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十里红妆”看博物馆的民艺收藏与研究趋向

发布时间:2018-06-27 来源: 人生感悟 点击:

http://img1.qikan.com.cn/qkimages/cysy/cysy201802/cysy20180210-4-l.jpghttp://img1.qikan.com.cn/qkimages/cysy/cysy201802/cysy20180210-3-l.jpghttp://img1.qikan.com.cn/qkimages/cysy/cysy201802/cysy20180210-2-l.jpghttp://img1.qikan.com.cn/qkimages/cysy/cysy201802/cysy20180210-1-l.jpg
  [摘要]博物馆的民俗艺术收藏及其陈列在许多公共博物馆的馆藏展览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们在彰显博物馆的馆藏资源与藏品特色方面发挥了独特的作用。以“十里红妆”为例,文章分别从馆藏资源特色、在公共艺术教育中的位置、民艺藏品的陈列展示研究以及与其它科研机构合作共同提升展览影响力四个方面出发,对当前博物馆的民艺收藏陈列展览研究进行了重新思考。
  [关键词]博物馆;民艺;展览;十里红妆
  [Abstract] Folk art collection and its display in museum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many public museum"s exhibition, since it carries a special significance for showing museum"s collection and its characteristics. This article has taken Red Dowry as an example, and rethought the display research for current museum folk art collection from four aspects: museum collection and its features, its current status in public art education, its display, and its influence increased by cooperating with other research institutes.
  [Key words] Museum;Folk art; Exhibi-tion;Red Dowry
  [基金项目]本文系浙江省高校重大人文社科项目攻关计划青年重点项目“中日民艺学学科发展比较研究”(项目编号:2014QN010)阶段性成果。
  “十里红妆”是盛清至民国时期流行于江南一带的婚嫁习俗,尤以浙东地区为盛。在婚嫁当日,迎亲队伍浩浩荡荡、挑抬着各式婚禮家具及日用器皿沿街而过,这些婚礼器物皆以朱漆髹饰,大红的婚嫁队伍绵延数里,场面壮观,因而称之为“十里红妆”。[1](图1、2、3、4)从民俗艺术研究的角度看,“十里红妆”的称谓可追溯至浙江宁绍地区的口头文学,而其概念的定型却得益自对这些婚礼器物的收藏,特别是当这些器物进入到博物馆的艺术收藏而被陈列展示于更为广泛的公众视野当中时,“十里红妆”这个概念便成为了总括这类婚俗艺术的一个标识。博物馆收藏“十里红妆”器物的历史不长,有关“十里红妆”婚俗及其艺术的研究更是十分晚近才开始,从以之为论述主题的相关论文及专著等研究的情况可知,“十里红妆”作为一个独立的讨论对象还不过三十年。此前,有关浙东婚俗的零散研究则一直被视作浙江民俗研究方面的一个分支而已。以“十里红妆”为中心的专门论述是伴随着近几十年来有关这些婚俗器物的收藏与汇集所催生的,迄今部分较为成熟的相关出版资料,皆以一些较为丰富的公共或私人收藏为基础。这些红妆器物既源自于浙东,自然也顺理成章被收入到江浙一带博物馆的民艺收藏当中。当这些藏品积聚到一定的规模,就形成了策立专题文物陈列展览的可能,诸如浙江博物馆及宁海十里红妆博物馆的相关专题展示,便是公私收藏累积到一定程度后的结果。
  一、民艺收藏作为博物馆的特色收藏
  对于“十里红妆”的文物收藏展览来说,地处浙东本土的博物馆有着天然的优势。除了大量的红妆文物诞生并流通于此地之外,无论是该地红妆文化所具有的代表性,还是“十里红妆”的命名形式,都反映出了浙东地区的红妆文化作为一个典型、在中国婚俗文化史上占据着特别重要的位置。[2]在这类典藏当中,尤其是位于杭州的浙江博物馆以及位于宁海的十里红妆博物馆便是现今有关“十里红妆”民艺收藏与展示最为著名的馆场。浙江博物馆收藏着过千件的红妆文物,并在开辟新馆后,以更具特色的展示空间陈列这批收藏。浙博的武林新馆于2009年12月正式对公众开放,“十里红妆——宁绍婚俗中的红妆家具”与“意象生辉——浙江民间造型艺术”等专题陈列展览共同组成以传播浙江区域文化信息为主的展示空间。这些相关展览的陈列组合彰显着其馆藏特色,而博物馆本身亦以“抓住馆藏特色优势、发挥文物展品雄辩的说服力和强烈的感染力”为展览设计的要旨。[3](图5)
  在博物馆尤为重视特色收藏的今天,像“十里红妆”之类的地域“特产”,实在是不可多得、直接能够成为自身馆藏优势的一类民俗艺术资源。发掘“十里红妆”文化,除了能够彰显浙江的本土文化特色之外,在宣传与展示上亦自带浓厚的民俗文化底蕴。于是,对“十里红妆”器物的收藏展览与研究便伴随着各方近十年来大力推动本地文化产业的浪潮下得到了迅猛的发展。位于浙江宁海的十里红妆博物馆便得益自这一形势的影响,作为一所官助民办的、以地方民艺为特色的博物馆,该馆更被当地政府列为一体化的“文化新亮点”。[4](图6)
  近二十年来,“特色”早已成为博物馆的重要发展方向,尤其是在近几年大大小小、各种各样的博物馆迅速涌现,在突出其展示定位及存在价值的角逐中,博物馆纷纷根据各自的优势寻求具有自身特色的发展。在民俗艺术收藏方面,本土的民间艺术最容易直接成为各地博物馆首要发展的对象。特别是在常规陈列当中,民俗艺术的展示已然成为其中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需要注意的是,在这种情况下一般存在着两个基本的理论前提,其一是艺术作为人类社会生活的一个重要内容已是一种常识被普遍接受,另一方面则是坚持“文物”为核心依然是博物馆一切活动的本源所系。众所周知,博物馆所收藏的“文物”常常也扮演着“艺术品”的角色。由此,在努力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背景之下,博物馆的民俗艺术收藏无论是在发展自身特色的需求上、还是在适应新的城市经济推销压力下,都促使它变得越发被重视起来。

相关热词搜索:红妆 趋向 十里 博物馆 收藏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