不弃,换下绸缎衣,扛起农具下田干粗活,女儿凤霞“照样高兴,吃起粗粮也不往外吐”,福贵从吃喝嫖赌的纨绔子弟到一人担下五亩地重活的农夫无不是对生活苦难赤裸的承受。其次是死亡,从福贵输光全部家财开始,死亡便与他如影随形,亲爹被气死,亲娘病死,儿子抽血过度而死,妻子得病死,女儿难产而死,女婿因公而死,外孙饱食胀死,亲人相继死去,只有福贵苟活人世,这种对苦难命运的接受,对于每一个人来说,都是一场自我身心的全面较量和抗争,对福贵尤其如此,亲人的每一次死亡都使他变得格外坚强,他学会了宽容,学会了容纳,学会了接受。“忍耐”本是一种柔韧的个性品质,它能适时保卫着人的内心免遭苦难这种暴力的摧残。《活着》所表达的也就是这种对世界的理解和超然,对苦难的忍耐,对世界乐观的态度,这一切无疑将对当今彷徨、焦虑、压抑的人们给予安抚,给予爱,给予关怀。

2.诚心地感悟生活

感恩是一种处世哲学,是生活中的大智能。人生在世,不可能一帆风顺,种种失败、无奈都需要我们勇敢地面对。福贵一次又一次地被命运捉弄,他始终没有放弃自己,没有放弃多苦多难的生命,他始终有颗感恩的心。当福贵被迫从军两年后回到家中,感受到久别的家庭温暖,虽然依旧是贫困,但他始终因能“回家”而庆幸,他又有了重新开始的动力。对生活的感恩同样表现在福贵一家对生活的乐观态度上,在福贵家衰败后,作为千金小姐出身的家珍本可以跟随父亲,回归锦衣玉食的生活,但它宁愿放弃自己的身份,放弃本该属于她的优越而选择和家人同甘共苦,她只求“每年都给福贵纳双新鞋”。女儿凤

霞从记事起就开始了漫长的贫苦生活,并在一次感冒中成了聋哑人,可是在那么多年的无声世界里她有的只是对留在亲人身边的欣慰。

感恩,使我们在失败时看到差距,在不幸时得到慰藉、获得温暖,激发我们挑战困难的勇气,进而获取前进的动力。换一种角度去看待人生的失意与不幸,对生活时时怀有一份感恩的心情,则能使自己永远保持健康的心态、完美的人格和进取的信念。感恩不纯粹是一种心理安慰,也不是对现实的逃避,更不是阿Q的精神胜利法。感恩,是一种歌唱生活的方式,它来自对生活的热爱与希望。

3.用心地领悟生命

“人是为活着本身而活着,而不是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余华这样来诠释《活着》的创作理念,在作品中福贵的一生也同样体现了这个哲理般的理念,失去亲人后的福贵几乎是一无所有,他活着似乎完全找不到理由和方向,在经历了痛苦和绝望之后,唯一支持他活下去的就是生命本身,就如同一盏明灯,照亮了福贵前面坎坷崎岖的道路,让他坚定了活下去的信心,纵使失去一切,只要还活着,就有起步的理由,作为主宰的人就有了生命精神,不言放弃,那么,他最终即使没有获得他所预期的活法,他也拥有了整个世界,因为这个世界只属于坚持活着的人。当欺诈离我们很近的时候,我们就会感觉诚信的高尚;当疾病离我们很近的时候,我们就会感觉健康的美好;当死亡离我们很近的时候,我们就会感觉到生命的可贵;也许正是目睹身边的生命一一消逝,才让福贵更加珍惜未逝的生命,他领悟到活着本身就是一种快乐,从细微处寻找快乐,从平常中感受幸福,足慰平生。痛苦与快乐常常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能做到苦中有乐,苦中寻乐,苦中作乐,本身就是一件很快乐的事情。平平淡淡是一种真实,也是一种无奈;轰轰烈烈是一种潇洒,也是一种伤害。

二.《活着》的人生理念对当下大学生的启示

1.从人格上认识自我

每个人的人格都有这样那样的不足之处,完善人格就是为了使这些不足之处得到弥补,而人格的缺陷大多都因自我意识不足而起,《活着》中的福贵在还是富家公子哥的时候始终处于一种混沌的状态,对自己的人生缺乏客观的认识,对本身的人格也模糊不清,这直接导致了他行为上的肆无忌惮,对人生也没有一个明确的方向,若是他不曾输光财产,也许就那么浑浑噩噩碌碌无为地过一辈子。而当他家道衰落之后,他能清醒地意识到自己的责任,从而在新的起点重新出发,这就是正确的自我意识,这也为他后来撑起整个家打下了基础。当代大学生虽受到良好的教育,但他们更多的只是关注书本知识,对自身的了解并不清晰,这就导致了很多大学生想完善自(来自:WwW.ZHaOqt.nEt 蒲公英文 摘:《人生》的启示)我却始终找不到“症状”所在,所谓“对症下药”就得不到体现。首先,我们对自己要有一个正确的评价,认识到自己的人格中哪一些是优良人格,哪一些是不良人格,对于自己的不良人格要敢于承认,而后,选择优良的人格特征作为自己努力的目标。如自信、勇敢、勤奋、坚毅、善良、正直、热情、开朗、诚恳等。针对自己人格上的弱点,如自卑、害羞、暴躁、嫉妒等予以纠正。 2.从心理上接纳自我

通过自我认识,每个人都会发现自己有一些缺点,但也有不少优点。就像福贵输光财产时,他“恨这个,恨那个,最恨的还是他自己”,当他意识到罪魁祸首其实是自己后,他虽恨自己但并未放弃自己,在日后的艰难岁月中也未曾自暴自弃,他把对自己的歉疚融入到了对家人的爱当中,这也是促使他坚强活着的重要因素。大家都知道“自我”是很重要的,可很多人却因为看到自己

这样那样的缺点、问题,而嫌弃自己、看不起自己,就更不用说对自己的尊重和爱惜了。他们可以喜欢朋友、喜欢知识、喜欢自然,却不能够喜欢自己、接受自己。试想,如果天天和自己不喜欢的一个人在一起,如影随形,又根本无法逃避,你会是怎样的心情呢?所以一方面要看到自己的问题,努力去改正,同时要有一个适当宽容但不纵容的心态。

3.从态度上调整自我

对于生机勃勃、充满活力的大学生而言,死亡似乎更是一个不相干的字眼。然而事实却告诉我们大学生自杀问题正趋于严重,每年我们都能听到骇人听闻的大学生自杀事件,而自杀的原因往往都是一些看似无足轻重的事,让人很是惋惜。大学生还未踏上社会,可以说还处在家庭和学校的“温室”中,还未尝到生存的艰辛,而福贵却赤裸裸地承受着贫困和死亡的双重压迫,他似乎拥有着比别人多很多的死去的理由,可是他活着,心满意足地活着。同样是生命,无论贵贱同样值得去尊重,首先要用严肃的态度去对待生命,生命才能还你一个崭新的笑容。

(1)慎重地对待生命

每一个人都生活在现实生活中,而生活中所发生的事不能都按我们的意愿去发生与发展,人生在世不如意事十之八九,挫折总是难免的,我们应该采取积极乐观的态度去面对现实生活中所遭遇的困难,应有勇气去面对它、克服它,在这一过程中磨练个人的心智能力,增强奋发精神,锻炼挫折容忍力。对于自己先天的缺陷,不必怨天尤人,而应加以接纳。只有以乐观、积极、进取的态度,才能克服挫折、应付挫折。

(2)积极地对待生活

对失败的承受能力,也是人格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乐观、豁达大度的人往往把失败归因于可以驾驭的因素,从每次失败中积累经验,吸取教训。反之,消沉、委靡的人则更容易将失败归因于不可控制因素。无论我们是在学习中、生活中还是工作中,失败总是多于成功,挫折可以使一个人消沉,也可以激发一个人的潜力,其差异取决于一个人的人格是否优良。培养自己对失败的承受能力是塑造健全人格的步骤之一。如果没有较强的挫折承受力,那么福贵一家在那个贫苦年代也许转瞬即逝,那么福贵也就无法继续独自生活下去。

(3)正确地对待挫折

现代社会要求个人具有较强的独立自主、自我决策的能力和敢于竞争的意识我们要从单一而狭隘的“文化竞争”中解脱出来,参加各种正当的竞争,培养自己的竞争意识,竞争能力,并在竞争中树立起信心,磨练自我、战胜自我、勇敢地面对现实,充分施展自己的才华,塑造自己的健全人格。

加强对大学生素质教育尤其是健康人格的培养,是造就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复合型合格人才的首要任务和终极尺度。《活着》以影响和感化的形式来体现人格塑造对人生对命运的重要性,从慨叹中获得反思,从眼泪中得到关怀,其中包含着耐人寻味的人生哲理,值得每一位大学生细细体会。

(作者介绍:吴延生,淮阴工学院人文学院副教授)

相关热词搜索:启示 人生 《钓鱼的启示》 《启示》电影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