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与爱情

发布时间:2017-01-28 来源: 感悟爱情 点击:

战争与爱情篇一:当战争遇到爱情

当战争遇到爱情

——关于影片《生死朗读》和《魂断蓝桥》中的悲剧艺术

广电80902

090033137 薛源

【摘要】即使沧海桑田,亦有至死不渝的爱情;只要人类存在,不管是哪个时期、哪个年代,体验爱情的人们就会飞蛾扑火。《生死朗读》是一部纳粹题裁的影片,以小人物的爱情故事和人生经历为线索,撇开战争场面,从纳粹集团的“平庸的参与者”的角度对那段历史进行了缜密、深刻的反思,以小见大,震撼人心,所表现的主题思想,来自于对历史的深思,更来自于对人性的窥探。而电影《魂断蓝桥》不可否认是一部经典之作,它巧妙地利用了死亡的花蕾铸就了不朽的经典。

【关键词】悲剧艺术 时代 性格 命运

悲剧是个美学范畴,从异域的《罗密欧与朱丽叶》到东方的《梁山伯与祝英台》,从凄婉动人的《泰坦尼克号》到情深意暖的《人鬼情未了》,悲剧总以正义力量的失败和善良人物的毁灭来引起人们心灵的震撼、悲哀、同情和憧憬,唤起人们对邪恶、不义与神秘强制力量的痛恨、憎恶和厌弃,并油然而生改造与重建的激情。正如鲁迅先生所言,“悲剧是把有价值的人生毁灭给人看。”《生死朗读》是一部讲述以爱的名义卷入罪责救赎的忘年之恋,不仅是男女之间的情感纠葛,而是两代人之间存在的历史与现实、罪恶与惩罚、仇恨和宽恕的影片。正因为添加了历史苦涩和沉重的色彩,才流淌出了一席扣人心弦的真挚。而《魂断蓝桥》正是凭借着柔弱女性的那种“花钿委地无人收”“碧玉破碎屑纷纷”的哀婉、凄清之美带给人们的酸楚和揪心,使它超越了有情人终成眷属的圆满结局所赋予的短暂兴奋、安慰和喜悦。

这两部关于战争与爱情的影片从不同角度表现了战争的残酷和社会制度的无情。造成这些悲剧的原因是由多方面引起的,下面我们就分别从时代背景、人物性格以及命运的不同角度来具体阐释这两部影片中的悲剧艺术。

一、 时代悲剧

或许时代悲剧可以划进命运悲剧的范畴,但我认为又稍有不同,因为前者中,人物是置身大时代中被迫选择,而后者则是命中注定的无法选择。

《生死朗读》中除却爱情,还有另一个深刻的主题——对人性与战争罪恶的探讨。当汉娜面对法官,她这样反问: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做呢?对于这个问题,人们都无法去回答,汉娜这样的一个个体,被丢置于那个疯狂的历史时代大潮中,她只是做出了最为简单,也最符合人性直觉本性的选择。作为社会个体,她选择了为自己找一份工作;作为门卫,她选择了尽责的工作态度;之后,作为一个被审问者,她选择了陈述一切事实与自己的真实想法;作为一个被定性的罪人,她选择了宁愿维护自尊,也不承认自己文盲身份的行为,以期望能救赎自己以往的罪过。战争,是个令社会集体沉沦的深谷,然而战后的今天,我们去审视当初的罪恶,得到处罚的,不过恰恰是那些被挑中的零星人物,所以事实是,制度难制大众,法律的所谓绝对公正与正义性,是难以存在的。反过来讲,汉娜自身恰恰是个对制度持维护态度的人,正是基于对制度的忠诚,她才做了一个恪尽职守的守卫,这是她的工作要求,甚至让她忽略了对生命的珍视与对人性罪恶的自我批判。有人说,汉娜最终也不愿说出自己是文盲的事实,是出于她个人的自尊心,我不反对,可我想,也不绝对,除去自尊,那时的沉默也正是汉娜维护制度的表现,法律告诉她,无论你当时意识到与否,你那时的行为都已产生了罪恶的后果,所以根据制度规定,你要忏悔,你要为此付出代价,她只能默认,做了时代的特例,做了罪人的代表。

平心而论,汉娜已然做出了最大限度的反省,她自首,她说真话,认罪,承受了同伴的诬陷,并最终把二十年时光留给了监牢,结束了自己的生命。相比于法庭上那些连控告书都懒得看的、边受审边织着毛衣的看守来讲,汉娜的确展现了人性上难得的光辉一面。所谓伸张正义的法律,也难免轻饶了罪人,把过重的历史责任丢给了一些个人。当文字文明,被那些心怀不轨的人利用,制度冷酷机械的弊端就会做出伤害他人的行为,正义的定义也就受到了挑战与质疑,正如片中所讲的,合法吗?其实法律本身即存在狭隘的问题。

此时,麦克情感与理智的矛盾冲突之难,可想而知。作为一个现代规则的学习者,自己强烈的爱恋与对生命失去的反省互相碰撞,大众眼中的纳粹,坏人,人性中也会存在美好的一面,而所谓正义的我们,我们这些大众,站在判决者的高度上,是不是真得可以理直气壮?时代的罪恶难道就没有我们的责任吗?难道我们就是完全清白无罪的吗?这绝对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影片《魂断蓝桥》始终以滑铁卢桥为焦点,故事从这里开端,在这里结束。影片一开始,即把观众引向滑铁卢桥,以两鬓斑白、终身不娶的罗伊走上桥头的深情回忆为引子展开故事,暗示了故事的悲剧结局,突出罗伊人老情未了的忠贞不渝。同时,男女主角邂逅于滑铁卢桥,女主角死于滑铁卢桥,这种暗中的前后呼应,给我对战争有了强烈的反感,甚至第一感受就是认为造成主角二人悲剧的罪魁祸首就是无情的战火。没有那个连夜赶回军营的命令,二人早就共结连理枝了。但转一细想,罗伊出身煊赫,年轻有为、富公民意识的他,是很难,甚至根本不能拒绝为国争斗的要求,这大概就是时代的悲剧吧。

二、 性格悲剧

《生死朗读》中的女主人公汉娜作为一个单身的女人,独自生活,没有亲人,没有伴侣,从事着一份千篇一律的检票员的工作,长时间处于压抑自我的状态下。她不识字,因此在那个纸媒占主导地位的时代,内心更显得孤独,也使得她更加自卑。当汉娜发觉到麦克在朗读方面的擅长,那个深藏在心中,不识一字的秘密,瞬间得到了一种长足的慰藉,她虽然无法自己亲自阅读,但麦克的存在,让她可以感知到文字所带来的人性关怀,其实从这点也不难看出,此时的汉娜已经对自己在二战期间的帮凶行径,感到了羞愧与罪恶,这也就不难解释她之后为什么会去主动自首。

朗读在爱之升华中也起了重要作用,总是处于被动的麦克因为识字,因为朗读,第一次显现出主动的强势与不同于以往的自信,他在汉娜这里寻找到了自我的价值与力量,是汉娜的引导,是文字的传递,让他沉迷,让他疯狂,让他感觉到,原来我也是被他人所需要的。

与此同时,朗读文学作品时所表现出的保密性与独立性,又为我们提出了一个重要问题:人与人的沟通。影片中女儿朱丽娅说父亲麦克总是显得冷漠且疏远,麦克自己也承认,他从未对任何一个人坦诚,包括对自己的父母,自己的妻子,这正如在交往之中,汉娜对他的情感疏远,她任性,她很少考虑麦克的感受与想法,甚至最终选择不告而别,这些,都无疑对麦克造成了巨大的伤害,最后,他又一次潜入了象征二人情欲的水中,告别了年少的爱恋,也从此告别了热烈的情感表达方式,不得不说,是这份感情改变了麦克今后的情感态度。

麦克对汉娜的爱,是深沉的。他已经能爱到完全尊重汉娜的人性权利,汉娜要求他为自己保密,他就尊重她的意见,宁愿让她承受终生的牢狱之灾,因为“我们怎样想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的所作所为”,承担所有罪名,是汉娜自己的选择,无论是出于自尊的考虑,还是对制度信仰的坚定,麦克都只能尊重汉娜,本片在人性权利与大众审判的关系表现上,是十分深刻的。

最后,汉娜还是结束了自己的生命,我一直在想,如果麦克来探望她时能显出更多的温情,也许汉娜可以走出监狱。可事实是,这似乎是不可能的,矛盾的麦克本能地站在审判席上,他无法真的理解汉娜当时的无奈。

在《魂断蓝桥》中女主人公所体现的性格悲剧远远多于男主人公。如众多影评人所言:

“女主人公不仅把生命留在了这座桥上,还把自己的爱情、信念和灵魂一同埋葬在这座桥上??”玛拉选择这么一个结局,只因为她做错了一件事情。在我看来,就是这一件事改变了她的一生,就是这样的一个决定让她亲手葬送了自己的爱情,埋葬了自己的幸福,成就了故事的悲剧。

当她无意间在报纸上得知了罗伊阵亡的消息时,她的爱是那么的脆弱,她拒绝接受克宁劳夫人的帮助,违背了罗伊走之前的叮嘱。她的爱没能战胜感性,战胜死亡。要知道一个心中强烈牵挂和爱的人是不会轻易死在战场上的。我认为,即使罗伊死了,她该做的不是逃避,不是离开罗伊的一切,相反的,罗伊是克宁劳家独子,罗伊死了,作为罗伊准妻子的玛拉应该去安慰和照顾罗伊的家人,共同期待也相互扶持。而就是玛拉这个“拒绝”的决定,让一切都改变了。当在车站招揽生意的玛拉,见到“已死”的罗伊时,一切都已经晚了。当两人紧紧相拥时,玛拉滑落的晶莹的泪滴中,所包含的不仅仅是喜悦、激动,掺杂的还有悔恨、无奈。正因为如此,自此至影片终,这泪都未曾离开过玛拉的双眸。面对罗伊的再一次求婚,玛拉的心中比喜悦更多的却是撕心裂肺的痛,而一切又错在那一时。假如玛拉能够爱得更加坚定,她能够听从罗伊的,放下包袱与克劳宁夫人一起生活,那么当罗伊“死而复生”时,那么一切都会是美好的,结局也就成了另一个美好的开始。

三、 命运悲剧

《生死朗读》中的汉娜是一个文盲,她无法明白自己所做的工作意味着什么,更不可能知晓集中营的意义,更无法识破纳粹的本质,她不是纳粹的关键人物,没有决定战争的大权,甚至只能以服从命令为天职。而米夏确是一个年轻、富有活力和激情的少年,对于汉娜来说,他们完全是两个不同时代的人,但是他们相爱了,汉娜的美丽和独立坚强吸引着年少的米夏,而米夏在朗读方面的天赋又让汉娜深深痴迷。他们在那间狭小的公寓里度过了一段美好的时光,然而爱情的甜蜜并不长久,汉娜选择不告而别。同汉娜分手后的米夏,顺利读完大学法律,却在庭审观摩中,偶遇到受审的汉娜,并且是作为纳粹犯人的汉娜,这简直是晴天霹雳!历史给予汉娜和米夏这两代人的压力是不同的,他们对纳粹的经验是不一样的。试想就算汉娜没有离开米夏,他们之间年龄的差距、家庭的等级关系以及知识文化程度的高低又能让他们的感情行走多远?或许这样的结局更能让我们体会到他们之间超越一切阻碍的忠贞爱情。

《魂断蓝桥》里罗伊和玛拉的悲剧,同样让人感到一种冥冥中注定般的命运悲剧。试想,倘若玛拉真的嫁给了罗伊,他们的婚姻会长久吗? 我想很困难,没有任何时代的婚姻能够跨过地位的鸿沟。在那个讲究门当户对的年代,本就出身卑微,后遭蒙尘的玛拉,哪怕冲破了自卑的纸枷锁,大家庭中的固有思维和僵化制度,恐怕也会令她苦不堪言,郁郁寡欢,最后难道又会是欢喜结尾吗?悲剧收场,也许是那个时代每对情人的同样结局。

《生死朗读》除却爱情悲剧,或许还有对战争的反思,那么《魂断蓝桥》可以说是一部彻头彻尾的爱情悲剧,而在这些高于现实而又源于现实的电影中,我想不乏我们国人深思的地方,现代化建设至今天,我们在这等级方面的思想,仍有部分可谓根深蒂固。影片把故事情节的冲突最终引向人类精神的冲突,这便是经典的魅力与核心所在。

战争与爱情篇二:战争中的爱情

我所看过的战争电影

我一直认为,战争是推动人类进步的一种客观力量,也是人类历史最重要的一部分。从古至今,尽管人们都向往着和平与宁静,而战争从不间断地陪伴着人们。

在更多的人眼里,战争是英雄和豪杰辈出的时势,战争是正义与邪恶的人性碰撞,战争是满目苍夷的凄凉与伤痛,战争是驱之不散的梦魇,战争给予人们至高无上的荣誉、也给与人们万劫不复的毁灭,人们在战争中体验生与死,体验着伤与痛,感受着无助与绝望,感受着血与泪的悲鸣。

人性是恶是善?人性是欲望是尊严?战争是无所不演的大戏台,每一出戏人们都在生与死之中反思生命的意义和人性的善恶,但战争之后又重归平静、秩序再造,所有的战争,它要的到底是结果,还是过程?这又何尝不是哲学家们思考的最为深刻的命题呢?

电影发明只是人类历史长河中中一个小小的浪潮,但这个浪潮的信息纪录却是海量的。著名的战争是电影最好的表现题材之一,每一场战争,都给了电影创作者们取之不竭的创作灵感。在电影里,我们重温历史、解读人性、抒发情怀,也以电影之名对战争发出声嘶力竭的悲号。

让我们随着电影亲历一场场触目惊心的战争吧。(资料以年代排名先后)

1939年

《乱世佳人》

导演:维克多·弗莱明

主演:费雯·丽、克拉克·盖博

时长: 222 分钟(影片)、238 分钟(包括开场、中场和退场)

1940年

《魂断蓝桥》

导演:茂文·勒洛依

主演:费雯·丽、罗伯特·泰勒

片长:109分钟

《卡萨布兰卡》

《广岛之恋》

《英国病人》

《美丽人生》

《兵临城下》

《猎鹿人》

《桂河大桥》

《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

《莫斯科保卫战》

《猎杀U517》

《从海底出击》

《细细的红线》

《西线无战事》

《伦敦上空的鹰》

《全金属外壳》

《火线下的勇气》

《现代启示录》

《辛德勒的名单》

《拯救大兵瑞恩》

《一九零零》

《兄弟连》

《桥》

《太阳之泪》

《勇敢的心》

《冷山》

《钢琴师》

《滚滚红尘》

《上甘岭》

《地道战》

《地雷战》

《闪闪红星》

《渡江侦察记》

乱世之爱

乱世总是和战争伴生,就像生离和死别是一对孪生兄弟。在乱世中,对于离别就犹如生死,人们内心脆弱到了极点,而唯一让人看到希望的,那就是爱。爱是人类永恒的主题,爱情只有在乱世中才显得夺目和珍贵,正所谓“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战争也只有在爱情的叹息面前才显得残酷和无力。

《魂断蓝桥》

这部风靡全球半个世纪之久的美国电影,让“蓝桥”成为经典爱情的美好回忆,以二战为背景,由费雯丽主演,有着更多催人泪下的悲剧色彩。纯洁的爱情被战争摧残,天真美丽的女子为了生存沦为妓女。只有亲眼看着美的东西被毁灭,人们才会意识到战争究竟给我们带来了什么。当绝望的女主角在滑铁卢桥上向疾驶的汽车扑去时,我们知道她不过是千千万万战争的牺牲品之一。

经典爱情悲剧

《魂断蓝桥》是一部荡气回肠的爱情经典之作,内容虽有些传奇化,但文艺气息浓厚,具有甚高的催泪效果。整部片有感叹造化弄人外,也恰可作为那个时代道德观的纪录。两次战争的先后呼应,使得这个标准爱情悲剧故事背后有着反战讯息。主题曲《友谊地久天长》更是风靡全世界。

战乱和爱情

推荐度:★★★

《魂断蓝桥》一片以其缠绵悱恻的悲剧情节在东方大受欢迎的同时,在西方却并不能算是最受欢迎的。战乱中的爱情片有着其感人至深的情感效应,演员细腻的表演,更能感动感情细腻的东方人,这也许就是该片能在东方有着轰动效应的原由吧。影片中对社会阶级亦有描写,从而对战争和社会的深层原因有一定的揭示。

《卡萨布兰卡》:英格丽·褒曼与亨弗莱·鲍嘉主演,片中一曲温柔蚀骨的《时光流转》曾让多少人唏嘘不已。最终道义战胜了爱情,里克在机场目送心爱的人离去,因战争失落的爱情让人无奈。他的临别台词“我们如何也战胜不了这个疯狂的时代”。反映了当时一代人的心声。

《滚滚红尘》:三毛的剧本,罗大佑的歌,乱世中无法把握的爱情,都透着一种悲凉。秦汉和林青霞所演绎的爱情故事,蕴涵了太多的深情与无奈,其实我们无法把握的东西已经太多,又何止战争与爱情呢?

《广岛之恋》:法国大导演阿仑·雷奈执导,玛格丽特·杜拉斯的剧本,是典型的“左岸派”作家电影的产物,有明显的意识流风格。这里爱情被演化为某种符号,象征个体在战争中的精神创伤,传递着关于忘却与记忆、伤痛与疯狂、精神与欲望的种种复杂信息。影片所探讨的不再是战争对人类表面的伤害,而是更深层次上的精神创伤。

《英国病人》:一段超越了国界与道德的脱俗爱情,一部关于爱和人性的史诗。 同样以二战为背景,和以往影片不同的,本片选择了新的更高的视角:人性的视角。片中所有的人都是战争的受害者,在人性面前,国界、战争、政治立场都显得那么渺小。爱是有毁灭性的,但却无法与战争所带来的毁灭性相比。也许只有超越战争,回归爱,回归人性才让我们感动。

火线下的勇气——战争中的正义

“我是为了正义而战的。”正义,这一闪耀着人性光辉的词语让多少人为之倾倒,为之奋斗,为之流血牺牲。也许随着对人类战争史的反思,正义的定义在很多人心中变得越来越模糊,可是那些反压迫、反侵略、为了自由和解放而战死沙场的勇士依然在银幕上感动了我们。我们反思战争,渴望正义。 《乱世佳人》:

《勇敢的心》:“Freedom!”威廉华莱士行刑前的最后一声呼喊,激动了当时多少观众。这部反映13世纪苏格兰人民起义的影片有着雄浑壮阔的战争场面,刀光剑影中缠绕着铁血柔情,悲壮的结尾。梅尔·吉布森第一次自编自导自演的电影就夺得68届奥斯卡最佳影片、最佳导演等5项大奖。梅尔·吉布森将这个为了自由而战而死的苏格兰民族英雄刻画得感人至深。“不自由吾宁死”的勇气,激励着后来人继续作战。

《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这是一部二十多年前轰动全中国的南斯拉夫电影,“

战争与爱情

空气在颤抖,仿佛天空在燃烧”是其中最著名的台词。一个叫瓦尔特的民族英雄和他的战友,用鲜血和生命保卫萨拉热窝,反抗德国法西斯的侵略。瓦尔特被当年中国的男孩子尊敬着崇拜着,可能真正令人敬佩的是斯拉夫民族不屈不挠的反抗精神和英勇善战的大无畏气概。

《莫斯科保卫战》:这是一个冬天的神话。1941年6月法西斯德国集中了190个师,以闪电战术入侵苏联,直驱莫斯科城下。苏联人民和苏联红军在斯大林、朱可夫的领导下成功地粉碎了德军攻占莫斯科的企图,使德军遭受了二战以来第一次惨重的失败。本片是一部巨大的历史画卷,围绕德军入侵苏联和莫斯科战役,展现了众多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是反映二战的经典巨作之一。

《生死豪情》(又译《火线下的勇气》):第一部以海湾战争为题材的影片,被称作是90年代的《罗生门》,丹泽尔·华盛顿同梅格·瑞安主演。影片通过追查一个在战争中牺牲的女军官死亡的真相,探讨了什么才是战争中真正的勇气与公正。在同样充满了欺诈与背叛的军队,也许只有面对事实、承认事实才是最大的公正。

《西线无战事》:一战期间,保罗在“为祖国而战”的狂热煽动下报名投军,渐渐了解到真正的战争是饥饿、血腥和死亡。“西线无战事”之时,保罗为追逐一只美丽的蝴蝶,被流弹击中丧生。影片以沉重的笔触,渲染了战争的恐怖及对人性的摧残,影片结尾的镜头被视作电影史上的经典,一声枪响过后,保罗伸出战壕抓蝴蝶的手立即痉挛成一团,给人们留下深深的回味,究竟什么才是真正的正义?

丧钟为谁鸣——战争中的人性

人性可能是关于人最复杂的思考,战争片的导演不再满足对战争场面的逼真再现,对交战双方正义与非正义的简单划分,而是投入了对人性更深刻的思考。为什么我们要互相残杀?为什么会有敌人这样一个概念?人性在战争中怎样的被扭曲和异化?为什么不断创造却又不断毁灭?

《拯救大兵瑞恩》:为了抚慰接连三次失去儿子的母亲的心,八个战士在激烈的战火中踏上了寻找、拯救她最后一个儿子的征程。八个人的生命换一个人的生命,这值得么?在残酷的生死之后,我们对生命的价值有了新的认识。这绝不是一个8比1的数字概念,瑞恩正如一个象征,他是所有母亲心中的生命,他是所有战士对归家的渴望,他是这场战争的希望,为了更多的人不用背负着战争的阴影幸福的生活。

战争与爱情篇三:乱世佳人那些随风飘逝的战争与爱情

1861年4月,历时4年的美国南北战争爆发。今天,相当一部分人是通过一部电影开始了解150年前的这段历史的,它的战争场面并不突出,却塑造了一对至今仍被誉为好莱坞经典的荧幕情侣,这部电影就是《乱世佳人》。

1939年12月15日,超过30万人涌上亚特兰大街头,迎接他们心中的明星,这个明星不是某个人,正是电影《乱世佳人》。这一天,全城放假一天,南北战争时期南方政府的旗帜在城中飘扬。电影《乱世佳人》的内容其实很简单:战争与爱情,离经叛道的南方贵族小姐斯嘉丽是片中的灵魂。“都是废话,战争,战争,战争,围绕它的话题让整个春季派对都索然无味!”电影最开始,斯嘉丽和两个南方男孩陷入争论,这个狡黠而美丽的姑娘周旋在这对双胞胎中间。此时的斯嘉丽生活优裕,美丽如她必然是全郡未婚男人的焦点,唯一的烦恼就是奶妈不让她穿露出肩膀的漂亮裙子,聚会时不能放开肚皮吃东西,自己单相思的初恋爱上了别人。不久,战争爆发了,北方佬破坏了这里原本和谐的一切,怀春的少女必须面对生存的现实问题。为了保住家族的塔拉庄园,斯嘉丽迅速转换角色,将自私,拜金和不择手段的性格暴露无疑,却始终无法释怀少女时期的懵懂初恋,当她意识到真爱就在身边时,深爱他的白瑞德已经受尽折磨,伤心离去。不知道有多少人看完电影后,拿着湿漉漉的手帕心如刀绞,生逢乱世的爱情有了摧枯拉朽的情感力量。

《乱世佳人》总投资400多万美元,从筹备到拍摄历时4年,60多位主演,9000多名演员。因为“挥霍无度”,影片拍摄时曾面临“烂尾”危险,制片人大卫·塞尔兹尼不得不接受岳父米高梅老大梅耶的“屈辱”条件,转让影片部分发行权和收益。电影拍摄期间,塞尔兹尼带领整个团队疯狂工作如同“慢性自杀”,有编剧无法忍受这种非人道待遇,干脆跳上火车回家装死。多年后,坚持到最后的这些“自杀未遂”电影人们都不约而同地对这位拼命三郎产生了由衷的敬佩和尊敬。

塞尔兹尼从米高梅租借了克拉克·盖博饰演白瑞德,这位撇着小胡子,只消肆无忌惮一笑就可倾倒万千女性的“花心大少”当时已是好莱坞炙手可热的巨星。谁能与之相配?推荐信像雪片一样砸向大卫·塞尔兹尼的信箱,他每天能接到不下十人的电话要求与其共进午餐。贝蒂·戴维斯、凯瑟琳·赫本、琼贝·内特有一种说法,当时年龄处于11岁的秀兰·邓波儿与80岁的梅·罗伯森之间的女人都对这个角色跃跃欲试。临近开拍,幸运之神几乎要落在宝莲·高黛身上时,塞尔兹尼却在亚特兰大大火的片场望见了一个婀娜玲珑的身影,那猫一样绿色的眼睛几乎瞬间就征服了蓦然回首的他,这个女人就是费雯·丽。据说当时塞尔兹尼的哥哥推荐费雯·丽试镜时只对他说了一句话:“来,见一见你的斯嘉丽。”费雯·丽这个当时在英国名不见经传的小演员,在读到《飘》的一刹那就执拗地认定,自己是最合适的人选。1938年她漂洋过海来到洛杉矶,仅仅在试镜4天后就得到了所有好莱坞女星都梦寐以求的那张合约,塞尔兹尼推翻了之前所有的备选。今天看来那些海选如同一场轰轰烈烈的大炒作,然而没有人怀疑她就是那个天使与魔鬼并存的可人儿。籍籍无名的英国女星、帅到掉渣的米高梅台柱,天生不会精打细算的“迷糊”制片,当然最重要的还有才思敏捷的天才女作家打底,换了一茬又一茬编剧,一个又一个导演,1939年中旬,《乱世佳人》磕磕绊绊拍摄了半年后,以超出预算一百万美元的结果宣告杀青,在众多《飘》粉儿的期待下华丽登场。1940年,这部史诗巨作一举夺得八项奥斯卡大奖,电影上映后当年票房约4亿美元,相当于现在的60亿美元左右,这个世界纪录至今无人能破。

有一种说法,美国南北战争爆发的导火线是一本名叫《汤姆叔叔的小屋》的小说。这本小说描述的美国南方黑奴遭受压迫的苦难,激发了美国北方废除奴隶制的强大呼声。林肯称书的作者斯托夫人为“酿成一场大战的小妇人”。而事实上,作者仅在一个奴隶州里度过了一个周末。据她本人说,英雄人物山姆大叔悲惨死去的那个高潮是她坐在教堂里时突发的奇

想。这部“突发奇想”的书对残酷奴隶制的描述比以往任何作品更能打动读者。据说查尔斯·狄更斯的夫人读此书时抚卷而泣,英国维多利亚女王也潸然泪下。但奴隶制在电影《乱世佳人》中却有另一种解读。电影选择了以南方贵族的视角描述这场战争,片中充满了一望无际的棉花田,高大茂密的橡树,俊男靓女烤肉聚会和漂亮的贵族庄园,更重要的是还有很多感恩戴德的黑奴。相比之下北方佬则野蛮无礼,甚至是猥琐的小偷形象,仿佛这场战争是绅士败给了强盗。奴隶制究竟是什么样?这个问题,美国人争论了很久。

在北美大陆,奴隶制的存在比美国建国的历史要早得多。在美国建国初期,财大气粗的南方种植园主为打天下立下了汗马功劳,开国元勋华盛顿将军就拥有大量黑奴。早期来到新大陆北部的移民有很多是逃避专制迫害的清教徒,他们激烈反对奴隶制。南方奴隶主却声称:黑奴终身受雇,待遇良好,既不用担心生老病死,也不用担心失业,而北方州实行的自由雇佣制实质上只是一种工资奴隶制。

美国北方气候寒冷,土地贫瘠,地理和经济条件不宜实行种殖业为主的奴隶制,而是形成以城镇工商业和小农业为主的经济结构,而南方则有肥沃的土地,对于大片一望无际的棉花田来说,奴隶无疑是最优的劳动力,蓄奴更是祖宗留下的传统。南北战争爆发前,美国为了保护尚在起步阶段的北方州民族工业,联邦政府以高关税率筑起了保护性贸易壁垒,却严重伤害了南方作物大批出口。“富北穷南”的高关税政策,使南方州每年遭受高达数亿美元的巨额损失。北方控诉丧尽天良的南方奴隶主把黑奴像牲畜一样拍卖,南方则痛斥唯利是图的北方资本家迫使童工每天工作16小时;北方废奴派要求立即废除奴隶制,南方威胁要脱离联邦;北方认为脱离联邦就意味着叛乱和内战,南方声称“另立中央”相当于反抗暴政的第二次独立战争。南北阵营舌剑唇枪,剑拔弩张,决裂有如箭在弦上,一触即发。影片中十二橡树的烤肉聚会里,南方的贵族们夸夸其谈地讨论着战争,每个人都骄傲自负,不可一世,他们并不在乎北方先进的工业和兵工厂,似乎凭着勇敢的骑士精神就可以打赢这场战争。

当1861年4月,南卡罗来纳州州长下令粉碎萨姆特要塞的抵抗时,谁都没有意识到这场战争是如此的漫长与血腥。事实上,无论是南方还是北方都对战争形势估计过于乐观,都以为几个月,几万人就可以解决问题。战争开始时,北方联邦军只有不到2万人,几乎没有一个军官指挥过1个团以上部队。闻讯赶来的民兵部队五花八门,军装五颜六色,纽约州的第8团更是穿着老百姓的服装。打第一仗时,许多市民带着野炊用具跟在军队后面看戏。电影中南方庄园的贵族们骑着自家的马,拿着祖传的军刀,怀里揣着各种型号的手枪,浩浩荡荡奔赴战场。事实上南方人的勇武精神普遍高于北方,他们在射击、骑术等方面确实优于对手,联邦的很多优秀军官选择回到家乡参加南方军队。最重要的是,尽管90%的南方白人青壮年赴前方打仗,后方的400万黑奴并没有借机叛乱造反,奴隶制经济仍然照常运作。由于战争旷日持久,日趋残酷,北方对获胜开始感到绝望。英、法、西班牙等欧洲国家正幸灾乐祸地看着“两个美国”将成定局。

尽管美国宪法严禁政府在没有正当法律程序的条件下剥夺公民财产,林肯为了争取胜利还是决定瓦解南方庞大的黑奴基础。1863年1月他颁布《解放黑奴宣言》。宣言发布后,南方邦联虽然阵脚大乱,战争还是又打了两年多,而号称为解放黑奴而战的联邦军队攻入南方后实行了极为残酷的“焦土政策”。看过电影《乱世佳人》的人绝对不会忘记片中的那场烧红了半边天的亚特兰大大火,这场持续了半个月,几乎焚毁了城市一切的大火真实存在,它和一个名字紧密联系在一起——威廉·提康普赛·谢尔曼。谢尔曼也许是美国历史上最有争议的人物之一,欣赏他的人说他是战争英雄,维护国家统一的功臣;厌恶他的人说他是残忍的魔鬼。1864年秋,联邦军队指挥官谢尔曼占领南方重镇亚特兰大,他对当地居民下达公告,要求所有民兵放下武器,市民离开市区,因为他要像之前对待每一个南方城市那样,放火焚烧这里的一切。

成千上万支持南方当局的老人和妇女为阻止联邦军火烧亚特兰大,拒绝撤离。他们跪在

地上,死死抱住士兵的大腿,声嘶力竭哀求士兵们看在上帝的份上,饶恕他们的城市和家园,但士兵们一脚踢开这些人,对他们进行集体扫射。亚特兰大的大火足足燃烧了半个月,上千名不愿离开家园的市民被活活烧死。曾经是南方最繁荣城市的亚特兰大,在这次浩劫后,几乎荡然无存,如今的整个亚特兰大是在原来的废墟之上重新建立起来的。大火中只有一条街幸存,成为亚特兰大的一个历史象征,这条街完全在地下,要坐电梯下去才能到达,被称为地下街。

谢尔曼大军一边大举推进,一边彻底摧毁所到之处的一切物资设施,火光冲天。焚毁农田,拆除村庄,捣毁铁路,驱散居民,用石灰封住井口,他在南方杀出了一条令人胆颤心惊的毁灭之路。南方邦联首都、弗吉尼亚州首府里士满以及亚特兰大等南方大城市都成为一片焦土。大屠杀引起了巨大民愤,人们憎恶地称谢尔曼是屠夫,而他自己则说:“我没有什么可以忏悔和道歉的,我的所作所为无愧于我的良心。”谢尔曼宣称:“我们不仅攻击敌对军队,也攻击敌对人民,我们要让南方的老人和青年、穷汉和富翁都体验到战争的严酷可怕,要让南方未来的几代人不敢诉诸于战争。”破坏最严重的是南方邦联总统戴维斯家乡所在的密西西比州,内战之前,这个州在全美富裕榜上名列第五。内战期间,这个州60%的白人青壮年被杀,90%的城镇和种植园化为灰烬。战后,长达一个世纪内,它在全美最贫困的州中名列第一。按今天的价值计算,谢尔曼的大扫荡给美国南方造成了2万亿美元的财产损失,数以十万计的平民直接死于谢尔曼军团的大扫荡和抢劫引起的大饥荒,上百万人沦为难民。战后,谢尔曼被晋升为陆军中将,三年后晋升为上将。后来他又接任了格兰特陆军总司令的位置,1884年退役。1891年,71岁的谢尔曼去世。不可否认的是,26年前,他所信奉的“焦土政策”确实提前结束了那场战争。

1865年4月9日,北军的格兰特将军和南军的罗伯特·李将军先后和随从参谋骑马来到弗吉尼亚州的阿波马托克斯。李将军在提出了给南方士兵食品补给,和每人签发一张放下武器的证明书作为护身符后,体面地在投降书上签上了自己的名字,他含着泪走出这座毫不起眼的二层红砖房,把和平还给了这里的人民。经过五年空前惨烈的血腥内战,双方军费消耗150亿美元,60多万白人士兵死亡,无数城镇和种植园化为灰烬。

差不多半个世纪后,一个亚特兰大少女坐在外祖母的膝盖上,听着这个城市曾经的灾难,“大片大片的火焰吞没了整个城市,无论朝哪看,都是一片奇怪而难以形容的火光亮彻天际。”外祖母绘声绘色的讲述让少女从此对这段战争产生了好奇,她后来以这段历史为依托,写出了一部享誉文坛的杰作,这个女孩就是玛格丽特·米切尔,而《飘》是她留给后人的唯一作品。

玛格丽特·米切尔1900年出生在一个律师家庭,她的家族世代生活在亚特兰大,家族中的很多老人是从南北战争,从亚特兰大那场大火中走出来的。家庭条件优越的她曾因为不喜欢数学想要退学,母亲便带她到亚特兰大郊外,指着那些庄园废墟说,那些曾经住在这里的贵族们,本来过着优越的生活,但是战争改变了这一切。她告诉玛格丽特应该珍惜在学校学习的机会,“女人的双手也许没有那么强大,但她们的头脑却能带领她们去想要去的地方。”后来玛格丽特时常编写一些小故事,讲述她作为主人翁在战争中的经历,这些都为她创作《飘》带来了素材和灵感。1918年,18岁的玛格丽特遇见她的初恋情人——青年军官克利福特·亨利少尉,这一年一战进入尾声,克利福特·亨利却死在了战场,玛格丽特第一次深深感触于战争的残酷与逼近。这个英俊而富有诗意的军官成了《飘》中的阿什利的原型,而玛格丽特同主人公斯嘉丽一样,对这段感情终身无法忘怀。灾难并没有就此停止,1919年初,一场流感夺走了母亲的生命,玛格丽特甚至没赶上与妈妈最后道别,与《飘》中的情节如出一辙。

1922年,在众人的反对声中,行为越发不羁的玛格丽特嫁给了潇洒风流的酒贩子雷德·厄普肖,这段大家都不看好的婚姻没持续多久便草草结束。3年后,玛格丽特与广告人

约翰·马什结为夫妻,婚后她坚决不随夫姓,还在公寓门口钉了两个牌子:约翰·马什和玛格丽特·米切尔。在约翰的帮助下,玛格丽特成为《亚特兰大通讯》的记者,撰写出许多优秀稿件。4年后,一次交通事故让玛格丽特的脚踝严重受伤,她的记者生涯不得不画上句号。约翰为了让辞职在家的玛格丽特走出低谷,同时也正视自己的才华,鼓励她动手写小说。玛格丽特几次动笔又几次放下,她最先写出了最后一章,而后这写一章、那写一章,毫无章法。这样断断续续写了9年后,已经有200多页书稿,它们被装在一个个大口袋里。这些书稿除了约翰以外,她也不好意思拿给别人看。直到有一次,一个同样在写作的朋友无不炫耀地对她说:“至少我被最著名的出版商拒绝过。”倔强的斗志让玛格丽特将散落的书稿整理成册,放在了出版商的桌上。独具慧眼的出版商很快敲定了这部自传性小说的出版事宜。

1936年,女作家羞于示人的这些书稿一问世就引发了极大轰动。她的女佣人回忆说:“小说出版的当天,电话铃每三分钟响一次,每五分钟有人敲门,每隔七分钟有一份电报送上门来”当时正值二战,出版公司为《飘》的定价是每本3美元,已大大超出了原先预定的50美分价格,依然销售火爆,1938年,这本天价小说已经在全世界卖出三百万本。早在1936年,好莱坞制片人大卫·塞尔兹尼抢先一步买下了小说的改编权,1939年基于小说改编的电影《乱世佳人》隆重上映,低调的玛格丽特也被推到台前,成为影迷崇拜的对象。

玛格丽特生前曾预言自己将死于一场交通事故,巧合的是1949年8月11日晚,49岁的玛格丽特·米切尔正是死于一场车祸。女作家的传奇一生戛然而止,她所书写的故事却成为永恒的经典,每个被电影感染的人都会由衷地向这个南方女人倔强的生命力致敬,这个女人是斯嘉丽·奥哈拉,更是玛格丽特·米切尔。

相关热词搜索:战争 爱情 爱情遇到战争 爱情战争电视剧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