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感悟

发布时间:2017-02-15 来源: 人生感悟 点击:

城市感悟篇一:城市实习感悟

城市参观实习感悟

不知不觉为期十多天的城市参观实习就结束了,即使疲惫也感到高兴,毕竟这样的参观实习机会太少了。作为建筑学的学生,到大城市参观一些著名建筑设计师的著名作品是必要的。

首先,我们第一站是南京,我觉得南京的佛手湖跟北京的长城脚下十二公社是一个性质的,都是建筑师设计师对别

墅自己的诠释,

我想无论是谁有

一个这么好的机

会,都会竭尽自

己的全力,也要

把自己对别墅的

理解诠释好。其中王澍的三合宅是对建筑与环境的关系最好打的解释,原本就有的树木通过预留出来的洞通过屋顶,是对环境的保护,也是建筑与环境的完美融合。其材料也很特别,混泥土外露,不带粉刷,我个人觉得是原始的回归。 绿树环抱,通过一条石板铺的路,两旁是高大的法国梧桐,踩着一阶一阶的台阶我们终于到了中山陵,中山陵高高在上,俯视山下,产生一种威严感,这是设计最巧妙之处,建筑有自己的性格,就好像家是温馨的,碑是肃穆的。环境烘托出了中山陵的肃穆与威严。

其实,在南京印象最深刻的还是南京大屠杀纪念馆,从历史角度来说,身为一个中国人无论何时都不能忘记国耻,我不是一个容易报复的人,我们向往和平,但是要牢记教训,忘记历史就等于背叛。从建筑角度来说,南京大屠杀纪念馆也是一个成功的设计,场馆占地面积广,体现了南京大屠杀牺牲民众之多,也体现了在国民心中深刻牢记。场馆灯光恰当地烘托了悲愤的氛围,陈列由战争到屠杀再到和平鸽,体现了主题。 苏州园林名满天下,它是中国古代文人墨客对自然山水、园林风光理解的物化,寄托着中国江南文化的情思;精巧、细致,富有事情画意,不拘一格,顺应自然之势,变化

无穷,像长

桥卧波、飞

檐峭壁、高

低起伏,尽

显园林的

神韵。游览

苏州园林不仅享受建筑与环境的融合之美,更能感受到园林文化。贝律铭的苏州博物馆也让我感动,建筑整体只用灰与白,紧扣江南文化淡泊名利寄情山水的思想,贝律铭大师亲力亲为的作为也让我们敬佩,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学习。

他曾经说过“中国建筑师的当务之急,就是探索一种建筑形式,它既是我们有限的物力之所能及的,同时又是尊重自己文化的”。且他也是这样做的,苏州博物馆便充分体现了江南建筑的古典精神内涵和文化,达到形态小到细节的表现,均是如此,这也充分体现了他对建筑设计的认真态度和对民族文化的细腻感情。

最后我们去的是上海,这个夜夜笙歌,令人魂牵梦绕的大都市。曾经上海是冒险家的乐园,现在上海可算作是建筑界的圣殿,这里云集着众多世界知名的建筑,历史的,现代的,风格各异,有东方明珠塔、世茂大厦、万国建筑群,自

建筑行业的初学者拜读的地方;到了上海,领略着上海的现代化气息,一切都在高速运转着,像个繁忙的大工厂,来来往往、传送着信息、技术、知识人才等。

我们来到同济大学参观了建筑系馆,拜读了建筑学专业的学生的作品,我们认识到了与他们的差距,这是一个普通高校与985高校的差距,我暗暗下定决心,要好好学习,考研要考到一个更好的学校,拉小与别人的差距。

不管怎么说实习已经结束了,经过对大师作品的拜读我学到了很多,也领悟了很多,这终将成为我记忆里一份美好的回忆。

城市感悟篇二:微城——行走城市的感悟

微城安顺——行走城市的感悟

对于贵州的几座城市,我觉得都有各自的名片和城市标志: 安顺的“移民城市、宜居适业、黔中福地、平安顺意”;遵义的“红色丹霞、转折之城、黔北文苑、国酒之乡”;凯里的“多彩原生态、浓郁民族风”;都匀的“高原桥城”;六盘水的“凉都”;毕节的“乌蒙之巅”;兴义的“中国金都”;最后还有“爽爽的贵阳”……

其实对于城市来说,自身拥有很多特质,微城安顺自古就是贵州的黔中福地,拥有丰富的移民文化和商贾文化,因此,更加注重自身文化的保留和传承,相信一定成为贵州西线自然生态旅游线的核心文化城市。对于城市来说,总有一种力量在影响着城市的建设和发展。

凯里的城市不大,但是城市很有民族风味,城市很干净,最值得区的就是凯里周边的西江苗寨、郎德上寨,还有凯里去往雷山的中国唯一的生态景观民族风情路,一路清水江畔,结合雷公山云雾,真的很棒。

凯里小吃也多,主要是酸汤鱼、天柱血酱鸭、还有三穗酱板鸭等等。

相较微城安顺来说,凯里是一座充满原生态民族气息的城市,浓郁的民族文化让你在城市的每个角落感受到黔东南多彩的民族风情。

不论我们承认不承认,对于中国的城市来说,北京和西安代表了中国传统建筑和传统城市格局的历史气息,上海和青岛代表了殖民侵略带来的建筑附加值,西欧的影响让我们领略了先进的城市建设理念,以至于让我们现在仍然为上海和青岛良好的城市生活格局而惊讶,不过更重要的是新中国建立初期给我们留下最多的而且至今依然影响我们的城市格局和城市建筑,依然是苏联情节。于是我们开始关注城市的苏联情节。

在那个想老大哥学习的年代,贵州作为不断跨越的省份自然不能免俗。对于贵州的城市来说不外乎经历了古代的屯耕文化,让我们因地制宜的发展了黔民居,贵阳的“达德书院”就是代表,民国重要的通商渠道让我们自然遗留下了民国西欧的少量建筑,“遵义会址”就是代表。那么新中国成立为我们带来了苏联式的城市建设思维和城市建筑,于是苏联那种矿业城市就这样在贵州诞生了,六盘水、铜仁、都匀……,同时众多的苏俄式建筑影响着我们。

都匀也是一座很有意思的微城,“高原桥城”。但最让我们留恋的是一幢办公大楼,庞大的单体建筑、威严的建筑气势、华丽的建筑背后,还有桐油木料的楼梯和步道,无一不是彰显苏俄式的华丽。于是发现自己如此迷恋苏俄情节,完全没有过去笼统地以为的傻大黑粗,而是气势磅礴的大气。

于是对于城市的感悟就不再是单纯的保留城市本土的文化,更要保留城市移民的文化。对于因军屯文化诞生的安顺,屯堡的

石头建筑和与之伴随的屯堡人生活、习俗的文化成为这座微城诞生的符号;对于因民国商贾发展起来的安顺,儒林路上若飞故居、谷氏老宅还有西洋风格的老邮电局,自然成为这座因商而起的城市的重要符号,自然对于大三线建设的大潮中实现生产力大飞跃的安顺,011的办公大楼——很传统、简洁、庞大的苏俄式盒子建筑,自然成为安顺新发展的起点。

对于微城安顺来说,我们失去了大礼堂、苏俄格局的大院、江南婉约的宅邸,甚至清澈的贯城河。但我们依然拥有文化的遗产,但愿我们能保留下来。对于中国人来说,居住在楼房里其实还是近100年的事情,对于北京的四合院,大杂院的感觉就是庭院的感受,对于丽江古城来说,四合五天井的建筑就是悠然自得的小天地,对于上海石库门建筑,里弄巷子其实就是庭院,只是更多了凉台或者露台什么的,于是极富中国特色,技能满足单家独院的私密,又能兼顾邻里和睦的花园洋房就有了雏形,露台也就成为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了。

对于楼房的凉台,往往成为居民小区里楼房里的人们接触自然、晾晒衣服的好地方,以至于世博会的时候上海市专门要求不能再凉台上晾晒衣服呢。对于人多地少房子少的中国人来说,拥有更多的居住空间成为楼房里的人们最大的追求,于是2个平米的凉台成为密封的首要环节,于是分房子装修的第一件事情就封凉台,于是各个单位或者建筑者把凉台埋进了房子,或者干脆没了。

近十年间,人们开始在满足基本的居住的同时又开始回忆起来凉台或者露台了,于是退台式花园洋房、别墅、带屋顶花园的房屋成为人们的首选,总之,强调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人,及时在喧闹的都市,永远不会忘记保留一块凉台亲近自然。

青砖、大树、安宁相伴随 曾几何时,城市开始变大变高了,小城里裸露的红砖和青砖房子没有了,从两层小楼变成了步梯楼房最终走向电梯大厦,于是红砖洋灰慢慢被钢筋混凝土和玻璃等装饰材料所掩盖。建筑变得冰冷,城市变得生疏。城市一定要大么,城市一定要高么。其实微城也很好,裸露的红砖和青砖变成了微城最美好的怀念。

城市历史文化的街区与城市普普通通的民巷有着很大的不同。很多城市的历史文化街区是为了追忆历史,于是遥远的古代和近代历史就被挖掘出来,于是原木雕花、飞檐大梁就成为历史的记忆,文庙、武庙的古朴成为城市诞生历史的见证。

一场雨,树叶就开始落了,不过小城市里红砖浸湿水分发出的味道很特别,这就是民巷的生活。砖瓦与民巷代表了近现代市井人民的生活,漫步民巷深处,孩子们玩闹的声响,狗儿悠闲的躺卧,老人自得的闲聊,还有过往路人的脚步声,真的一弯转身恍如隔世,真正做到大隐于市。

健康的城市是什么定义呢,一位老师这样描述的:热闹的集市、安静的夜晚、新鲜的空气、和谐的社会、良好的治安、还有……稳定知足的收入——充满幸福感。

城市感悟篇三:城市规划感想

附录二

读后感

经过几周的翻译和阅读西方城市规划的书籍,我首先最大的感受就是,我以后要好好学习英语,因为英语最为世界通用语言,当我们能够熟练的看懂,并翻译出西方注明学者或者规划师写的文章或者出版的书籍,这样我们就可以多一种方式了解我们所学专业的更多的知识,而且现在世界上著名的建筑,城市规划等等各种专业的人员发表的文章多数都是以英文的形式发表,所以学好英语对我们了解该专业最先进和最权威的知识有很大的帮助!

我所翻译和阅读的就是第五本书籍的,我翻译的那一章节的让我了解了很多城市规划的知识,主要内容就是讲了城市规划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还有一些主要的现象。用当下中国最流行的一句话说就是,要让城市规划变得可持续发展,让在城市中出现的一些问题,能够引起大家足够的重视,比如人们在城市中是否能够住的舒适,是否能够让心灵得到放松,城市的发展是否能够让我们的生活变的更加方便和让我们的水平得以不断的提高,城市中一些贫穷的人是否能够通过城市的发展变得逐渐富裕。城市在不断的发展,城市面临最大的问题就是人口问题,然而人口的增多带来了更多的问题,人的增多让很多城市都是处于超负荷运转状态,人增多了,车也增多了,车的增多带来了更多的尾气,这就让城市中空气变的非常不好,就好比中国吧,像中国的一线城市,北京上海等等都是因为城市人口增多,让城市超负荷运转,城市空气变差,这就导致雾霾天气,雾霾影响了整个城市的居住环境,居住的心情,以及居住的舒适度。不仅仅是这样,人口的增多,让城市中的人均绿地面积不断的减少,让城市变的很枯燥,试想没有了绿色植物,人的心情会好吗?要出门很久才能看见绿色植物,这样心情该会有多么的糟糕呀!还有一个就是城市中配套实施也会因为人多而变得稀缺,在我翻译的这节文章中,美国就是很多城市因为城市人口剧增,让的城市中供给人们锻炼的地方也变得非常少,不是所有的人都可以去那些健身房锻炼身体,因为一般的健身房收费都挺高,城市中最多只有百分之三的城市人口能够去的了那些场所去锻炼身体,那剩下的人呢?所以美国很多城市的小孩都是因为得不到应该有的锻炼的

地方还有锻炼的器材而导致身体变得肥胖!认为人流的集中,让一些传播病毒传播的很快,这就导致了在这个城市居住的人的一个身体健康问题!

在当今的中国,城市现代化的发展,引起了大规模的城市规划风潮,而在规划建设的工程中也夹杂着很多的盲目无序的问题,主要体现在,规划的时间在不断的减少,有些城市原来预定的20年的规划目标,竟然用5年就完成了,丑观念是规划的发展也失去了他有的科学控制力,城乡规划体系跟不上时代,还有着严重的脱节问题,

城市感悟

城郊结合部的建设管理混乱,一些城市以改造旧城为借口,严重破坏历史的建筑物,改变城市的风貌,还有就是由于管理的不善,导致一些环境严重污染和生态遭到破坏,还有就是城市的规划千篇一律根本就没有什么创新可言。

但是看了西方城市规划的那本书并且翻译了一部分,我发现我的思想变了一些,书中提到,那些美国的城市规划师们并不是成天的坐在办公室里去想怎么去规划这个城市,全都是在纸上谈兵,他们最大的不同就在于,他们会去很多城市规划中比较突出的城市中去学习,去进步,学习他们好的城市规划理念,好的设计方案,并找出自己的不足,就这样去世界很多发达或者不发达的城市中学习,而且回来之后运用好的规划,还加上自己的不断创新,这就让他们设计出来的城市更加的合理,更加的有人情味,更加的温馨,充满魅力。

通过一个学期的学习,我发现我渐渐的对城市规划这门课程感兴趣了,我个人觉得,一个城市的发展,首先要做的就是我们国家的法律以及法规体系要不断的修改和完善,让城市规划的脚步跟上时代的脚步,而且要规划管理模式,更加坚持因地制宜,做到可持续发展,不能够只顾及经济的飞速发展,要让城市的规划适应经济的增长,同时要兼顾环境的效益,我们不能够再走先发展再治理的老路了,我们要学会和环境共同发展共同生存,最后我觉得在城市规划中我们更应该提高公众的参与度,很多居住在城市中的人们,他们有的城市的经验非常丰富,他们知道城市规范中公众的物质,精神生活需求,让公众参与这就体现了大多数人的价值观,城市规划的主人其实就是公众,公众最有发言权,他们有的居住的几十年有的居住了好几代人,因此他们对整个生态环境和历史文化足迹有着详细的了解,知道该地区的实际情况,可以为城市的未来发展提高更好的建议,公众的实施与管理还有赖于公众的监督。城市规划根本就是促进城市的发展,为城市

的建设提供依据,是城市合理的进行建设和城市土地合理开发利用的基础条件,也是实现现代化社会,新型城市的主要手段。我相信

我们的城市规划师们会不断的学习,提高自己的水平和能力,为我们规划和建设出更好的城市,让我们共同期待未来的城市。

相关热词搜索:感悟 城市 创文明城市感悟 城市经济学感悟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