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书的内涵及相关概念的辨析

发布时间:2019-08-07 来源: 感悟爱情 点击:


   摘要:教科书对于我们来说既熟悉又陌生,熟悉是因为日常教学都要见到用到教科书的实物,陌生是因为究竟什么是教科书,与一般书籍本质区别在哪,与日常所说的教材有什么不同,与课程又是什么关系这些问题未必每个人都清楚。这些概念混在一起,使我们很难对教科书做出明确的定义。笔者对几组概念进行比较分析,以阐释其内在区别与联系,明确教科书的含义。
  关键词:教科书;概念;教材
  作者简介:李东花(1985-),女,山东菏泽人,沈阳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硕士研究生;赵姣(1985-),女,陕西榆林人,沈阳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硕士研究生。(辽宁 沈阳 110034)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2)02-0027-02
  
  教科书(textbook)作为教育的必备材料之一,其概念早已深入人心。然而由于教育的复杂性,也由于教育科学无定性的本性,人们对教科书的概念见仁见智,众说纷纭,形成了不同的教科书观。
  一、国外对教科书概念的理解
  《世界大百科全书》给教科书的定义为:教科书是教学内容的主要依据,是师生教与学的主要材料,还是考核教学成绩的主要标准,其作用十分重要。各国政府都很重视教科书的编写。我国和前苏联等国家,实行国定制,全国采用一种通用课本,这便于学生循序渐进地学习,也有助于训练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教科书不仅每章、每节都是一个相对完整的学习单元,而且各章、各节之间要有严密的、自然的、合乎逻辑的联系。[1]
  《美国大百科全书》:从严格意义上讲,教科书是为了学习的目的通过编制加工并通常用简化方法介绍主要知识的书。由该定义可知,教科书是一种具有特定意义的书籍,在内容和形式等方面要适应教学的特点和需要。[2]
  德国学者施穆克(Schnlukcer,E.)则认为,“教科书是学校的教育工作中根据各州教育部的教学大纲,从一定的教育观点出发向学生提供各个学科的活动素材的辅助手段。”[3]戴顿(Deihgton,J.)认为,“教科书是为学生设计的某一学程的学科内容的书面性指导材料,这是教科书明显的特性,而不论其物质形式。”[4]
  日本学者认为,教科书是“根据学科课程组织排列的,作为学校的主要教材供教学之用的学生用书”。[5]官方一般认为教科书是“根据学科课程编制组织排列的作为学科的主要教材供教学之用的学生用书。”[6]
  美国学者戈温(Gowin,1981)认为,教科书是作为教育工具的书,教科书的特性是:作为好的思维或情感的媒介;作为具有潜能的可促使新事件发生的过去事件的记录;作为思想或过程的权威记录;作为概念或知识(信息)实体的编制者;作为增强意义和丰富经验的刺激物。[7]
  英国则认为,教科书只是教材的一种,属于学校用书(School books),他们所用的教科书不是政府指定,而是由各个学校自己选择适合的教科书和教学内容。而在澳大利亚,学校使用的一切资料都可以称为教材,一般没有概念明确的教科书。[8]
  前苏联则强调教科书是教学过程中所不能缺少的最重要的教学手段,以为教科书是根据教学大纲并考虑学生掌握知识在年龄上的可能性规定教材的内容。[9]
  由此可以发现,国外大部分学者对教科书概念的理解大都强调教科书的工具意义,认为它是教学的一种手段,是具有特殊意义的教学用书。其中美国和德国认为主要是学生用书,而日本和苏联则从教师出发,认为主要是教师用书。
  二、我国对教科书概念的理解
  1.我国典籍对教科书的定义
  《词源》是这样述说教科书的:“凡定有程式而试验稽核之,皆曰课,如考课、功课,凡是之根源曰本。”[10]
  《当代汉语词典》(国际华语版)对教科书的解释是:“根据教学大纲编写的供学生上课和复习用的课本。”[11]
  在《中国教育百科全书》中,教科书:“亦称课本。根据教学大纲和教学方法要求,系统而简明地叙述学科内容的教学用书。是教学大纲的具体化,是为一定年级的学生编写的。教科书是教学内容的主要依据,是实现一定教育目的的重要工具,是师生教与学的主要材料,同时也是考核教学成绩的主要标准,还是学生阅读课外读物,扩大知识领域的基础。”[12]
  在1976年版的《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中,教科书被定义为“根据教学大纲或课程标准编制的系统地反映学科内容的教学用书”,现行的《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中:教科书亦即课本,根据教学大纲(或课程标准)编定的系统地反映学科内容的教学用书。教科书是教学内容的主要依据,是实现一定教育目的的重要工具,是师生教与学的主要材料,也是考核教学成绩的主要标准。[13]
  《教育大辞典》:教科书也称“课本”。根据各科教学大纲(或课程标准)编写的教学用书,教材的主体。是师生教学的主要材料,考核教学成绩的主要依据,学生课外扩大知识领域的重要基础。通常按学年或学期分册,划分单元或章节。主要由课文、注释、插图、实验和习题等构成。其中课文是最基本的部分。[14]
  《教育大辞书》则把教科书的概念总结为:(1)教科书是一种教育工具,在教学过程中担负著重要的任务。(2)教科书是一种结合教育系统中的等级制度并加以顺序编排的知识。(3)教科书是教育的媒介物。(4)教科书是社会的稳定元素,是一种社会控制的主要工具,传递讯息,用以规范或禁止下一代的行为。(5)教科书是印成的有结构的知识,用以结合教与学的活动。(6)教科书是政治社会化下一代的利器。(7)教科书是用于教室中精选的知识。(8)教科书是塑造人,赋予认同体的知识。(9)教科书是自文化遗产中为学习者所精挑细选的知识。(10)教科书兼具经验的与规范的陈述。(11)教科书是学校教育中对话的一部分。(12)教科书是文化与意识形态的浓缩体。并认为上述定义,可以区别成两大类。第一类是采结构功能学派的观点,认为教科书具有正面的生产性功能;第二类是采批判理论的观点,认为教科书具有负面的再制功能,是少数的统治者用以操纵被统治者,并保有自己利益的政治工具而已。这两类定义皆强调教科书的重要性,不过其方向正好相反。[15]
  2.我国学者的观点
  钟启泉:所谓教科书是在学科课程的范畴之中系统编制的教学用书,它集中反映了国家的意识形态和教育理念。教科书是学校教育中最重要的教材,或是教材系列的主体部分,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基础教育水准的重要标志。[16]“学校或任何学习集团在学习一定领域的知识时所运用的教材,以便于教学的方式编辑的图书。”[17]《学科教学论基础》在对教科书定义时,提出了教科书具有作为学生学习之用的功能。[18]
  教科书亦称“课本”、“教本”、“教材”。它是根据各科教学大纲要求编写的,是教师进行教学,学生进行学习,并考核教师教学成绩和学生学习成绩的教学用书,也是学生课外扩大知识领域的重要基础。教科书名称在中国的出现,始于19世纪70年代。[19]
  我国学者曾天山认为,教科书具有广义和狭义两种定义,“从广义上看,教科书包含一切以书本为形式的教学媒介;从狭义上看,则限定在学校的教学用书。”[20]
  王有升认为教科书是课程的集中体现,作为一种静态的文本,它铭刻着社会支配文化的印痕,体现者社会统治阶级的意志。[21]
  吴瑞祥将教科书界定为:教科书是学校教育中的核心文本,要服务于学校的教学,教学性和科学性是教科书的根本属性。[22]

相关热词搜索:辨析 教科书 内涵 概念 相关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